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合科创(002243) - 002243力合科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10:04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以产业实际应用为导向,系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挖掘产业需求并广泛了解科研团队成果 [1] - 提供场地、资金、市场、培训、咨询、创赛等一站式孵化服务,支持全生命周期发展 [1] - 通过培训企业团队、与大企业合作、与区域政府合作、举办科技赛事等方式实现精准供需对接 [1] 投资孵化策略与优势 - 专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具备优质科技创新资源的聚集、挖掘和孵化能力 [2] - 拥有丰富科技成果来源,可在同领域筛选更优质技术 [2] - 通过资金支持及长期体系化赋能(资源对接、融资支持、大客户拓展等)降低创业风险 [2] 2025年上半年投资布局 - 完成11个投资项目交割,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领域 [2] - 重点企业包括中科第五纪(具身物理底座通用大脑)、生境科技、乐谱兰斯(智能技术驱动家装/工业设计) [2] 产学研合作进展 - 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6所高校保持紧密合作 [2] - 转化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高校成果,涉及智能探测与控制微系统、低温等离子体装置等领域 [2] 人工智能领域布局 - 投资孵化零次方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乐谱兰斯(智能工业设计)、中科第五纪(具身物理通用大脑)等企业 [3] - 响应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3]
华厦眼科(301267) - 2025年9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6 09:56
业务结构 - 医保业务占比不高 坚持眼病诊疗加消费眼科双轮驱动战略 [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结构 屈光业务占比36.90% 眼视光综合业务占比24.04% 白内障业务占比20.14% 眼后段业务占比12.94% [4] 政策影响 - 人工晶体集采政策导致白内障业务短期承压 但降幅逐步收窄同比有望企稳回升 [3]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短期带来压力 长期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 [2] 扩张战略 - 在国内初步选定24个重点投资省份 通过自建或并购方式建设眼科医疗服务网络 [3] - 未来自建和并购同步进行 综合考虑城市标的和专家团队组建情况 [3] 市场机遇 - 人口老龄化带动老年性眼病需求增长 [5] - 国家近视防控战略深化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严峻 [5] - 干眼症呈现增长态势和年轻化趋势 [5] - 眼病诊疗渗透率相比发达国家较低 市场空间较大 [5] 技术创新 - 与蜂巢科技 雷鸟创新等企业合作探索智能眼镜在眼科医疗应用 [6][7] - 已建设眼科通智慧诊疗服务平台 厦门眼科5G远程诊疗平台 糖网筛查人工智能互联网医院平台 [7]
富特科技(301607) - 2025年9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6 09:56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及液冷超充桩电源模块等非车载高压电源系统 [1] - 车载电源产品功能包括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动力电池供电 以及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供车载电器使用 [1] 客户与市场 - 主要客户包括广汽、蔚来、小米、零跑、小鹏、雷诺、Stellantis等头部车企 [1] - 对首位客户依赖度逐步降低 经营稳定性提升 [1] - 境外业务收入占比从6.8%提升至17%以上(2024-2025年) [2] - 其他海外客户项目有序推进 预计带来进一步收入贡献 [2] 产能与运营 - 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安吉 一厂年产能稳定 二厂于2025年上半年投产 [2] - 配套智能物流与仓储设施完善后产能将提升 [2] - 产能规划基于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动态优化资源配置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提升超过122% [2] - 应收账款规模较2024年末增长超过45% [2] -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上升 系业务快速扩张过程中的正常财务表现 [2]
