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电机

搜索文档
汇川技术9月24日获融资买入8.25亿元,融资余额40.9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33
股价表现与融资融券数据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4.52% 成交额达61.7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8.25亿元 融资偿还6.47亿元 融资净买入1.77亿元[1] - 融资余额40.91亿元 占流通市值1.76%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1] - 融券余量19.04万股 融券余额1643.29万元 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10日 2010年9月28日上市[2]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及工业机器人产品 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源系统 轨道交通牵引与控制系统[2] - 收入构成: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类45.18% 通用自动化类42.94% 智慧电梯电气类11.25% 其他0.64%[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05.09亿元 同比增长26.73%[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 同比增长40.15%[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4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2.67亿元[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9日股东户数15.18万户 较上期增加6.41%[2] - 人均流通股15588股 较上期减少6.01%[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4.74亿股 较上期减少4149.74万股[3]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4936.16万股 较上期增加155.43万股[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3355.37万股 较上期减少153.97万股[3]
特朗普最想要的东西,中国转手送给欧洲国家,结果出乎他意料
搜狐财经· 2025-09-21 08:43
2025年,全球稀土供应链格局突然生变。彭博社28号最新发布的《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白皮书》指出,仅中国一国,2024年稀土出口总量占世界市场份额高 达88.7%,并牢牢掌控着高端稀土磁材的定价权。美国国防部最新年度报告更直言,F-35战机等核心装备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高达97%。特朗普最想要的东 西,竟然被中国转手给了欧洲国家,这一步,让全球产业链和地缘格局瞬间紧绷。 过去一年,全球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安全成为G7会议的焦点议题。美方多份智库报告反复提及,中美在稀土领域的战略博弈已迈入"卡脖子"新阶段。在特朗 普回归白宫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动,试图以提高关税、限制技术出口等手段改变稀土依赖格局。 美国企业感受到的"卡脖子"压力并不是纸上谈兵。根据路透社今年8月的深度调研,2025年上半年美国本土稀土企业股票波动剧烈,部分企业一度暴涨 20%,但整体供应链风声鹤唳。无论是国防工业的F-35战斗机还是新能源企业的高性能电机,均不得不面临原材料成本飙升、交付周期拉长的现实。 今年7月,王毅外长率团访问波兰,双方签署涵盖"两用物项合规贸易"的合作备忘录。根据公开信息,中波合作特别强调稀土材料只用于波兰工 ...
汇川技术股价涨5.02%,安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7.17万股浮盈赚取69.0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5:58
股价表现 - 9月16日股价上涨5.02%至84.17元/股 成交额51.66亿元 换手率2.66% 总市值2270.15亿元 [1] 主营业务结构 - 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业务占比45.18% 通用自动化业务占比42.94% 智慧电梯电气业务占比11.25% 其他业务占比0.64% [1] - 公司产品涵盖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及工业机器人 包括变频器、伺服系统、PLC/HMI、高性能电机、传感器、机器视觉等 [1] 基金持仓情况 - 安信深圳科技指数(LOF)A基金二季度增持4700股 持有17.1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7.37% 为第一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69.03万元 最新规模1.04亿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43.83% 近一年收益121.74% 成立以来收益71.9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邱家庆累计任职时间2年6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2.26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0.62% 最差基金回报-4.32% [3]
汇川技术上半年净利增四成,董事长朱兴明三年合计领薪1118万、曾任职华为电气
搜狐财经· 2025-09-10 10: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5.09亿元 同比增长26.7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8亿元 同比增长40.1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71亿元 同比增长29.15% [1] - 基本每股收益1.10元 同比增长39.24%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20亿元 同比增长65.24%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06% 较上年同期增加1.71个百分点 [1] - 总资产603.64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5.5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02.35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8.00%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30.23% 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14.65% 同比上升1.38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34.17亿元 同比增加3.86亿元 [2] - 期间费用率16.66% 同比下降2.07个百分点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1.88% [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8.39%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3.47% [2]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881.48% [2]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兼总裁朱兴明2022-2024年薪酬分别为364.2万元、363.5万元和390.2万元 [4] - 朱兴明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 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4]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10日 2010年9月28日上市 [4] - 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 [4]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及工业机器人产品 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源系统 轨道交通牵引与控制系统 [4] 历史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370.41亿元 同比增长21.77%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2.85亿元 同比下降9.62% [4]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40.36亿元 同比下降0.87% [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60元 [4]
