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放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从上海西站出发沿着沪宁去旅行 这一旅游产品串联八市一区文旅精华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昨天首发的是南京线。家住普陀且工作也在普陀的姜亭亭说:"上海西站离家很近,特意报这个旅行团参加南京两日游。想 去南京博物院看看,也想品尝一下南京美食。"年逾七旬的张先生则表示:"我们老人不太会做旅游攻略,跟着旅行团去南京 玩,感觉方便省心。" 当天,在市文旅局指导下,上海市普陀区文旅局、铁路上海站、上铁文旅集团、真如副中心、中环集团共同发布上海西站 旅游功能提升计划。 参与首批旅行团的市民在上海西站搭乘火车前往南京游玩。记者 赖鑫琳 摄 记者 周楠 昨天,"从上海西站出发——沿着沪宁去旅行"系列旅游产品在上海西站发布。线路覆盖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上八市一区(上 海普陀,江苏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知名文旅商体展度假休闲目的地。 据介绍,"从上海西站出发——沿着沪宁去旅行",精心设计了5条差异化线路,融入非遗体验、美食探访、亲子互动等特色 内容。5条线路各具特色:南京线为高效解锁南京文化与秋色之美的"文化快旅"二日游,可深度打卡南京博物院、夫子庙等文化 地标,也可邂逅明孝陵石象路银杏鎏金的秋日盛景;常州溧阳线为"深氧静心"之旅,可采茶品茶、赏天目湖风光、泡山顶温 泉,还能探博物馆、尝桂林村风 ...
轨交崇明线车站封顶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记者 孟雨涵 摄 位于崇明岛上的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崇明线)终点站裕安站现场,最后一块车站顶板已于昨天深夜顺利浇筑完工, 这也意味着轨交22号线(崇明线)全线车站实现了主体结构封顶。图为裕安站施工现场的航拍画面。 ...
众多上海市民捐赠碳减排量 助力碳市场大会实现“碳中和”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打开手机里的上海碳普惠平台,蒋小红展示了自己绿色出行的碳减排量:"每乘坐一公里地铁减少 97克二氧化碳排放,可兑换97个碳积分,这次助力中国碳市场大会,我用1000个碳积分(相当于坐了 10.3公里地铁)参与抽奖,没想到中了。" 《上海市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指引》鼓励大型活动在优先实施减排的基础上,通过购买或接受捐赠 的方式获取碳配额或其他碳减排量,从而抵销受技术和经济等因素限制难以避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上海市减污降碳管理运行技术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公众捐赠的碳减排量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是中国碳市场大会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之一。同时,大会还积极挖掘场地、交通、住宿、餐饮、耗材等方 面的减排潜力,比如,开通机场直达虹口北外滩世界会客厅的绿色接驳巴士,又比如,采用电子会议资 料替代纸质打印版本。 中国科学院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量的53%,对碳排放的贡献不容忽 视。上海2024年GDP同比增长5%,而参与履约的纳管单位碳排放总量同比仅增长0.04%,这背后离不开 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记者 陈玺撼 记者从上海生态环境部门了解到,昨天在沪举办的中国碳市场大会将通过上海市民捐赠个人碳减排 量等方式 ...
免签让“临时决定去一趟上海”成为韩国年轻人乐于选择的模式 韩国游客开启深度在地体验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见习记者 徐心远 与其他亚洲城市相比,上海的文化叙事更多元。黄浦区马当路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也是许多 韩国游客必去的地方。 与此同时,沪郊新兴文旅场景正悄然走红。深坑酒店、千年斜塔、广富林水下遗址被称为"松江新 三件套",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出圈"。一位韩国博主拍摄的深坑酒店悬崖夜景视频,在网络上播放量超 过10万次。这意味着韩国游客正从外滩、南京路等经典地标游,逐渐转向更深度的在地体验。数据显 示,今年1月到5月,松江区入境住宿游客达16073人,同比增长105.51%。作为沪郊文旅新秀,松江入 境游客量的增长正是免签政策带来的溢出效应。 今年以来,中国入境游热度持续攀升,尤其是韩国游客增长迅猛。根据《韩国时报》此前报道,中 国已超过日本,成为韩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而上海正是多数游客进入中国选择的第一站。 免签政策是催化剂。去年11月起,我国对符合免签条件的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15天免签政策。 政策落地后,"周五下班去中国"迅速登上韩国社交媒体热搜榜。随后政策进一步优化,韩国游客在中国 免签停留期限延长为30天。这一系列便利举措让出境游爱好者真正实现"说走就走"。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懿 ...
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在沪发布 逾六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纳入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2024年,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收盘价在69元/吨至106元/吨,年底综合价格收盘价为97.49元/吨,较 2021年市场启动上线交易首日开盘价上涨103.1%,较2023年底收盘价上涨22.75%,全年交易价格呈上 涨趋势,碳排放配额的市场需求得到充分释放。 今年3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在发电行业 基础上,国务院批准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2024年,全国碳市场共运行242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日均成交量较上一个履约周期上涨43.55%, 全年累计成交量1.89亿吨,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成交量占全年成交量的79%。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金额 达到181.14亿元,创2021年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年度新高。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 成交量6.96亿吨,累计成交额478.26亿元。 记者 陈玺撼 昨天,在上海举行的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上,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 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后,新增重点排放单位1300多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30亿吨,目前 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提高至60%以上 ...
