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anemab

搜索文档
Eli Lilly (NYSE:LLY)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25 13:02
Eli Lilly (NYSE:LLY) FY Conference September 25, 2025 08:0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Lucas Montarce - EVP & CFOMichael Czapar - SVP - IR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Courtney Breen -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 US BiopharmaCourtney BreenFantastic. Hi, everyone. Thank you so much for being with us here today. I am thrilled to have with me Lucas Montarce, CFO of Lilly, and Mike Czapar, and I'm going to say your last name incorrectly, undoubtedly the Head of IR for Lilly as well. For those of you who do not know ...
1 Stock That Should Be in Every Investor's Portfolio
The Motley Fool· 2025-09-15 10:15
核心观点 - 礼来公司股价年初至今的疲软是短期问题 公司拥有多款重磅药物 在肥胖症 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未来收入增长潜力巨大 [1][2][8] 主要增长领域 - 肥胖症药物Zepbound第二季度在美国销售额达33.8亿美元 同比增长172% 是美国成人肥胖率40.3%背景下的重要增长动力 [5][6] - 糖尿病药物Mounjaro第二季度全球收入52亿美元 同比增长68% 其中美国市场收入33亿美元 同比增长37% [3] - 乳腺癌药物Verzenio第二季度全球销售额14.9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其中国际市场收入5.603亿美元 同比增长19% [6] - 新获批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Donanemab针对美国超过700万患者群体 为公司提供新的增长机会 [7] 财务表现 - 2023和2024财年收入分别增长19.5%和32% 净利润在2024财年接近翻倍达到106亿美元 [9]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55.6亿美元 同比增长38% 净利润56.6亿美元 同比增长91% 每股收益6.29美元 同比增长92% [9] 未来展望 - 2025年每股收益指引为20.85-22.10美元 对应前瞻市盈率36倍 低于当前49倍的追踪市盈率 [12] - 研发管线包括肥胖症药物Orforglipron和糖尿病/心脏病复合药物Mounjaro SURPASS-CVOT [11] - 美国十分之一人口患有糖尿病 全球肥胖症市场庞大 为公司提供持续增长空间 [10]
Science重磅:破解阿尔茨海默病抗体药的脑出血副作用——突破血脑屏障,靶向递送抗Aβ抗体
生物世界· 2025-08-09 04:06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现状 -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严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记忆力衰退、学习能力减弱、情绪调节障碍及运动能力丧失,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2] - 国际制药巨头如辉瑞、强生、罗氏投入百亿美元资金研发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但鲜有成功 [2] - 2021年6月7日,FDA加速批准卫材和渤健合作开发的抗体药物Aducanumab上市,这是自2003年以来首个获批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新药 [3] 现有药物的局限性与争议 - Aducanumab通过清除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Aβ)发挥作用,但相当比例患者出现治疗相关脑出血(ARIA) [3] - FDA后续批准的两款抗体药物Donanemab(礼来)和Lecanemab(卫材/渤健)同样存在ARIA副作用问题 [3] - 这些药物通过注射全身给药,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到达大脑的比例很小,抗体主要在血管内淀粉样蛋白周围聚集,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血管损害和出血 [6] Denali