Workflow
河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又有新布局 打造国内一流“数智中医药”示范高地
河南日报· 2025-08-26 23:19
发展目标与规划 - 到2027年实现"院城产园"融合发展 科研创新体系更加完备 形成中医药产业链生态体系 [1] - 20个研究所 岐黄书院 研究型附属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集中落地 中医药产业园及公共服务平台分批建成投用 [1] - 郑州航空港区印发《工作方案》 推进中医药产业破局升级 推动河南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1] 战略定位与产业方向 - 以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中医药+"大健康消费升级为主线 [1] - 重点发展院内制剂转中药新药 中药材精深加工 中医药大健康 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等细分产业领域 [1] - 突出河南中医药文化资源 中药材资源等特色优势 布局河南省中医药中试平台 [2] 实施路径与重点工程 - 坚持"院城产园"融合发展 发挥省中医药科学院整合科研资源职能 [2] - 带动引进中医药龙头企业 培育有影响力的中医药河南品牌 [2] - 围绕四大工程推进:高能级科技创新工程 高质量产业升级工程 高标准生态赋能工程 高水平先行先试工程 [2] 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 - 中医药产业园与省中医药科学院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一体布局 [2] - 聚焦中药资源开发 提升中药质量 提高转化效率 拓展应用场景等关键环节 [2] - 搭建一站式公共服务体系 打造共享共赢产业生态圈 致力建设国内一流"数智中医药"示范高地 [2]
雪域高原砺刀锋——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陆军第76集团军某旅营长张灿灿
河南日报· 2025-08-26 23:19
八月初,西北高原训练场上,一场实兵对抗演练骤然展开,步兵分队与无人机、无人车协同向"敌"发起突 击。 一名指挥员密切关注着"战场"态势,沉着下达指令。他中等身材,精瘦干练,黝黑脸庞印刻着高原留下的沧 桑。 他就是陆军第76集团军某旅营长张灿灿。从军23年,他始终坚守备战打仗一线,矢志不渝锤炼打赢本领,在 强军征程上冲锋在前、磨砺刀锋。不久前,他被中宣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表彰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 人"。 淬炼:农村娃誓做红军传人 "当兵就要当好兵,冲锋就要冲在前。"在张灿灿的宿舍,桌子上的日记本扉页写着这样一句话,字迹被岁月 浸润得有些模糊。 张灿灿出生在豫东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曾是一名军人。受父亲影响,2002年,18岁的他报名参军,从中原大 地来到雪域高原,进入"夜老虎连"。这是一支诞生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连队,战功赫赫。从那时起, 做无愧于"红军传人"的好兵就成了张灿灿的目标。 "入伍后,除了训练,我基本没有娱乐时间。"张灿灿说,自己身体素质并不出众,为自我加压,平时一件沙 背心、一副沙绑腿很少离身。无论基础体能还是障碍训练,他都瞄着"龙虎榜"上的纪录较劲。爬战术梯手套 磨破,血痂和木刺粘在一起还 ...
濮阳的书香有多浓——把“爱读书”过成了日常
河南日报· 2025-08-26 23:19
核心观点 - 濮阳县通过建设多元化阅读空间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成功营造浓厚读书氛围 显著提升教育成果和文化活力 [1][4][5][6][7] 东店当村教育成果 - 濮阳县子岸镇东店当村187户家庭10多年间培养135名大学生 包括清华大学博士陈书梦和研究生陈书龙 [1] - 该村拥有800余人口 优秀人才包括河南风湿病医院副院长陈传榜 村内设有"优秀大学生"展示墙 [1] - 村民重视教育传统始于1956年老支书张合聚建校 1990年代扩建中小学成为"教育强村" [2] 阅读设施建设 - 澶州书房在全县设立19家分馆 总藏书量达9.5万册 累计接待21万人次 借阅量超15万册 [5] - 未来路分馆采用玻璃栈道设计 藏书2.1万册 服务周边3所学校及6个社区居民 [4] - 设施配备自助借还机 饮料售卖机和通借通还系统 提供免费咖啡及无线网络 [5] 文化活动开展 - 2023年暑期全县开展200余场阅读活动 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借阅量同比增长50%以上 [6] - 活动形式包括红色读书会 经典诵读 返乡大学生分享会 少儿绘本课及创意美术工作坊 [2][5][6] - 濮阳市图书馆举办经典诗文朗诵比赛 VR数字阅读体验 并延长开放时间至夜间 [6] 社会影响 - 形成"不比房车比读书"的乡风 清华大学毕业生捐建图书馆 所在巷命名为"清华巷" [2] - 2023年村民陈好以623分考入西南政法大学 印证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 [2] - 阅读空间覆盖城乡 实现15分钟阅读圈 解决"读书远读书难"问题 [5][7]
