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镁铝合金
icon
搜索文档
宜安科技(300328) - 300328宜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2
2025-09-22 01:35
液态金属(非晶合金)业务 - 液态金属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光洁度、高弹性、耐腐蚀和耐磨损特性 [1] - 聚焦消费电子、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文体器材四大应用场景 [8][13][59] - 拥有中国最大规模非晶合金生产线,具备全制程能力 [5][12][51][56] - 正推进手机中框结构件研发 [1][52] - 与LQMT公司2016年签署平行许可协议 [5][12] - 散热技术拥有专利但尚未商业化应用 [55] 机器人领域布局 - 液态金属和镁铝合金可用于机器人结构设计和关节技术 [2][8][19] - 已设立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人事业部 [13] - 正与产业链客户合作开发生产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外壳等零部件 [6][13][28] - 相关产品处于研发阶段,未切入北美客户 [33][63] 镁铝合金业务 - 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产品 [17] - 拥有一体化精密铸造工艺和3000T以下半固态压铸产线 [8] - 3000T半固态压铸机目前正在试模阶段 [19] - 受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影响,产品单价下降15%-20% [26] - 墨西哥设厂综合服务北美客户 [8] 医疗器械业务 - 可降解镁界面螺钉产品正在申请注册审批 [4][9][36][62] - 第一款镁骨钉年产能约5万颗 [10][24] - 已于近日收到补正资料通知,需在1年内提交 [19][57][68] - 高纯镁支架、牙膜、脊柱融合器等产品正在研发中 [50] 压铸设备情况 - 6100T压铸机项目仍在与客户洽谈中 [3][7][25][27][71] - 清溪长山头新建厂房预计2027年1月8日竣工 [29]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子公司逸昊金属正在引进战略投资者 [18][41][49][53][64][66][69][70] - 小额快速定增项目已获股东大会授权 [53] - 前实控人李扬德关于LQMT股份转让的承诺仍然有效 [38][39][43][44] 客户与订单情况 - 铰链主轴主要交付给安费诺等铰链组装厂 [11][31][42] - 目前未向蓝思科技供货铰链产品 [30] - 未涉及英伟达相关业务 [48][67] - 镁合金订单充足但受关税影响出现下滑 [32] 研发与专利布局 - 在非晶合金成分、成型技术设备等多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5][12][51][56] - 已建立液态金属专利护城河 [54] - 子公司德威铸造正研发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COB灯带散热 [11] 业绩与经营状况 - 业绩下降主要因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传导导致产品单价下降 [26] - 目前现金流正常,正通过多种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37][45][58] - 生产经营正常,订单较为充足 [26][32]
一份“调研报告”搅动产业链:谁是特斯拉机器人一级供应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0:17
疑似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信息泄露事件 - 一份涉及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一级供应商及外壳材料的"调研报告"于9月10日在网络流传 但上市公司未予证实且电话未能接通 [1] - 报告提及"友商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停产"并称特斯拉最终仅保留两家供应商 但未获企业官方确认 [2] - 报告强调特斯拉未采用PEEK材料 而是大量应用镁铝合金 [4] 人形机器人板块股价波动 - 9月10日板块相关个股分化:震裕科技下跌4.64% 浙江荣泰上涨6.47% [1] - 9月11日人形机器人板块(886069)整体上涨2.76% 三花智控、银轮股份、震裕科技、浙江荣泰分别涨3.76%、3.73%、2.87%、0.68% [1] - 宝武镁业因材料应用传闻9月10日收涨4.88% 9月11日涨停 [4] - 2025年以来至9月11日 银轮股份、浙江荣泰、震裕科技累计涨幅达100.48%、359.77%和206.95% [5] 企业供应链地位回应与业务进展 - 三花智控表示因客户保密要求无法披露是否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2] - 浙江荣泰称与国内外主要机器人客户合作顺利 但受保密限制无法透露细节 [2] - 震裕科技2025年半年报披露线性执行器模组及行星滚柱丝杠已直接对接海外大客户并通过头部客户验证 [2] - 银轮股份自主研发关节模组一体化集成及热管理方案 已推出第一代旋转和线性关节产品 目标聚焦国内外头部客户 [3] - 宝武镁业确认镁铝合金产品供应人形机器人 但当前量较少且处于合作初期 [4] 浙江荣泰股东动态与资本运作 - 股东郑敏敏减持100万股 戴冬雅减持166.85万股 第三大股东宜宾晨道减持363.71万股(占总股本约1%) [6] - 游资章建平于2025年第二季度新进成为第六大股东 持股比例3% [7]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收购上海狄兹精密机械51%股权 并成立全资子公司浙江荣泰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以推进机器人业务产业化 [7] - 9月8日至10日公司股价因异常波动(累计涨幅偏离值超20%)发布公告 称无未披露重大事项 [7]
一份“调研报告”搅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谁是特斯拉机器人一级供应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3:33
