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自然资源报
icon
搜索文档
守护南海“蓝色碳库”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7 02:53
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 重要的作用,是地球上生产力极高、生物多样性极丰富的生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蓝色碳库"。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湛江金牛岛红树林片区考察时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 南海区是全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区域。2021年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南海三省(区)红树林总面积达到2.57万公顷,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 积的95%。作为自然资源部派出机构,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认真落实自然资源部党组"四个融合"工作要求,立足海区海洋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职责,充分发 挥人才、技术、经验、设备等优势,在南海区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全领域持续发力,全力守护红树林这一"国宝",壮大"蓝色碳库"。 系统调查监测 科技的发展使得调查方式日新月异,但针对红树林的植被样方调查和底栖生物、沉积物等核心数据的采集,仍需调查人员深入实地。 图为珠海海洋中心生态调查队在江门开展调查。南海局供图 强化技术支撑 守护"蓝色碳库"活力 解译"蓝色碳库"密码 在盘旋无人 ...
莆田海洋预报台揭牌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7 02:53
海洋观测预警体系建设 - 福建省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与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直属单位厦门海洋中心共建莆田海洋预报台正式挂牌并发布首份莆田海域海洋环境预报单[1] - 共建基于2023年2月签订的《战略共建框架协议》 是继共建莆田海洋中心后的重要举措[1] - 双方签订共建莆田海洋预报台实施细则协议 旨在整合国家和地方观测预警报资源以提升海洋观测预警能力[1] 核心职能与业务发展 - 莆田海洋中心持续围绕海域海岛监管、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及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三大核心职能发力[1] - 预报台将深化部地协作机制 强化海洋全业务支撑能力并精准服务海洋防灾减灾辅助决策[1] - 该举措助推莆田市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1]
深化海洋合作达成三项共识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7 02:53
访问期间,巴新访问团实地考察了南海生态中心和南海预报减灾中心。访问团对中国在海洋观测、 预警和减灾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双方还举行了专题会谈,围绕深化海洋领域合作,达成三项重要共识:一是推动签署"蓝色伙伴关 系"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海洋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空间规划和蓝色经济等领域建立制度性合作 框架。二是深化防灾减灾合作。双方将在中国-太平洋岛国海洋防灾减灾合作分中心框架下,加强在海 洋观测、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与技术交流。三是推进海洋综合观测站选址建设。双方 启动在巴新设立海洋综合观测站的选址磋商,观测站将涵盖海洋环境、水文、气象、海平面等观测内 容。 7月27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渔业与海洋资源部部长杰塔·王及驻华大使萨迪厄斯·卡姆巴率访问团抵达 广州,与自然资源部海岛中心和南海局就深化海洋领域合作进行了会谈和沟通,在多个关键领域达成重 要共识。 ...
深圳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7 02:53
核心事件 - 深圳市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7月31日正式成立 标志着深圳开启海洋标准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该委员会是全国首个市级层面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 - 委员会成立当天同步召开深圳市海洋产业标准化创新研讨会 主题为"标准领航·产业向海" [1] 参与机构 - 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深圳市海洋发展局 深圳市海洋发展促进中心等政府机构参与会议 [1] - 深圳市涉海企业 社团组织代表 行业专家学者 知名企业代表共同参会 [1] - 会议由深圳市海洋发展局指导 深圳市海洋发展促进中心主办 深圳市标准化协会和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2] 工作规划 - 委员会规划涵盖海洋标准体系构建 重点领域标准研制 标准化技术服务 标准实施推广与监督评估 国际标准化合作与交流等多个维度 [1] - 致力于打造与国际接轨 在国内领先 具有深圳特色的海洋标准化工作体系 [1] 会议成果 - 现场举行揭牌仪式并为全体委员颁发聘书 [1] - 公开审议并表决通过《深圳市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和《深圳市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细则》 [1] 专题研讨 - 3名嘉宾分别作主旨演讲 主题涉及海洋产业与标准化互融共促 深圳海洋产业标准与国内外标准衔接 [2] - 演讲内容涵盖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在技术标准国际推广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长城科技在深圳海洋信息化建设及标准体系构建中的贡献 以及海事领域标准创新实践 [2]