Therapeutics的创新技术 - Denali公司开发了利用转铁蛋白受体(TfR)的抗体转运载体ATV cisLALA,将抗β-淀粉样蛋白抗体突破血脑屏障递送到大脑 [4] - ATV cisLALA增强了抗体在大脑中的分布及与淀粉样蛋白斑块的结合,且不会引发ARIA副作用 [4] - 该技术通过受体介导的转运策略,利用TfR将药物递送到大脑,此前已开发过增加蛋白药物大脑暴露的运输载体 [6] ATV cisLALA的技术优势 - ATV cisLALA具有不对称Fc突变(L234A/L235A),在降低TfR相关血液学风险的同时保留诱导小胶质细胞吞噬Aβ及减少淀粉样蛋白斑块的能力 [7] - 该载体通过毛细血管穿透血脑屏障,抗体在脑实质中广泛分布,动脉中定位显著降低,而传统抗Aβ抗体集中于动脉周围血管空间易引发ARIA [9] - 在5xFAD小鼠模型中,ATV cisLALA:Aβ几乎完全消除了ARIA样病变和血管炎症反应 [9] 与传统药物的递送机制对比 - 传统抗Aβ抗体通过脑脊液和血管周围间隙(PVS)进入大脑,易在血管淀粉样蛋白处引发炎症和ARIA [11] - ATV递送的抗Aβ抗体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脑屏障,利用TfR介导的转运增强脑实质分布,增加与淀粉样蛋白斑块的结合,减少ARIA副作用 [11] - Denali的TfR方法还可用于递送反义寡核苷酸(ASO)靶向tau蛋白,有望同时清除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两种关键毒性蛋白 [11] 研发进展与未来计划 - Denali公司正在推进IND申报前研究,计划明年进行临床试验 [4] -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 [12]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5AAIC大会总结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更新-20250804
国信证券· 2025-08-04 13:09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本周表现强于整体市场,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2.95%,化学制药领涨5.01% [1] - 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39.10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80.69%分位数 [1] - 2025 AAIC大会聚焦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多款药物更新临床数据 [1][11]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进展 - Roche的Trontinemab在Ph1b/2a研究中显示:3.6 mg/kg剂量组91%患者第28周达到Aβ斑块清除,ARIA-E发生率<5% [12][14][17] - Lilly的Donanemab在TRAILBLAZER-ALZ 2研究中:治疗36个月时认知衰退减缓1.2分(CDR-SB评估) [22] - Biogen/Eisai的Lecanemab在4年随访中:认知衰退减缓优势从1.01分(3年)扩大至1.75分(4年) [23][25] - Abbie以14亿美元收购Aliada获得BBB穿透技术平台及ALIA-1758管线 [2][25] 重点公司分析 - 迈瑞医疗:总市值2755亿元,2025E归母净利润124.1亿元,PE 22.2x [4][37] - 药明康德:总市值2670亿元,2025E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PE 23.9x [4][37] - 康方生物(9926.HK):总市值1278亿元,2025E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0.3亿元 [4][39] - 药明合联(2268.HK):总市值608亿元,2025E归母净利润14.0亿元,PE 43.5x [4][45] 市场表现 - A股医药子板块涨幅:化学制药(+5.01%)>中药(+3.12%)>生物制品(+2.69%) [1][28] -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上涨1.82%,制药子板块领涨(+3.63%) [29] - 个股表现:南新制药(+78.01%)、微创医疗(+25.78%)涨幅居前 [28][29] 估值水平 - 医药生物市盈率39.10x,显著高于全部A股的19.93x [33] - 子板块市盈率:化学制药(48.99x)>生物制品(46.03x)>医疗器械(37.27x) [33] 推荐标的 - 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惠泰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 [37][38] - 创新药: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和黄医药 [39][40] - 医疗服务:爱尔眼科、固生堂 [37][41] - 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 [37][45]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30周):2025 AAIC 大会总结: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更新-20250804
