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黄滴丸
icon
搜索文档
维康药业重磅新药迈入三期临床 肝纤维化中成药迎新进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9-25 13:41
临床试验进展 - 维康药业与盈科瑞共同申办的黄甲软肝颗粒Ⅲ期临床试验项目启动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设计 计划纳入480例受试者[1] - 该药物适应症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郁脾虚兼瘀血阻络证) 属于乙肝疾病后期 旨在评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 - 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黄甲软肝颗粒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临床获益超过潜在风险[1] 竞争格局 - 当前以肝纤维化为适应症开展临床试验的中成药仅有4个 除复方鳖甲软肝片已开展Ⅲ期试验外 其余均处于Ⅱ期或Ⅱa期[2] - 黄甲软肝颗粒是针对肝纤维化适应症进展速度较为领先的中成药 Ⅲ期试验开展有望进一步推进其上市进程[2] 研发实力 - 公司已成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省级企业研究院 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 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 诺贝尔奖工作站等多个科研平台[2] - 公司聘任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担任首席科学家 已打造出银黄滴丸明星产品 并积极打造灵芝孢子粉新大单品[2] 市场前景 - 我国慢乙肝患者基数庞大 2030年消灭乙肝目标明确 2023年慢性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仅为22%和15%[1] - 药品若成功上市将丰富中成药在肝纤维化治疗方面的临床选择 有助于提升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诊疗水平[3]
维康药业携手19家临床中心 启动黄甲软肝颗粒临床三期试验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3:02
临床试验进展 - 维康药业与盈科瑞共同申办的黄甲软肝颗粒Ⅲ期临床试验启动会于9月25日召开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牵头 联合19家临床试验中心参与[1] - 该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设计 拟纳入480例受试者 旨在验证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 - 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临床获益超过潜在风险[1]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批中心数据显示 目前以肝纤维化为适应症开展临床试验的中成药共有4个 包括雪蟾软坚柔肝片(Ⅱ期)、郎庆阿塔颗粒(Ⅱa期)、复方鳖甲软肝片(Ⅲ期)和百令疏肝胶囊[2] - 同类药物中复方鳖甲软肝片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与黄甲软肝颗粒形成直接竞争关系[2] 公司业务概况 - 维康药业总部位于浙江丽水 主营业务涵盖现代中药及西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重点布局抗生素类、清热解毒类和妇科类领域[2] - 主要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益母草软胶囊、益母草分散片等中成药以及罗红霉素软胶囊等西药 生产剂型覆盖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2] - 公司除医药工业外还从事中医门诊业务和区域医药商业流通业务[2] 研发进展与市场反应 - 根据2025年半年报 黄甲软肝颗粒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研究 正处于与CDE沟通Ⅲ期临床试验的阶段[3] - 9月25日临床试验启动消息公布后 公司股价当日涨幅达9.83% 盘中最高涨幅超过13%[3]
维康药业重磅新药迈入三期临床,肝纤维化中成药赛道迎新进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2:21
核心事件 - 维康药业与盈科瑞共同申办的黄甲软肝颗粒III期临床试验项目于2025年9月25日召开启动会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牵头 全国19家中心参与[1] - 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设计 计划纳入480例受试者 旨在验证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 产品研发进展 - 黄甲软肝颗粒适应症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郁脾虚兼瘀血阻络证) 属乙肝疾病后期[2] - 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临床获益超过潜在风险[2] - 目前国内以肝纤维化为适应症开展临床试验的中成药仅4个 除复方鳖甲软肝片已开展III期试验外 其余均处于II期或IIa期 黄甲软肝颗粒进展速度较为领先[3] 市场空间与政策背景 - 我国慢性乙肝感染者约9300万人 慢性乙肝患者约2023万例[2] - WHO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新发感染率减少90% 死亡率减少65% 诊断率达90% 治疗率达80%[2] - 当前我国慢性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仅为22%和15% 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 公司研发体系 - 公司已建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诺贝尔奖工作站等多个科研平台[3] - 聘任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担任首席科学家 强化制药领域核心竞争力[3] - 已打造明星产品银黄滴丸 并积极开发灵芝孢子粉新大单品 开拓第二成长曲线[3] 产品管线与生产能力 - 公司构建覆盖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软胶囊剂、丸剂(滴丸)的多剂型生产体系[1] - 主要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益母草软胶囊、益母草分散片、七叶神安分散片、枫蓼肠胃康分散片、人参健脾片等中成药及罗红霉素软胶囊等西药[1]