海南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7 01:16
特色产业培育行动 - 海南省将持续培育壮大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并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1] - 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 以智能制造共享平台为产业化突破口 [1] -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并实现再造"海上海南"目标 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1] - 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开展重点区域"多气合采、多能利用"潜力评价 [1] - 推进深海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研发 积极推进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性试采 [1] - 做大海洋新能源产业 谋划推进海上风电制氢制醇及加注一体化示范工程 [1] - 发展特色化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健全深海油气装备测试能力 [1] - 推动钻井仪、水下采油树与高附加值油服产品本地生产 [1] -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 [1]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目标2027年超过60亿元 [1] 优势产业提升行动 - 加力提升临港产业能级 支持洋浦港建设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2] - 推动洋浦港成为面向RCEP国家及链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内外贸网络的重要节点 [2] - 加快琼州海峡通航能力扩能升级 升级琼州海峡老旧船舶 [2] - 加快洋浦"临港产业集群+临港物流园"协同发展 [2] - 支持洋浦开展大宗商品"国际集采+加工增值+国内配送"业务 [2] - 研究推进八所港开通对越滚装航线 加快八所港高排港区建设 [2] - 洋浦港航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目标2027年达到800亿元 [2] - 全省集装箱吞吐量目标2027年达600万标箱 稳定运行集装箱班轮航线85条 [2] 产业体系发展规划 - 行动方案初步绘就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2] - 海南省海洋厅将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等方面全力支撑深海产业发展 [2] - 为再造"海上海南"目标注入蓝色动能 [2]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2025)》发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7 01:00
行业规范发布 -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2025)》由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发布 旨在规范资本市场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及估算人员行为 [1] - 规则制定由自然资源部指导 国内外专家共同参与 基于中国国家标准和CRIRSCO国际模板 [1] - 规则包含20个部分 涵盖储量公开报告原则 胜任人责任 资源量分类及估算方法等核心内容 [1] 国际标准对接 - CRIRSCO是加拿大 澳大利亚 南非等矿业大国参与的国际组织 其标准模板为各国储量披露规则提供指引 [2] -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2018年加入CRIRSCO 2020年发布试行规则 2024年获CRIRSCO全体成员接受 [2] 市场影响 - 新规则通过明确资本市场储量报告要求 强化胜任人责任 促进中国矿业市场与国际体系融合 [1] - 规则实施将提升矿业投资者利益保障 完善市场建设机制 [1]
优化土地政策 落实规划布局——看福建晋江的城市更新举措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7 00:53
