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

搜索文档
中国农科院首席科学家尹军峰:新茶饮供应链需看人 “创” 茶 | 2025 新观茶
南方农村报· 2025-08-17 06:30
新茶饮供应链的生命线 - 新茶饮供应链的生命线由原料品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能力构成三角支撑体系 [12] - 原料品质是根基 优质茶叶原料是核心 云南鲜茶汁生产线坚持从茶园到车间的全程品控 [13] - 技术创新是引擎 "连续低温逆流萃取"技术解决茶汁风味保真难题 实现工业化生产保留自然鲜香 [14][15] - 标准化是保障 《茶类饮料系列团体标准》等标准落地 打通产业链形成统一品质标尺 [16][17] 小众茶破圈的供应链策略 - 小众茶破圈对供应链是双刃剑 既打开原料创新天花板 也面临种植规模小和标准化程度低的挑战 [23][24] - 供应链企业需建立风味数据库 提前锁定潜力茶种 构建特色茶风味物质图谱 [25] - 推动适度规模化种植 与产区合作建立示范基地 提升产量稳定性 [26] - 开发风味适配技术 如冷泡型原叶绿茶加工技术 满足年轻人消费需求 [26][27] 供应链思维革命 - 从生产茶到设计茶是供应链从资源导向向需求导向的思维革命 [30] - 需建立消费者洞察-技术转化-产品落地闭环 让技术研发围绕消费者需求 [31] - 新茶饮原料是为年轻人新消费方式量身定制的设计产物 [32] 新茶饮供应链品牌化 - 新茶饮供应链品牌化处于初级阶段 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卖原料层面 [35] - 品牌化不足体现在重产品轻品牌 区域协同弱 文化赋能少 [36][37] - 品牌化可提升原料溢价能力 如茶叶原料价值从1元升至3元 促进乡村振兴 [39] - 未来需科技+文化双轮驱动 提升品牌附加值 [40] 品牌价值评估活动 - 2025年"珠遵杯"中国新茶饮供应链企业品牌价值评估活动启动 推动供应链标准化与品牌化 [2][41] - 参与企业需为中国境内注册法人 经营范围涵盖茶饮相关原材料、设备、服务等 [43] - 企业可通过填写报名表并发送至指定邮箱自愿申报 [45][46][47]
从岭南大地到北国春城,“媒体+”再为吉粤“四个共享”添动能
南方农村报· 2025-08-17 05:34
吉粤农业合作与"媒体+"赋能 - 吉粤农业共享经济暨优质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在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期间举办 旨在加强吉粤农业交流合作 探索"媒体+"赋能吉粤合作"四个共享"发展新路径 [2][3][5][6] - 本届长春农博会以"科技农业 绿色农业 质量农业 品牌农业"为主题 吉粤推介会围绕吉粤特色农产品 吉粤合作"四个共享"及"媒体+"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广东实践等主题进行分享 [3][4] "媒体+"行动方案与政策支持 - 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在全省乃至全国多地掀起"媒体+"热潮 [10][11]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麦朝表示 吉林将积极借鉴广东"文化赋能+全媒传播+市场链接"系统经验 以"媒体+"行动为农业产业插上腾飞之翼 [14][15] 品牌建设与营销创新案例 - 广东通过文化挖掘提升价值维度 打造四会兰花"父爱如兰" 封开杏花鸡"状元鸡"等品牌IP 以及乐昌黄金柰李 遂溪仙品荔 惠来五宝等市场与品牌创建 [19][20] - "媒体+短剧"打响了化橘红品牌 "有喜事封一坛化橘红"形成消费文化 带动化橘红系列加工产品销售 [22][23] - 广东梅州金绿(兴宁鸽 陈小鸽)公司借力"媒体+"做好全域营销 让消费者从"买产品"升级为"认品牌" 优先在抖音 视频号等平台开展常态化直播带货 [38][39] 产业价值提升与战略合作 - 吉林省绿色食品协会会长郭俊英表示 "媒体+"能够整合市场 渠道与传播等资源 以文化赋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助力吉林农产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品牌竞争力 [25][26][29] - 广东探索"年鱼经济""年菜经济" 激发行业变革与升级 实现农产品由经济价值到文化价值 情感价值的蜕变 [41][42][43][47] - 广东与吉林携手 依托"四个共享"打造"年菜"矩阵 将吉林人参等特色农产品升级为承载文化内涵的"年菜"IP 通过媒体矩阵引爆市场 实现品牌溢价与产业价值跃升 [48][49] 企业战略转型与产品开发 - 吉林省洮南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转变产品思路 结合市场需求做产品 从追求物质价值到文化价值 实现产品内容化 打造企业IP [32][33] - 江门市新侨贵陈皮茶叶有限公司密切关注消费趋势 推出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养生产品 [34][35] - 吉林省中鹿中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结合"媒体+"在梅花鹿产品开发及品牌营销上布局 进一步打响吉林梅花鹿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 [40]
