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颠覆性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低空飞行器、量子计算、脑机接口 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9 09:48
当创新药研发迈入全球首发第一梯队,当低空飞行器叩响智能自主飞行之门,当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 产业"战场",当脑机接口重构人类与机器的交互边界……9月26日,在"涪江科技汇——颠覆性技术与未 来产业发展"活动现场,4位院士以颠覆性技术为锚点,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瞻思考,共同勾 勒出未来产业发展的壮阔图景。 "2015年中国获批4个新药,2024年增至37个,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中国迈入全球创新药首 发第一梯队。同时,中国创新药开始走向国际,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今年又有6个, 不过总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只是刚刚起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丁 健介绍。 蒋田仔表示,脑机接口主要分为脑控和控脑两部分。脑控是通过解码人脑信息控制外部设备,帮助运动 障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控脑则是通过外部设备改变人脑活动,治疗抑郁症、老年痴呆等疾病。 "控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明确解码和调控的脑区是关键。我们团队提出新观点,无需切片,在磁 共振里扫描即可做出更精细且能提供脑区连接信息的图谱,基于此开展脑控和控脑工作。以帕金森治疗 为例,无创精神磁刺激可针对特定脑区施加 ...
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9 03:13
当创新药研发迈入全球首发第一梯队,当低空飞行器叩响智能自主飞行之门,当量子计算从实验室 走向产业"战场",当脑机接口重构人类与机器的交互边界……9月26日,在"涪江科技汇——颠覆性技术 与未来产业发展"活动现场,4位院士以颠覆性技术为锚点,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瞻思考,共 同勾勒出未来产业发展的壮阔图景。 "2015年中国获批4个新药,2024年增至37个,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中国迈入全球创新 药首发第一梯队。同时,中国创新药开始走向国际,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今年又有6 个,不过总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只是刚刚起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 长丁健介绍。 "宇宙万物皆由四种基本粒子在四种相互作用力作用下形成,其规律由量子力学描述,这就是'万物 皆可量子'的根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俞大鹏的报告,将现场观众带入微观与 宏观交织的量子世界。 俞大鹏以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的实践为例,指出了量子产业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即差异化竞争。 该研究院在传统强项之外开辟新赛道,布局固态量子计算和科学仪器研发,短短几年便取得显著进展。 他建议,未来中国要 ...
创新药、低空飞行器、量子计算、脑机接口——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8 23:43
"航空与新能源汽车工业为eVTOL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其发展仍面临分布式推进气动布局、高比能动力 电源、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控制等全新科技难题。"杨善林认为,破局的关键在于智能化,"人工智能赋能 的eVTOL能够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和行动的深度融合,最终支撑全天候、全 场景的自主飞行乃至无人集群协同。" 当创新药研发迈入全球首发第一梯队,当低空飞行器叩响智能自主飞行之门,当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 产业"战场",当脑机接口重构人类与机器的交互边界……9月26日,在"涪江科技汇——颠覆性技术与未 来产业发展"活动现场,4位院士以颠覆性技术为锚点,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瞻思考,共同勾 勒出未来产业发展的壮阔图景。 "2015年中国获批4个新药,2024年增至37个,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中国迈入全球创新药首 发第一梯队。同时,中国创新药开始走向国际,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今年又有6个, 不过总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只是刚刚起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丁 健介绍。 在报告中,丁健肯定了中国创新药取得的跨越式进步,但也犀利地指出了繁荣景象下的深层隐忧 ...
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四川绵阳开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5:32
9月26日,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四川省绵阳市开幕。 本届科博会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中国科 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4家国家级协会联合主办,涵盖"会、展、论、赛、产"五大板块30余场重量级 活动。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颠覆性技术前瞻(2025)》报告。其中提到,绵阳作为中 国科技城,在可控核聚变、机器人、核医学、航空航天等多个前沿领域实力雄厚。 据悉,科博会继2013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二届,累计推动超 2000 项科技成果转化,吸引超 5000 家企业参展,推动交易额突破千亿。科博会已经成为链接创新资源、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业已成 为绵阳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在绵阳加快构建重点产业建圈强链"587"产业体系布局,畅通科研成果 转化路径,扭住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发展之路上,不断注入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据介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综合考量技术突破形式、关键程度、产业影响力及与国家战略契合度 等因素,结合海量数据挖掘分析和评估研判,历经4个步骤遴选出最具突破性价值的40项技术,包括生 命健康领域10项、人工智 ...
