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F30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烽火通信:旗下二进制半导体公司深度参与DF30芯片从设计到测试的全流程工作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12:48
公司业务进展 - 烽火通信旗下二进制半导体公司深度参与DF30芯片从设计到测试的全流程工作 [1] - 公司已完成DF30芯片第一次流片验证并计划明年量产上市 [1]
烽火通信(600498.SH):旗下的二进制半导体公司深度参与DF30芯片从设计到测试的全流程工作
格隆汇· 2025-09-10 08:56
公司业务进展 - 烽火通信旗下二进制半导体公司深度参与DF30芯片从设计到测试的全流程工作 [1] - DF30芯片已完成第一次流片(试生产)验证 [1] - 公司计划DF30芯片明年量产上市 [1]
人民日报头版关注 “武汉造”
人民日报· 2025-08-17 13:19
武汉新质生产力发展 - 武汉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6% [14] - 东风汽车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搭载DF30芯片,计划明年量产上市,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6.8万辆,同比增长152% [15] - 武钢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产线设计年产能可支撑数百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需求 [15] 光电子信息产业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 [16] - 长飞光纤推出空芯光纤,光信号传输速度大幅提升 [16] - 华工科技研发出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精度达0.01毫米 [16] 未来产业布局 - 武汉锚定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等13个细分领域 [17] - 湖北率先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华中地区完成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17] - 设立百亿元级低空经济发展基金群,推动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超20% [16][17] 生物医药创新 - 禾元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获批上市,适用于肝硬化治疗 [14] - 马应龙药业建成中药软膏智能工厂,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 [15]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丨“武汉造”攀高逐新活力足
人民日报· 2025-08-16 02:15
武汉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禾元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获批上市 适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治疗 [1] - 武汉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 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6% [1] - 武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东风汽车研发DF30芯片通过寒区测试 计划2025年量产 该芯片为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微控制单元 [2] - 湖北省成立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 实现政产学研用协同攻关 [2] - 武汉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6.8万辆 同比增长152% [2] - 武钢老厂区转型绿色超级工厂 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产线年产能可支撑数百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 [2] - 马应龙药业建成中药软膏智能工厂 实现传统中药企业数字化转型 [2]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 [3] - 长飞光纤推出空芯光纤 光信号传输介质变为空气纤芯 传输速度大幅提升 [3] - 华工科技自主研发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 可在任意曲面刻出0.01毫米精密纹理 [3] - 武汉设立百亿元级低空经济发展基金群 推动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超20% [3] 未来产业布局 - 湖北率先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 推动临床应用 [4]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完成华中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帮助高位截瘫患者重建运动功能 [4] - 武汉锚定脑机接口 人形机器人 新型储能等13个细分领域 实施前瞻技术攻关和应用场景拓展 [5]
人民日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武汉造”攀高逐新活力足
人民日报· 2025-08-16 01:38
民营经济发展 - 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宪法和法律保护 党和国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2] - 民营经济已形成相当规模 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当前政治经济环境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2] - 要破除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 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 武汉产业发展 - 武汉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 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6%[15] - 东风汽车研发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微控制单元芯片 计划明年量产上市[16] - 武汉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6.8万辆 同比增长152%[16] 光电子信息产业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17] - 长飞光纤推出空芯光纤 光信号传输速度大幅提升[17] - 华工科技研发出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 精度达0.01毫米[17] 未来产业布局 - 武汉锚定脑机接口等13个细分领域 实施前瞻技术攻关等五大行动[18] - 湖北率先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 临床应用进入快车道[18] - 华中科技大学完成华中地区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18] 传统产业转型 - 武钢老厂区变身绿色超级工厂 高等无取向硅钢产线可支撑数百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16] - 马应龙药业建成中药软膏智能工厂 实现数字化转型[16] - 武汉推动商业航天应用场景开放 目标年均增速20%以上[17]
“武汉造”攀高逐新活力足(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15 22:11
医药生物行业 - 禾元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适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治疗 [1]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 武汉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6% [1] - 武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1]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 东风汽车研发的DF30芯片通过寒区整车测试,计划明年量产上市 [1] - 湖北省成立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实现产业链协同攻关 [2] - 武汉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6.8万辆,同比增长152% [2] - 武钢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产线年产能可支撑数百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需求 [2] 光电子信息产业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 [2] - 长飞光纤推出空芯光纤,光信号传输介质变为空气纤芯 [2] - 华工科技自主研发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精度达0.01毫米 [2] 新兴产业发展 - 武汉设立百亿元级低空经济发展基金群 [3] - 武汉以年均20%以上增速为目标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增效 [3] 未来产业布局 - 湖北率先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 [4]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完成华中地区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4] - 武汉锚定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等13个细分领域实施五大行动 [4]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武汉造”攀高逐新活力足(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15 22:00
