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

搜索文档
河南稻田的N种打开方式
河南日报· 2025-08-27 23:39
再生稻产业发展 - 商城县再生稻种植面积从2014年40亩扩展至2025年预计18万亩 增长近4500倍 [2] - 再生稻头茬亩产突破1300斤 全年亩产超1800斤 增产超3亿斤 产值破7亿元 [2] - 组建95人农业科技团队 技术指导覆盖率超80% 2024年开展技术培训40余场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近千人次 [4] 技术创新与规模扩张 - 筛选"桃优香占""隆晶优1212"优质品种 良种推广应用率超60% [4] - 建成19个再生稻示范基地 8个乡镇实现万亩以上规模种植 [4] - 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产业奖补、基础设施和品牌建设 [4] 区域协同发展 - 光山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 建设全省首家大型智能化育秧工厂 年育秧能力近百万盘 [5] - 培育"光山蓝"区域公共品牌 7家企业14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 10个市级和8个省级知名品牌 [5] - 组织4支服务队45名技术骨干对32个生产基地包联服务 减轻气象灾害影响 [5]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潢川县推广"稻虾鳖"立体循环模式 亩产小龙虾500斤 生态甲鱼亩产200斤 资源利用效率提升30% [8] - 建成日加工30吨甲鱼生产线 年加工小龙虾3万吨、甲鱼1万吨、淡水鱼3万吨 [8][9] - 形成年产值20亿元产业集群 涵盖600余养殖户、40余家合作社、近80家加工企业 [9] 产业链深度整合 - 从虾壳提取虾青素、甲壳素制成保健品原料 实现"变废为宝" [9] - 线上平台甲鱼产品日销8000至1万单 打造"龙小甲""中华黄鳖"等知名品牌 [9] - 采用"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合作社+渠道"模式 构建种苗繁育、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 [9] 农文旅融合创新 - 汝阳县稻田小镇累计接待游客23万人次 清明假期门票收入破10万元 [12] - 春季研学活动接待团队超30批次 实现研学收入22万元 [12] - 2023年10月以来文旅收入346万元 村集体收益242万元 村民股东分红15万元 [14] 乡村运营机制创新 - 采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乡村合伙人+村民"合作模式 村民小额入股项目 [14] - 数字化乡村运营平台实现"即时分账" 现场消费实时到账 [14] - 观光小火车项目4名合伙人各入股2万元占股60% 24户村民每户筹资1000元占股20% [14]
“了不起的甲骨文”亮相数博会
河南日报· 2025-08-27 23:39
河南日报社编写的图书《了不起的甲骨文》。本报资料图片 全国报业首部XR沉浸式电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曾在"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上引发排队观 看热潮,此次也作为河南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的代表,在数博会数字出版国际合作展区开设体验专区。戴上 头显设备,观众将化身文化传承者,在玄鸟的引导下,与商代"小王子"孝己并肩同游。泛舟洹水之上,"小王 子"的请假条、妇好出征等商朝历史故事穿插其中,趣味十足。 8月30日下午,书香河南展区活动区将举行《了不起的甲骨文》新书暨数智融媒体产品发布会。该书由河南日 报社编写、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河南日报社历时一年多持续打造"了不起的甲骨文"文化IP的成果结集。 数字技术的加持,让这本书突破传统出版物边界,读者扫码即可召唤"AI妇好"智能阅读助手,实现"捧卷读 文"与"观屏互动"的无缝切换。发布会现场将通过视频展示、访谈等形式,揭秘书籍从策划到出版的幕后故 事。 此外,在书香河南展区还设置了陶泥甲骨文冰箱贴手工体验区,观众可以制作专属于自己的甲骨文文创。从 殷墟甲骨到融媒报道、数字出版、沉浸式体验,甲骨文的活化创新,也是河南文化IP数字化的一个缩影。 据悉,河南日报社旗下 ...
