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驱蚊用品
icon
搜索文档
驱蚊产品调查追踪:德敏舒一喷雾已下架,swekp精油贴被立案
新京报· 2025-08-28 10:49
监管执法动态 - 德敏舒婴儿香茅防护喷雾因无农药登记证却宣称驱蚊功效已下架 [1][4] - swekp植物精油爆珠贴因同类问题被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 [1][6][7] - 乐比叮防护喷雾和锐舞元气手环mini仍作为驱蚊产品正常销售且已被举报但处于待立案状态 [12] 产品违规详情 - 德敏舒婴儿香茅防护喷雾宣称"远离蚊叮""0岁+可用""0毒性"但包装仅标注"夏季防护"且无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及生产许可证号 [4] - swekp植物精油爆珠贴宣称"全球3500种蚊子能防""纯天然"但包装未明确标注驱蚊功能且缺乏农药相关资质证号 [7][12] - 上述产品均使用植物精油成分但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属于农药范畴需依法管理 [4][7] 企业关联信息 - 德敏舒产品经销商为广东德玛健康用品有限公司 生产企业为佛山市德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两者均未回应采访 [5] - swekp产品生产商为温州睿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认系代工厂并承诺联系品牌方整改) 旗舰店经营者为徐州市华楼奚电子商贸有限公司 [8] - 徐州市华楼奚电子商贸有限公司2024年12月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湖南华信柏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2025年7月因未公示年报被列入异常 [8] 行业规范依据 -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明确防蚊驱蚊类产品不属于化妆品 无论成分均属农药范畴 [4] - 农业农村部2021年意见规定标签标明防蚊功能的产品依法按农药管理 需标注农药登记证号等资质 [7] - 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指出未取得农药登记证宣传驱蚊功效涉嫌虚假宣传 市场监管部门可查处 [7]
“基孔热”令驱蚊产品更受关注,市场已逾百亿
新京报· 2025-08-20 14:0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驱蚊杀虫市场零售额达120.06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28% [1][2] - 狭义驱蚊市场规模从2017年51.81亿元增至2022年74.59亿元 预计2027年达101.7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7.56% [2] - 电热蚊香液成为最大细分品类 2022年规模达34.93亿元 占整体市场23.5% [11] 增长驱动因素 - 基孔肯雅热疫情刺激需求 京东平台驱蚊产品订单量环比增长60%-80% 叮当快药销量同比增长113%-138% [1][3] - 全球变暖导致蚊子活动范围扩大和周期延长 户外活动需求增加催生真实防蚊需求 [4] - 线上渠道高速增长 2022年线上规模18.27亿元 渗透率24.5% 2017-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2.28% [2]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企业超2.1万家 其中50%成立于1-5年内 市场集中度低 [5] - 头部企业包括朝云集团(综合市场份额第一) 润本(线上占有率19.9%) 上海家化(六神花露水线下份额73.3%) 榄菊(蚊香盘类份额20.33%) [7][8] - 外资品牌庄臣 日本安速 Vape等加入竞争 [7] 产品创新趋势 - 产品形态从传统蚊帐 花露水扩展至电蚊香液 驱蚊喷雾 防护贴等多场景应用 [1][10] - 婴童护理品类线上渠道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1% 远高于线下3% [10] -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如润本2024年研发费用3507.12万元同比增长36.49% 榄菊建立蚊虫观察室研究防蚊方法 [12] 出口表现 - 2025年1-6月蚊香出口量56267.3吨同比增长17.3% 出口额6115.8万美元同比增长15.3% [3] - 主要出口目的地为加纳 柬埔寨 菲律宾 塞内加尔和莫桑比克 [3] - 出口量前五地区为福建 广东 浙江 云南和江西 [3] 行业自律倡议 - 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呼吁反对恶性竞争 杜绝内卷乱象 [13] - 倡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聚焦产品功能升级和环保配方优化 [13] - 规范广告宣传用语 禁止夸大功效和概念炒作 [13]