市场传闻与股价波动 - 一份疑似特斯拉人形机器人Tier1供应商的调研报告在网上流传 提及人形机器人外壳材料及供应商信息 [1] - 9月10日相关概念股出现分化 震裕科技下跌4.64% 浙江荣泰上涨6.47% [1] - 9月11日人形机器人板块整体上涨2.76% 三花智控 银轮股份 震裕科技 浙江荣泰分别上涨3.76% 3.73% 2.87% 0.68% [1] 特斯拉供应链厂商动态 - 山西证券信息显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两大Tier1厂商为拓普集团和三花智控 [2] - 三花智控对是否进入特斯拉供应链表示"客户保密要求高 不能对外披露" [2] - 浙江荣泰表示与国内外主要机器人客户的人形机器人项目推进顺利 但涉及保密要求不便透露具体信息 [2] - 震裕科技披露线性执行器模组及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已直接对接海外大客户 并获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验证 [2] - 银轮股份已研发出第一代旋转和线性关节模组产品 客户拓展围绕国内外头部客户 [3] 材料技术路线争议 - 传闻称特斯拉未使用PEEK材料 而是大量应用镁铝合金 [3] - 宝武镁业表示镁铝合金产品对人形机器人供应量较少 因合作刚起步且市场规模有限 [3] - 9月10日宝武镁业收涨4.88% 9月11日股价涨停 [3] 股东结构与资本运作 - 2025年以来至9月11日 银轮股份 浙江荣泰 震裕科技累计涨幅达100.48% 359.77% 206.95% [4] - 浙江荣泰三大股东减持:郑敏敏减持100万股 戴冬雅减持166.85万股 宜宾晨道减持363.71万股(占总股本1%) [5] - 游资章建平2025年第二季度新进成为第六大股东 持股比例3% [6] - 浙江荣泰2025年第二季度收购上海狄兹精密机械51%股权 并成立全资子公司浙江荣泰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6] - 公司股票9月8日至10日连续三日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 属于异常波动 [6]
三祥新材股价下跌2.11% 固态电池概念受关注
金融界· 2025-08-26 20:03
股价表现 - 8月26日收盘价27.7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60元 跌幅2.11% [1] - 当日成交量12.63万手 成交金额3.52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437.92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1812.30万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专注于锆系新材料及镁铝合金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应用于建筑陶瓷、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等领域 [1] 战略布局 - 公司为福建地区重要新材料企业 [1] - 已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进行业务布局 [1]
中金: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大势所趋 轻量化板块关注度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00:01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是行业发展趋势 特斯拉和波士顿动力等厂商在产品迭代中加码轻量化 材料优化、结构优化和工艺优化是三大实现路径 行业预计2025年开启量产元年 市场关注点从高壁垒赛道转向起量后能贡献弹性的赛道 轻量化板块关注度提升 [1][2] 材料优化 - 铝合金综合性能优秀 已在汽车领域成熟应用 未来有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外壳、结构件和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等部位 [2] - 镁合金性能、散热性和减震性突出 此前受价格波动和加工难度限制 伴随镁供给改善和压铸工艺成熟 有望应用于机器人骨架、外壳、关节和散热减震件 [2] - PEEK材料具有质量轻、比强度大和耐磨优势 已在汽车、航空、电子等行业广泛应用 未来有望应用于机器人关节齿轮轴、骨架和护套外壳件 [2] 结构优化 - 结构优化是低成本实现轻量化的优选 分为尺寸优化、形状优化和拓扑优化三类 [3] - 拓扑优化可兼顾轻量化与性能优化 以波士顿动力为代表的企业已开始实践 未来有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广泛应用 [3] 工艺优化 - MIM金属注射成型适用于高效大批量生产精密小型零件 Figure已尝试采用该工艺 [3] - 3D打印具备轻量化和定制化优势 Figure和波士顿动力等厂商已开始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3]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持续完善“8+8+4”产业体系,构建东莞新质生产力培育高地[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9 01:07
东莞市现代化产业体系 - 东莞市构建"8+8+4"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形成立体化产业生态[1][14] - 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包括食品饮料、造纸及纸制品、纺织服装等,2024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9.1%[7][9] - 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7][14] - 四大未来产业包括下一代移动通信、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瞻布局培育新动能[1][14] 东莞市经济运行 - 