从中原到大阪 河南借世博舞台拓展国际“朋友圈”
河南日报· 2025-08-26 23:13
文化展示与交流 - 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吸引海外游客参与 [2] - 开封木版年画非遗技艺展台前游客亲手制作年画 [9] - 河南展示甲骨文、汉代古乐器、唐三彩、宋代钧瓷、汝瓷等文化资源,突显历史核心地位 [8] - 古乐表演《编花篮》吸引大量观众围观 [5][7] - 活动周通过音画交融技术与非遗互动方式呈现文化内容 [8] 经贸合作与投资促进 - 中国(河南)-日本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对接会在大阪举行,推介河南优势产业和投资机遇 [4][10] - 近40家河南企业与60家日方企业及商协会机构面对面交流 [13] - 河南兰考县瑞野灯饰与日本向阳企画株式会社签约1600万元人民币项目,涉及节日装饰灯及汽车配件贸易 [13][14] - 河南金丹乳酸科技与日本盛远贸易株式会社签署技术合作项目 [13] - 瑞贝卡在"许昌活动日"面向东南亚市场发布52款发制品新品 [14] 地区推介与产业合作 - 举办"许昌活动日"、"三门峡活动日"和"安阳活动日",介绍各地营商环境、产业基础和招商政策 [10] - 安阳市与日本草加市、小田原市举办友好城市交流座谈会,探讨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 [15] - 安阳市文广体旅局与路仕达国际旅行株式会社签署协议,共同开拓日本旅游市场 [15] - 安阳市文物局与日本株式会社日中交流中心签署文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展览、学术及文创合作 [15] -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认可河南活动周对促进日本与河南经济交流的作用 [10] 企业创新与行业表现 - 超聚变和蜜雪冰城作为河南企业代表亮相,前者为高科技独角兽企业,后者为现制茶饮明星企业 [11] - 蜜雪冰城日本公司在对接会上获得大量商业联系,总经理范凯歌称"有二三十个人加了微信" [13] - 瑞贝卡发制品采用优质原料和高端工艺打造新品,针对日本市场强调舒适度和透气性 [14] - 日本企业负责人认可河南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希望加强交流合作 [11] 文旅与生态推广 - 三门峡宣传片展示白天鹅、青山绿水,吸引国际观众兴趣 [12] - 日本文旅企业Ami株式会社计划开发适合日本游客的三门峡旅游线路 [15] - 安阳展示太行山大峡谷、红旗渠等生态景观,传递绿色发展故事 [12] - 河南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2]
第十五届数博会明日开幕
河南日报· 2025-08-26 23:13
行业展会概况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于8月28日至31日在郑州召开 主题为"数实相融智赢未来" [1] - 设立六大展区包括中央部委所属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展区 地方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展区 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展区 数字出版国际合作展区 数字出版互动体验展区 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展区 [1] - 安排1场主论坛和4场分论坛 现场活动包括150多场洽谈签约 新品发布和项目路演 [1] 参展规模与亮点 - 23个省区市组团参展 参展企业超过600家 [1] - 四大亮点为科技化 国际化 融合化 场景化 [1] - 陕西展团展示数十种融媒体产品包括《中国史前遗址博物馆》丛书 [1] - 浙江博库数字出版传媒集团打造《黑神话:悟空》深度沉浸游戏化体验空间 [1] - 湖南地图出版社展示智慧点读电子地图 采用"触碰即读"交互模式 [1] 区域发展成果 - 河南文化加科技发展成果显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利用走在全国前列 [1] - 河南日报社推出XR沉浸式电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 展现商代文化场景 [1] - 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与数博会同期举办 形成"数字出版向中原汇聚 全民阅读在中原升温 中原文化向世界出发"的整合效应 [2]