中国驱蚊贴行业产业链全景图谱、领先企业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08-18 05:40
产品概述 - 驱蚊贴采用天然植物交叉配方和科学配制 是一种长效环保驱蚊产品 通过天然防蚊植物萃取物与高分子凝胶基质结合 并利用微滴包覆和恒速缓释控制技术制成 原料包括薰衣草精油、桉叶精油和香茅精油等 [3][5] - 产品只需贴在衣服或近人体位置 即可形成直径4-6米的保护圈 持续12-48小时有效防蚊 具有绿色环保、无毒无害特点 是居家必备日用品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驱蚊贴市场规模从2016年8.64亿元增长至2024年15.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7.15% [3][6] - 市场扩张主要受全球变暖导致蚊子活动范围扩大和周期延长推动 同时户外运动及露营热潮兴起使消费需求急剧攀升 [3][6] 政策环境 - 根据中国《农药管理条例》 凡标注防蚊驱蚊功能的产品均需按农药管理 无论成分为化学或植物源性 [5][10] - 2022年2月《"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普及 推广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 [5][10] - 2023年9月《关于切实加强当前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 [5][10] -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蚊虫化学防治技术标准》 介绍药物种类、剂型和剂量选择 强调安全高效 [10] 行业驱动因素 - 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健康意识增强 使消费者对驱蚊产品安全环保要求愈发严苛 驱蚊贴凭借安全无毒、绿色环保特点契合市场需求 [3][6] - 户外活动热潮兴起直接带动驱蚊产品市场扩张 [3][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薰衣草精油、桉叶精油、香茅精油等原料 以及胶片、粘合剂、贴纸等原材料 原料直接影响驱蚊效果 [6] - 中游为驱蚊贴生产制造 [6] -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商超 最终产品到达终端消费者 [6] 竞争格局 - 行业企业较多 市场集中度较低 竞争激烈 包括传统知名企业和新兴品牌 [7] - 主要企业有润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朝云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湖南九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7] 产品优势对比 - 驱蚊贴采用全天然植物萃取精华 不添加有害化学物质 更加安全健康 而传统产品主要依靠DEET化学成分 具有较低毒性且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11] - 驱蚊贴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 安全无毒 而传统产品因含化学成分 部分人群需谨慎使用 [11] - 驱蚊贴提供自然环保解决方案 符合环保趋势 传统产品化学成分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11] 市场趋势 - 个性化消费需求增加 企业将提供针对不同肤质和环境条件的定制化方案 包括香味调配、图案设计和功能优化 母婴群体和户外运动爱好者作为核心消费人群将受到更多关注 [8] - 科技发展推动产品效能升级 长效性成为核心研发方向 企业通过优化驱蚊配方 融合纳米技术与缓释技术延长驱蚊持续时间 并开发更稳定持久的驱蚊成分 [8] - 材料革新强化环保属性 可降解材料如玉米淀粉基材、竹纤维基材将普及 契合绿色环保需求 [8] - 电商平台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社交媒体直播带货成为市场突围关键战场 新兴销售渠道如户外运动用品店、母婴专卖店合作将扩大市场覆盖面 [8][9] 数据来源与报告背景 - 《2025-2031年中国驱蚊贴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基于最新中国产业链数据 融合权威官方统计、企业调研、资本市场洞察及全球信息 通过智能处理和算法验证确保分析可靠透明 [18] - 报告聚焦行业变化趋势、用户需求、投放选择、运营方法及实践案例 [4]
今日十大热股:雅江水电淘汰赛打响,中国电建、中国能建或掉队,西藏天路、山河智能杀进前排,驱蚊概念爆火彩虹集团封板!
