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

搜索文档
虹口打造绿色低碳千亿级产业集群 加快各类首创首发、试点示范和应用场景项目建设 力争形成多方共赢产业生态
解放日报· 2025-09-22 01:47
记者 周楠 集聚产业赋能平台 "大家都知道绿色低碳这个概念,但到底哪些属于绿色低碳相关企业?现实操作中,很多企业是模 糊的。"虹口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科学监测评估产业发展成效,虹口结合区域特色,首先探索建立可检验、可借鉴的统计体系。 市能效中心战略发展部主任侯震寰告诉记者,2024年,虹口区与市能效中心合作,以《绿色低碳转 型产业指导目录》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为基础,基于市能效中心"AI+绿色低碳产业"平台,以"打标 签"方式,形成绿色低碳企业清单。明确碳服务、绿色航运、绿色金融、绿色贸易、绿色技术五大产业 图谱。 此后,在市统计局等部门支持下,虹口区以产业图谱为基础,通过"行业数据整合法"和"企业数据 采集法",探索建立涉及5个大类、23个中类、37个小类的虹口绿色低碳服务统计体系,动态监测更新数 据库。 与市能效中心类似,落户于虹口区的上海环交所、绿色技术银行等一批功能性平台,正持续为绿色 低碳服务产业赋能。 近日在北外滩区域,一批与众不同的公共座椅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它们的背后有故事—— 新座椅由北外滩街道携手新材料领军企业上海傲必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合力打造,制作材料由废弃 混凝土、瓷砖及石材 ...
为颠覆性技术领域创业者提供孵化服务 上海“未来启点社区”成立
解放日报· 2025-09-22 01:47
"我们希望通过未来启点社区,集聚中国最好的创业者、科学家和投资人,构建颠覆性创新领域的 产业化涌现生态。"魏凡杰表示,今后将有很多资源进入这个社区,让科学界、产业界、投资界精英都 能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和资源。通过社区模式,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将探索机构化发现和支持中国科技创 业者的新机制,让它更符合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 记者 俞陶然 如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昨天,2025浦江创新论坛·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主论坛在 上海举行,上海未来启点社区、WeStart投早投小联盟宣告成立,为科技成果、风投资本、产业资源对 接融合搭建了新的平台。 上海未来启点社区由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发起,是一个开放的人才服务平台,旨在为颠 覆性技术领域创业者提供孵化服务,培育让未来产业"涌现"的创新生态。WeStart投早投小联盟由科技 部发起成立,是一个由知名投资机构、创业服务机构、央企和银行等组成的生态组织,将依托WeStart 创业投资大会的TOP100创赛,通过链接头部资本和产业资源,加速推动早期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 力。 培育科技创业者和企业家人才 谈及设立上海未来启点社区的初衷,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经理 ...
千余份投稿 处处是对上海的热爱 城市文化地标征集活动成果展举行
解放日报· 2025-09-22 01:47
记者 施晨露 "可以帮我拍张照吗?那幅是我的作品!"9月19日下午,插画师阿舒在上图东馆七楼拉住了记者。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是一幅外滩海关大楼的水彩写生,有意思的是画面右下角的速写本,"那就是我在 画画",阿舒笑着解释,"来上海生活快10年,依然会被金灿灿的万国建筑群惊艳!" "每个地铁站都是唤醒城市记忆的'文化开关'。"此次活动投稿最多的创作者夏婷介绍,为捕捉每个 地铁站点的独特魅力,她反复梳理线路、实地走访,挖掘不同站点的标志性建筑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再 将这些元素重新解构、创意融合,"创作的不仅是建筑与风景,更是藏在地标里的情感与故事,这个过 程让我对脚下这片土地更加热爱。" "热爱"同样是此次活动策展人、青年画家施晓颉的关键词,"作为一名上海人,这不仅是一次艺术 创作的邀约,更像是一场关于'家'的深度对话。地铁将这座城市的活力输送到每一个角落,连接着商务 区与居住区,连接着历史与未来,也连接着人与人。选择以地铁为坐标展开艺术创作,就是希望将这份 美感和思考,无缝嵌入市民日常生活,让艺术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风景。" 上海美术家协会荣誉顾问郑辛遥的作品《武康大楼》精准还原武康大楼外观,以细腻笔触唤醒观众 的城 ...
