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搜索文档
全国水电行业首个流域北斗规模化应用项目在蓉启动 澜沧江流域 水电安全监测能力升级
四川日报· 2025-08-16 01:05
项目启动与背景 - 全国水电行业首个流域北斗规模化应用项目在澜沧江流域上游正式启动 以北斗赋能水电智航为主题 [1] - 项目由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 旨在推动工程测量 安全监测 智能建造等环节智能化升级 [1] - 项目建成22座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 为5座水电站构建基于北斗的时空感知神经网络 形成高海拔地区首个全天候地基增强系统 [1] 技术能力与特点 - 系统实现对水电站 地质灾害区域 生态敏感区的精准定位与连续监测 提供高精度 实时 动态的空间位置基准服务 [1][2] - 项目攻克高寒 高海拔 高落差 复杂地形 精度提升等多项难题 运行稳定且数据精准 [1][2] 应用价值与意义 - 系统显著提升工程健康监测 库区地质灾害预警 工程测量 智能建造 智慧运营等业务的精度与效率 [2] - 项目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流域生态安全和提升工程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2]
绵阳实施“五大工程”,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串起景区“珍珠链” 建设文旅新地标
四川日报· 2025-08-15 06:28
核心观点 - 绵阳市通过资源整合、品牌打造和新型业态拓展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目标到2027年旅游总花费达1400亿元 2030年建成文化强市旅游强市 [4][5][6][10][11] 资源整合与线路规划 - 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 旅游总花费1134亿元 [6] - 推出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北线串联李白故里、平武报恩寺等景区 东线融合蜀道三国文化与"两弹一星"精神 西线结合大熊猫资源与藏羌文化 [6][7] - 平武县入选"国内100座值得去的小城" 依托九绵高速推出8条四季专享旅游线路 [8] 品牌IP建设 - 以李白文化为核心IP 推出沉浸式实景游"太白剧本杀" 实现文化出圈 [9] - 两弹城博物馆2024年7月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 通过科普体验和故事会强化红色教育 [10] - 依托三大IP(李白故里、两弹一星、熊猫家园)打造全国性文旅地标 其中野生大熊猫数量占全国野生种群22.4% [10] 新型业态与消费场景 - 拓展"文旅+百业"模式 重点发展演艺、科技、赛事业态 [11] - 科技城新区研学基地2024年接待超5000人 营收超35万元 [11] - 低空短途运输航线暑期客座率显著提升 开通北川至达州/重庆航线 [11] - 2024年计划引进25项以上国家级/省级赛事 举办超350场市县赛事 通过"赛事+旅游"模式带动关联产业 [12] 基础设施与区域协同 - 木座服务区作为九绵高速首个投入使用的服务区 成为地方文旅展示窗口 [4] - 平武县实现成都3小时抵达、绵阳主城区2小时抵达的交通便利性 [8]
“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即将启动 打造上百个进口消费特色场景
四川日报· 2025-08-15 06:28
活动概述 - 成都市政府举办"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 时间从8月15日持续至11月 旨在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和建设特色单品进口集散中心 [1] - 首场活动"夏日全球GO"于8月15日至17日举行 搭建特色进口商品集市 涵盖全球各大洲的吃穿用等高品质生活商品 [2] - 活动创新推出"国别推荐官"机制 邀请驻蓉领事馆及贸促机构代表推介本国特色商品 并发布好"GO"指南为消费者提供导航 [2] 参与主体 - 成都国贸集团 亚蓉欧国家(商品)馆 四川丝路里供应链管理等重点企业深度参与 通过现场展示和互动体验挖掘消费新需求 [3] - 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带来周边国家优质商品 专业供应链企业展示进口商品全链条保障能力 凸显成都作为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的枢纽优势 [3] 场景建设 - 全市各县(市、区)联动100家特色街区 商贸综合体 零售商超等载体 打造100个以上进口消费特色场景 [1][5] - 首场活动期间麓镇"微醺小镇"啤酒节等特色场景亮相 三文鱼和酒水品鉴活动邀请市民体验进口美食美酒 [5] 贸易促进 - 8月和11月分别在成都和上海组织两场进口供需对接活动 推广"集合海外直采"模式 发布市场机会清单 [1][6] - 上海供需对接会借力进博会聚合效应 组织成都企业赴沪拓展市场 做大做强进口市场主体 [6] 消费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274.7亿元 同比增长9.4% 其中冰鲜三文鱼进口5.6亿元增长31.9% 鳌龙虾进口4.9亿元增长321% [6] - 抖音平台7月以来含"成都"视频投稿量超336万条同比增长104.2% 视频播放量超128亿次增长37.9% [7] - 抖音生活服务成都地区吃喝玩乐团购支付交易额同比增长50.8% 餐饮消费交易额增长近60% 火锅品类增长52.7% 酒旅订单量增长65.9% [8] 联动效应 - 活动与成都世运会深度融合 形成"观赛+游玩"消费联动 带动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多元消费需求 [6][7] - 线上传播带动线下消费转化 "成都哪好吃"搜索量增长34% 直接转化为餐厅订单增长 [7]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税动力” 让“流量”变“留量”
四川日报· 2025-08-15 03:00
文旅产业政策支持 - 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 [6] - 税务部门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优化税费服务举措 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税动力 [6] - 扩大离境退税商店覆盖面 全面推广即买即退服务 提升文旅设施和服务国际化水平 [7] 离境退税服务升级 - 成都世运会期间推出即买即退服务 全程不超过10分钟 42名双语志愿者进驻15个服务点位 [7] - 离境退税指南提供14种语言版本 12366热线增设世运会税费咨询专线 [7] - 离境退税口岸扩展至川渝滇陕五机场(成都天府 重庆江北 西安咸阳 昆明长水 丽江三义)实现跨省互认 [8] - 2024年1-6月四川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200% 退税额同比增长270% 办理人次增长204% [9] - 全省离境退税商店总数超500家 其中115家开通即买即退服务 [9] 重点文旅项目税务支持 - 资阳税务为方特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召开税企座谈会解答企业所得税 印花税 增值税等问题 [10] - 乐山税务为苏稽古镇项目提供三阶段套餐式服务 帮助享受税费减免43万余元 [11] - 税务部门建立线上快速响应渠道 第一时间解决项目涉税问题 [10] 文化出口税收助力 - 自贡海天文化2024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减免税费426.61万元 [14] - 海天文化2024年出口免税销售额2492万余元 同比增长61.8% [14] - 自贡亘古龙腾科技2024年办理出口免抵退税24万元 出口退税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 [15] - 该公司近3年出口额从2600万元升至2800万元 产品出口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5] - 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优化出口退税流程 实现手续减材料 流程减环节 [15]
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成都世运会有哪些绿色“碳”点?