汇川技术8月29日获融资买入5.52亿元,融资余额32.9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2:16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8月29日公司股价上涨1.69% 成交额48.39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5.52亿元 融资偿还5.01亿元 融资净买入5091.32万元 [1] - 融资余额32.92亿元(占流通市值1.63%)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融券余额1467.08万元(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10日 2010年9月28日上市 总部位于深圳市龙华区 [2]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及工业机器人产品 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源系统 轨道交通牵引与控制系统 [2] - 主营业务构成:智能制造(通用自动化、智慧电梯等)54.82% 新能源&轨道交通45.18%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14.96万户(较上期减少0.44%) 人均流通股15783股(较上期增加0.44%) [2]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 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4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2.67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4.74亿股 较上期减少4149.74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增持155.43万股至4936.16万股(第五大流通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减持153.97万股至3355.37万股(第九大流通股东) [3]
汇川技术8月27日获融资买入7.51亿元,融资余额31.5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1:4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7日公司股价上涨1.33% 成交额达59.49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7.51亿元 融资偿还6.15亿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1.36亿元 [1] - 融资余额31.59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1.62%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余额1578.15万元 融券余量21.87万股 处于近一年70%分位较高水平 [1] 业务结构与经营数据 - 主营业务分为智能制造(含通用自动化、智慧电梯等)占比54.82% 新能源及轨道交通占比45.18% [2]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05.09亿元 同比增长26.7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 同比增长40.15% [2] - 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10日 2010年9月28日上市 总部位于深圳龙华区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达15.03万户 较上期增加3.85% [2] - 人均流通股15713股 较上期减少3.7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4.74亿股 较上期减少4149.74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增持155.43万股至4936.16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减持153.97万股至3355.37万股 [3]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45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总额达32.67亿元 [3]
汇川技术: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7: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50%及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 [3][21] - 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通用伺服系统市场份额约32%位居第一,低压变频器市场份额约22%位居第一,小型PLC市场份额7.0%位居第四,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8.2%位居第四 [9][19] - 新能源汽车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市场份额10.1%排名第二(第三方第一),电驱总成市场份额7.1%排名第四,定子装机量市场份额11.3%排名第二 [11][1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营业成本143.10亿元,同比增长28.44% [3][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扣非净利润26.71亿元,同比增长29.15% [3][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20亿元,同比增长65.2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06%,同比提升1.71个百分点 [3] - 研发投入19.66亿元,同比增长33.47%,主要由于人员增长及薪酬费用增加 [40] 业务板块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约8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变频器收入约27亿元,通用伺服系统收入约37亿元,PLC&HMI收入约9亿元,工业机器人收入约6亿元 [25][26]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90亿元,同比增长50%,主要受益于前期定点车型放量及客户结构多样化 [21][29] - 智慧电梯业务收入约23亿元,同比下滑1%,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 [29] - 轨道交通业务收入约2.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31] 行业发展趋势 - 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1486亿元,同比微增1%,OEM型市场同比增长2%,项目型市场同比下滑0.3% [3] - 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136亿元同比增长8%,通用伺服市场规模113亿元同比增长7%,PLC市场规模84亿元同比增长5% [3] - 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588万辆同比增长35.5%,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渗透率攀升至44.3% [4][5] - 电梯产量65.4万台同比下降6.4%,降幅较2024年收窄 [6] 技术创新与产品进展 - 伺服系统融合预测性维护、隔爆电机等技术,MD630低压变频器采用最新软件技术,HD9X高压变频器入选国产化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24] - 推出U系列协作机器人解决电子行业柔性制造需求,R220大负载机器人实现汽车焊装应用 [24] - 开发第五代动力总成平台采用自研高压SiC功率模块,第六代电源平台升级为GaN功率器件二合一产品 [27] - 高精度丝杠+导轨在机床行业实现进口替代,机电一体电缸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突破 [24] 市场拓展与客户发展 - 新能源乘用车客户结构多样化,国内新势力车企、传统车企及海外车企订单均快速增长,新增国内定点项目30余个,海外定点5个项目 [26] - 工业自动化业务在锂电、物流、机床、包装等高景气度领域订单增长,借船出海订单同比快速增长 [22][23] -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越南、中东、泰国等新兴市场销售收入快速增长,欧洲发达市场与行业TOP客户建立合作 [32] 战略布局与未来重点 - 国际化战略聚焦泛亚太、欧洲、美洲市场,采取区域+行业双轮驱动策略 [32] - 数字化业务推出InoCube平台,在空压机、纺织、包装等行业实现批量订单 [33][34] - 能源管理业务开发新一代3.5MW集中式PCS及430kW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取得国际认证 [35] - AI领域推出iFG工业智脑平台,涵盖数据接入、智能体开发、训练及应用全链路 [36][37] - 人形机器人领域进行无框力矩电机、关节模组及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开发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