粤桂CP再放大招!25℃靖西凉夏暴击,星推官带你解锁边关宝藏
南方农村报· 2025-08-17 03:36
粤桂文旅协作 - 粤桂两地通过文旅协作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出"山水边关游星推官主题行"活动[3][4][6] - 招募大湾区网络达人、博主、金牌导游组成"星推官天团"进行沉浸式采风,促进两地文旅资源联动[7][8][9] - 活动推动两地从地理"近邻"升级为文旅"伙伴"关系[5][6] 靖西旅游资源优势 - 靖西夏季平均气温25℃,拥有"天然避暑宝库"称号[11][12] - 核心景点包括:通灵大峡谷(188.6米瀑布、20℃恒温溶洞)、渠洋湖(比市区低3-5℃)、鹅泉(中国西南三大名泉之一)[12][13][14] - 融合"避暑+文化+野趣"特色,包含壮族绣球手作、百香果采摘等体验项目[15][16] 星推官推荐行程 - Day1路线:通灵大峡谷(188.6米瀑布)-三叠岭瀑布(靖西古八景)-古龙山大峡谷(地下暗河漂流)[19][22][26][34] - Day2路线:鹅泉景区(古桥竹筏)-旧州古镇(壮族绣球非遗体验)[37][38][45] 粤桂协作成果 - 劳务协作:2025年已有3865名农民工(含脱贫劳动力2945人)赴粤就业[51][52] - 消费帮扶:2025年1-3月实现农副产品销售额1580万元[53] - 文旅创收:通过推介活动吸引游客11万人次,创收2360.8万元[54] 大湾区居民专属福利 - 2025年12月31日前,深圳户籍居民可免费游览通灵大峡谷、古龙山大峡谷、鹅泉景区、旧州古镇等A级景区[59][60] - "一键游广西"平台上线【山水边城・锦绣靖西】专区,提供实时攻略、Vlog、避坑指南[65][66][67]
开渔“仪式感”拉满!阳江“蓝色引擎”动能澎湃
南方农村报· 2025-08-17 00:06
开渔季活动盛况 - 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于8月15日至17日举行,3400余艘渔船参与,为历届最多 [2][3][11] - 活动包含13项配套项目,涵盖"南海千帆竞发、疍家风土人情、靓丽滨海旅游"三大亮点 [4][5] - 预测活动期间每日吸引近10万游客,旅游收入超2亿元 [39] 阳江海鲜品牌建设 - 阳江获得"中国蚝都""中国南海渔都"等称号,海水鱼苗、生蚝等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 [13][14] - 阳江市发布"阳江海鲜"区域公用品牌,为16家企业授牌 [15][16] - 计划从高标准规划、全链条发展等四方面扩大区域品牌影响力 [18][19][20][21][22][23] 海洋资源保护 - 广东省已建成1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覆盖海域1097.2平方公里 [27] - 自1999年起实施南海伏季休渔制度,配合人工鱼礁建设等措施成效显著 [26] 渔业+文旅融合 - 举办渔家婚嫁、祭海典礼等非遗表演和万人海鲜盛宴活动 [36][37][38] - 海陵岛布局七大功能板块,包括酒店住宿、户外探索等,打造特色文旅 [48][49] - 阳江构建"28个A级景区+6个文旅特色镇+N条精品线路"矩阵,年接待游客近1500万人次 [66][67][68]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阳江海洋经济生产总值495.5亿元,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54.4% [57][58] - 阳西青洲岛渔风融合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面积居全国首位 [60] - 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项目预计投产后5年年产25万吨 [62] - 先进材料产业总产值达1300亿元,形成完整产业链 [64][65]
南农晨读丨开渔
南方农村报· 2025-08-17 00:06