为颠覆性技术领域创业者提供孵化服务 上海“未来启点社区”成立
解放日报· 2025-09-22 01:47
"我们希望通过未来启点社区,集聚中国最好的创业者、科学家和投资人,构建颠覆性创新领域的 产业化涌现生态。"魏凡杰表示,今后将有很多资源进入这个社区,让科学界、产业界、投资界精英都 能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和资源。通过社区模式,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将探索机构化发现和支持中国科技创 业者的新机制,让它更符合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 记者 俞陶然 如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昨天,2025浦江创新论坛·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主论坛在 上海举行,上海未来启点社区、WeStart投早投小联盟宣告成立,为科技成果、风投资本、产业资源对 接融合搭建了新的平台。 上海未来启点社区由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发起,是一个开放的人才服务平台,旨在为颠 覆性技术领域创业者提供孵化服务,培育让未来产业"涌现"的创新生态。WeStart投早投小联盟由科技 部发起成立,是一个由知名投资机构、创业服务机构、央企和银行等组成的生态组织,将依托WeStart 创业投资大会的TOP100创赛,通过链接头部资本和产业资源,加速推动早期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 力。 培育科技创业者和企业家人才 谈及设立上海未来启点社区的初衷,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经理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4个领域项目申报指引发布
机器人圈· 2025-09-17 09:5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 - 专项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管理 旨在加速培育颠覆性技术并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 [1] - 总体目标为面向经济主战场 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 通过开放式选拔和体系化培育实现技术跨越式革新 [2] - 专项定位为探索型 培育型专项 不设项目或课题指南 [3] 脑机系统领域 - 目标为面向解析脑 开发脑 保护脑重大场景 形成颠覆性技术并打造全球领先技术族群和产业集群 [3] - 重点方向包括解析脑领域对非侵入式脑电图 超导量子干涉脑磁图等技术进行跨越式升级 [4] - 开发脑领域涉及对脑神经活动信号采集 处理 解码等关键技术环节的主流材料进行升级 [4]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 目标为聚焦基础性 战略性重大场景 形成颠覆性技术并开辟精准医疗和再生医学新赛道 [5] - 重点方向包括底盘技术 对DNA编辑 RNA编辑 细胞重编程等主流技术进行跨越式升级 [6]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领域 - 目标为面向复杂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 形成人工智能与理论推导相结合的颠覆性技术 [8] - 重点方向包括前沿科学领域对量子物理 核聚变 天体物理等主流研究方式进行革新 [9]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 - 目标为面向煤炭安全智能生产 高值利用和CO₂高值转化场景 形成颠覆性技术族群 [10] - 重点方向包括煤炭安全智能生产 对煤矿地质勘探 开采加工等主流工艺技术进行升级 [11]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表现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营收达5821亿元 盈利301亿元 [14] - 行业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 但机器人与AI打通迎来新机遇 [14]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和价格战 引发产业重构 [14]
道恩股份:DVA应用于轮胎气体阻隔层,2024年橡胶轮胎达11.87亿条,国内仅公司一家具有相关技术
金融界· 2025-08-28 01:01
公司技术优势 - DVA技术应用于轮胎气体阻隔层 目前全球仅有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道恩股份拥有该制备技术 国内仅公司一家具备相关技术和研发平台[1] 行业市场空间 - 中国作为轮胎生产大国 2024年橡胶轮胎产量达11.87亿条[1] - DVA技术属于颠覆性技术 测试成功后市场空间巨大 券商研报指出仅国内市场空间就超过200亿元[1] 竞争格局 - 短期内道恩股份为国内独家具备DVA生产能力的企业[1]
多地多维度布局未来产业 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06:28
政策布局与区域战略 - 安徽省、四川省、海南省、重庆市、北京市等多地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通过构建人才高地、创新投资体系、发挥数据要素效应等措施推动发展 [1] - 不同地区根据资源禀赋差异化布局 包括执法检查优化法治环境、细化量子科技/元宇宙等重点赛道、公示标志性产品并给予大额奖励 [1] - 布局未来产业可重构区域经济版图 打造新经济增长点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1] 产业规模与政策导向 - 未来产业产值规模2024年达11.7万亿元 2025年预计增至13.4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约15% [2] - 工信部等四部门2023年发布《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 明确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重点领域 [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重点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产业 [2] 重点赛道与技术成熟度 - 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新型储能最具新支柱产业爆发力 技术成熟度进入生产成熟期且生成式AI已形成开发者网络效应 [3] - 元宇宙与脑机接口需突破底层硬件 量子信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 [3] - 部分产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制度保障滞后、基础设施支撑不足等发展瓶颈 [3] 创新发展机制 - 需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与知识产权保护 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 [3] - 企业应加强自主研发、成果转化与产品设计 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场景落地 [3] - 金融机构与主管部门需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耐心资本供给体系 [3]
