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3级车型
icon
搜索文档
智驾政策法规有望加速落地,推进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长江证券· 2025-09-15 23:30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维持[7] 核心观点 - 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从供需两端推动汽车行业质效提升和合理增长,重点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2][4] - 政策法规落地将催动高阶智驾加速增长,智驾平权趋势下智能驾驶成为继电动化后新一轮行业格局重塑机遇,强智驾整车企业有望获取更高市场份额并加速数据积累提升AI能力[2][9] - 2025年目标汽车销量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9] 政策内容 -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4][9] - 鼓励前装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加快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促进物流、环卫、出行服务等多场景应用[9] - 支持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行业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探索新型商业模式[9] 智驾发展趋势 - L2+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迎来10-30%提速阶段,驱动产业链新机遇[9] - 功能向上:"端到端"和VLA技术加速智驾体验提升,实现从"全国都能开"向"车位到车位"升级[9] - 价格向下:纯视觉方案推动城市NOA下探至15万以下价格带,高速NOA下探到10万价格带[9] 投资机会 - 整车领域重点推荐小鹏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小米集团、零跑汽车、理想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9] - 零部件领域重点推荐拓普集团、伯特利、星宇股份,重点关注德赛西威、科博达[9]
【财联社早知道】工信部称支持加快车用芯片等技术攻关及产业化,机构表示汽车模拟芯片正进入集中放量阶段,Ta拥有200余款车规级芯片
财联社· 2025-09-14 10:52
汽车芯片技术发展 - 工信部支持加快车用芯片等技术攻关及产业化 [1] - 汽车模拟芯片正进入集中放量阶段 [1] - 某公司拥有200余款车规级芯片 应用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互联、车身、底盘、动力等多个场景 [1] 智能驾驶政策与产业突破 - 八部门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1] - 智能驾驶行业奇点已至 [1] - 某公司提供端云一体化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 覆盖网联终端、业务平台到用户触点 [1] - 该公司自主研制L4级无人驾驶纯电动观光巴士车 [1] 光通信技术进展 - 某公司将发布1.6T的LPO模块样品 [1] - 该公司将推出基于商用场景的51.2T CPO交换机 [1]
八部门重磅发文: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加快突破固态电池关键技术
DT新材料· 2025-09-13 16:05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2] - 2026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2] 智能网联技术推进 - 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 [6] - 鼓励汽车前装V2X和5G通信模块 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6] -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和保险法律法规完善 [5][6] 技术创新重点领域 - 加快突破汽车芯片 操作系统 人工智能 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 [9] - 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开发智能交互和智能驾驶新功能 [9] - 持续开展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专项行动 培育国际竞争力品牌 [9] 消费促进措施 - 支持汽车以旧换新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 [7] - 拓展汽车改装 租赁 赛事及房车露营等后市场消费 [7] - 优化汽车限购政策 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和异地交易登记便利化措施 [7] 行业管理优化 - 研究推动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 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 [8] - 推进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改革 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8] - 加强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智能网联汽车管理 规范OTA升级活动 [8] 市场秩序规范 - 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4] - 督促重点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 设立供应商账款问题反映窗口 [4] - 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 依法打击虚假宣传和商业诋毁行为 [4]
八部门联合印发,事关汽车行业稳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9-13 03:12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3230万辆 同比增长约3% [1]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 同比增长约20% [1] - 2025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目标同比增长6%左右 [1] - 2026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 扩大国内消费举措 - 推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 [2] - 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 [2] - 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限购政策 逐步实现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2] -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 - 支持行业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探索新型商业模式 加快多元化价值链培育 [2] 供给质量提升措施 -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2] - 加强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智能网联汽车管理 [2] - 规范汽车企业OTA升级活动 [2] 产业环境优化政策 - 研究推动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 - 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 [2] - 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3] - 发挥"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问题反映窗口"作用 制定账款支付规范 [3] - 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 依法打击虚假宣传和商业诋毁行为 [3] 政策制定特点 - 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 提出科学合理目标 [5] - 从4个维度提出15个方面工作举措和60余项细化措施 [5] - 注重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 [5] - 推进汽车准入管理改革和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 [6]
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02:03
政策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1] - 方案提出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 深入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1] - 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 鼓励汽车前装V2X和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1] 技术应用与规模化发展 - 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促进物流、环卫、出行服务等多场景应用[1] - 鼓励重点地区逐步拓展跨区域协同应用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1] -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1] 商业模式创新与价值链培育 - 支持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行业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探索新型商业模式[1] - 加快多元化价值链培育 促进行业协同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