医药生物行业 - 禾元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获批上市 适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治疗 [1] - 该技术体现武汉生物医药创新活力 上半年武汉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 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6% [1] 汽车产业升级 - 东风汽车研发搭载DF30芯片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寒区测试 该全国产车规级芯片计划2025年量产 [1] - 湖北省成立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 实现产业链协同攻关 [2] - 武汉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6.8万辆 同比大增152% [2] 传统产业转型 - 武钢老厂区改造为绿色超级工厂 其无取向硅钢产线可支撑数百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 [2] - 马应龙药业建成中药软膏智能工厂 实现传统中药数字化升级 [2] 光电子新兴产业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 [2] - 长飞光纤推出空芯光纤 光信号传输介质变为空气 速度大幅提升 [2] - 华工科技研发0.01毫米精密纹理激光刻蚀装备 可处理金属玻璃等曲面材料 [2] 未来产业布局 - 武汉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 完成华中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4] - 锚定脑机接口 人形机器人 新型储能等13个细分领域实施技术攻关 [4] - 以年均20%增速目标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扩量 [3]
入局RISC-V智驾芯片开发?小鹏汽车回应
36氪· 2025-08-15 01:21
RISC-V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发展现状 - RISC-V阵营的产业实践正如火如荼,小鹏汽车发布IP设计工程师岗位招聘,负责超大规模AI芯片中处理器核的设计,包括RISC-V及其向量扩展、AI领域加速器等 [2] - 市场观点认为小鹏汽车此举意味着正式入局RISC-V智驾芯片开发 [4] - RISC-V作为一种精简指令集,其可裁剪架构与高可配置性特性,天然适用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与控制类芯片 [5] RISC-V在汽车市场的应用前景 - 汽车被认为是RISC-V最具前景的落地方向之一 [6] - 据SHD Group报告预测,基于RISC-V的SoC芯片市场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5.9%增长到2031年的25.7% [6] - 到2031年RISC-V出货量将超过200亿颗,其中汽车市场份额将占到31% [6] 国际汽车芯片厂商的RISC-V布局 - 博世、高通、英飞凌等汽车电子头部企业共同投资成立基于RISC-V架构的合资公司Quintauris,重点针对汽车应用领域开发产品 [7] - 英飞凌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率先推出车规级RISC-V架构MCU,覆盖全部性能层次 [7] 国内芯片厂商的RISC-V布局 - 奕斯伟计算针对智能汽车场景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如RISC-V+AI车控MCU、RISC-V车路协同C-V2X SoC等 [8] - 国芯科技启动首颗基于RISC-V架构的高性能车规MCU芯片CCFC3009PT的设计开发,面向汽车智能驾驶、跨域融合和智能底盘等领域 [10] 国内整车厂商的RISC-V芯片开发 - 东风汽车发布业界首款采用开源RISC-V指令集架构的自主内核DF30芯片,基于40纳米车规级工艺制造 [11] - 长城汽车联合开发的RISC-V车规级MCU芯片紫荆M100已完成研发并成功点亮,性能提升38%,满足车规ASIL-B等级要求 [11]
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东风汽车欲破解“缺芯少魂”困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4-27 00:26
智能化技术体系 - 公司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构建"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体系,包括企业级太极大模型为核心、天元电子电气架构和天元OS为基础、天元智驾与天元智舱为应用 [1][2] - 太极大模型实现新车研发周期缩短35%、生产产能利用率提升30%,车辆健康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 [2] - 天元智驾提供从高速NOA到L5级无人驾驶的全栈方案,天元智舱融合千亿参数规模并接入Deepseek等AI系统,实现精准用户意图识别 [2][3] 国产化技术突破 - 公司研发中国首个完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DF30,降低对进口芯片依赖 [4] - 天元OS开源策略兼容国际主流芯片及十余款国产芯片,形成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 [4] - 公司与腾讯、中信科等14家合作伙伴共建创新联合体,高边驱动芯片已在新能源车型量产搭载 [4] 行业影响与定位 - 公司通过"自研+共创"双轮驱动,推动中国车企从"技术追随者"向"标准定义者"转型 [4] - "天元智能"技术品牌通过技术普惠和行业协同,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5] - 公司举措被视为重塑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格局的关键,助力行业从"制造大国"向"智能化定义者"转变 [5]
两大在汉央企跨界组队造出汽车“国产芯”
长江日报· 2025-04-24 00:32
核心观点 - 二进制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发的DF30芯片是中国首颗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的车规级高性能MCU芯片 即将量产 改写车规级高性能MCU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1][3][4]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DF30芯片进入第三次流片准备阶段 预计明年完成车规级验证后正式上市 [4] - 芯片满足ASIL-D级别严苛标准 温度范围达-40℃至125℃ 远超工业级芯片85℃上限 [10] - 搭载DF30芯片的猛士917已在黑龙江漠河通过寒区环境整车测试 包括震动和电磁干扰等严苛项目 标志国产车规级高性能芯片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 [16] 产业链生态建设 - 由44家企事业单位联合攻坚 在武汉建成完全自主可控的国产车规级高性能芯片产业链 形成"设计在光谷 智造在车谷"的闭环生态 [4][16] - 2022年东风汽车牵头联合中国信科等8家单位成立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 后扩展至44家成员 成为国内首个覆盖芯片设计到整车应用的车规级芯片生态网络 [15][16] - 生态建设采用"需求定义+联合攻关"新机制 东风作为应用方提需求 二进制将汽车语言转化为芯片设计方案 [10][11] 市场背景与需求 - 一辆汽车需配备25-50个电子控制器 包含500-1000枚芯片 其中约九成已实现国产替代 剩余10%为车规级MCU和复杂专用芯片等难啃硬骨头 [5] - 每辆车需使用70-150颗MCU芯片 控制动力系统 底盘系统 车身电子 安全气囊 车灯系统等关键功能 [5] - 东风汽车主动出击寻求合作伙伴 2021年与中国信科集团联合成立二进制半导体有限公司 初始团队110余人中研发人员占比超80% 硕博比例达85%以上 [5][7] 研发合作模式 - 采用"国家队联合作战"模式 东风带着整车实际需求出题 中国信科组建成熟芯片团队作答 [7] - 东风深度参与芯片架构定义 核心IP选型 接口规格设计 芯片性能模拟及评估等全流程 [7] - 双方联合定义的DF30芯片规格蓝图多达数百条 通过反复迭代形成满足车规级功能安全要求的完整设计方案 [11] 公司发展现状 - 二进制团队从初始110余人壮大至170余人 研发力量持续增强 [9] - 公司定位不仅造芯片 更是构建从定义到量产 从车端到云端的完整生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