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激光雷达

搜索文档
激光雷达巨头赴港上市潮涌 竞逐“智驾+机器人”双赛道
证券时报· 2025-09-16 18:12
港股激光雷达企业上市动态 - 禾赛科技于9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实现美股和港股双重主要上市 首日股价上涨9.96% [1] - 图达通于8月更新招股书 推进港股De-SPAC上市进程 [1] - 速腾聚创此前已在港股上市 行业形成板块效应 [1] 头部企业财务与销售表现 - 禾赛科技2022-2024年营收从12.03亿元提升至20.7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30% [2] - 速腾聚创营收从5.3亿元攀升至16.49亿元 图达通营收从0.66亿美元增至1.6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超70%和50% [2] - 禾赛科技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54万元 率先扭亏为盈 [2] - 速腾聚创上半年亏损约1.5亿元 图达通一季度亏损0.15亿美元 亏损幅度同比大幅收窄 [2] - 速腾聚创2023-2024年激光雷达销量从25.96万台增至54.42万台 同比增幅分别为355%和110% [2] - 禾赛科技同期销量从22.21万台增至50.19万台 同比分别增长176%和126% [2] - 图达通销量从14.81万台增至23万台 同比分别增长100%和55% [2] 行业渗透率与市场趋势 - 激光雷达在新能源乘用车中渗透率于2025年6月达到17% 连续三个月保持在16%以上 [3] - 除特斯拉外 主流车企采用"多感知融合"智驾方案 激光雷达成为关键传感器 [3] - 比亚迪天神之眼A/B方案 吉利千里浩瀚H5/H7/H9方案 长安北斗天枢2.0计划及零跑B01高配车型均搭载激光雷达 [3] 成本下降与技术演进 - ADAS激光雷达均价从2020年2万元/颗降至2024年2500元/颗 年均降幅40% [4] - 主流厂商部分产品价格已降至200美元/颗 进入千元机时代 [4] - 产品形态从机械式演进至半固态和纯固态 大幅缩减机械运动部件 [5] - 芯片化集成化趋势明显 发射/扫描/接收系统可集成至2-3颗芯片 [6] - 速腾聚创拥有全栈芯片自研能力 禾赛科技采用ASIC路径至第四代 图达通与蔚来合作研发ASIC芯片 [6] 机器人领域第二增长曲线 - 禾赛科技上半年在机器人领域交付激光雷达9.83万台 同比增长692.9% [7] - 速腾聚创同期机器人领域交付4.63万台 同比增长420.2% 其中二季度3.44万台同比增长631.9% [7] - 速腾聚创预测2026年车载与机器人领域出货量比例将趋近1:1 [8] - 禾赛科技与可庭科技达成协议 未来一年供应30万颗JT系列激光雷达 [9] - 速腾聚创与库犸科技合作开发全固态割草机器人方案 首批订单约定三年120万台 [9] - 机器人行业毛利率较高 速腾聚创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毛利率45% 高出ADAS产品27.6个百分点 [9] 未来应用拓展 - 激光雷达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可能成为标配 [11] - 速腾聚创推出Active Camera新品类 禾赛科技与星动纪元合作开发服务机器人协同感知技术 [11] - 庭院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AGV和无人仓储物流车被视为下一个机会领域 [9]
速腾聚创(02498):2025年半年度业绩点评:毛利率超预期,期待智驾与机器人布局持续兑现
东吴证券· 2025-08-24 14: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年H1营业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7.7%,归母净利润亏损1.5亿元,亏损幅度同比缩窄43.9% [7] - 2025年Q2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24.1%,环比增长38.9%,毛利率27.7%,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2个百分点,毛利率表现超预期 [7] - ADAS业务2025年Q2收入2.7亿元,环比增长18.3%,出货量123,800台,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28%,平均单价2,189元,环比下降7.6%,毛利率约19.4%,环比提升4.3个百分点 [7] - 泛机器人业务2025年Q2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86.9%,环比增长101.4%,出货量34,400台,同比增长631.9%,环比增长189.1%,平均单价4,273元,环比下降30.3%,毛利率约41.7%,环比下降10.4个百分点 [7] - 基于自研SPAD-SOC芯片推出E平台全固态激光雷达,EM平台累计获得全球8家整车厂的45款车型定点 [7] - 割草机器人领域与多家全球Top5厂商达成独家合作,订单规模突破七位数 [7] - 无人配送领域与北美COCO Robotics及2家头部外送平台合作,并与美团、新石器、白犀牛建立深度战略伙伴关系 [7] - 具身智能领域与宇树科技、越疆等超20家全球领先公司保持紧密合作 [7] - 调整2025/2026/2027年预期归母净利润至-2.28/0.58/3.79亿元 [7] 财务数据 - 2025年预期营业总收入2,170.50百万元,同比增长31.63% [1][8] - 2026年预期营业总收入3,406.80百万元,同比增长56.96% [1][8] - 2027年预期营业总收入4,343.20百万元,同比增长27.49% [1][8] - 2025年预期归母净利润-228.12百万元,同比增长52.66% [1][8] - 2026年预期归母净利润58.17百万元,同比增长125.50% [1][8] - 2027年预期归母净利润378.76百万元,同比增长551.17% [1][8] - 2025年预期毛利率26.21%,2026年预期毛利率26.90%,2027年预期毛利率28.07% [8] - 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对应2025/2026/2027年PS分别为8.1/5.2/4.1倍 [1][7] 市场表现 - 收盘价39.02港元 [5] - 一年最低价10.82港元,一年最高价53.50港元 [5] - 市净率4.52倍 [5] - 港股流通市值17,257.43百万港元 [5]
