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自然资源报
icon
搜索文档
将“和平的海洋”纳入联合国“海洋十年”框架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7 05:49
全球海洋治理与和平构建 - 论文首次系统论证"海洋构建世界和平"的科学路径 呼吁在海洋国际合作和全球海洋治理中加入和平建设维度 [1] - 提出将"和平的海洋"作为联合国"海洋十年"第八项社会预期成果 为全球海洋治理带来理念拓展 [1] - 海洋不仅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构建国际和平秩序的重要平台 [1] 海洋事务的国际协作特性 - 海洋事务高度依赖国际协作 从法律制度到科学研究均需各国深度互动 [2] - 海洋具备天然的和平构建潜力 但这一潜力在现有治理框架和学术研究中被低估 [2]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解决海洋权益争端提供司法与调解机制 是国家间和平协商的制度支撑 [2] "海洋十年"的和平构建实践 - "海洋十年"通过系统性科学解决方案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 强调全球合作与包容治理 [3] - 海洋一所发起全球海洋综合治理工具包 结合海洋大数据 AI技术和能力建设推动和平构建 [3] - 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大科学计划与52个国家80余家科研组织合作 推动科技标准化和民主化 [3] - 海洋动力学和气候培训中心为发展中国家青年人才提供培训 促进区域互信与能力建设 [3] 未来海洋和平治理建议 - 建议将"和平的海洋"正式纳入"海洋十年"七大社会预期成果框架 [4] - 呼吁启动"海洋与和平"跨学科研究 推动海洋科学家与和平研究者深度合作 [4] - 需在制度设计 项目共建 能力发展等方面形成互动机制 将海洋和平潜力转化为制度保障 [4]
打通“蓝色引擎”要素通道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7 05:49
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 - 江苏省海洋生产总值达9606 9亿元 同比增长8 3% [3] - 海洋产业持续蓬勃发展 海洋经济成为"蓝色引擎" [1] 重大项目用海保障专员制 - 2023年2月推出《重大项目用海保障专员工作机制》 实行"一项目一专员"制度 [3] - 采用"定专员 定方案 定周期"三定服务法 累计开展112次现场检查 保障141宗省级项目用海落地 [3] - 平均审批时效缩短40% 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保障 [3] 政策动态升级与分类保障 - 2024年10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持续推动全省经济回升向好的通知》 连续三年优化用海审批政策 [5] - 根据项目阶段分类保障:审批阶段实时跟踪进度 施工期紧盯关键环节 建成后常态化跟进运营 [6] - 扩大保障范围至"两沙"海域养殖业主及中小企业 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方案 [5] 工作机制优化创新 - 2024年11月发布《执法监管类工作台账标准》 规范项目用海保障台账管理 [6] - 建立用海要素保障专家智库 整合审批专家 执法人员等资源解决疑难问题 [6] - 探索多部门协同机制 自然资源部门牵头搭建联合推进平台 [8] 能力建设与风险防控 - 通过执法办案和"以老带新"方式提升专员复杂问题处置能力 [9] - 持续开展用海审批 空间规划等专项培训 强化政策把握能力 [9] - 加强监管部门与审批部门系统内协同 纳入审批内网流程提升检查效率 [9]
数智化技术赋能 共筑地灾防治新防线——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领域科技创新学术交流会综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7 00:00
城市地质安全与数智化技术应用 - 自然资源部34家科创平台的100余位专家围绕地质灾害风险识别、监测预警等关键环节的数智化创新成果展开交流,提出以技术赋能防治体系[1] - 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构建空天地海井一体化监测体系,优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案[3] - 滨海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实验室研发浅部高精度探测技术,建立多参数基岩城市探测体系[3] - 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创新中心攻克0-200米抗干扰岩心扫描技术,开发"地下谛听系统"实现温度、位移等指标实时监测[4]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突破 -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首次提出5大类21种灾害链分类体系,为灾害链预防工程奠定理论基础[6] - 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技术创新中心形成14项核心技术和10类装备体系,构建全链条技术系统提升山区灾害识别精度30%[6] - 浙江"地灾智治"应用重构省域风险防控流程,支撑省市县三级防治工作数字化[6] - 地质环境监测工程中心推广20万台群测群防预警仪器,多次成功预警险情[7] 矿山安全与生态修复技术 -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团队破解煤矿水害防治难点,建立预测预报技术体系[9] - 金属矿地下水灾害防治中心研发高压固结试验平台,形成复合帷幕垂向搭接技术保障资源基地安全开采[10] - 高寒干旱区矿山修复中心集成26项技术,建立边坡生态修复和重金属污染物固化技术体系[10] 国家重大工程科技支撑 - 地下水科学实验室揭示青藏高原岩溶水循环机制,创新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12] - 海洋灾害预报实验室建立国内首个业务化耦合台风系统,路径预报精度提升15%,保障海上风电和深海采矿安全[12] 行业标准与技术推广 - 浙江省地质院牵头制定9项非金属矿物化性能测试行业标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20] - 中国矿业大学专利群获日内瓦发明金奖,首创红外辐射水害预警技术在榆林等煤矿区应用[22]