科技领航 凝才汇智丨一场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河南日报· 2025-08-27 23:39
科研实践活动成果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提出橡胶助剂生产废料废液处理新方法 通过添加化学物质实现部分液转固 使处理成本降低近30% [1] - 19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参与鹤山区14天科研实践 深入6家重点企业生产一线 针对工业废水处理 阻燃剂合成 橡胶防老剂工艺等痛点问题开展研究 [1] - 清华大学博士团队在元昊化工完成产品工艺改进项目 从技术设计到质检验证全程参与 最终使生产效率提升10% [2] 政企校协同机制创新 - 政府构建"政府搭台 企业出题 高校解题"协同机制 推动产学研在产业一线深度融合 为人才引进和项目共建奠定基础 [2] - 实践期间形成19份技术报告和10项合理化建议 其中7项已投入企业生产探索应用 包括机器学习预测生产过程和双螺杆挤出机优化提升产出速率15%的方案 [3] - 鹤山区通过柔性引进政策签约21个科技工业人才项目 引进15名博士人才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
科技领航 凝才汇智丨面向极早期科创项目 河南省首只种子基金“破土”
河南日报· 2025-08-27 23:39
基金设立背景与目标 - 中原科技城种子基金为河南省首只种子基金 采取母子基金模式运作 重点扶持区域内初创型科技企业 尤其是通过概念验证中心评审的极早期项目 [1] - 基金规模达2亿元人民币 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先100米"难题 [1] - 政府投资基金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引导与扶持效能 对加速区域内创新项目成果转化进程意义重大 [1] 基金运作机制 - 采取市场化遴选机制 由引导基金公司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遴选公告 申请机构需提交申报材料 [1] - 遴选流程包括材料审核 尽职调查 专家评审 最终由基金管委会审议子基金设立方案 [1] - 经公示无异议后 由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公司负责落实投资方案 投后管理及投资回收与退出 [1] 基金体系架构 - 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合作规模近70亿元 已落地1只科技创新母基金 1只天使投资子基金 1只创业投资子基金及3只股权投资子基金 [2] - 形成"1+1+1+N"运作模式 即1只政府引导基金+1只市场化政策性科技创新母基金+1只种子基金母基金+N只市场化子基金 [2] - 该体系实现对企业从种子期到成熟期的全流程资本支持 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2]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首次以政府引导基金形式系统性介入科技成果概念验证阶段 填补从科研创新到产业落地链条中最前端的资本空白 [2] - 为郑东新区建设"三高地两中心一新城"提供关键支撑 实现科创金融体系从种子期 天使期到VC期 PE期的全周期覆盖 [2] - 构建更完整 更连贯的资本支持链条 邀请社会资本包括优秀管理机构 天使投资人 职业经理人等共建基金生态体系 [2]
融合创新 构建数字出版新图景——写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开幕之际
河南日报· 2025-08-27 23:39
行业发展趋势 - 数字技术推动出版行业创新 电子书 有声书 数据库及沉浸式书本剧等新型阅读产品持续涌现[1] - 数智技术助力传统文化进行年轻态表达 为文明赓续提供更多可能性[1] - 数字阅读引领新风尚 阅读形式从纸质书扩展到电脑 手机 电子阅读器等多元平台[4] 重要行业活动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于8月28日至31日在郑州举办 设置六大展区包括中央部委所属出版单位 地方出版单位 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数字出版国际合作 数字出版互动体验及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展区[1] - 活动期间举办1场主论坛 4场分论坛和150多场现场活动[1] - 数博会与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同期举办 实现数字出版与全民阅读的深度融合[4] 区域发展动态 - 河南加快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重点建设中原数字出版基地 动漫产业园及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洛阳分园区[2] - 大力培育融合出版示范企业 重点扶持中原出版传媒集团 郑州大学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单位[2] - 打造中国手工创意产业数字服务平台 中小学劳动教育手工非遗传承出版融合平台 华夏手造手工创意产业数字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3] 技术创新应用 - 中州古籍出版社推出AR绘本《西游记:中国神怪图鉴》并打造XR沉浸式体验活动 探索出版+科技新路径[2] - 大会展示XR沉浸式电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 提供身临其境的殷商文化体验[5] - 《玄奘全集》数据库实现全文检索功能 展现数据智能化便利性[5] - 微缩文物博物馆通过裸眼技术实现文物复活视觉效果[5] 行业影响意义 - 数智技术为传统出版业注入新活力 使古老文化融入日常生活[4] - 数字出版与全民阅读融合促进阅读方式多元化 扩大阅读群体与场景[4] - 推动随时随地随心阅读成为可能 加速全民阅读现实化进程[5]
