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二代组件

搜索文档
半年营收6100亿元的光伏板块 业绩拐点还有多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3:02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上半年受产业链价格同比下滑影响持续筑底 110家光伏上市公司合计营收6152.80亿元同比减少约650亿元 归母净利润76.3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5% [1] - 行业亏损面扩大 47家公司陷入亏损状态较去年同期39家增加8家 但近半数光伏上市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3][4][6] 细分环节表现 - 逆变器及储能环节表现突出 阳光电源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德业股份净利润15.22亿元增长23.18% 锦浪科技净利润6.02亿元大幅增长70.96% [2][6][7] - 设备环节企业保持增长 捷佳伟创净利润18.30亿元增长49.26% 北方华创净利润32.08亿元增长14.97% [2] - 组件环节亏损严重 五大组件厂商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合计亏损近160亿元 [5] 技术路线与盈利改善 - BC技术路线企业实现减亏 隆基绿能净利润-25.69亿元但同比减亏50.88% 爱旭股份净利润-2.38亿元减亏86.38%且在第二季度扭亏实现净利润0.63亿元 [4] - 爱旭股份ABC组件出货量达8.57GW同比增长超400% 隆基绿能BC二代组件出货约4GW在欧洲和亚太高价值市场表现突出 [4][5] 现金流与经营策略 - 行业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 110家公司合计现金流净额294.51亿元同比扭负为正 第二季度现金流净额289.88亿元环比大幅增长60倍同比增长20% [8] - 企业控制新增产能和去库存 第二季度存货金额环比下降 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少 行业转向寻求高价值订单放弃低价竞争 [8][9] 政策与行业治理 - 政府部门对光伏行业非理性竞争开展依法治理 引导企业不低于成本价销售 通过成本优势筛选领先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9] - 当前组件价格维持在0.70元/W水平 低于0.85元/W的盈亏平衡点 行业总应付账款远大于总应收账款龙头企业面临偿债压力 [5][9]
半年营收6100亿元的光伏板块,业绩拐点还有多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3:01
行业整体表现 - 110家光伏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营业收入6152.80亿元,同比减少约650亿元,归母净利润76.3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5.1%(去年170.06亿元)[1] - 产业链价格同比下滑导致行业持续筑底,盈利能力承压,亏损企业数量增至47家(去年同期39家)[1][4] - 第二季度"抢装潮"拉动营收环比增长,但价格低位运行使盈利改善有限[2] 企业盈利分化 - 头部企业阳光电源营收435.33亿元(+40.34%),净利润77.35亿元(+55.97%),表现突出[2] - 组件环节亏损严重,五大厂商(通威/天合/晶科/隆基/晶澳)合计亏损近160亿元[6] - 逆变器及设备环节盈利增长显著:锦浪科技净利润6.02亿元(+70.96%),德业股份15.22亿元(+23.18%),拉普拉斯3.97亿元(+12.94%)[2][6] 技术路线与减亏成效 - BC技术推动减亏:隆基绿能亏损收窄50.88%(净亏25.69亿元),爱旭股份减亏86.38%(净亏2.38亿元)且Q2扭亏为盈0.63亿元[5] - 爱旭ABC组件出货8.57GW(同比增超400%),隆基BC二代组件出货约4GW,在欧洲及亚太高价值市场表现突出[5] 现金流与经营策略 - 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94.51亿元,同比扭负为正,Q2达289.88亿元(环比增60倍,同比增20%)[8] - 企业主动控制产能扩张:存货金额环比下降,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少[9] - 政策引导反低价竞争,工信部联合治理非理性竞争,推动行业回归成本比拼本质[9] 供需与价格动态 - 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维持高增长,但组件价格仍处0.70元/W低位(盈亏平衡需0.85元/W)[6] - 隆基绿能预计四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毛利与费用打平[6] - 逆变器环节受益欧洲市场回暖及新兴市场需求爆发,业绩高速增长[7]
光伏组件五巨头全线亏损,“出货王”晶科能源也亏了29亿
新浪财经· 2025-08-28 03:55
核心观点 - 国内前五大光伏组件龙头2025年上半年全部亏损 总亏损额达159.31亿元 行业面临严重盈利压力[1][8][9] - 晶科能源虽保持组件出货量第一地位 但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 亏损29.09亿元[1][2][3] - 行业亏损主因包括价格竞争加剧 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以及美国市场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1][8][12] 财务表现 - 晶科能源上半年营收318.31亿元 同比下降32.63% 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 同比转亏 扣非净利润-31.75亿元 同比暴跌1560.33%[1] - 前五组件企业总亏损159.31亿元 其中通威股份亏损49.55亿元居首 隆基绿能亏损25.69亿元为五家中最少[8][9] - 隆基绿能同比减亏26.61亿元 主要受益于运营提效致销售管理费用下降及资产减值减少[9] - 天合光能由去年同期盈利5.26亿元转为亏损29.18亿元[10] - 行业已有15家光伏主材企业披露亏损 总亏损额近240亿元[12] 出货量与市场份额 - 晶科能源上半年组件出货41.84GW 保持行业第一 累计出货量达350GW[1][3] - 隆基绿能组件出货39.57GW位列第二 晶澳科技33.79GW第三 天合光能超32GW第四 通威股份24.52GW第五[2][3][10] - 晶科能源N型Tiger Neo系列累计出货约200GW 三季度出货预期20-23GW[3][4] - 晶澳科技组件海外出货占比45.93% N型组件出货占比超98%[12] 技术进展 - 晶科能源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6.5% 