从大疆到让雷军掏出24亿的速腾聚创:朱晓蕊如何缔造神话?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13
大疆发展历程 - 大疆在全球无人机市场占据85%份额 [1] - 2020年公司估值达1000亿人民币 位列胡润独角兽榜第14名 [1] - 2017年无人机销量突破100万台 公司市值超150亿美元 [5] - 2021年累计专利申请量超过4600项 [5] - 2023年市场价值增长至1250亿元人民币 [5] 朱晓蕊的科技孵化模式 - 采用"精雕细琢 宁缺毋滥"理念 深度孵化企业仅7家 [12] - 对每家企业担任首席科学家 全程把控技术路线与产业化 [12] - 注重基础研究深度 构建被投企业技术壁垒 [12] 速腾聚创成长轨迹 - 2014年孵化激光雷达项目 突破"黄金玩具"技术偏见 [6] - 核心产品包括MX激光雷达 M3激光雷达 M-Core SoC等 [8] - 2022年获小米战投24亿元 硬件成本低+软件响应快构成竞争优势 [8] - 2024年前三季度总营收11亿元 同比增长91.5% [8] - 激光雷达累计销量达381900台 同比激增259.6% [8] - 合作客户超2600家 预计2025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突破10万颗 [8] 关键技术突破节点 - 2008年大疆初创期 朱晓蕊主导飞控系统参数调试 单参数测试超百次 [3] - 早期四旋翼飞机技术突破 带动产品畅销北美市场 [5] - 激光雷达项目实现从学术样机到量产产品的转化 [8]
长城证券:通信行业深度报告——高阶智驾+机器人双轮驱动,激光雷达有望开启放量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6-16 14:36
技术原理与分类 - 测距方式主要包括飞行时间(ToF)和调频连续波(FMCW),ToF是当前中长距车载主流方案,技术成熟且成本低,FMCW在测距、测速、抗干扰性等方面具优势但系统复杂成本高 [4] - 扫描方式分为机械式、混合固态(如MEMS、转镜式)和固态(如OPA、Flash),固态化趋势显著,更可靠经济且易通过车规级标准 [4] - ToF与FMCW在室外测距均可实现100-250米,ToF是中长距主流选择,FMCW性能更优但成本高,未来可能形成并存格局 [29] 下游市场应用 - 传感器融合方案(激光雷达+摄像头)目标物追踪准确度达75%,比纯视觉方案高20个百分点 [1] - 2023年机器人占激光雷达下游应用68.2%,2030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达2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7.9% [2]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特斯拉Optimus计划量产5000台,智元、广汽等厂商明确量产计划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5.26亿美元,2029年预计达36.32亿美元 [2] - 2026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达431.8亿元,芯片化、固态化技术推动成本下降 [12] - 2024年中国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突破55.7%,2025年预计升至65%,L3级功能开始规模化落地 [4] 成本与搭载量 - 车载激光雷达价格从2023年35-40万元下探至2024年30-35万元,2025年零跑B10车型12.98万元搭载 [5] - L3级需1颗前视+2-3颗补盲雷达,L4级可能搭载10颗(如广汽埃安车型),推动需求增长 [5] - 速腾聚创MX激光雷达突破200美元价格门槛,车载激光雷达均价从2023年4300元降至2024Q1的2600元 [3][64] 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市场中禾赛科技(33%)、速腾聚创(24%)、华为(19%)、图达通合计占88%份额 [5] - 禾赛科技2025Q1营收5.3亿元(+46.3%),预计全年交付120-150万台,机器人领域交付近20万台 [3] - 华为2025年1月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份额34.4%,ADS 4.0搭载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 [6] 技术发展趋势 - 头部厂商通过自研SoC芯片、光学集成等技术降本,固态化方案占比提升 [5] - 905nm和1550nm波长为主流,满足IEC 60825-1:2014的Class 1安全等级要求 [59] - 多传感器融合成为主流趋势,激光雷达弥补纯视觉方案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短板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