国信证券· 2025-08-04 09:57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本周表现强于整体市场,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2.95%,化学制药子板块领涨5.01% [1] - 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39.10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80.69%分位数 [1] - 2025年AAIC大会聚焦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多款药物更新临床数据 [1][11]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进展 - Roche的Trontinemab在Ph1b/2a研究中显示高剂量组91%患者在第28周达到Aβ斑块清除,ARIA-E发生率低于5% [2][14][17] - Lilly的Donanemab在TRAILBLAZER-ALZ 2研究中显示治疗36个月时认知衰退减缓1.2分(CDR-SB) [22] - Biogen/Easai的Lecanemab在4年随访中显示持续治疗效果,四年时认知衰退减缓1.75分(CDR-SB) [23][25] - Abbie以14亿美元收购Aliada获得BBB穿透技术平台及ALIA-1758管线 [2] 重点公司分析 - 迈瑞医疗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24.1亿元,对应PE 22.2x [4] - 药明康德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对应PE 23.9x [4] - 康方生物(9926.HK)预计2026年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7.3亿元 [4] - 科伦博泰生物-B(6990.HK)预计2027年实现盈利4.8亿元 [4] 市场表现 - A股医药子板块涨幅:化学制药(+5.01%)、中药(+3.12%)、生物制品(+2.69%)、医疗服务(+2.68%) [1][28] -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上涨1.82%,制药子板块领涨3.63% [29] - 个股表现:南新制药(+78.01%)、利德曼(+46.45%)、微创医疗(+25.78%)涨幅居前 [28][29] 估值情况 - 医药生物市盈率39.10x,高于全部A股市盈率(19.93x) [33] - 子板块市盈率:化学制药48.99x、生物制品46.03x、医疗服务38.50x、医疗器械37.27x [33] 推荐标的 - 医疗器械领域推荐迈瑞医疗、惠泰医疗、澳华内镜 [37][38] - 创新药领域推荐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和黄医药 [39][40] - CXO领域推荐药明康德、药明合联 [37][40] - 医疗服务领域推荐爱尔眼科、固生堂 [37][41]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30周):2025 AAIC 大会总结: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更新:25年第30周-20250804
国信证券· 2025-08-04 08:41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医药生物板块本周表现强劲,整体上涨2.95%,显著跑赢大盘(全部A股下跌1.01%)[1] - 化学制药子板块领涨(+5.01%),中药(+3.12%)、生物制品(+2.69%)和医疗服务(+2.68%)紧随其后 [1] - 当前医药板块市盈率39.10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80.69%分位数 [1] 2025 AAIC大会重点内容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进展 - Roche的Trontinemab: - 采用BrainShuttle技术增强血脑屏障穿透能力,3.6 mg/kg剂量组28周时91%患者达到Aβ斑块清除 [12][14] - ARIA-E发生率低于5%,安全性良好 [17] - 已启动TRONTIER 1/2两项III期临床,主要终点为CDR-SB评分变化 [19] - Lilly的Donanemab: - 三年扩展研究显示认知衰退减缓幅度从18个月的0.6分扩大至36个月的1.2分(CDR-SB评分) [22] - 早期治疗可使疾病进展风险降低27% [26] - Biogen/Easai的Lecanemab: - 四年随访数据显示CDR-SB评分改善持续扩大,四年时认知衰退减缓1.75分 [25] 行业趋势 - 海外药企密集布局CNS领域,Aβ抗体成为战略重点 [2] - 