中瑞股份(301587) - 2025年9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6 09:2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下降3.23% [1][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0.43万元,同比下降63.11% [1][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较第一季度同比上升,业绩呈现回暖趋势 [3] 业务运营 - 主要产品包括锂电池组合盖帽和大圆柱结构件,覆盖市场主流需求型号 [1][2] - 与LG新能源、Tesla、远景AESC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1] - 韩国工厂已完成部分设备采购和产线建设,具备批量生产能力但尚未完全释放产能 [2] 市场与产品 - 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和智能家居等动力型锂电池行业 [1] - 圆柱电池新能源汽车装机量同比上升带动组合盖帽产品销量增长 [2]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部分组合盖帽产品单价下降 [2] 成本与投资 - 募投项目建设投入转固导致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增加 [2] - 持续开发新品导致研发投入增长 [2] - 人工成本上升对利润水平产生影响 [2] - 韩国工厂因产能未完全释放及运营费用出现亏损 [2] 发展策略 - 坚持长期主义,服务国内外重点客户 [3] - 紧跟圆柱锂电池结构件最新发展方向,配合客户进行新产品开发 [3] - 致力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争取实现更好业绩水平 [3]
拓山重工(001226) - 拓山重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6 09: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2440.59万元 同比增长10.4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2.92万元 同比增长2.56%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73.02万元 同比增长99.71%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524.84万元 同比增长950.39% [2] 现金流改善措施 - 加强到期货款的及时催收 [2] - 与客户协商付款方式变更 部分债权凭证替换为现汇及银行承兑 [2] - 提升出口等现汇销售份额 [2] 股东结构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末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7名新进股东 [3] - 多位原股东退出 公司表示此为市场投资行为自然演变 [3] - 股东结构变化不直接反映公司基本面或发展战略重大调整 [3] 经营策略 - 通过持续内部降本增效提升主营业务获利能力 [1] - 继续聚焦核心业务发展 提升经营发展能力 [3]
中成股份(000151) - 000151中成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09:14
储能业务与收购中技江苏 - 公司收购中技江苏清洁能源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绿色转型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 [4] - 中技江苏专注于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 2023年净利润191.85万元 2024年净利润1499.44万元 2025年1-6月净利润490.96万元 [4] - 交易对方作出业绩承诺:若2025年完成交易 则2025-2027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15.66万元、1930.71万元和1902.05万元 [4] - 评估采用收益法因其能更好反映标的公司未来盈利能力 评估机构为中联评估且已完成国资备案 [5] - 收购后将形成三大协同:客户资源协同(尤其海外市场)、技术协同、资金协同 [6] 市值管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 2025年8月29日审议通过《公司市值管理制度》 [3] - 严格按《公司章程》规定考虑投资者回报 未来分红政策将综合考量经营阶段、业绩表现和资金需求 [6] - 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30396人 [7] 业务范围与风险说明 - 公司未参与雅下水电站项目 [4] - 未开展核电技术业务 [5] - 未向俄罗斯出口军工产品(含无人机、半导体等) [6] - 目前经营正常 不存在深交所规定的退市风险警示情形 [5] ESG与信息披露 - 未聘请第三方进行ESG评级 [3] - 未加入任何ESG指数 [5] - 客户具体情况需查阅定期报告 [6]
通富微电(002156) - 002156通富微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09:08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通富微电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服务提供商,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覆盖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存储、显示驱动、5G网络通讯、信息终端、消费终端、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 [2]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大股东为南通华达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石明达 [2] - 公司在江苏南通崇川、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安徽合肥、福建厦门、南通市北高新区建厂布局,并通过收购AMD苏州及AMD槟城各85%股权,在江苏苏州、马来西亚槟城拥有生产基地 [2] - 2024年公司收购京隆科技26%股权,京隆科技在高端集成电路专业测试领域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已于2025年2月13日完成交割 [2] - 公司在南通、合肥、厦门、苏州、马来西亚槟城布局九大生产基地,全球拥有超两万名员工 [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214.29亿元、222.69亿元、238.82亿元和130.38亿元 [3]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2亿元、1.69亿元、6.78亿元和4.12亿元 [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82亿元,同比增长7.2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8亿元,同比增长299.90%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38亿元,同比增长17.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27.72% [6]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4] - 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7280亿美元,较2024年提升15.4%;2026年有望达到8000亿美元,同比增长9.9% [4] - 半导体市场增长受技术革新、智能汽车、工业4.0、消费电子创新发展和国家政策扶持等多因素驱动 [4] - IDC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八大趋势:AI驱动高速增长、亚太地区IC设计市场增长15%、台积电主导晶圆代工、先进制程需求强劲、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超75%、2纳米技术关键年、中国封测市场份额扩大、先进封装技术发展 [5] 技术研发实力 - 公司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等高层次创新平台 [8] - 公司与中科院微电子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累计专利申请量突破17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近70% [8] - 公司从富士通、卡西欧、AMD获得技术许可,快速切入高端封测领域 [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大尺寸FCBGA开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已进入量产阶段;超大尺寸FCBGA预研完成并进入工程考核阶段 [11] - 公司在光电合封(CPO)领域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产品已通过初步可靠性测试 [11] - 公司Power DFN-clip source down双面散热产品研发完成,满足大电流、低功耗、高散热及高可靠性要求 [11] - 公司研发建立Cu wafer工艺平台,完成工艺技术升级,解决切割、装片、打线等技术难题,已在Power DFN全系列实现大批量生产 [12] 业务发展重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抓手机芯片、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加快机遇,在手机、家电、车载等应用领域提升市场份额 [9] - 公司在WiFi、蓝牙、MiniLed电视显示驱动等消费电子热点领域成为多家重要客户的策略合作伙伴 [9] - 公司夯实与手机终端SOC客户合作基础,份额不断提升;依托工控与车规领域技术优势,加速全球化布局 [9] - 通富超威苏州和通富超威槟城深度整合,聚焦AI及高算力产品、车载智驾芯片的增量需求,积极扩充产能,成功导入多家新客户 [9] 行业展望与战略 - 2025年下半年AI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仍是关键驱动力,存储、通信、汽车、工业等主要领域需求逐步复苏 [10] - 在5G、AIoT、智能汽车等新兴应用普及下,对封装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封测企业需在高密度集成、低功耗设计、高散热性能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突破 [10] - 中国IC封测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多重驱动下,有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10]
张家港行(002839) - 2025年9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6 09:06
资产负债规模与增长 - 总资产规模达2237.85亿元,较年初增长48.77亿元(增幅2.23%)[2][3] - 贷款余额1461.22亿元,较年初增加88.06亿元(增幅6.41%)[2][3] - 存款余额1759.31亿元,较年初增加93亿元(增幅5.58%)[2][3] 资产负债配置策略 - 坚持服务三农两小、实体经济及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2] - 通过网格化管理提升实体贷款占比,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 - 实施早投放早收益的信贷投放策略[2] - 严控高成本存款占比,鼓励吸收活期存款以优化成本结构[2][3] 经营目标与成效 - 围绕控风险、调结构、促投放、压付息目标开展资产负债管理[2] - 通过精细化存款定价策略有效降低负债成本[2][3]