南海开渔节 - 2025年南海(茂名博贺)开渔嘉年华于8月16日正午12点启动,标志着为期3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 [5] - 开渔节期间举办"三天两晚开渔游"活动,吸引千艘渔船参与,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 [4][5][6] - 广东沿海地区如阳江、湛江、茂名、汕尾等地同步举行开渔庆典,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9][10] 渔业经济活动 - 茂名博贺港"开渔第一拍"中,一条95公斤A+级蓝鳍金枪鱼以26.8万元高价成交 [11][12][13] - 湛江遂溪县江洪渔港同期开海,通过"媒体+"赋能开渔周活动,推动鲜味经济 [16][17][18][19] 水产养殖与技术创新 - 顺德交付首批30台智能养殖设备,通过标准化流程(种质、鱼苗、养殖、吊水瘦身)提升草鱼品质,重构高质量水产生态链 [27][28][29][30][31][32] - 湛江推出全国首单硇洲族大黄鱼亲本鱼保险,由中国平安财产保险承保,标的物经济价值达950万元,保障珍稀种质资源 [34][35][36][37][38][39] 区域经贸合作 - 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在新疆喀交会达成10亿元意向合作,通过"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活动拓展中亚南亚市场 [22][23][24][25]
岭南衣亮相喀交会!粤品北上斩获10亿元意向合作
南方农村报· 2025-08-16 11:05
核心观点 - 广东纺织服装产业通过喀交会平台成功拓展新疆及中亚南亚市场 达成10亿元意向合作 并深化粤新两地产业链协同 [11][37][33] 展会活动与成果 - 第十五届喀交会期间举办广东纺织服装专场推介活动 由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省商务厅和喀什地区行署联合主办 [3][7][4] - 粤贸全国(喀什)对口支援经贸交流活动促成19个合作项目 意向总金额超10亿元 [37][36] - 广东展团设立2520平方米特装展区 涵盖纺织服装、陶瓷等品类 参展企业和布展规模创历史之最 [44][45][46] 产业协同与市场拓展 - 广东纺织服装规上企业达4278户居全国第一 2024年规上企业营业收入4352.57亿元 占全国总量11.86% [22][23][25] - 粤新合作构建"广东智造+新疆原料+中亚市场"全链条通道 开发融合民族风情与国际潮流的产品 [33][34][35] - 广东企业加速布局中亚市场 例如天河区服装商会组织11家品牌联合参展 主打男装、女裤、童装出口 [30][31][32] 经贸合作成效 - 2024年上半年广东对中亚五国外贸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3.1% 显示该市场吸引力持续提升 [55][56] - "十四五"期间广东产业援疆重点企业累计投资超500亿元 年均促成特色产品双边交易金额超百亿元 [71][72] - 广东已推动10余家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在新疆投资兴业 强化人流、物流双向联动 [71][72][68]
“吉林梅花鹿”公用品牌标识首发 燃爆长春农博会首日
南方农村报· 2025-08-16 11:05
事件概述 - 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于8月15日开幕 吉林梅花鹿公用品牌标识在展会期间正式发布 标志着吉林梅花鹿产业品牌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3][4][5] 品牌发布活动 -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在农博园3号馆采用现场加直播方式召开吉林梅花鹿品牌招商会暨公用品牌标识发布会 吸引大量现场和线上观众参与 [10][11] - 来自江浙沪 粤港澳等地区的畜牧部门及科研院所相关领导 采购客商代表100余人现场参会 线上观看人次超过4万 [13][14] -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党组书记 局长包青春出席活动并做吉林梅花鹿品牌招商推介 [16][17] 区域品牌推介 - 辽源市东丰县委常委 常务副县长张军就东丰梅花鹿地方公用品牌进行专题推介 [20][21] - 长春市双阳区畜牧局局长李东旭就双阳梅花鹿地方公用品牌进行专题推介 [21] 品牌授权与企业参与 - 吉林省畜牧业协会会长孙武文发布并解读吉林梅花鹿公用品牌标识 [24] - 东阿阿胶 中鹿集团 东鳌鹿业 世鹿集团等企业成为首批授权企业并获得授权证书 [24][25] - 授权企业代表进行现场推介发言 推动吉林梅花鹿产品被更多人所了解 [30][31] 展会展示与反响 -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在农博园2号馆设立吉林梅花鹿 吉牛中国牛主题展区 展示梅花鹿 肉牛 生猪 乳品等优质畜产品 [7][8] - 现场采购商和消费者纷纷驻足品鉴 洽谈对接 展区产品琳琅满目 [8][9] - 品牌发布活动引来层层围观 现场掌声阵阵 [11][31]
