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足口病
icon
搜索文档
菲律宾今年前八个月手足口病病例激增
中国新闻网· 2025-08-24 14:47
疫情数据 - 2024年1月1日至8月9日菲律宾手足口病病例达37368例 较去年同期增长700% [1] - 约50%病例集中于1至3岁婴幼儿群体 [1] 疾病特征 -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 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腔部位疱疹 [1] - 传播速度极快 个别患者可能引发脑膜炎或心肌炎等并发症 [1] 防治措施 - 该疾病无特效药 多可自愈且通常不会导致死亡 [1] - 接种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最佳方式 [1] - 公共卫生部门建议公众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1]
夏季手足冒出的“小水泡”到底是什么
科技日报· 2025-06-03 01:01
夏季手足"小水泡"的常见类型及特征 - 汗疱疹是夏季手足出现透明或淡黄色"小水泡"的最常见原因,表现为对称分布在手足掌、指趾部位的米粒大小水疱,伴有疼痛感、灼烧感、瘙痒感,青壮年和青少年发病率更高 [2] - 汗疱疹病程具有自限性,春末夏初发病,夏季加剧,秋冬季缓解,每年定期反复发作,水疱随时间干涸脱屑,但反复发作可导致皮肤粗糙增厚甚至皲裂 [2] - 汗疱疹的成因可能与精神紧张、吸烟、真菌感染、手足多汗、过敏原刺激等有关,过去认为与汗液潴留有关,现在更多认为是皮肤湿疹样反应 [2] 其他可能导致手足"小水泡"的疾病 - 手足癣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夏季发病增多,表现为单侧不对称分布的水疱,常伴有足癣和甲癣 [3] - 手足湿疹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肤病,皮损对称分布且无明显季节性,表现为水疱、红斑、丘疹等,伴有剧烈瘙痒 [3] - 接触性皮炎由接触刺激性或过敏性物质引起,起病急,表现为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等,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 [3] -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春夏季高发,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手掌脚底丘疹水疱,伴有口腔黏膜溃疡 [4] 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 - 汗疱疹无特效疗法,轻症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止痒,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6] - 手足癣需保持皮肤干燥,外用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口服盐酸特比萘芬片或伊曲康唑胶囊,治疗需足量足疗程(外用4周以上,口服2-4周) [6] - 手部湿疹治疗应避免可疑致病因素,急性期渗出明显时用2%-3%硼酸溶液湿敷,无渗出后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 [6] - 接触性皮炎治疗需立即清除接触物,根据病情使用药膏或口服药物,重症需及时就医 [6] - 手足口病主要为对症治疗,如退热、缓解疼痛,需观察重症迹象如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