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hone SE
icon
搜索文档
微信聊天可发实况图?官方客服回应
齐鲁晚报· 2025-09-17 03:39
微信实况照片功能更新 - 功能目前仅支持iOS客户端 版本要求8.0.61及以上 安卓和鸿蒙系统正在适配中[1] - 从相册选择实况照片发送时 默认关闭实况状态 需在大图预览页面手动开启单个照片的实况开关[1] - 接收方查看需点击大图左下角"实况"按钮显示完整动态效果 并支持保存至手机系统相册[1] 设备兼容性限制 - iPhone 6s、6s Plus和SE等旧机型暂不支持此功能[1] - 功能处于逐步上线阶段 后续将持续更新[1]
印度制造杀疯了!iPhone 17全系产能敲定,中国产业链危险了?
新浪财经· 2025-08-21 01:29
苹果产能转移至印度 - 苹果计划将美国市场iPhone 17全系生产转移至印度 并计划到2026年底使美国市场iPhone 18系列接近完全依赖印度制造 [1][5] - 印度产智能手机占美国进口总量44% 成为美国最大智能手机供应国 [5] 供应链战略调整动因 - 转移产能主要为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及分散供应链依赖 迎合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 同时获取印度政府税收优惠 [6] - 印度劳动力成本显著低于中国 中国工人月薪6000-8000元 印度工人仅2000-3000元 叠加土地补贴和关税减免可降低单机成本 [7] 印度制造业现状与挑战 - 印度目前主要承担中低端机型组装 高端Pro机型生产需依赖中国工程师现场指导 苹果从中国调派上千名工程师常驻印度 [8] - 本土供应链配套能力不足 iPhone超1000个零部件中仅能生产充电器、电池等低技术含量部件 核心芯片、屏幕、摄像头模组仍需从中国进口 [8] - 物流效率较低 中国工厂零部件2小时内送达车间 印度工厂需等待2周 且受港口罢工影响(年均5次以上) [8] - 品控问题突出 印度工厂良品率曾仅70%(中国达95%以上) 印度产iPhone存在摄像头歪斜、边框划痕等质量问题 [6][9] 中国制造业转型机遇 - 产能转移倒逼中国制造商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例如立讯精密研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富士康布局半导体封装 [10] - 中国保持供应链核心优势 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完整工业体系 在高端制造、工程师红利和供应链韧性方面具不可替代性 [10][11] - 工人执行力差异显著 中国工人可接受春节赶工 印度工人每日工作8小时且全年法定节假日超200天 [11] 苹果全球战略布局 - 采用差异化生产策略 印度工厂专供美国市场 中国工厂继续服务欧洲、东南亚等全球市场以保障利润最大化 [12] - 印度工厂仅承担最后组装环节 核心芯片封装与软件调试仍在中国完成 中国作为技术核心和利润主要来源的地位未改变 [12] - 产能转移存在品牌形象风险 若印度产iPhone质量問題频发可能影响美国消费者对苹果品牌的信任度 [12]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中国消费者短期受影响较小 因中国仍是苹果最大市场且产品主要由中国工厂供应 [13] - 制造业竞争核心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不可替代性 中国需加速向"制造强国"转型 发展自主核心技术如麒麟芯片、大疆无人机等 [13] - 印度制造业仍处于组装代工阶段 缺乏核心技术能力 被当地网友称为"中国零件组装机" [13]
蜜雪冰城的子弹击中了我
半佛仙人· 2025-05-14 09:07
蜜雪冰城品牌发展 - 蜜雪冰城9年前已通过代金券促销活动培养用户消费习惯 品牌早期以高性价比冰淇淋为核心产品吸引上班族群体[2][4][6] - 抹茶冰淇淋作为早期新品现已下架超9年 部分新入职店员甚至不了解该产品线 反映品牌产品迭代速度较快[18][20] 消费市场变迁 - 2016年共享单车行业处于疯狂补贴阶段 ofo等品牌押金模式盛行 但后续出现大规模资金链问题[12] - 消费电子领域iPhone SE在2016年发布后持续9年保持用户口碑 而取消耳机孔的设计成为行业长期趋势[12] 用户行为分析 - 蜜雪冰城2元冰淇淋价格体系保持9年未变 代金券跨期使用案例显示品牌对老用户权益的尊重[14][17] - 核心用户群体从追求性价比的年轻上班族转变为家庭消费者 消费动机从情绪调节转向亲子互动[6][12] 行业技术发展 - 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标志着AI技术突破 但当时行业对AI应用场景的预测与实际发展存在偏差[12]