首页小县城走出国际大品牌
河南日报· 2025-08-26 23:08
□本报记者 樊霞 姚广强 2006年,外籍专家Herb被聘为首席科学家,组建了新产品专业研发团队。欧瑞姿系列高端产品相继开发 成功,应用领域也拓展到了石化等行业。随着产量增加、成本降低与质量提升,新开源的PVP系列产品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日益凸显,顺利打入高端市场。 绿色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该公司累计投入上亿元,用于环保设施升级及节能减排 技术改造,采用国际先进的废气处理系统和循环利用技术,有效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与污染物大幅减 排。 "我们的欧瑞姿采用无苯生产工艺,更环保更安全。锅炉采用清洁能源作为燃料,并加装低氮燃烧装 置,进一步减少了氮氧化物排放量。有机废气经环保处理后,绝大多数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两个污水 处理站的处理能力合计约为3500立方米每天,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要。"新开源环保部部长杜超介绍。 积极使用"绿电",新开源产品的"含绿量"近年来持续增加。上半年,博爱县及焦作市中站区的两个工厂 全部使用"绿电",用量约3500万千瓦时。 邢小亮表示,目前新开源的半年报虽尚未发布,但整体经营状况良好,PVP、欧瑞姿的应用领域仍在不 断扩展。 8月25日,又一批口腔护理高端原料欧瑞姿装车 ...
赴场秋日之约 老地方 新玩法
河南日报· 2025-08-25 23:31
行业转型趋势 - 工业遗产改造为文创园区、时尚街区和考古小镇等新业态 重塑城市空间价值 [1][2] - 采用"夜经济+日咖夜酒"全时运营模式 白天为文艺创作空间 夜间转为Livehouse和市集活动场所 [2] - 设计理念强调古今融合 不仿古 保留历史元素的同时植入现代商业形态 [2] 项目运营数据 - 郑州磨街文创园占地20亩 前身为三磨研究所 现改造为艺术与生活融合的文化空间 [2] - 洛阳魏坡街区在咖啡节期间客流量较日常提升300% 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突破90% [3] - 隋唐宫城区夜经济集聚区夜间文旅营业商户及消费占比超90% 形成全时段消费闭环 [6] 文化创新表现 - 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由60年代拖拉机厂改造 设置考古科学体验馆和数字IP虚拟导游 [4] - 焦作平东里收藏1953年至今的生产报表、职工日记等3000多件工业实物档案 [4] - 利用裸眼3D和元宇宙技术实现商代市井沉浸体验 通过互动装置再现殷商铸造工艺 [4] 夜间经济成效 - 洛阳魏坡非遗市集每月吸引数万名市民 平顶山1957创意园文创市集持续吸引游客流量 [6] - 防空洞改造为博物馆 设置历史照片长廊与沉浸式剧场区 保留地下防空设施特色 [4] - 保留工业遗迹元素如巨型齿轮雕塑 同时开展露天电影等夜间文化活动 [6]
仰韶文化“剧本游”来了
河南日报· 2025-08-25 23:31
项目概况 - 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推出国内首批以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为依托的全流程沉浸式体验项目《大河之上》[1] - 项目将于9月1日正式上线 目前已完成内测阶段[1] - 以仰韶文化层为历史基底 将彩陶纹样、环壕聚落、墓葬布局等考古发现转化为戏剧冲突[1] 体验设计 - 采用"剧本游"形式 游客化身"文化传承者"手持玩家手册跟随NPC引导完成文化探索[1] - 构建"历史史实+艺术创作+沉浸体验"三维体系 包含观察天象绘制陶纹、追寻真理与自然博弈等环节[1] - 通过主人公"小河"的剧情展现仰韶文化"观象授时"智慧 使考古发现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记忆[2] 文化表达 - 白衣彩陶盆口沿八组对称纹样与主题独白形成呼应 实现沉浸式体验向文化认同的情感升华[2] - 项目包含对仰韶文化的提炼与现代表达 通过自然与科学、传统与新知的碰撞展现文明演进[2] 商业模式 - 探索"考古资源—文化IP—消费场景"全链条转化 实现从活态展陈到互动参与的升级[1][2] - 国内首创将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与全流程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文化体验项目[1]