四川日报· 2025-08-15 01:16
核心观点 - 成都世运会通过低碳场馆改造、绿色能源应用和循环利用体系实现碳中和目标 [1][3][5] 低碳场馆建设 - 全部27个竞赛场馆无新建场馆 其中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 [2] - 水上竞技中心兴隆湖拥有4500余亩生态水域 水质达Ⅲ类标准 [2] - 场馆改造优选绿色建材标识产品 最大程度减少生态环境影响 [2] 清洁能源应用 - 开幕式场地主备供电源分别承接攀西、川西清洁能源基地电能 [4] - 开闭幕式、世运村、竞赛场馆等场景广泛推动清洁能源应用 [4] - 赛事期间使用新能源汽车提供摆渡服务 [3] 低碳交通体系 - 构建"轨道+骑行+步行"无缝衔接慢行系统 [4] - 观众通过地铁换乘绿道骑行或步行抵达赛场 减少交通碳足迹 [4] - 市政道路路灯采用绿色节能光源 赛后继续服务市民 [5] 资源循环利用 - 奖牌"竹光"由报废汽车回收金属再造而成 [5] - 建成15分钟便民回收网络 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可追溯回收 [5] - 慢行绿道网络和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将持续服务城市管理 [5] 碳中和机制 - 发布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指南 提出碳减排具体措施 [3] - 推出碳中和领航员计划 号召企业通过碳信用捐助支持碳汇项目 [5]
成都世运会市场开发收入创历史新高
四川日报· 2025-08-15 01:16
特许商品开发 - 推出16大类500余款特许商品 包括玩具类 徽章类 文具类 陶瓷制品类 生活用品类等 创造世运会市场开发收入历史新高 [1] - 热门商品包括奖牌冰箱贴 吉祥物基础手办 世运轻盈双肩包 运动系列小徽章 "蜀宝游三国"公仔 多款商品上架即售罄 正在进行第三批次补货 [1] - 特许商品围绕吉祥物"蜀宝""锦仔"设计 结合巴蜀文化元素 如"蜀宝游三国"公仔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合作 融合三国角色诸葛亮形象 [1] - 发行2款世运主题彩票 首创与"TEAM CHINA中国国家队""物华弥新"等IP的联名款商品 [1] 文化活动与体验 - 世运村开展中国非遗文化 中医药文化等互动体验活动 包括书画 绳编 蜀绣 剪纸 中医推拿 脉诊等项目 日均参与超900人次 [2] - "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日均吸引超600人次 提供学说中国话 学写汉字 学唱中国歌 学做中国菜等活动 [2] - 世运广场设置体育展示 文化展示 美食 舞台等功能区 累计吸引超1.3万人次参与 举办"百花齐放——竞秀之夜""蜀韵和鸣——华章之夜"等主题活动 [2][3] 科技与城市体验 - 中国电信在东郊记忆搭建1500多块LED屏 构筑8K-VR沉浸式"任意门" 无需VR设备即可虚拟穿梭比赛现场与四川景区 [3] - 规划7条城市文化观光体验线路 串联17个点位 已有超2200名运动员和嘉宾报名参与 [3]
聚焦四大领域,《四川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印发 推动形成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四川日报· 2025-08-15 00:53
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 - 四川省9部门联合印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 旨在系统解决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推动形成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重现山清水秀田园风光 [1] 推进思路与区域划分 - 采用多层次分区域差异化推进思路 涵盖行政村整县推进先行区建设多个层级 [2] - 将农村区域划分为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民族地区四大板块 制定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 [2] - 到2027年实现80个县市整县建成美丽乡村 每年培育10个左右省级重点县 [2] 重点任务部署 - 围绕四大领域部署17项重点任务 涵盖美丽乡村画卷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宜居品质等环节 [3] - 加强农用地土壤保护 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和较大面积劣V类水体 解决畜禽臭气秸秆焚烧等问题 [3] -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产生态健康养殖 从生产源头减少污染 [4] - 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全域整治生活垃圾 完善农村厕所规范化使用管护机制 发展农村清洁能源 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4] 具体量化目标 - 到2027年新增完成2000个行政村环境整治 [3] - 有条件的市县要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劣V类水体 [3] 评估指标体系 - 构建三级指标体系 行政村设置20个美丽细胞指标 整县推进设置13个及格县基础指标 重点县设置16个先进县特色指标 [4]
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两山”转化的四川探索
四川日报· 2025-08-15 00:31