城市更新与土地政策优化 - 晋江市通过"退二进三"思路将市中心老旧工业区改造为商业文化区 金悦中心创意产业园包含金悦洲际假日酒店 高端商务写字楼和商业娱乐中心 容积率调整为1.1-3.3 建筑密度10%-40% 绿地率≥25% [1] - 成昌鞋业有限公司迁出旧厂区并于2023年4月重新竞得变更用途后的土地使用权 土地用途由工业用地变更为不可分割出让的商服用地 [1] 土地置换与产业园开发 - 凤山产业园项目通过国有与集体土地权属置换实现连片开发 将2块国有建设用地与1块集体土地等面积置换 形成137亩权属统一地块 [3] - 福建省凤兴产业集团投资8.6亿元建设19栋标准厂房及研发楼 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 打造磁灶五金机电城和电商园为核心的智能化产业园 [3] 土地整合与效益提升 - 恒欣云谷新材料智造产业园整合10余处9.14亩非建设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建筑密度从35.4%提升至40% 增加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300万元 [4] - 土地规整后可布局73米以上长度标准厂房 生产线兼容性大幅提升 园区整体品质显著改善 [4] 土地使用年限优化 - 永佳智能装备产业园通过并宗政策将容积率从0.38提升至3.5 一、二期新增改造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实现亩均税收超50万元 产值超5.8亿元 [6] - 全部达产后预计亩均税收可达100万元 土地利用强度和规模效益大幅提升 [6] 多主体土地整合案例 - 汇诚预制菜小微工业园整合3个企业主体9本土地使用权证 面积116亩 通过企业合并和土地并宗将容积率提升至3.99 建筑密度53.46% [7] - 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 建成后预计年纳税不少于1200万元 土地使用年限按相邻宗地最长年限延期 [7] 产城融合与规划实施 - 晋江市将产业业态布局 商业文旅 住宅配套等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加强对重点片区开发的设计引导 [8] - 梅岭中片区规划面积159公顷 保留改造凤竹纺织工业遗产建筑19栋和三光天历史村落建筑38栋 打造工业记忆与华侨文化融合社区 [9] 城市更新投资规模 - 2025年晋江市计划投资384.2亿元实施397个城市更新项目 不包括社会资本投入和存量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价值 [9] - 通过优化用地政策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促进规划落地和产城融合 提升城市品质和发展质量 [2][8][9]
寻龙洞中寻良方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6 06:51
t th g 4 Per 1 and and the of 0 4/2017 7 开展溶洞调查。 12:49 t of the proport and and the proper 8 th - P 18 AV personal 拍卖成交现场。 随着拍卖槌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落下,太平镇寻龙洞40年使用权以267.6万元成交,敲开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的新大门。 政策不足,溶洞利用面临困境 溶洞资源具有战略资源属性,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它是喀斯特地貌演化的"活化石",作为地下水循环的关键节点,溶洞系统构成了生态安 全屏障,对其进行保护十分必要。 目前,我国对自然资源采取开放外延的立法模式,作为国家所有权客体的自然资源,其概念的概括性极强。尽管溶洞资源未被宪法或民法典明确纳入条 文表述,但由于溶洞属于天然形成的空间资源,具有自然资源属性,在无其他法律规定溶洞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的情形下,多数理解认为,溶洞应归国家所 有。《地质遗迹管理规定》及部分地方立法实践均间接支持这一观点,贵州、湖南、重庆等地的司法判例也确立了溶洞资源国家所有的裁判规则。 但溶洞有着地下、半地下及地表等更为复杂的空 ...
湖南“湘林碳票”成交超316万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6 06:50
核心观点 - 湘林碳票交易机制构建了营林增汇 交易获益 反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成为全国林业碳汇发展的重要突破 [1] - 湖南省通过碳票交易和绿色金融创新 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和双碳目标落实 [1] 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24日 湘林碳票委托挂牌交易量达32.7万吨 累计实现交易1135宗 [1] - 实际成交量3.167万吨 成交金额316.71万元 [1] - 通过碳票抵质押融资规模超1300万元 [1] 机制建设 - 湖南省林业局与财信金控集团签署战略协议 合作推进碳票交易平台建设和金融产品开发 [1] - 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 兴业银行长沙分行分别与花垣县 通道县项目业主签订抵押融资授信协议 [1] - 建立包括政策体系 特色品牌和交易机制在内的完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 [1] 实施进展 - 8个首批应用先行区项目业主获颁碳票凭证 [1] - 发布会通过扫码购买碳票抵消碳排放 实现会议碳中和 [2] - 项目减排量核证结果及各应用先行区特色场景推行情况得到正式展示 [1]
湖北武穴严把矿山修复工程质量关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6 06:50
项目绩效考核实施 - 湖北省武穴市对PPP项目矿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开展2024年度建设和运维绩效考核 [1] - 考核采用实地踏勘、座谈走访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1] - 考核结果直接与项目服务费挂钩 [1] 考核内容与范围 - 重点围绕工程建设期的建设产出、建设效果、建设管理进行评审 [1] - 同时评估运维期的运维产出、运维效果、运维管理及绩效考核目标实现程度 [1] - 覆盖第一批13座矿山、2条廊道绿化和3个节点公园 [1] - 包含第二批9座矿山的客观评价 [1] 考核团队组成 - 邀请地质环境、园林、财务、法务等多领域专家参与评审论证 [1] - 考核组严格按照流程要求开展田镇盘塘振亚碎石厂等项目的实地踏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