填补国内空白 浙江省地质院牵头制定九项行业标准获批发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7 00:00
行业标准发布 - 自然资源部发布《非金属矿物化性能测试方法》等30项行业标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 [1] - 《非金属矿物化性能测试方法》系列行业标准共18项,其中9项由浙江省地质院牵头制定 [1] - 9项标准涵盖海泡石矿、皂石矿、膨润土矿、硅灰石矿、重晶石矿、伊利石矿、叶蜡石矿、沸石矿和石灰岩矿的物化性能测试方法 [1] 浙江省地质院科研突破 - 浙江省地质院首次一次性研制9项自然资源行业标准并获得批准发布,是该院建院以来在该领域的重大突破 [2] - 9项标准是我国首个非金属矿物化性能测试方法类行业系列标准 [2] - 标准源于原国土资源部科技项目《21种典型非金属矿物化性能及检测新技术研究》,凝聚两代地质科技工作者智慧 [2] 标准制定过程 - 标准在继承DZG93-06《非金属矿物化性能测试规程》基础上,吸纳地质行业近二十年先进技术成果 [2] - 通过开展大量精密度协作试验制定9项物化性能测试方法标准 [2] - 标准方法经国内权威实验室验证,证实其先进性和广泛适用性 [2] 行业影响 - 标准发布将提高我国地质实验测试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2] - 推动地质实验测试技术创新与能力提升 [2] - 为非金属矿地质矿产勘查与评价工作提供科学、统一的技术支撑 [2] - 对促进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干热岩资源评价》等30项重要行业标准发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7 00:00
行业标准发布 - 自然资源部批准发布30项行业标准 涉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水工环地质 地质勘查技术方法 地质实验测试等多个领域 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 [1] - 《干热岩资源评价》《地热地面时频电磁法规程》为地热资源评价与勘查开发提供指导 支撑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1] -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铀》科学指导铀矿勘查工作 统一明确地浸型和非地浸型铀矿地质勘查各阶段目的和任务 与国家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改革相适应 [1] 地质环境调查规范 - 《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范(1﹕50000)》规定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内容 方法 成果编制及质量要求 为海岸带资源利用 重大工程地质安全 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技术和资料支撑 [2] - 《水文地质分层勘探井成井规范》规定水文地质分层勘探井设计 钻探 测井 成井工艺等技术要求 为获取高精度水文地质参数 实现地下水长期分层观测提供技术支撑 [2] - 《耕地地球化学监测技术规范》规定耕地地球化学监测点布设 样品采集 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数据评价与综合分析 监测资料整编及报告编制等技术要求 为耕地资源保护监管与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2] 矿产资源测试标准 - 《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等6项行业标准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实验测试方法 规范和统一相关样品实验测试 确保分析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 [3] - 《非金属矿物化性能测试方法第1-18部分》18项行业标准确保非金属矿物化性能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为基础地质研究 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3]
福建漳州局通报2起矿产资源违法典型案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6 07:12
矿产资源违法案例通报 - 福建省漳州市自然资源局公开通报2起矿产资源违法问题典型案例,旨在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并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1] 平和县非法采矿案 - 陈某某等三人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情况下,于2023年6月至7月在平和县安厚镇非法开采矿产资源 [1] - 非法开采矿产品价值19.8万元,平和县自然资源局立案调查后扣押相关矿产品 [1] - 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后,法院判决主犯陈某某有期徒刑3年5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从犯曾某某和蓝某某分别获刑1年7个月和1年8个月 [1] - 追缴三人违法所得共计45万元(已退缴3万元),没收扣押的56包矿产品 [1] 高新区非法采矿案 - 陈某某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于漳州高新区九湖镇无证非法开采矿产资源 [2] - 经鉴定造成矿产资源破坏总价值23.77万元,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2] - 法院判决陈某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追缴违法所得25.21万元 [2] - 没收1824.27吨矿土,责令赔偿地质环境治理修复费用17.7万元并在媒体公开道歉 [2]