污染治理成效 - 2024年1-6月全省34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9.4%,其中国考断面优良率99%、省考断面优良率100% [2] - 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以上标准,国省考断面水质连续两年100%达标 [2][4] - 广元市白龙湖通过关闭畜禽养殖场、企业绿色转型及增殖放流百万尾鱼苗等措施,扭转水质跌至Ⅳ类的恶化趋势 [4] 生态保护体系 - 全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4.80万平方公里,设立250个各级自然保护地(含1个国家公园、84个自然保护区、165个自然公园) [2] - 重点保护大熊猫、川金丝猴等物种栖息地,计划2030年前完成30%以上陆地水域退化生态系统修复 [5] - 若尔盖县通过退牧还草、沙化治理实现草原生态恢复,遏制沙化土地扩张 [4] 生态文明建设 - 累计创建3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10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三 [2][7] - 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导地方编制差异化实施方案(如崇州市打造4条美丽乡村示范带) [7] - 九寨沟县双河村投入200万元改造生态环境,发展康养民宿业,建成50余间客房并实现旺季满房 [6]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创新林草碳普惠项目方法学,涵盖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等三大领域,为生态固碳增汇提供量化标准 [9] - 建立沱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依据流域面积占比、用水效率及水质改善系数动态分配资金 [9] - 通过财政贴息支持300余个生态环境项目,5个EOD模式项目获84亿元总投资,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 [10]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标识面向全球发布
四川日报· 2025-08-15 00:31
活动现场同步推介世界遗产经典之旅、萌宠大熊猫生态之旅、雪山彩林小西环线、冰雪奇缘之旅、 冬日温暖阳光之旅、行走318国道·寻觅香格里拉、《哪吒之魔童闹海》《黑神话:悟空》四川取景地打 卡之旅、烟火成都City Walk、"双城记"巴蜀探秘之旅、"味觉四川"美食之旅等四川10条入境游精品线 路,整合全省自然和文化遗产、大熊猫、冰雪温泉、阳光康养等优势旅游资源,从夏天延伸到秋冬,展 现"锦绣天府·安逸四川"丰富图景,邀请来自全球的朋友实地体验四川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 8月14日晚,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标识发布活动在成都世运会世运广 场举行,面向全球发布"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标识,推介四川10条入境旅游精品线路,从沃野 平原到川西雪山,从古老文明到时尚潮玩,向世界展示四川独有精彩。 成都世运会期间,四川文旅围绕"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品牌持续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非物质文化 遗产体验和精彩文艺演出每日在世运村等地上演;"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打卡装置在世运广场、宽窄巷 子东广场、东郊记忆等城市文旅地标同步亮相;全省104家景区推出面向世运会运动员、工作人员、志 愿者等的专属优惠 ...
直面问题、现场回应,13个省直部门与12家民营企业“面对面”交流 会议“拖堂”了,企业家们却纷纷点赞
四川日报· 2025-08-15 00:31
会议概况 - 四川省政府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座谈会 12家民营企业参会 涵盖一二三产业 包括头部企业和中小企业 涉及农业 服装 餐饮等传统行业及无人机 工业机器人 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1][2] - 企业家发言时长超过两个半小时 占会议总时长超七成 反映问题涉及要素获取 科技创新 市场开拓 权益保护 政策落实等多个方面[1][4][5] - 省发展改革委对每家企业问题建立清单并交由相关部门办理 确保件件有着落 13个省直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企业诉求[1][2][5] 企业具体诉求与政府回应 - 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养殖项目 但面临养殖用地审批复杂 符合防疫环保要求土地资源稀缺等问题 农业农村厅承诺次日赴绵阳现场协调[2] - 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指出金融机构授信需抵押物 额外产生抵押登记 评估 财产保险及风险保证金利息等费用 大幅增加融资成本[2] - 财政厅回应将加强政策宣传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表示已搭建征信机制 通过"信用+信贷"服务对企业精准信用画像 促进信用变信贷[3] - 四川琪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反映服装行业内部竞争激烈 投入数百万元推动数字化转型 呼吁提高技改补贴比例 设立低息或免息专项贷款降低转型升级成本 经济和信息化厅承诺专门对接[4] - 仁新焊机机器人公司提出产品推广难题 希望政策引导加大焊接机器人应用 经济和信息化厅表示将搭建平台助力拓展市场[4] 金融支持现状 - 四川省持续开展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破解行动 截至6月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2.07万亿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