新闻发布厅丨焦作“一赛一节”亮点抢先看
河南日报· 2025-08-27 23:39
活动概况 - 第十二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暨2025云台山旅游节将于9月15日至21日在焦作市举办 由太极故里焦作市依托太极拳和云台山两大世界级文旅IP打造 融体育赛事 文化旅游 经贸活动于一体[1] - 活动以"豫见焦作·相约云台·共享太极"为主题 秉持以节促建 以节促管 以节推介 利民惠民 全面提升的办会宗旨[1] - 活动包含开幕式 太极拳赛事和交流展演 文化旅游 产业合作及促消费等5大类27项主题活动[1] 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 - 焦作是太极拳发源地 太极拳于2020年12月17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 - 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以峡谷景观闻名[1] - 自1992年开始"一赛一节"已举办11届 推动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并扩大对外交流合作[1] 赛事特色与规模 - 赛事设有个人项目 集体项目 推手比赛 太极精英赛等专业项目 吸引国内外2000余名运动员参赛[2] - 通过"太极拳名人名家"互动交流活动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太极魅力 体现亲民特色[2] 文旅活动安排 - 焦作11个县(市、区)将策划非遗展演 民俗体验 美食市集 歌唱演出等特色文旅活动[2] - 活动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基础上融入年轻化 国际化创新表达 展现多元文化魅力[2] 经贸合作内容 - 开展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系列商贸活动 围绕"3+13+N"重点产业链群培育进行产业分析[2] - 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筛选优质项目 开展招商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 为经济转型注入活力[2]
看见·活力河南丨从坐面包车到乘货轮——窗帘出海闯出新天地
河南日报· 2025-08-27 23:39
产业转型背景 - 宝丰县赵庄镇白店村窗帘产业从面包车销售模式转向海外市场 首次实现2000余套窗帘出口西非[1] - 该地区拥有1万多辆面包车的商品销售大军 但家庭作坊式生产导致产业短板 低端市场竞争加剧[2] - 当地窗帘企业曾使用300多辆面包车进行销售 但近年受消费升级冲击需转型升级[1][2] 转型驱动因素 - 通过与浙江绍兴摩格纺织品有限公司合资引入自动化设备 包括裁布机/电动缝纫机/熨烫定型机等[3] - 产业转移带来成本优势 综合成本较沿海地区降低50% 政府支持促成投资合作[3] - 合资企业带来设备技术/销售网络/经营理念等多维度资源输入[4] 市场拓展成果 - 汇源窗帘厂销售持续增长 产品覆盖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市场 订单量显著提升[5] - 在宝丰县窗帘加工产业园建设新工厂 目前正处于设备安装调试阶段[6] - 产业园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形成豫浙两地企业协同发展格局[7]
2026年年底前 实现乡村地区规划管理全覆盖
河南日报· 2025-08-27 23:39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8月26日,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为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中的引领作用,该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乡村地区规划编制和增减挂钩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 知》),进一步完善乡村规划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提升乡村规划编制实施管理质效,争取2026年 年底前实现乡村地区规划管理全覆盖。 ●各地在编制乡村规划时,将本辖区不少于10%的村庄用地规划为乡村产业用地,充分保障产业用地需 求 ●预留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保障暂时无法确定位置的乡村建设项目用地需求 根据河南省乡村特点和现阶段发展规律,省自然资源厅将村庄规划按组织形式和编制深度分为"实用 性"村庄规划、"通则式"村庄规划和"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规定"。随着相关导则接续印发,我省在全国 率先建立多样化、差异化的村庄规划编制技术体系。 《通知》要求各地在编制乡村规划时,将本辖区不少于10%的村庄用地规划为乡村产业用地,充分保障 产业用地需求;预留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保障暂时无法确定位置的乡村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合理安排"留 白"建设用地为乡村未来发展留足弹性空间;将暂时难以确定选址的能源、水利、交通等建设项目纳入 乡村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清单, ...
