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搜索文档
【环球财经】俄外长:美国施压印度停购俄石油是为了推销自家能源
新华社· 2025-10-01 06:51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9月30日在俄西南部城市索契表示,美国施压印度停购俄石油的原因之一是推 销自家能源。 俄智库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第22届年会正在索契举行。拉夫罗夫当天在该年会会场回答记者提问时 说,美国向印度施压、企图迫使印度停止购买俄石油的真正原因,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的要"积极捍 卫本国利益",这个"本国利益"包括在国际市场向伙伴方强推美国的能源产品。 谈及美国副总统万斯日前表示美国正考虑通过北约欧洲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拉夫罗夫 说,俄方已明确表示,即使"战斧"导弹在乌克兰出现,也不会改变军事局面。 关于政治解决俄乌局势问题,拉夫罗夫表示,平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消除冲突起因,去除西方利用乌克 兰给俄安全制造的威胁,以及恢复乌克兰境内俄罗斯族和讲俄语居民的权利。 (文章来源:新华社) ...
澳门特区政府举行升旗仪式和国庆酒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
新华社· 2025-10-01 06:48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酒会9时30分在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举行。岑浩辉 致辞时表示,今年是澳门特区第六届政府施政的开局之年。总的来看,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正 迈向由复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顺利完成了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换届工作,成功举办全民国家安 全教育展、纪念抗战主题展览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有力维护了澳门的大局和谐稳定。 岑浩辉说,自履职施政以来,致力落实治澳理政的新理念、新机制;致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和澳琴一体 化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致力完善民生保障和城市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在中央的关怀指导下,特 区政府将团结带领社会各界,抢抓国家"十五五"规划带来的新机遇,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 制"方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高质量推进澳门各项建 设事业,致力实现法治澳门、活力澳门、文化澳门、幸福澳门的美好愿景,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华社澳门10月1日电(记者刘刚、齐菲)澳门特区政府1日举行升旗仪式和国庆酒会,庆祝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76周年。 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澳门中联办主任郑新 ...
香港特区政府举行升旗仪式和国庆酒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
新华社· 2025-10-01 06:48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记者刘英伦)香港特区政府10月1日上午举行升旗仪式和国庆酒会,庆祝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升旗仪式结束后,观礼嘉宾移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出席国庆酒会。李家超在酒会上致辞表示,今年 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坚持对外开放,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中国智慧,展 现大国担当。 李家超表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上升一位,连续两年全球第三;香港整体竞争力上升四位,至世界第 三;人才竞争力两年间跃升十二位,至全球第四;安全城市排名跻身十大,至世界第七。这些客观评级 不但反映特区政府施政方向正确,以及特区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更反映香港经济前景光明和国际的 信心,彰显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强大生命力。"我深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改革创新,我们的共同 家园——香港必定更美好,东方之珠更耀目光芒。" 仪式开始后,在香港警察银乐队的奏乐中,护旗方队进入金紫荆广场。随着乐队奏响国歌,鲜艳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嘉宾们行注目礼,唱国歌。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直升 机和消防处 ...
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5300家,全球占比达15%
新华社· 2025-10-01 06:47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经测算,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9000亿元,同比 增长24%。截至2025年9月,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5300家,全球占比达到15%,形成覆盖基础底座、模 型框架、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认为,人工智能十大关键词是追踪行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如"走向 实训的具身智能"一词背后是具身智能正在加速走出实验室,走向竞技场和训练场,但从"实训"走向"干 活"仍面临高质量数据缺、模型泛化难、软硬协同难等挑战。总体来看,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生态三维共振,智能原生的新世界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介绍了成立以来在人工智能行业标准研制、生态建 设、课题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目前已征集到167项人工智能标准立项建议,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联合推动20项人工智能标准发布。(记者周圆)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中国信通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在日前举行的2025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上说,从产业链 看,人工智能产业分为基础层、模型框架层和应用层。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 ...
借政府“关门” 特朗普说要裁大量联邦工作人员
新华社· 2025-10-01 06:46
当地时间10月1日0时,美国联邦政府时隔近七年再度"停摆"。数十万联邦雇员将被迫无薪休假,部分公 共服务或暂停、延迟,经济数据发布将受到影响。此前,美国两党因医保福利方面分歧,未能就新的临 时拨款法案达成一致。 据悉,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已要求各机构制定裁员计划,而不是像以往政府"停摆"时那样简单地让他 们休假。今年以来,已有30万名联邦机构工作人员被迫离职。(记者:熊茂伶、胡友松;视频:李佳 旭) 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30日说,在联邦政府"关门"期间,他可能会解雇"大量"联邦工作人员并取消一系列 项目。他将裁员归咎于民主党。 (文章来源:新华社) ...