金融界· 2025-07-24 01:2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盘中站上3600点但午后回落 最终未能守住该关口 [1] - 市场涨停板数量大幅减少至30只 较前一日"腰斩" [1] - 千亿市值龙头中国能建尾盘炸板 对市场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1] 雅江水电概念股动态 - 概念股进入淘汰赛阶段 中国能建和中国电建两大"巨无霸"占据热度榜首 [2] - 中国电建实现罕见3天3板 但成交额开始放大 [2] - 东方电气、西藏天路、山河智能等前排概念股均实现3天3板 [2] 可控核聚变概念崛起 - 雪人集团因可控核聚变概念实现首板涨停 热度值位列第三 [2] - 国机重装涉及可控核聚变和核电概念 同样实现3天3板 [2]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沪成立 获得115亿元增资 推动该概念成为市场焦点 [2] 医疗防护概念异动 - 彩虹集团热度陡升 因世卫组织警告基孔肯雅病毒在119个国家和地区传播 [2] - 全球约550万人面临该蚊媒病毒风险 国内佛山市已报告2659例确诊病例 [2] 市场人气热股排名 - 十大热门股依次为:中国能建、中国电建、雪人集团、东方电气、西藏天路、雅化集团、浙富控股、彩虹集团、山河智能、国机重装 [1] - 其他热度靠前个股包括:海立股份、润本股份、华新水泥、塞力医疗、高争民爆 [2]
润本股份营收增速连续5年超20% 拟6亿投建产研基地提高市占率
长江商报· 2025-05-08 00:41
公司投资计划 - 公司拟投资6亿元在广州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建设新的产研基地,项目名为“润本生物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包含办公区、研发区、生活区、生产制造区及配套工程 [2][4] - 新基地旨在提升产研能力、拓展业务范围、巩固C2M供应链壁垒并提高市场占有率 [2][4][5] - 2024年公司已竞得同园区3.2953万平方米地块,投资7亿元建设“润本智能智造未来工厂项目”,但因面积不足无法满足长期规划需求,2025年5月又竞得毗邻的3.1585万平方米地块 [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3.18亿元(同比增长27.61%),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32.80%),均创历史新高 [2][8] - 2020年以来营业收入连续5年增速超20%,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56亿元(+47.06%)、10.33亿元(+20.66%)、13.18亿元(+27.61%) [3][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4亿元(+44%),净利润4419.74万元(+24.60%) [11][1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货币资金6237.64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3.24亿元,资产负债率仅7.69% [6] 产品与研发 - 2024年驱蚊系列营收4.39亿元(+35.39%),婴童护理系列营收6.9亿元(+32.42%),精油系列营收1.58亿元(+7.88%) [8]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951.26万元、2569.44万元、3507.12万元,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769.09万元(+11.75%) [10][12] - 截至2024年末研发人员151人(占总人数16.4%),累计拥有专利95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12项、外观设计71项),2024年新增13项专利 [11] - 2024年参与起草《儿童油膏》等7项团体标准和国家标准 [11] 毛利率与分红 - 2022-2024年毛利率持续提升,分别为54.19%、56.35%、58.17%,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57.67%(同比提升1.98个百分点) [9][12] - 2024年度拟10派2.3元(含税),分红金额9305.65万元,创上市后新高 [13]
润本股份(603193):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高增,持续强化婴童护理赛道布局
民生证券· 2025-04-29 06: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润本股份2024年营收和利润高增,2025Q1延续增长态势,线上渠道和婴童护理品类表现亮眼,毛利率稳步提升,公司持续强化婴童护理业务布局,上新多款婴童防晒产品值得期待,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18亿元,同比+27.61%;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32.8%;扣非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32.28%。24Q4营收2.81亿元,同比+34.01%;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 - 13.28%;扣非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 - 19.57%。2025Q1营收2.4亿元,同比+44%;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24.6%;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22.85% [1] 渠道与产品情况 - 线上渠道增长亮眼,线上直销营收7.74亿元,同比+24.84%,毛利率63.07%,同比+1.24pct;线上平台经销营收1.65亿元,同比+23.38%,毛利率55.66%,同比+7.01pct;线上平台代销营收0.31亿元,同比+4.06%,毛利率52.09%,同比+4.45pct;非平台经销商营收3.47亿元,同比+39.64%,毛利率48.89%,同比+1.15pct [2] - 分产品来看,驱蚊系列营收4.39亿元,同比+35.39%,毛利率54.18%,同比+3.87pct;婴童护理系列营收6.90亿元,同比+32.42%,毛利率59.81%,同比+1.52pct;精油系列营收1.58亿元,同比+7.88%,毛利率63.44%,同比+0.73pct;其他产品营收0.30亿元,同比 - 25.51%,毛利率49.92%,同比 - 5.89pct [2] 盈利指标情况 - 毛利率方面,2024年公司毛利率58.17%,同比+1.83pct;2025Q1毛利率57.67%,同比+1.98pct [3] - 费用率方面,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8.80%/2.45%/2.66%,同比变化+2.78pct/ - 0.74pct/+0.17pct;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1.45%/3.69%/3.20%,同比变化+1.30pct/ - 0.63pct/ - 0.92pct [3] - 净利率方面,2024年归母净利率22.77%,同比+0.89pct;扣非归母净利率21.94%,同比+0.77pct。