高效产品达27.1% 预计该技术可产生0.5-1美分/瓦溢价[5][6] - 晶科能源已具备高功率产能超20GW 预计年底40%-50%现有产能升级至640W以上 2026年部分产品达650-670W[5] - 隆基绿能BC二代组件上半年出货约4GW 销往70多个国家 HPBC2.0自有电池产能达24GW[9][10] - 晶澳科技推出"晶弦"细栅互联技术 使组件功率提升超10W 效率突破25%[12] 业务布局 - 晶科能源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超60% 受美国市场政策变化影响较大[1] - 天合光能上半年美国组件销售占比较低 预计下半年提升 其储能板块二季度扭亏为盈 上半年出货约1.7GWh[10] - 晶科能源储能签单与出货增速超预期 下半年目标6GWh出货 推进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8] - 隆基绿能上半年硅片出货52.08GW 其中对外销售24.72GW[10] 研发投入 - 晶科能源上半年研发投入11.75亿元 同比下降56.95%[8]
破局:隆基绿能BC技术重塑光伏竞争,BC二代畅销全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07:41
行业整体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 同比增长107% [2] - 制造端全面承压 电池和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 多晶硅和硅片出现负增长 产业链价格持续探底 行业整体处于全面亏损局面 [2] - 行业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与同质化竞争双重挤压 同质化技术快速普及导致技术创新羸弱 产品差异缩小 企业陷入扩产-降价-亏损恶性循环 [2] - 低价中标 虚假功率标注 以次充好等现象频发 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阻碍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8.13亿元 较上年同期大幅减亏26.61亿元 [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7%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3% [6] - 资产负债率60.72% 有息负债率21.45% 财务健康水平行业领先 [7] - 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26天 [6] 技术创新成果 - BC二代组件出货约4GW 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 在欧洲和亚太等高价值市场表现抢眼 [2] - 获得各类授权专利3500多项 其中BC相关专利480项 覆盖新型钝化接触技术和金属化等关键环节 [2] - HPBC 2.0技术实现全面量产 组件转换效率高达24.8% 良率稳定在97%以上 [4] - HIBC组件量产效率达25.9% 功率突破700W 成为全球效率最高的工业化光伏产品 [4] - BC电池研发效率达27.81%(ISFH认证) BC组件研发效率突破26%(NREL认证) [4] 产能建设进展 - HPBC2.0自有电池产能达24GW [4] - 陕西西咸新区和铜川HPBC2.0电池产能已开始逐步投产 渭北项目稳步推进 [4] - 与英发德睿和平煤隆基协作产能已经开始逐步投产 [4] 运营效率提升 - 运营提效促进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大幅下降 [1] - 基于行业首创TRCz技术的泰睿硅片单产快速提升并保持成本领先 电阻率集中度持续优化 [5] - 先进激光图形化 复合钝化 0BB等技术得到量产应用 带动产品降本提效 [5] - 已开发无银金属化和高密度组件封装技术 有望进一步拓展降本提效空间 [5] 市场地位与认可 - 第22次蝉联PV Tech组件制造商可融资最高评级 [7] - 通过产业协作+专利布局+商密保护构建完整的BC技术生态圈 [3] - 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确保技术领先性与供应链安全性 [3] 政策环境 - 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明确提出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7] - 政策导向清晰 光伏产业必须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突破 [7]
BC技术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隆基绿能上半年同比大幅减亏
证券日报网· 2025-08-23 04:0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28.13亿元 同比下降14.8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69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52.31亿元减亏超50% [1] -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大幅下降 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减少 [1] 技术优势 - BC二代组件出货约4GW 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 [1] - HPBC 2.0技术全面量产 组件转换效率达24.8% 良率稳定97%以上 [2] - HIBC组件量产效率25.9% 功率突破700W 成为全球最高效工业化光伏产品 [2] - BC电池研发效率达27.81%(ISFH认证) BC组件研发效率突破26%(NREL认证) [2] - 获得授权专利3500多项 其中BC相关专利480项 [2] 产品特性与生态建设 - 产品具备抗水汽 耐高温 高载荷等可靠性优势 [2] - 通过产业协作 专利布局 商密保护构建完整BC技术生态圈 [2] - 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确保技术领先性与供应链安全性 [2] 生产创新 - 行业首创TRCz技术的泰睿硅片单产快速提升并保持成本领先 [3] - 先进激光图形化 复合钝化 0BB等技术实现量产应用 [3] - 无银金属化 高密度组件封装技术有望进一步拓展降本提效空间 [3] 行业环境 - 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探底 行业整体处于亏损局面 [1] - 行业存在阶段性供需错配与同质化竞争的双重挤压 [1] - 政策推动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强化技术创新引领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