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放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市委中心组举行学习会 集中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不断激发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精气神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政治理论学习部署 - 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学习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强调学深悟透和知行合一 [1] - 通过理论学习强化政治认同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1][2] - 要求党员干部将第五卷作为思想源和必修课 提升理论素养与看家本领 [3] 实践应用与城市发展 -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 发挥城市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4] - 加快"五个中心"建设 强化四大功能并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4] - 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 推动制度型开放和重点领域改革突破 [4] 城市治理与民生建设 - 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实施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 [4] - 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 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 [4] -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健全党建体系并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4]
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闭幕 上海选手获9金5银3铜72优胜奖 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解放日报· 2025-09-24 02:04
从获奖情况来看,上海选手在本市"3+6"重点产业以及"五个中心"建设相关比赛项目占据领先地 位。在世赛新增赛项、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智慧安防技术项目上成功摘金;在汽车产业的车身修 理项目、生命健康产业的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电子信息产业的网站技术项目、时尚消费产业的花艺、 美发项目均取得最高奖项,其中花艺项目包揽了金、银牌,车身修理项目实现"三连冠";物流与货运代 理项目,上海选手实现了国赛"三连冠"。 特派记者 王闲乐 同时,上海选手还获得了全媒体运营师、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金牌以及珠宝加工项目银牌,展现 了上海建设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打造国际数字之都、国际珠宝时尚功能区等战略布局的高质量 发展成果。 昨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闭幕。本次大赛上海共派118名选手(含2名 代表行业参赛的本市选手)参加全部106个项目的比赛。经过3天的激烈比拼,上海选手取得了9金5银3 铜72优胜奖的优异成绩,超四分之三的选手获奖,金牌数和获奖总数继续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
奉献一场富有新意影响广泛技能盛宴 上海将推动世界技能大赛理念深入人心 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浓厚氛围
解放日报· 2025-09-24 02:04
记者 周程祎 明年9月22日至27日,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上海举行。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展如何?怎样吸引 更多人了解、感悟技能的魅力?在上海世赛倒计时一周年之际,记者专访了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党组书记、局长,第48届世赛组委会秘书长杨佳瑛。 记者:目前,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的筹备进展如何? 记者: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一些技能项目可能比较陌生。我们在筹备世赛时,设计了哪些环节或 活动来增强赛事的观赏性和公众的参与感? 杨佳瑛:在赛事期间,我们精心策划了世界技能博览会和"一试身手"体验活动,通过搭建起和观众 们沟通互动的桥梁,进一步提升赛事的观赏性和公众的参与感。 一是举办世界技能博览会。大赛期间将同步举办世界技能博览会,通过技能展示、互动体验、技能 宣介等形式,向观众呈现技能发展的最新探索和实践成果,进一步提升赛事的公众吸引力和亲和力。 二是策划"一试身手"活动。围绕世赛竞赛项目,设计特色主题体验区,通过可视化、互动化的方 式,让观众能亲手操作、亲身感受各项技能,同时融入中华绝技技艺和前沿科技,实现从"看技 能"向"玩技能""懂技能"转变,让观众们在轻松氛围中充分感悟技能魅力,进一步激发对技能培训的关 ...
上海百强企业净利润增长24.84% 上榜民企营收合计首破3万亿元 信息技术产业领跑新兴产业
解放日报· 2025-09-24 02:04
上海百强企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总额达10.03万亿元 连续第3年突破10万亿元 [1] - 净利润总额达6655.7亿元 实现24.84%的强劲增长 [1] 榜单排名情况 - 中国宝武和上汽集团稳居前两位 [1] - 中建八局和中远海运排名分别升至第三和第四 [1] - 拼多多和美团首次闯入前十名 分列第七和第九位 [1] 民营经济表现 - 民营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合计首次突破3万亿元 达到3.3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2771亿元 增长率9.26% [1] - 净利润合计2245.5亿元 比上年增加920.7亿元 增长率高达69.50% [1] - 净利润增加额前10名企业中有8家为新兴产业公司 [1] 新兴产业发展 - 新兴产业百强营业收入总额首次站上2万亿元台阶 达到2.2万亿元 [2] - 新兴产业百强净利润1953.7亿元 增长率达到72.47% [2] - 相比2021年首次发布时营业收入总额不足9000亿元 5年来持续高速增长 [2] 信息技术产业领先地位 - 47家信息技术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9.14% 贡献新兴产业百强近七成营收 [2] - 信息技术公司净利润合计1918.4亿元 增长率88.25% [2] - 11家零售电商企业净利润增幅近90% 是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 服务业表现 - 服务业百强实现营业收入4.7万亿元 增长7.57% [3] - 服务业百强净利润5834.9亿元 大幅增长41.14% [3] - 业绩主要得益于零售电商、海洋运输、保险业等行业的良好表现 [3] 制造业转型升级 - 制造业百强整体业绩受黑色冶金、汽车等行业景气度影响有所承压 [3] - 智能终端、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企业经营业绩有所上升 [3] - 这些领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积极因素 [3]
四十载博士后制度上海实践 九层之台赋能“无限可能” 集结科研生力军 成为创新强引擎
解放日报· 2025-09-24 02:04
记者与老中青三代博士后聊了聊。透过他们的个体记忆,回望这些年上海博士后工作走过的发展历 程。 一马当先开新路 1983年,身在上海的李政道先生用静安宾馆的便笺纸,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详细提出在中国 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议。1985年,中国博士后制度正式确立。同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 对于复旦大学集成电路和微纳电子创新学院老教授洪志良来说,40年前的那段往事还历历在目。 记者 周程祎 对话是在乐队富有节奏感的鼓点声中开始的。"您是哪个方向的?""巧了,我也是搞交叉的……"没 过多久,两个人已经转移到场外热聊。在他们周围,还有三三两两的身影,以及流动着的一串串专业术 语。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社交场合,而是上海市人才工作局举办的"博士后创客养成计划——创新之夜"活 动。在灯光和音乐环绕中,来自上海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后们济济一堂,创新思维自由碰撞,跨 界合作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今年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40周年。上海是中国博士后制度的首批实践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40年来,全市累计培养博士后3万余人,涌现出院士、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近2000人, 获国家科技奖近百项、省部级科技奖近千 ...