探讨全球科技前沿趋势与合作机遇 2025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举行
解放日报· 2025-09-22 01:47
汇聚全球科技智慧和力量,构建开放合作科技共同体。9月21日,2025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在张江 科学会堂举行。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白俄罗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谢尔盖·什雷奇科夫发 表主旨演讲。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出席。 记者 孟群舒 在主题演讲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人类遗传学研究所 研究主任贾科莫·卡瓦利、德国国家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所长乌尔里克·普罗泽、丹麦生物创新研究所首 席执行官延斯·尼尔森、辽宁材料实验室主任卢柯、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科 学家,分别围绕能源、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前沿领域分享了创新成果。 本届论坛特别设立"青年特别讲席",为青年科学家提供展示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无问芯穹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戴国浩,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王光宇分别作分享。在圆桌对话环节,清华大学副 校长吴华强、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罗兰德·艾尔斯、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界 文、爱思唯尔全球期刊总裁劳拉·哈辛克和网络峰会首席执行官帕迪·科斯格雷夫,为构建全球科技共同 体建言献策。 白俄罗斯驻华大使亚历山大·切尔维 ...
上海六百焕新 大徐家汇“破圈” 新六百HUB集品牌旗舰店与公寓式酒店于一体 预计2028年左右亮相
解放日报· 2025-09-22 01:47
上海六百城市更新项目 - 上海六百将升级为"新六百HUB" 总建筑面积从1.92万平方米调整为4.25万平方米 地上楼层从10层增至30层 建筑高度从50米提升至130米 容积率从7.8调整至不大于12.5 [1][3] - 项目投资金额从7.08亿元增至约16.98亿元 建设周期从18个月延长至30-36个月 预计2028年建成 包含品牌旗舰店与公寓式酒店 [1][3] - 上海六百始建于1952年 前身为中国百货上海市分公司第六门市部 2024年2月闭店并完成拆除腾地 [2] 徐家汇商圈发展现状 - 徐家汇商圈位于中央活动区核心 与4A级徐家汇源景区及徐家汇体育公园形成无边界融合 具备文旅商体展联动基因 [6] - 商圈通过空中连廊串联TPY中心二次元商业体、美罗城周杰伦IP快闪店、汇金百货周年庆等活动 形成文化展览-粉丝聚集-商业转化闭环 [7] - 徐家汇源景区涵盖六大海派文化符号 包括百代小楼(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 近期举办主题展览及国庆快闪音乐演出 [6] 商业环境竞争格局 - 上海现有商圈数量达50个 年内还有近50个商业项目计划入市 行业面临高饱和竞争态势 [7] - 徐家汇商圈通过景区联席扩大会议机制推动文化资源与商业消费深度融合 并借力大型演唱会、体育赛事等契机实现破圈 [7] - 商圈历史可追溯至1990年 当时已聚集174家商店 经过30余年多轮规划调整进入城市更新与商业转型关键阶段 [2]
桨动水乡 感受赛艇运动别样魅力 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在沪开幕 龚正与罗兰共同启动
解放日报· 2025-09-22 01:47
金秋上海,秋高气爽,风和景明。一场国际水上盛会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地标建筑——水乡客厅 ·方厅水院开幕,中外来宾欣赏开场表演《都艇好》《高飞》,见证智能机器人"艇艇"与运动员一同划 桨奋进,通过海、陆、空画卷领略赛艇运动的力与美。随后,一艘艘充满青浦水乡特色的摇橹船,载着 世界各国的参赛运动员代表缓缓驶来,构成一幅流动的江南画卷。运动员入场完毕,举行升国旗仪式。 全场倒计时的呼喊声中,水炮齐发,宣告锦标赛启动。最后,在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主题歌《破浪成 光》歌声里,观众与运动员沉浸在融合时尚现代之美与江南水韵之灵的氛围中,感受赛艇运动的别样魅 力。 9月21日—28日,来自中国、英国、德国、美国、新西兰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3名运动员、教练 员将齐聚青浦淀山湖水上运动中心,在23个竞赛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此次参赛运动员阵容强大,汇聚 了奥运金牌得主、世锦赛冠军选手等赛艇明星,将为世界献上一场顶尖水平的对决。 本届赛艇世锦赛的举办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国际赛艇联合会在中国举办的第一场最高级别赛事,也 是在上海举办的首场残健融合赛事。赛事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赛艇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并成为上海打造 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 ...