2025Q1归母净利率18.41%,同比 - 2.87pct;扣非归母净利率16.09%,同比 - 2.77pct [3] 业务布局情况 - 润本婴童护理业务持续加码,截至2025年4月旗下有6款婴童防晒产品,涵盖物理与化学防晒,防晒系数覆盖SPF20 - 50,价格区间29 - 49.9元 [4] 盈利预测情况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0/5.1/6.4亿元,同比增速+33.0%/+26.9%/+26.5%,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36x、28x、22x [4] 财务报表预测情况 - 营收方面,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为16.91亿元、21.18亿元、26.1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8.3%、25.2%、23.2% [5]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方面,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为3.99亿元、5.06亿元、6.4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3.0%、26.9%、26.5% [5] - 其他财务指标如毛利率、净利率、ROA、ROE等在2025 - 2027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偿债能力和经营效率指标也呈现出较好的态势 [7][8]
润本股份:润本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主板上市公告书
2023-10-15 07:38
上市信息 - 润本股份股票于2023年10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代码“603193”[3][23] - 本次发行后总股本为404,593,314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票数量为58,864,495股,占比14.55%[8]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60,690,000股,发行价格为17.38元/股[24][46] - 发行市盈率分别为37.34倍、38.72倍、43.93倍、45.56倍,发行市净率为4.15倍[46] - 发行后每股收益为0.38元,每股净资产为4.19元[47]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05,479.22万元,净额为97,122.85万元[47] 业绩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为9,182.45万元、11,667.62万元和15,436.62万元,累计3.63亿元,营业收入分别为44,282.83万元、58,214.72万元和85,608.92万元,累计18.81亿元[26]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天猫、京东、抖音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32,202.59万元、41,184.65万元和59,163.30万元,占比分别为72.75%、70.77%和69.14%[13] - 报告期各期,公司前五大单品销售金额分别为21,868.95万元、25,574.55万元、29,307.86万元,销售集中度分别为49.40%、43.95%和34.25%[14] 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卓凡投控,发行前持有公司52.45%股份,发行后持股不变,占比44.58%[28][41] - 赵贵钦和鲍松娟分别直接持有发行人21.09%、5.61%的股份,两人通过卓凡投控间接持有发行人52.45%的股份,赵贵钦通过卓凡承光间接控制发行人6.23%的股份表决权,夫妇合计控制发行人85.38%的股份表决权[30] - 卓凡合晟持有公司474.3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38%;卓凡聚源持有公司91.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27%[36] 未来展望 - 公司拟扩大业务规模,加强市场开拓和推广,提高盈利规模与能力[116] - 公司将加强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117] - 公司将统筹安排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保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加快项目实施[118] - 公司完善利润分配机制,强化投资回报机制,保障股东合理投资回报[119] 股份限售与减持 - 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等承诺自公司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63][65][67][68][69] - 员工持股平台卓凡合晟和卓凡聚源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相关股份[41] - 股东减持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股数不超总数50%[78][79][82] 稳定股价与赔偿承诺 - 公司股票上市三年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启动稳定股价方案[86] - 若招股书有重大违规影响发行条件,公司将依法回购首次公开发行的全部新股[104] - 保荐人、审计及验资机构等承诺因制作文件有虚假等问题致投资者损失,依法赔偿[114]
润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8-11 09:12