下一代药物聚焦血脑屏障穿透技术,如AbbVie以14亿美元收购Aliada获取BBB穿透平台 [2] 市场表现 A股市场 - 医药子板块涨幅:化学制药(+5.01%)>中药(+3.12%)>生物制品(+2.69%)>医疗服务(+2.68%) [1][28] - 个股涨幅前三:南新制药(+78.01%)、利德曼(+46.45%)、辰欣药业(+40.88%) [32] 港股市场 - 医疗保健板块上涨1.82%,跑赢恒生指数(-3.47%) [29] - 制药子板块表现最佳(+3.63%),医疗服务下跌1.43% [29] 重点公司分析 医疗器械领域 - 迈瑞医疗: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24.1亿元,对应PE 22.2x [4] - 惠泰医疗:迈瑞成为控股股东后有望加速国际化,2025年预测PE 45.0x [4][38] 创新药及CXO领域 - 药明康德:2025年预测PE 23.9x,一体化平台优势显著 [4] - 康方生物:双抗龙头,依沃西全球临床推进中,2025年预测PE 4406.1x(扭亏预期) [4][39] 生物制药领域 - 三生制药:2025年预测PE 28.0x,在肾科/皮肤科领域优势稳固 [4][41] - 科伦博泰生物:ADC管线与默沙东合作,2025年后进入放量期 [40] 估值情况 - 医药生物板块PE 39.10x,显著高于全部A股(19.93x) [33] - 子板块估值:化学制药(48.99x)>生物制品(46.03x)>医疗器械(37.27x)>中药(29.58x) [33]
Donanemab receives positive opinion from the Committee for Medicinal Products for Human Use (CHMP) in early symptomatic Alzheimer's disease
Prnewswire· 2025-07-25 10:27
欧洲药品管理局对Donanemab的积极意见 - 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发布积极意见 推荐Donanemab用于治疗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成人患者 这些患者需确认存在淀粉样蛋白病理且为ApoE4杂合子或非携带者 [1] - 该意见将提交欧盟委员会进行最终监管决定 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做出决定 [1] - 公司高管表示这是向欧洲合格患者提供Donanemab的重要里程碑 该药物有望为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显著改变 [2] 阿尔茨海默病市场现状 - 欧洲目前有69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几乎翻倍 [2] - 约三分之一的轻度认知障碍或轻度痴呆患者会在一年内进展到下一临床阶段 [2] Donanemab临床试验数据 - TRAILBLAZER-ALZ 2临床试验显示 Donanemab显著减缓认知和功能衰退 降低疾病进展风险 [2] - TRAILBLAZER-ALZ 6临床试验评估了改良剂量方案 显示24周和52周时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异常伴水肿/积液(ARIA-E)发生率显著降低 同时达到相似水平的淀粉样斑块清除和P-tau217减少 [2] Donanemab全球市场情况 - 该药物目前在美国、日本、中国、英国、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新加坡、台湾、巴西、墨西哥和澳大利亚以Kisunla品牌名上市 [4] - 在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 Donanemab获批用于所有ApoE4状态患者 [4] - 该药物是首个且唯一可在淀粉样斑块清除后停止治疗的靶向疗法 可能降低治疗成本和减少输注次数 [4] 公司背景 - 公司拥有近150年历史 致力于将科学转化为治疗方法 改善全球患者生活 [19] - 目前公司药物帮助全球数千万人 重点研究领域包括糖尿病护理、肥胖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免疫系统疾病和难治性癌症 [19] - 公司通过创新临床试验和确保药物可及性来推动医疗进步 [19]
Eli Lilly : A Breakout Biotech Powerhouse With Room to Run
MarketBeat· 2025-05-29 11:35
核心观点 - 礼来公司从传统制药巨头转型为华尔街瞩目的增长故事,主要得益于糖尿病和减肥领域的重磅药物、丰富的下一代治疗药物管线以及对未来产能的积极投资[1]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总销售额达到127.3亿美元,同比增长45%,展现出糖尿病和肥胖治疗领域的强劲需求[3] - 礼来公司不仅依赖现有明星药物,还拥有多个潜在的重磅药物管线,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6] 明星药物表现 - Mounjaro(2型糖尿病药物)上季度收入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3%[9] - Zepbound(减肥药物)同期在美国市场收入23.1亿美元[9] - Verzenio(乳腺癌药物)收入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0] - Jardiance(糖尿病和心衰治疗药物)持续贡献稳定收入[10] 