屏下Face ID将至、真全面屏逼近...iPhone狠料密集泄露
猿大侠· 2025-05-05 03:11
iPhone 17 Air - iPhone 17 Air电池续航表现将不如以往机型,内部测试显示60%至70%用户可全天使用,而其他机型通常在80%到90% [4] - 续航下降部分原因是超薄设计,机身厚度仅为5.5毫米,成为史上最薄iPhone [4] - 公司计划推出可选电池保护壳以延长续航,此前在iPhone 11系列中推出过类似产品 [6] - 供应链对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最初仅分配iPhone 17系列约10%产能给iPhone 17 Air [6] - iPhone 17 Air将仅配备一个扬声器、一个后置摄像头,且全球不提供SIM卡槽 [6] iPhone 17e - iPhone 16e起售价4499元,取代iPhone SE市场定位,但iPhone 17e推出可能性较小 [9][11] - 公司规划2025至2027年发布多款iPhone,2027年春季计划推出iPhone 18e,但未提及iPhone 17e [11] - 公司尚未就是否发布iPhone 17e做出最终决定,推出希望渺茫但未来可能调整 [13] iPhone 18系列 - 公司计划调整iPhone发布节奏以应对庞大产品线,首款折叠屏iPhone预计2026年秋季与iPhone 18 Pro系列一同发布 [14] - 标准版iPhone 18将推迟至2027年春季,与iPhone 16e后续机型一同发布 [14] - 折叠屏iPhone将采用类似书籍的折叠形式,折叠状态5.7英寸,展开后接近8英寸,厚度4.5至4.8毫米 [16] - 折叠屏iPhone将配备Face ID而非Touch ID [16] 屏下Face ID - iPhone 18 Pro和iPhone 18 Pro Max将采用屏下Face ID技术,仅在屏幕左上角保留微小开孔用于前置摄像头 [18][20] - Face ID硬件将集成在屏幕下方,不再配备药丸形刘海区域,但灵动岛功能是否取消尚不清楚 [20] - 多个消息源印证屏下Face ID技术接近现实,iPhone 18 Pro/Pro Max采用HIAA单挖孔设计 [20] 真全面屏 - 公司有望在2027年推出真全面屏iPhone,前置摄像头和Face ID系统都将放置在屏幕下方 [23] - 2027年恰逢iPhone诞生20周年,全面屏设计将在重要时刻出现 [23] - 全面屏设计将仅限于高端iPhone,预计在2027年9月发布的iPhone 19 Pro系列中首次亮相 [23]
Qualcomm's Range Narrows Ahead of Earnings as Bulls Step In
MarketBeat· 2025-04-23 14:44
文章核心观点 - 高通股价自本月初触底后持续反弹,技术面呈现看涨信号,半导体板块反弹及法律胜利等因素或助力其进一步上涨,但面临全球宏观和关税等挑战 [1][2][9] 股价表现 - 周二收盘接近140美元,自4月初触底后上涨近15%,形成一系列更高高点 [1] - 交易区间大幅收窄,波动率在4月30日财报公布前开始压缩 [2] 技术分析 - 股价走势从3月的下跌转变为反弹,呈现更高高低点的看涨技术特征 [2] - 相对强弱指数从超卖区域回升至中性,MACD出现看涨交叉 [3] 行业动态 - 周二半导体股普遍上涨,美国财长言论暗示中美关税紧张局势有望缓解 [4] - 高通全球手机和调制解调器业务受宏观变化影响大,若市场情绪改善或成受益者 [5] 机构观点 - 瑞银预计财报结果“符合预期”,但Q2展望可能因宏观和关税影响智能手机需求而疲软 [6] - 瑞银指出iPhone销售不及预期,部分苹果调制解调器单元因iPhone SE设计更新减少,但对营收影响不大 [7] - 瑞银认为安卓销售情况不一,高通约75%手机营收来自安卓设备 [8] - 瑞银提及高通在与Arm Holdings的诉讼中获胜,为多领域拓展消除障碍并带来潜力 [9] - TD Cowen本月初给予高通“买入”评级,分析师认为其产品组合适合物联网和汽车等高增长领域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