上海国际艺术节首轮优惠票“线上+线下”同步发售 南京东路票亭凌晨现抢票人
解放日报· 2025-09-24 02:04
记者 诸葛漪 推出的是即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作品《+1+1+1+》以及正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的《提视造境Promptoscape:国际人工智 能艺术文献展》。 蒋同舟2023年第一次购买艺术节线下优惠票,排在抢票队伍第一位。那一年,他看完亚运会赛事后,从杭州乘高铁来上海 抢票,凌晨2点赶到优惠票销售点。2024年,艺术节优惠票销售从上午改到中午开启,蒋同舟晚了1小时出发,凌晨3点到了南京 东路,排到第二位。今年,他改变行程,一下班就从杭州乘高铁来上海,"周一演出少,我去了小红书举办的夜人节"。今年国 庆,他依旧打算在上海看剧度假,"音乐剧《风声》必看,其他看情况,好看就多加两场,行程最后应该会排满"。 本届艺术节第一轮共发售3600余张优惠票,覆盖37项重磅演出及展览活动。从线上到线下,从社区到高校,打通公共文化 服务"最后一公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唐颖琪介绍,艺术节持续拓展惠民新场景,不仅在黄浦、普陀、闵行三区 设立线下销售点,还走进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把优质文化资源直接送到青年群体身边,实现文化 进社区、艺术入校区。今年,艺术节首次在官方微信小程序同步开通微信与支付 ...
千位劳模工匠进校园
解放日报· 2025-09-24 02:04
记者 徐瑞哲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钢淼等出席并为"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讲师团代表颁发聘书。 昨天,来自医疗、教学科研、智能制造、法律服务等领域的5位劳模工匠组成"专家天团",进校园 面对面展开"匠心对话"。其间,上海市劳模工匠进校园"千人师资库"正式发布,汇聚全市1000位劳模工 匠,覆盖20余个行业领域。 ...
2025苏州河论坛举行
解放日报· 2025-09-24 02:04
记者 周楠 昨天,"2025苏州河论坛"在上海普陀举办。本次论坛将"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为牵引,打造特色产 业集群"作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政协委员围绕主动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进一步构筑普陀经 济发展新优势集思广益,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市政协副主席金兴明出席论坛。 ...
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开幕 4.8米高剪纸巨塔亮相
解放日报· 2025-09-24 02:04
记者 施晨露 策展人黄琦珺介绍,本届展览在两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参展作品数量创历届之最,共汇集出自173 位作者之手的208件作品;二是展览形式更为多元,不仅邀请知名艺术家参与,更融合青年艺术家与青 少年的艺术创作,既彰显民间艺术的当代创新,也预示其传承活力。 本届展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市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展览将持续至12月,免费向公众开放。 此次展览分五大板块:"至境"汇聚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民间艺术家的代表性创作,呈现当代民间艺术 的高度与广度;"雅器"聚焦江南文人生活中的紫砂壶、文房等器物,展现其作为生活实用品与文人审美 象征的双重价值;"工巧"集中展示木雕、玉雕、蛋雕等精湛手工艺,体现匠人执着专注的技艺传承与艺 术巧思;"民韵"汇集崇明土布、赫哲族鱼皮衣、惠山泥塑等作品,呈现浓郁的地域特色与民间生活美 学;"新生"则聚焦当代民艺的创造性实践,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所带来的新生活力与未来潜能。 除五大主题板块,展览还特设两个分展:"上海青少年艺术创作展"集中展示本市青少年在绘画、设 计及民间艺术等领域的创作成果,助力年轻 ...
“十四五”期间 长宁积极抢抓大虹桥战略机遇 经济总量实现跨步跃升
解放日报· 2025-09-24 02:04
记者 舒抒 长宁区还持续推出营商环境"八张特色牌",收获了全国首批、全市唯一的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 区称号,辖区内的热门商业体上海荟聚获颁全国首张外商独资购物中心业态综合许可证。 "十四五"期间,长宁区大力推动科创回归都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区内科创板块最大亮点无疑 是高标准建设的"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已集聚近900家创新型企业,培育、引育了西井科技、黑湖科技 等一批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长宁区还与中科院微系统所、硅酸盐所合作成立数字硅巷(上海) 孵化器,加大集成电路应用创新概念验证中心等全链条科技服务布局。 长宁区领导介绍,坚持深度、全景的更新理念,长宁自"十四五"以来已累计推动实施169个更新项 目。一方面,构建集约多元的生产空间,率先开展历史风貌区保护式更新;另一方面,全力推进"两旧 一村"改造,"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开工建设精品小区472万平方米,完成新式里弄房屋卫生设施改造13.2 万平方米,加装电梯完工超1100台。值得一提的是,在空间约束显著的中心城区,长宁实现了累计供应 保障性租赁住房1万余套的成就,推出上海中心城区体量最大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虹桥人才公寓,全 部建成后可提供房源超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