发行上市 - 公司拟发行不超6069.00万股A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1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40459.3314万股[7][34] - 每股面值1.00元,拟上市上交所主板,保荐人是申万宏源证券[7] 业绩数据 - 2022年资产总额82542.02万元、营业收入85608.92万元、净利润16004.49万元[49]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57914.83万元,同比增31.93%;净利润11946.87万元,同比增52.10%[61] - 2023年1 - 9月预计营业收入87000 - 92000万元,同比增27.72% - 35.06%[64] 用户数据 - 2019 - 2022年天猫、京东平台直营店铺年购买用户数由537.95万人增至1041.22万人[48] 市场份额 - 2022年驱蚊产品线上市场占有率约19.9%、婴童护理产品线上约4.2%[48] - 2022年驱蚊产品整体市场份额约5.0%,电热蚊香液约16.2%,驱蚊液约15.9%[54] 未来展望 - 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为契机,实现多平台、多渠道、多品类快速发展[69] 股权结构 - 发行前卓凡投控持股52.45%,发行后占比44.58%;赵贵钦发行前占21.09%,发行后占17.92%[176] - JNRY VIII HK Holdings Limited持有发行人10%的股权[16] 子公司情况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有8家全资子公司,无参股公司及分公司[143] - 广州润康家2022年总资产2629.56万元,净资产1422.90万元,营业收入8181.29万元,净利润113.00万元[143]
润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7-07 23:40
上市信息 - 公司拟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6,069.00万股A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0,459.3314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5%[7][34]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7][31] - 发行申请尚需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履行相应程序[3] 业绩总结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85,608.92万元,净利润16,004.49万元,年末资产总额82,542.02万元[49][51]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9.04%,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99%,扣非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66%[51] - 2023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15,150.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81%;归母净利润2,112.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59%[60]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业收入61,000 - 63,000万元,较2022年1 - 6月增长38.96% - 43.51%[62] - 2023年1 - 6月预计归母净利润11,000 - 12,000万元,较2022年1 - 6月增长40.04% - 52.77%[62] 用户数据 - 2019 - 2022年,天猫、京东平台直营店铺年购买用户数由537.95万人增至1041.22万人[48] 市场情况 - 2021年中国零售电商平台份额中,淘系(包括天猫与淘宝)为52%,京东为20%[24][68] - 我国驱蚊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51.81亿元增至2022年的74.5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56%,预计2027年达101.70亿元[46] - 2022年驱蚊线上市场规模约为18.27亿元,线上渗透率约为24.50%,2017 - 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28%,2022 - 2027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38%[46] - 个人护理行业2022年市场规模达5118.18亿元,线上渠道市场规模约为2245.86亿元,占比约为43.88%[46] 产品销售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天猫、京东、抖音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32,202.59万元、41,184.65万元和59,163.3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2.75%、70.77%和69.14%[24][68] -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单品的销售金额分别为21,868.95万元、25,574.55万元、29,307.86万元,销售集中度分别为49.40%、43.95%和34.25%[25][70] - 2022年公司驱蚊产品线上市场占有率约为19.9%、婴童护理产品约为4.2%[48] - 2022年公司驱蚊产品整体市场份额约5.0%,线上渠道约19.9%;电热蚊香液整体市场份额约16.2%,驱蚊液约15.9%[54] - 2022年公司婴童护理产品整体市场份额约1.9%,线上渠道约4.2%;儿童面霜整体市场份额约8.6%,儿童润唇膏约9.5%[54] 生产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生产产量占比分别为68.95%、67.84%和75.69%[38] - 2022年公司80.56%的产品可自行生产,两大生产基地建筑面积总计约10.50万平方米[44] 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卓凡投控,实际控制人为赵贵钦、鲍松娟[31] - JNRY VIII HK Holdings Limited持有发行人10%的股权[16] - 本次发行前,赵贵钦与鲍松娟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85.38%股份[82]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90272万元将用于四个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包括黄埔工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36881万元、渠道建设与品牌推广项目34391万元、信息系统升级建设项目9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0000万元[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