26.8万元拍得一条蓝鳍金枪鱼!茂名“开渔第一拍”燃爆博贺港
南方农村报· 2025-08-16 11:05
拍卖事件概况 - 一条95公斤的A+级蓝鳍金枪鱼以26.8万元高价成交,创下"开渔第一拍"纪录 [4][6] - 拍卖过程激烈,经过近20轮竞价,最终由35号竞买人黄先生购得 [22][24] - 另一条105公斤的A+级蓝鳍金枪鱼用于现场免费品鉴活动 [25][27] 金丝鱼拍卖细节 - 5筐开渔首网金丝鱼(每筐约13斤)作为"头彩鱼"拍卖,起拍价168元/筐 [12] - 首筐金丝鱼以880元成交,其余四筐分别以680元、700元、800元、999元拍出 [13] - 金丝鱼因肉质鲜嫩和DHA含量高,是粤西地区节庆宴席热门食材 [12] 蓝鳍金枪鱼供应链 - 拍卖的蓝鳍金枪鱼由珠海市东港兴远洋渔业公司从大西洋捕捞,全程冷链空运至茂名 [17][19] - 该品种分布大西洋、地中海及太平洋,被誉为"寿司与刺身之王" [30][31] 活动背景与意义 - "开渔第一拍"是2025南海(茂名博贺)嘉年华的核心环节,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33] - 活动承载渔民丰收祈愿,展现茂名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成果 [31][33]
签约金额超20亿元!三大项目助推茂名滨海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8-16 11:05
项目签约概况 - 2025年8月16日茂名滨海新区在南海开渔嘉年华期间举行三大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额超20亿元[2][3] - 项目涵盖文旅、远洋渔业、金融三大领域,是推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和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的关键里程碑[4][29] 文旅项目 - 滨海新区管委会与十里芳菲文旅集团签约"茂名滨海蔚蓝海岸·莲岭生态艺境"项目,整合博贺港渔港文化、滨海生态及疍家村落非遗资源[5][6] - 项目引入乡村文旅运营体系,打造"海洋生态+村落体验+度假旅游"示范IP,激活区域文旅价值[7][8] 远洋渔业项目 - 茂名滨海发展集团与珠海东港兴远洋渔业公司签约海洋渔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5亿元建设万吨级智能冷库及远洋捕捞配套[10][11] - 项目串联"捕捞-加工-仓储-物流"全产业链,对完善粤西海洋渔业生态具有战略支点作用[12] 金融支持 - 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组建银团,为博贺渔港经济区提供15.61亿元综合授信[15][16] - 银团贷款执行利率3.05%,提供20年长周期及3年宽限期等优惠条件,破解项目资金瓶颈[16][21] 战略意义 - 项目落实"向海图强"战略,通过"港产城乡融合、渔牧文旅共兴"路径推动海洋渔业向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发展[23][28][29] - 国家开发银行表示将持续探索产融结合新模式,为海洋经济注入金融活水[26]
兴农评丨开渔节,一场海洋文旅盛宴
南方农村报· 2025-08-16 09:35
核心观点 - 广东开渔节已从传统渔业活动演变为综合性海洋文旅盛宴 融合文化体验与经济活动 显著推动当地旅游收入和海洋经济发展 [11][21][22] 开渔节活动规模与形式 - 阳江海陵岛开渔节涉及3400余艘渔船参与出海仪式 [7][8] - 茂名博贺渔港举办祭海仪式 包含面向大海鞠躬献祭等传统民俗活动 [9][10] - 活动形式包括沙滩音乐节、夜光风筝嘉年华、烟花秀及万人海鲜宴等文旅融合项目 [14][15][16][17] 文化传承与社会影响 - 开渔节展示咸水渔歌、鳌鱼舞、高脚狮等非遗项目 促进疍家文化传播 [17][18] - 年轻游客通过拍摄民俗表演间接参与海洋文化传承 [18][19] - 传统祭海仪式体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智慧 而非原始崇拜 [10] 经济效益与行业带动 - 阳江开渔节预计每日吸引10万游客 旅游收入超2亿元 [20][21] - 游客涌入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繁荣 [19][21] - 以节促旅、以旅兴商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推动广东沿海经济发展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