扩大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 陈吉宁会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
解放日报· 2025-09-22 01:47
陈吉宁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沪成立表示祝贺,介绍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情 况。他说,习近平主席重视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各方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强调"中国和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的合作很有意义,有利于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前 沿窗口,开放、创新、包容是上海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品格。当前,我们正深化建设"五个中心",加快推 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上海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着长期良好合作,希望以研究所在沪成立为新起 点,进一步扩大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积极搭建各类平台载体、拓展活动渠道,促 进各国特别是青少年之间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共抓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共推创意城市网络建设。上海 将在教育部指导下,一如既往做好服务保障,支持研究所更好发挥作用,促进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 展。 阿祖莱感谢中国政府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支持,对上海的热情接待和友好合作印象深刻。她 表示,上海历来是全球创新创意之城,来自世界各地的要素资源汇聚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 首次在中国上海设立,具有历史性意义。希望进一步深化双方务实合作,吸引更多国际伙伴参与,推动 研究所及ST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沪成立 怀进鹏龚正阿祖莱出席仪式并致辞
解放日报· 2025-09-22 01:47
龚正说,当前,上海正按照习近平主席的战略擘画,为国担当、勇为尖兵,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我们将以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成立为契机,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着力提升全社会科学 素养,着力推进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把上海打造成国际STEM教育发展高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 良性循环,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上海将全力支持研究所发展,为促进全球教育 改革创新、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阿祖莱说,非常荣幸在上海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上海集聚了知识智慧、科学创新以及历史沉 淀,为国际STEM研究所打造了一流的场所,我们对各方的支持深表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的 合作源远流长,此次在上海设立一类机构,愿景宏大,意义非凡。研究所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 一类机构的网络,推动STEM科学的发展,促进全球教育平等发展,帮助世界各国应对人类共同的挑 战。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主持。成立仪式前,怀进鹏与阿祖莱共同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 研究所相关协定。 STEM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的 ...
前八个月上海验核离境退税商品金额已超去年全年 境外旅客“买买买”消费力强劲
解放日报· 2025-09-21 02:33
在浦东机场海关旅检现场,今年8月单月,日均验核离境退税达494票。浦东机场T1、T2、S1航站 楼均设有离境退税专窗,并配备多台双语自助验核机。为实现离境退税"秒级验核",上海海关推出新举 措,一是封装打码:市内退税商店根据旅客意愿开展退税商品封装作业,海关扫描退税申请单二维码快 速验核。二是自助验核:境外旅客可使用自助验核机向海关上传单证,海关采用"远程验核+现场巡 视"方式,最快10秒即可完成一单验核。 旅客办理离境退税的繁忙场面,也延伸到了虹桥机场口岸和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下一步,上海 海关将运用"离境退税掌上办"等App,配合上海试点"离境退税全程网办",并深化与财政、税务、文旅 等部门的协作,推动境外旅客在沪消费环境优化和退税流程的进一步简化。 境外旅客在上海最爱买啥?根据浦东机场海关验核的离境退税商品信息,境外旅客购买的商品主要 集中在服装、鞋靴、包袋、饰品及纪念品。其中服装、鞋靴多为高性价比的快消品,包袋则集中于奢侈 品。今年前8个月,上海海关验核离境退税申请单9.66万票,商品金额2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 83%,两者均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量。这些数字透出境外旅客在上海"买买买"的强 ...
产品首发首秀 面向全球发布万项需求 概念验证中心集中亮相
解放日报· 2025-09-21 02:33
大会展示了一批代表性创新成果和转化案例。上海交通大学带来"脑机接口专用芯片""高精度微波 振动形变位移测量技术与产品""魔方无人机系统设计与应用",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华山医院 的"脑胶质瘤治疗性DC疫苗"体现了医院的创新实力;华东师范大学展示的"新型高端酶制剂"通过科技 成果转化赋权模式,实现机制改革与技术创新双突破,将相关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90%以上。 市科委介绍,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概念验证服务,上海正在推进概念验证平台与未 来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孵化器一体化布局和建设。本届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上,面向脑机接口、核 酸药物、基因编辑、集成电路材料、超宽禁带半导体、硅基光电子等未来产业的6个概念验证中心首次 集中亮相。这些平台通过提供技术验证、商业验证、资源对接、孵化支持等全链条服务,将有效降低未 来产业创新成果的转化风险和研发成本。 昨天,2025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开幕。作为2025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组成 部分,本次大会聚焦需求揭榜、人才发现和资本赋能,面向全球发布超10000项技术需求,企业投入资 金总额超200亿元。这些需求涵盖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