广州上半年GDP增3.8%,消费增速跑赢京沪津渝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1:00
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GDP达15080.99亿元 同比增长3.8% [1] - GDP增速低于全国水平(5.3%)和广东省水平(4.2%) [1] - 经济呈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加快恢复、汽车和医药制造业降幅收窄趋势 [1] 需求端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至5611.22亿元 较一季度提升2.4个百分点 [2] - 进出口总额6050.5亿元 同比增长15.5% 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9%) [3] -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6% 对GDP增长贡献率超50% [2] 消费细分表现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482.7亿元 核销资金62.9亿元 均为全省第一 [2] - 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6.4% 较一季度提升5.7个百分点 [2] - 网络零售拉动社零额增长4.5个百分点 [2] 商品类别表现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27.6% 家具零售额增长3.3倍 [3] - 新能源车零售额增长7.1% 通讯器材零售额增长15.0% [3] - 金银珠宝零售额增长16.3% 文化办公用品增长50.7% 体育娱乐用品增长33.0% [3] 工业生产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 低于全省水平(4.0%) [5]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7% 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 [5] - 新能源车产量同比增长9.5% 较一季度提升8.8个百分点 [5] 新兴产业表现 - 集成电路产业增加值增长30.0% [5] - 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1.5倍 模拟芯片增长19.5% 工业机器人增长19.0% [5]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1%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37.7% [5] 投资与创新表现 - 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3% 其中零部件制造投资增长48.4% [5]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同比增长4.4% 规上服务业企业增长4.7% [6] - 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4家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394家 [6] 产业特色表现 - 化妆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 限上化妆品零售额增长3.7% [3] - 家用电冰箱、电风扇、电热水器等家电产品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广州在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上榜企业数量稳定在24家 [6]
面向人工智能颠覆性技术,北京启动征集一批技术储备课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3 12:21
北京市人工智能颠覆性技术方向征集 -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公开征集2025年人工智能颠覆性技术方向储备课题 征集时间为7月23日至8月5日 [1] - 征集聚焦7个方向 包括新型神经网络架构 Transformer架构大模型计算优化 颠覆性芯片等 [1] - 颠覆性技术定义为与主流技术路线不同 尚未被大规模应用的全新技术路线 [1] 技术布局与目标 - 通过分层布局"从0到1"的大模型颠覆性创新技术 在架构创新 算法创新 范式创新 底座创新4个方面发力 [2] - 目标为解决现有大模型计算复杂度高 可解释性差 鲁棒性差等问题 提高模型能力和通用性 [2] - 推动大模型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 [2] 申报要求与支持机制 - 申报课题需具备明确技术路线 较强技术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 可量化目标及考核指标 [2] - 课题成果应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自主创新发展 [2] - 项目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 支持产学研联合 挖掘新锐科研团队和企业 [2] 北京科技资源优势 - 北京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顶尖科技企业集群 [1] - 北京市已在人工智能颠覆性技术领域进行多年布局 特别是在"从0到1"前沿技术创新方面 [1] - 北京市具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弯道超车"的优势和责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