全省污染防治重点省辖市片区会在新乡市召开
河南日报· 2025-08-27 10:49
会议核心内容 - 省委书记刘宁强调需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河南考察讲话精神 聚焦污染防治工作分析形势和明确目标 [1] - 会议旨在统一思想行动和坚定信心决心 以更鲜明态度和更严格标准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 [1] - 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明显改善 全面改善和持续改善 省长王凯出席 [1] 污染防治工作部署 - 要求认清形势和细化任务 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感 严把源头关和排放关及治理关 [2] - 需深入剖析问题并查找短板 聚焦重点行业与重点区域及重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2] - 精准打好蓝天和碧水及净土保卫战 推动污染防治取得明显突破 [2] 绿色发展机制建设 - 深化治本攻坚 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与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及构建绿色运输体系 [2] -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相统一 [2] - 健全法规标准 加强政策保障和环保督察 完善生态环境通报与曝光及约谈工作机制 [2] 责任体系与执行保障 - 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作用和内生激励作用 加强党的领导并坚持党政同责与齐抓共管 [2] - 构建覆盖全面和权责一致及奖惩分明责任体系 从严监督执法和加强宣传引导 [2] - 动员全社会齐心协力建设美丽河南 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见效 [2] 会议参与情况 - 省委副书记张巍传达省委文件精神 常务副省长孙守刚通报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2] - 洛阳市和安阳市及鹤壁市等7个省辖市与省直单位作汇报 [2] - 省领导秦国文和王刚及江凌等6人出席 省辖市党政负责人与中央驻豫媒体参加 [3]
依托避暑游、文化游、亲子游等多元业态 河南交出暑期文旅亮眼答卷
河南日报· 2025-08-26 23:19
国内暑期旅游市场表现 - 国内近半数游客选择长途出游 消费结构更趋理性 [1] - 暑期亲子订单占比达35% 租车自驾成为亲子家庭出游主流方式 全国亲子家庭租车自驾游订单同比增长77% [2] - 全国各地出入境游保持双向热态势 外国人出入境数量达3805.3万人次 同比增长30% [3] 郑州旅游市场表现 - 郑州跻身国内周边游目的地TOP9 暑期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4% [1] - 郑州主要客源地集中在京津冀及省内城市 北京 上海 洛阳 南阳 周口居前5位 [1] - 郑州居民出行热门目的地以文化名城与一线旅游城市为主 洛阳 北京 上海 昆明 成都成为首选 [1] - 郑州成为国内自驾热门城市 与成都 乌鲁木齐 三亚等共同成为亲子自驾首选地 [2] - 热门打卡地包括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伏羲山 郑州银基动物王国 满足沉浸式体验 自然山水 亲子体验等多元需求 [1] 河南省旅游市场表现 - 洛阳暑期酒店订单同比增长14% 龙门石窟 老君山 隋唐洛阳城等景区持续火爆 [2] - 开封酒店订单同比激增66% 万岁山武侠城 清明上河园 汴河游船等文化游吸引全国游客 [2] - 河南避暑资源潜力释放 栾川 登封等县区为游客提供清凉度假新选择 [2] - 河南凭借龙门石窟 清明上河园 甲骨文等成熟文化IP持续吸引文化爱好者到访 [2] 出入境旅游趋势 - 入境目的地前5位为上海 深圳 广州 北京 成都 主要客源地为韩国 美国 日本 [3] - 海外游客对中国博物馆热情高涨 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近20% [3] - 出境游以日本 泰国 韩国等3小时航行圈内目的地最热门 [3] - 冲绳酒店订单同比增长98% 济州岛订单同比增长44% 普吉岛 沙巴等地包车订单同比增长超170% [3] - 河南居民出境游完全贴合全国趋势 3小时航行圈内的短线海岛游 包车度假成为主流选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