药物管线进展 - Orforglipron:口服糖尿病/肥胖药物,无需注射,已显示出良好效果[10] - Donanemab: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近期获得FDA咨询小组的积极评价[10] - Lepodisiran:新型心脏病药物,可能帮助高危险胆固醇患者[10] - Jaypirca:新近在欧洲获批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白血病[10] 产能与研发投入 - 公司计划在美国制造业投资超过500亿美元[11] - 正在建设四个新工厂[11] - 上一季度研发支出达27.3亿美元[11] 长期增长潜力 - 礼来公司凭借市场领先的药物、丰富的管线和大规模投资,展现出长期增长潜力[8] - 公司不仅在科学上有所突破,还在基础设施上为未来需求做准备,显示出长期信心[7]
礼来25Q1收入增长强劲,关注GLP-1药物数据读出
太平洋· 2025-05-20 04: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化学制药无评级 [4] - 中药生产无评级 [4] - 生物医药Ⅱ中性 [4] - 其他医药医疗中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GLP - 1 药物驱动核心业绩,2025Q1 收入增长强劲,总营收 127.29 亿美元,同比增长 45%,替尔泊肽贡献 61.5 亿美元收入,占比约 48%,获美国 GLP - 1RA 市场领导地位,非 GAAP 标准下净利润 3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9% [5] - 2025 年全年收入指引 580 - 610 亿美元不变,EPS 下调至 20.78 - 22.28 美元区间,原因包括研发费用增长、收购交易成本及价格竞争压力 [6] - 口服 GLP - 1、siRNA 疗法研发进展顺利,肿瘤管线进一步拓展,但 CNS 领域 Donanemab 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遭欧洲药品监管机构拒绝 [7] - 2025 年重点关注口服 GLP1 和 Retatrutide 的减重等多项数据读出及相关上市申请和获批情况 [8]
第三大疾病市场,遭巨头放弃
新浪财经· 2025-05-07 16:26
阿斯利康战略调整 - 公司宣布全面退出CNS领域并终止多个管线项目 包括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MEDI1814 偏头痛的MEDI0618和糖尿病神经痛的MEDI7352 [1][8] - 该决策与公司设定的800亿美元收入目标直接相关 旨在集中资源于短期确定性高的领域如减肥药和ADC [2] - 临床数据不及预期是直接原因 公司虽保留后续合作可能但实际开发计划已实质性终止 [8] CNS领域行业现状 - 领域呈现"喜忧参半"局面 礼来 渤健 福泰等公司在机理和产品获批方面取得突破 但辉瑞 安进 赛诺菲等大厂已相继退出 [2][8] - 2020年后出现里程碑进展 包括Leqembi Donanemab在阿尔茨海默病 Cobenfy在精神分裂症 Qalsody在ALS等领域的突破 [7][9] - 研发成功率显著低于其他领域 FDA批准率仅6.2% 不足非CNS药物的一半 [4] 市场特征与研发挑战 - 全球第三大疾病市场 涵盖抑郁 精分 帕金森等需长期用药的疾病 需求刚性但迭代缓慢 [2][3] - 存在典型大品种案例 辉瑞阿立哌唑累计销售800亿美元 礼来奥氮平超500亿美元 强生帕利哌酮年销售数十亿 [3] - 核心研发障碍包括大脑机理认知有限 血脑屏障穿透难题 动物模型预测性差及临床终点主观性强 [4] 国际药企动态 - 并购活动显著升温 艾伯维87亿美元收购Cerevel 强生146亿美元收购Intra-Cellular BMS140亿美元收购Karuna [9][11] - 退出与回归并存 辉瑞2018年退出后通过Cerevel保留部分权益 安进2019年全面退出 BMS在2023年重新布局 [8][9] - 礼来 卫材等企业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突破推动行业估值回升 [9] 中国本土企业布局 -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2022年169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311亿美元 CAGR约8% 高于全球水平 [12] - 主要企业采取差异化路径 绿叶制药通过改良型新药策略实现突破 其利培酮微球注射剂成为首个在美获批的中国CNS新药 [13][14] - 京新药业 先声药业等通过仿创结合布局 恒瑞尝试抗体平台切入阿尔茨海默病但尚未取得显著进展 [13] 领域发展悖论 - 高失败率与长周期导致大厂退出 但成功产品生命周期和竞争格局明显优于其他领域 [5] - 监管难度与机理复杂性形成天然壁垒 客观上保护了灵北等专注型企业的市场地位 [5][6] - 巨头战略摇摆形成"撤退-创新-回归"循环 当前阶段以并购整合为主要特征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