山西退还矿业权交易保证金利息 累计退还企业一百二十六万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6 06:33
营商环境优化 - 晋城蓝焰煤业与山西信发化工向山西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中心赠送锦旗和感谢信,赞誉其为全省煤炭资源市场化改革树立典范 [1] - 山西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中心完成2024年以来8宗矿业权公开出让活动中55家竞买人保证金利息退还工作,共计退息126.3万元 [2] - 2024年上半年已完成6宗公开出让矿业权竞买保证金利息全部核算并退还 [2] 企业案例 - 2024年3月晋城蓝焰煤业竞得山西省首宗煤炭资源区块,出让收益缴清后第一时间收到全额竞买保证金退还,14个月后又收到保证金结息 [2] - 2024年5月山西信发化工通过网上交易平台竞得沁源县正义区块铝土矿探矿权,交易结束后快速收到自动退还的保证金和利息 [2] 政策方向 -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表示将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2] - 全省自然资源部门将以推动建设矿业权及矿产品交易市场为契机,持续深化自然资源市场化改革 [2]
全国海洋数值与智能预报技术交流会举行 “妈祖”自主模式与华为高性能计算技术跨界合作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5 10:27
会议概况 - 第三届"全国海洋数值预报与智能预报技术交流会"于7月9日~11日在太原举行,旨在促进海洋预报机构技术交流与业务合作,提升业务化海洋预警报水平 [1] - 会议聚焦数值预报与智能预报,吸引40余家单位100余名代表参会,包括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沿海省市海洋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及企业如崂山国家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华为、上海地听信息科技等 [1] 技术合作与成果 - 会议启动"妈祖"系列海洋模式与华为鲲鹏处理器联创成果发布,预报中心"妈祖"模式以自主创新技术著称,华为提供高性能算力支撑,双方合作推动海洋数值预报与智能预报创新发展 [1] 会议议题与影响 - 会议设置16个主题报告,涵盖海洋数值预报模式研发、AI技术应用、数据融合同化及专项服务案例,促进专家交流 [2] - 会议为海洋预报机构及科研院所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对海洋数值预报、智能预报及预警报业务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
北海局:未雨绸缪密织汛期海洋灾害“防护网”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5 02:04
汛前准备与督导 - 北海局于3月、4月印发汛前准备及检查通知,组建专项检查组开展全覆盖现场督导 [3] - 检查组行程超2000千米,聚焦突发增水易发区域,核查月报统计问题清单 [3] - 督促完成5大类、32小项自查问题整改,强化观测预报联动机制 [3] 智能预警体系升级 - 在智能海洋预报平台基础上新增声光报警、短信提醒、电话报警三个预警模块 [5] - 优化网格化预报订正算法,完成智能网格预报模块升级重建 [5] - 增加声光电报警系统、数字孪生技术在辽宁省沿海6地市及山东威海市的部署 [5] - 平台已在海区中心、海洋中心、省中心三级预报机构稳定运行 [5] 应急演练与能力提升 - 组织开展突发增水事件应急演练,模拟台风风暴潮引发异常增水场景 [7] - 演练联动三省一市海洋预报减灾部门及各海洋中心,检验全流程处置能力 [7] - 为基层单位提供防灾减灾实操指引 [7]
东海局:主动防控筑牢海洋灾害防御前沿阵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5 02:04
汛前准备工作 - 东海局将海洋灾害防御作为重要民生工程 3月印发汛前准备通知 4月推出专项检查方案 组建联合检查组深入一线 [4] - 已完成12个站点实地检查 核查资料215份 仪器设备75台(件) 实现观测系统 数据传输 预警发布等关键环节的全覆盖排查 [4] - 3月24日组织局属各海洋中心和海区三省一市海洋预报机构 模拟2025年第1号台风灾害影响 开展全流程应急演练 参考2024年台风"康妮"路径 [4] 监测体系建设 - 62个海洋站点运行稳定 上半年海洋站点实时数据接收率 有效率分别达99.8%和99.3% [6] - 10米级 3米级浮标系统正常运转 苏北 长江口等关键站位浮标完成维护布放 [6] - 接收并检校观测类仪器设备410余台件 出具各类检定 校准证书约483份 备份各类传感器300余件 [6] 数据传输保障 - 通过"AI+人员24小时全天候值守"方式 实现对海洋数据通信传输网络 海区各观监测节点 预警报数据传输系统等24小时监控 [7] - 41条骨干链路全天值守 20余个海岛站点实现北斗 CDMA双链路备份 大戢山 滩浒岛测点通过无线自组网技术构建三链路保障体系 [7] 技术研发方向 - 加快建设海水倒灌即时预警辅助决策系统 具备超阈值自动报警 海区间"分级触发式"信息互通等功能 [9] - 探索风暴潮预警及精细化漫滩监测预报技术 结合数值预报 智能预报 根据东海区风暴潮灾害风险摸排清单开展研究 [9] - 强化观测仪器设备标准化管理 系统梳理检定 校准 现场比测 自校等方法 形成东海区海洋观测设备检校方法清单和检校机构清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