无人机梦幻大秀点亮上海夜空
新华社· 2025-10-01 06:41
0:00 9月30日晚,以"量子城市 复兴未来"为主题的无人机大秀在上海复兴岛船台公园上演。巨型塔吊下,一 只近10米高的气膜猫咪手持红色遥控器仰头望天,仿佛"遥控"了这场梦幻的空中大秀。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作者:孙青、孙培杰 ...
【微特稿】仅次于前两年 今年南极海冰范围冬季峰值为第三低
新华社· 2025-10-01 06:41
依据该研究中心对卫星数据的初步分析,南极今冬海冰范围在9月17日达到峰值,为1781万平方公里, 远低于往年正常水平。自1979年有卫星观测数据以来,南极海冰范围冬季峰值最低纪录出现在2023年, 为1696万平方公里。 【新华社微特稿】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9月30日说,今年南极海冰范围冬季峰值仅略高于2023年 和2024年水平,为有卫星观测数据记录以来第三低,凸显气候变化对南极的影响。 依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的说法,南极海冰范围曾在数十年间长期保持稳定,甚至略有扩大。然 而自2016年8月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多数年份南极海冰范围呈下降趋势。一些研究认为,这一趋势 与接近海洋表面的海水变暖有关。海冰减少意味着南极洲反射阳光的能力减弱,可能助推变暖趋势。 (完)(王鑫方) 南极海冰范围通常在南半球冬季接近尾声的9月前后达到顶峰,然后逐渐缩小,在南半球夏末的2月或3 月达到最低点。 ...
中方呼吁刚果(金)东部冲突方停止敌对行动
新华社· 2025-10-01 06:00
孙磊说,近一段时间,刚果(金)东部安全局势依然紧张,人道主义局势继续恶化。国际社会应尽一切 努力,让刚果(金)东部数百万民众早日脱离痛苦,看到持久和平的曙光。 孙磊强调,中方呼吁停止敌对行动。安理会第2773号决议必须落实,伤害平民、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 必须停止,滥杀无辜行为必须追责。冲突各方必须将实现持久停火作为压倒一切的前提,停止可能导致 局势升级的行动。近期,刚果(金)和卢旺达和平协议落实进展滞后,前景并不明朗。中方鼓励相关方 展现政治意愿,切实履行承诺。国际社会要继续支持卡塔尔斡旋,推动"M23运动"同刚果(金)尽快就 和平协议达成共识。 新华社联合国9月30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9月30日在安理会刚果(金)问题公开会上发言, 呼吁冲突方停止敌对行动。 孙磊表示,作为地区国家的好朋友,中方愿继续同各方一道,为推动地区重回和平稳定、实现发展繁荣 作出不懈努力。 孙磊指出,刚果(金)人道局势是全球最为紧迫的危机之一,持续的冲突动荡迫使大量平民流离失所。 相关方有责任保障人道走廊的安全和畅通。国际社会,特别是传统援助方应提供更多人道资金,为地区 民众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 ...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中国与东盟伙伴关系共创地区和平繁荣
新华社· 2025-10-01 05:50
他说,从1991年启动对话到2021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东盟与中国稳步拓展深化合作,同时为亚太 地区的和平、繁荣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支持东盟的共同体建设努力,帮助弥合发展差距,并增 强了各国政府服务人民的能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为这一共同征程的里程碑。高金洪期 待,即将签署的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协定3.0版将为促进双方贸易和投资关系发展提供进一步的激励。 中国驻东盟使团当日在雅加达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国庆招待会,高金洪、东盟轮值主席国马 来西亚常驻东盟代表萨拉,各国驻东盟代表及地区智库、媒体、中资企业代表逾百人出席。 责编:张荣耀、刘强 新华社雅加达10月1日电(记者叶平凡)东盟秘书长高金洪9月30日晚在雅加达出席中国驻东盟使团举办 的国庆招待会上表示,东盟与中国共同建立了充满活力、相辅相成的伙伴关系,加强了互联互通,并为 数亿人民打开了新的机遇之门。如同"两江汇海",双方的发展之路交汇并行,为地区乃至全世界创造共 同繁荣。 高金洪表示,中国摆脱绝对贫困,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成为创新领域的领导者和全球贸易和商 业的核心支柱,上述成就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战略眼光和中国人民的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