2024年东莞市GDP达12282.15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800.80亿元,增长6.6%[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8%,化工制造业增长8.7%[7]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7] - 智能手表、路由器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1.5%、46.8%,高技术产品快速增长[7] 企业创新与资本市场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3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200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9] - 2024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500家,新增A股上市企业4家,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六[9] - 代表企业包括生益科技、拓斯达、易事特等,覆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多个领域[2][24][25] 政策支持与发展目标 - 东莞出台《关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11][12] - 目标到2027年培育7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超42%[17] -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力争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30] 产业空间布局 - 构建"一主两副六片区"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强化行政文化功能,松山湖和滨海湾聚焦科技创新[19][21] - 形成电子信息制造、电气机械两大千亿级支柱产业,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新兴产业[21][22] - 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基础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次发展[21][27] 发展趋势 -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突破半导体等"卡脖子"技术,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地[29] - 加速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耦合,建设智能工厂,推动全流程智能化升级[30] -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储能等领域,建设零碳园区[31] - 深化与广深产业协同,打造"湾区制造+全球市场"开放型经济[32]
研判2025!中国航空产业园行业产业链、相关政策及行业现状分析:产业园数量激增彰显政策红利效应,市场需求复苏与低空经济崛起共推产业景气攀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0 02:37
行业概述 - 航空产业园是以航空产业为主导的特定区域,集中航空制造、研发、维修、运营等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链协同发展 [1] - 按功能定位分为制造型园区、服务型园区和综合型园区三大类 [1] - 2024年中国航空产业园数量达128个,同比增加14个,直接呼应国家战略支撑 [1][12] 行业发展历程 - 2003-2008年为起步阶段,首个通用航空产业园山东大高通用航空城建成,2008年底产业园数量仅8个 [3] - 2009-2014年为平稳增长阶段,各地出台通航发展规划,2014年底产业园数量增至44个 [3] - 2015年至今为快速增长阶段,国家政策引导下产业园数量年均增加10个,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3]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航空煤油、钛合金等)、零部件(航空发动机、传感器等)及基础装备与服务 [5] - 中游为航空产业园运营和服务环节 [5] - 下游为航空公司、维修企业、通航服务商等 [5] 相关政策 - 2024年工信部等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2027年实现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装备商业应用 [9][11] - 民航局《"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设定2025年通用航空器在册数达3500架目标 [1][12] - 上海临港大飞机产业园规划2026年新增投资700亿元,贵州安顺航空产业城连续5年每年获5亿元财政支持 [1][12] 行业现状 - 2024年民航旅客运输量7.3亿人次同比增18.1%,货邮量同比增22.1%,低空经济崛起推高产业景气度 [1][12] - 国防支出1.67亿元同比增5.36%,重点投向航空技术创新与装备升级,与航空产业园形成深度协同 [7] - 东部沿海产业园主攻大飞机制造,内陆军工重镇形成集群优势,新兴区域聚焦无人机等突破 [14] 部分产业园情况 -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聚集400余家配套企业,覆盖整机制造、航空新材料等全产业链 [16] - 沈阳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规划面积127平方公里,总投资500亿元,重点发展飞机机体等产业 [16][18] - 珠海航空产业园总投资3100亿元,覆盖核心区、加工区和配套区总计5171公顷 [16]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核心方向,无人机物流、新能源飞机等加速应用 [21] - 产业集聚:东部形成高端制造集群,中西部打造特色产业,低空经济试点推动生态多元化 [22] - 国际合作: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扩建,C919拓展海外市场,中国标准加速国际化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