钒钛股份(000629) - 000629钒钛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09:04
业绩与亏损原因 - 2025年上半年业绩亏损主要因钒钛产品价格下跌导致 [3] - 公司通过社会资源采购释放钒制品产线产能并推动钛白粉新产线达产 钒制品和钛白粉产量较同期提高 [3] - 通过调整高效益产品产量优化产品组合 并实施成本控制措施降低钒钛产品制造成本 [3] - 持续拓展销售渠道 钛白粉出口调整至东南亚/中东/日韩等区域 新开拓20余家氯化法产品销售渠道 [3] 战略合作与产业发展 - 与大连融科自2021年合作深化 合资建设2000立方米/年钒电解液产线且长期达产达效 [4] - 2021-2024年累计向大连融科供应钒产品2万余吨(折五氧化二钒) [4] - 2025年计划供应大连融科20000吨钒产品(折五氧化二钒) 并共同推动6万立方米/年电解液产线建设 [4] - 全钒液流电池适合安全/长时/大规模储能场景 国家政策目标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5] 原料采购与运营模式 - 钒产品原材料粗钒渣全量采购自攀钢集团 按成本加成模式定价 [5] - 钛精矿全量由攀钢集团供应 部分自用生产 部分由公司代理对外销售 [5] 行业影响与公司战略 - 高质量反内卷政策提升公司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 推动钒在钢铁及储能领域高端应用 [5] - 公司坚持产品高端化/产线智能化/制造绿色化/技术自主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产品高值化 [5]
国新健康(000503)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记录
2025-09-16 09:04
AI业务发展 - AI已在医保、医疗、医药、健康服务四大领域实现场景落地与商业化应用 [3] - 医保领域:为广东某市部署DeepSeek全流程本地化应用 为山东某市上线医保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平台 在中部某省部署AI+复审智能体 [3] - 医疗领域:产品覆盖800余家医院 在新疆某医院落地产品+AI全面升级 在浙江某医院推进AI+审核质控智能体 [3] - 医药领域:打造8个数智监管员系列智能化应用 在某地方药监局落地数智风控员项目 实现智能化辅助医疗器械审评审批 [3] - 健康服务领域:已打造AI医疗健康咨询智能体、AI药师智能体、AI健康管理师智能体、AI全科医生智能体 [3] - 中长期AI战略以天枢・三医大模型和灵犀智能体开发平台为支撑 目标构建三医领域AI能力闭环 [3] 健康险业务发展 - 2025年国家出台多项健康险政策 包括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和双目录机制 [4] - 健康险行业需求从规模扩张转向风险控制与产品创新并重 [4] - 公司已与国内多家保险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推进健康险全链条服务 [4] - 通过杭州公共数据授权场景运营、江西萍乡个人医保数据授权查询使用等项目完善数据合规实践 [4] 数字医保与数字医疗业务 - 政策端支持力度持续加码 包括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和智能监管改革试点 [5] - 医保服务需求保持旺盛 同比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5] - 数字医保业务基本盘随支付方式改革深化保持稳定 [5] - 数字医疗业务推出医院智能审核2.0、病组诊疗路径、门诊支付方式服务(APG)等新产品 [5] - 公司已覆盖800余家医院 为新产品的落地提供支撑 [5] 数字医药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数字医药业务收入实现81%高增长 [5] - 毛利率显著提升至6% [5] - 业务从药械智慧监管服务向药企数字化服务拓展 [5] - 药企数字化服务市场空间远大于药械监管服务市场 [5] 慢病管理业务 - 业务布局采用一个中心、两大平台、三类服务框架 [5] - 一个中心即建设慢病管理中心 [5] - 两大平台是打造慢病服务平台和供应保障平台 [5] - 三类服务为提供药品供应、慢病管理和专病防控服务 [5] - 商业模式侧重为患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慢病就医用药综合服务 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管理方案与工具 [5][6] 财务表现与成本控制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影响整体毛利率下降 [6] - 主要成本由人工成本构成 人员成本相对固定 [5][6] - 下半年将通过业务结构调整、数据创新业务和健康服务业务快速增长推动收入增长 [6] - 成本控制以提升运营效率、优化投入产出比为目标 采用DSTE、MM、LTC、IPD等流程体系 [6] - 已出台第三方成本支出专项管理办法 深化财务管理颗粒度 [6] - 销售费用管理以投入产出效率最大化为导向 动态调整资源配置策略 [7] 数据要素发展 - 发布首个专注三医协同的垂类大模型天枢・三医及灵犀智能体开发平台 [7] - 推动数智创新战略和AI in ALL行动 [7] - 获得杭州公共数据授权场景运营 开展商业健康险理赔直达服务 [8] - 落地江西萍乡个人医保数据授权查询使用项目 [8] - 探索场景化授权+收益分成创新商业模式 [8] - 与湖北数据集团合资成立中部健康医疗大数据公司 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业务 [8] 股东增持 - 大股东基于对公司战略发展的坚定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实施增持 [8] - 增持计划在披露后的6个月内择机实施完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