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有效下沉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开展专题询问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记者 王海燕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昨天继续举行,对本市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工作情况开 展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莉新出席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市委有关促进医疗资源均 衡布局的部署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前期组织专题调研,走访部分医疗机构,充分听取人大代表和行业协 会意见建议,与部分区人大开展联动监督,委托相关智库同步研究,为审议市政府相关报告和开展专题 询问做好准备。 会议还对《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正案(草案)》《上海市特种行业和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条例 (修订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 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全程列席专题询问会并作回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慧琳主持,市人大常 委会副主任郑钢淼、宗明、陈靖、张全出席。市监察委、市高院、市检察院、各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 及部分市人大代表列席会议。 专题询问会上,11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别围绕优化医疗资源区域布局规划、推动优质医疗资 源有效下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引育、完善医保政策、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询 问。市政府12个部门到会应询,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科委、市教委、市人社局、市数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0月17日起举行 11个国际头部项目开启“中国唯一一站” 以含金量含新量 期待观众点赞量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记者 诸葛漪 "艺术天空"惠民活动将在上海各大公共空间共推出60台90余场活动,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 艺术家踊跃登台。 艺术节将继续在江苏、浙江、安徽三地设立分会场,今年还将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 艺术节吸引11个国际头部项目开启"中国唯一一站"。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演绎的"马勒全 集"将为乐迷带来"有生之年"系列。斯图加特芭蕾舞团镇团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由艺术节委约制 作的皮娜·鲍什1978重现版《交际场:回响1978》等重磅演出,让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跻身世界一流节 展梯队。 艺术节紧扣时代脉搏,为观众讲述引发共鸣的中国故事。一批作品围绕重大历史节点展开创作,纪 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话剧《死无葬身之地》、星·杂剧《伪装者》 等,以艺术的方式铭刻历史、致敬英雄。评弹《菜肉馄饨》、芭蕾舞剧《百合花》等"上海出品"佳作, 话剧《主角》、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等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人民视角,讲述真实可感的中国故事。 本届艺术节撬动票根经济,联合互联网头部平台推出"演出+旅游""资讯+优惠"服务,打出具有吸引 力的食宿行消费"组合拳"。 艺术节联动进博会、上海旅游节 ...
紧密合作携手开拓全球市场 龚正会见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代表团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记者 吴頔 龚正对代表团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当前,我们正按照习近平主席和中央政府对上海的发展战 略定位,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与香港友谊深厚、交往密切,沪 港合作会议机制建立20多年来,两地携手并进、同向而行,演绎了沪港同发展、共繁荣的双城故事。面 向未来,沪港合作前景更加广阔。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是爱国爱港的重要力量,希望联谊会充分发 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沪港两地科技创新、产业协同、互联互通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 为推动两地经贸往来和投资合作作出积极贡献。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上海企业走向海外市场 的"首选平台"和"第一站",我们将继续支持两地企业开展紧密合作,携手开拓全球市场,更好地代表国 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苏清栋、霍启山说,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汇聚香港各界精英,始终坚持推动香港繁荣稳定、促 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作用。联谊会将进一步发挥联系面广、 资源深厚的优势,推动香港和上海强化金融互联互通,促进科技协同创新,深化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增 进情感联系和价值认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讲好 ...
民营低轨卫星星座一期组网完成 上海团队承担卫星设计研发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这家企业的上海研究院有200多人,聚集了星座系统设计验证、载荷平台自研、测运控团队和国际 业务部门,还承担了卫星通信芯片、多型模组终端研发工作,基本覆盖从星座设计研发到服务应用的关 键研发环节。 "上海有国家航天体系的科研院所,也汇聚了很多新兴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创始人、首席执行 官王洋说,在长三角区域,已形成涵盖材料、电子元器件、精密制造等环节的完整配套生态。"另一方 面,我们依托上海在信息通信、芯片设计和互联网产业方面的雄厚基础,能够将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体 系深度融合,推动更多应用创新。" 随着低轨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卫星物联网已成为支撑新型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信息基础设 施。在海洋、山区、沙漠等地基网络难以覆盖的区域,低轨星座具有独特优势。国际上,铱星二代等星 座在海洋渔业、智慧农业、能源管理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在国内,以吉利星座为代表的民营低轨星座 正在构建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推动我国在卫星物联通信领域实现突破。 2022年以来,时空道宇先后完成六轨卫星发射。这个星座系统项目的卫星设计研发由上海团队承 担,卫星量产制造在台州卫星超级工厂进行,在轨卫星测控和星座运营团队在青岛。吉利星座在通信性 能 ...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取得新进展 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在沪举行 陈吉宁致辞 孙金龙李殿勋龚正共同启动大会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昨天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生态环境部党组 书记孙金龙,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在开幕式上致辞,与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共同启动大 会。 陈吉宁指出,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庄严宣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指明 了奋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上海作为国内最早试点碳市场的省市之一,在生态环境部有力指导下, 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碳市场制度体系。上海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 指导,以碳市场建设为牵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 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央地协同,更好服务全国碳市场建设。落实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等基础性制 度,持续深化地方碳市场改革试点。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和目录,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规模、探索开发 衍生品体系,助力提升碳市场活力。坚持多措并举,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低碳零碳负 碳等关键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应用,大力培育绿色技术供应商和转型服务商,积极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体 系。创新碳普惠机制,优化自愿减排方法学体系,引导市民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开放创新,深入开 展国际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