中法合编话剧《南阳关》首演
河南日报· 2025-08-25 23:31
据了解,《南阳关》是豫剧的传统剧目,其故事背景设定在隋炀帝杨广篡位后,忠臣之后镇守南阳关却 遭迫害。该剧情节源自《隋唐演义》,除豫剧外,京剧、汉剧、川剧、秦腔、粤剧等10余个戏曲剧种也 都有这一剧目。 新编话剧《南阳关》的项目发起人、总监制柳亚刀表示,他是南阳人,所以选取豫剧《南阳关》作为改 编的首部作品。随后,他将邀请世界各地的导演改编昆曲、秦腔等传统戏曲,采用现代表现手法、用传 统戏剧演员表演,推出一系列经典改编剧目进行巡演。 "不一样,南阳关还能这么演?"8月19日晚,中法合编话剧《南阳关》在南阳大剧院首次公演,当120分 钟的表演结束后,来自南阳市方城县的观众耿先生忍不住点赞,"形式新颖,有冲击力。" 此次新编的《南阳关》运用了现代舞台话剧的表演形式,编导采用第三者旁白讲述的方式推动场景的转 换,再结合舞台声光电技术,打造出一个让本地观众"熟悉又陌生"的《南阳关》。 作为新编剧的导演,法国艺术家丹尼尔·梅斯吉什表示,执导《南阳关》是一次汲取中国传统戏曲精髓 的过程,而采用新方式改编的目的是"融合中西方戏剧艺术的尝试"。 没有铿锵的鼓点和悠扬的唱段,新编《南阳关》带给观众的体验是怎样的呢? 家住南阳市宛 ...
当数字普洱、数字榴莲在河南生长——来自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的微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8-25 23:31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 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之后的又一关键生产要素 在数字化浪潮中价值加速释放 [1] -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作为河南省内唯一持有数据交易牌照的交易场所 锚定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所目标 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制度体系构建和跨区域流通网络搭建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1] 农业数字化创新 - 中心打造全国首个农业数字消费平台 以可信数据为底座 通过数字权益凭证串联产业链数据流、商贸流、实物流和资产流 重构农产品流通生态 [2] - 推出中国首例"数字人参"项目 实现从源头管理到质量鉴定的全链条数字化监管 平台发行经中检集团认证的数字提货凭证 锚定特定地块林下参资产 [2] - 复制模式至普洱茶行业 为每片茶叶配备专属数字护照 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从原料采摘到市场流通的全流程透明化追溯 形成"品质消费+数据权证"两项权益 [5] 平台运营成果 - 已推出四大类14款农产品数字产品 包括数字人参、数字普洱、数字榴莲和数字五常大米等 发放数字权益凭证19,004张 实现产品发售金额3,425.84万元 [6] - 计划纳入更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茅台酱酒、政和白茶等 打造"一县一品"数字专区 同时探索跨境延伸 推动农产品数据资产走向国际市场 [6] 跨区域网络拓展 - 在新疆哈密设立运营中心 部署数据要素综合服务平台等12个子平台 累计登记139个数据产品和服务 引进10家数据要素企业完成工商注册 [7] - 省外在黄河流域设立甘肃、内蒙古、山西三个服务基地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布局新疆服务基地 注册会员省外占比超50% 产品省外占比48% 交易额省外占比72% [9] - 与23家数据交易机构发布倡议并上线互通专区 与北京等地试点产品互认共发布196款互认数据产品 和20家机构共建需求池上线213个数据需求 [9] 交易机制建设 - 截至2025年8月18日 中心挂牌数据资源和上架数据服务共1,462件 发布数据产权登记证书751份 合作伙伴超1,000家 完成数据交易1,460笔 实现交易额38.40亿元 [10] - 建立全流程交易模式包括入场先验资、上架先确权、交易有监管等环节 同时出台场外交易备案管理办法 培育合规安全的交易环境 [10] 技术创新与应用 - 打造全省统一共用的数据要素综合服务平台 采用"1+12+N"服务架构 构建含资产登记、数据交易、交付结算等12个数据要素流通子系统 [11] - 首创数据产品"即时交付、计量出账"交易模式 实现交易即交付、交付即计量、计量即出账 大幅提升数据交易便利化水平 [13] - 积极探索构建可信数据空间 打通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间的数据壁垒 实现数据全链条深度协同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