维康药业上半年业绩短期承压 中药创新与灵芝产业奠基未来成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11:1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5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0.64亿元[1] - 业绩变动主要因销售减少及上年处置子公司导致合并范围缩减[1] - 医药零售行业普遍增长放缓与利润承压[1] 业务结构调整 - 主动剥离医药零售业务的全资孙公司以优化业务结构[1] - 短期面临业绩阵痛但核心竞争优势保持稳健[1] - 未来聚焦中药创新有望逐步重回成长轨道[1] 研发体系与创新能力 - 邀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并设立诺贝尔奖工作站[2] - 构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高能级平台[2] - 玉屏风滴丸获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 枫蓼肠胃康分散片等5款产品评为省级工业新产品 血塞通泡腾片等8款药品登记为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2] 产品线与生产体系 - 产品涵盖银黄滴丸 益母草软胶囊 七叶神安分散片等多款中药[1] - 生产体系覆盖硬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软胶囊剂 丸剂(滴丸)等多剂型[1] - 积极拓展中药大健康领域 推进灵芝孢子粉(破壁)产品布局并储备灵芝系列产品[2] 灵芝产品战略与竞争优势 - 依托浙江龙泉"中华灵芝第一乡"产地优势建立无污染无添加无公害种植体系[3] - 采用低温物理超微破壁技术实现98%破壁率 提升生物利用度并构建工艺壁垒[3] - 线上+线下渠道协同推进 与乡亲大药房 四平神农 普润康泰 齐泰医药等举办灵芝体验官活动并达成深度战略合作[3]
公司资金被长期占用未及时披露,维康药业及多名责任人被罚超千万
贝壳财经· 2025-07-01 04:58
公司违规与处罚 - 维康药业及实控人刘忠良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且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存在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1] - 浙江证监局拟决定对维康药业及公司多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罚款金额总计1460万元 [1] - 实控人刘忠良组织、指使维康药业以支付工程设备款名义转出资金至其控制的个人账户,2020年至2023年6月资金占用期末余额分别为7811.88万元、8950.65万元、1.47亿元、1.51亿元,占当期净资产比例分别为5.64%、6.35%、10.43%、10.24% [2] - 维康药业在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中称不存在资金被实际控制人占用的情况,但实际存在未披露的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3] - 浙江证监局对维康药业处以500万元罚款,对刘忠良处以700万元罚款,对其他多名责任人处以60万至120万元不等的罚款 [3] 公司财务状况 - 维康药业自上市以来净利润逐年下滑,2020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9649.54万元、4444.43万元、-803.86万元、-1.4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985.47万元 [7] - 2024年公司出售医药零售业务的全资孙公司取得投资收益约900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741.85万元 [8] - 公司产品单价下降,销售和管理不及预期,导致产品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下滑 [8] 公司业务与战略 - 维康药业主营现代中药及西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益母草软胶囊、七叶神安分散片等中成药 [7] - 公司业绩下滑部分原因是产品被调出多个省份的地方医保目录 [8] - 未来公司计划加大核心产品销售,开拓更多销售渠道,加强中药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研发,并战略打造大单品灵芝孢子粉 [9] 监管关注与整改 - 近两年维康药业多次因信披违规、违规占用资金等问题受到监管部门关注 [4] - 2023年7月因2022年度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被出具警示函,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区间为8030万元至1亿元,实际仅为4444.43万元 [5] - 2024年4月因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被采取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措施 [5] - 截至2023年12月相关方已归还全部占用资金1.42亿元,并于2024年3月支付全部资金占用利息 [6] - 2024年5月深交所对维康药业的年报问询函重点关注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实控人长期资金占用、2023年毛利率大幅下滑等现象 [6]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且信披违法 维康药业与6名高管被罚1600万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6-30 13:04
公司违规与处罚 - 公司及6名时任高管因实际控制人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且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处罚1600万元 [2] - 2020年至2023年实际控制人刘忠良通过工程设备商转出资金至个人账户,期末占用余额分别为0.78亿元、0.9亿元、1.47亿元、1.51亿元,占当期净资产比例分别为5.64%、6.35%、10.43%、10.24% [3][5] - 公司在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中称不存在资金被实际控制人占用情况,但实际占用资金包含募集资金5400.05万元 [6] 公司治理变动 - 2024年5月起刘忠良离任董事及董事长职务,孔晓霞由总经理降为副总经理 [7] - 现任董事长为刘忠良之子刘洋,1991年出生 [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0年8月上市后业绩逐年下滑,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0.97亿元、0.49亿元、-0.09亿元 [4][9] - 2024年亏损扩大至1.47亿元,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0.2亿元,主要因产品追溯码添加和说明书更换导致销售退回 [10]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0.7亿元同比减少65.1%,净利润-0.1亿元 [11] 业务情况 - 公司核心中药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益母草软胶囊等,仅益母草分散片为独家品种 [8] - 2024年销售费用2.01亿元占营业收入57.26%,研发费用0.14亿元仅占4%且同比减少66.85% [10]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变化、医保政策影响、市场竞争加剧及研发投入周期长未产生效益 [10]
实控人违占资金超1.5亿 维康药业将收千万罚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2:26
资金占用违规 - 公司及实控人刘忠良因未披露关联方资金占用及可转债募集说明书虚假记载被处以总计1400万元罚款[1] - 2020年至2023年6月期间通过工程设备款名义转移资金至个人账户累计占用超过1.5亿元最高年份占比净资产超10%[1][2] - 2022年申请发行可转债时仍声称不存在资金被实际控制人占用导致申报文件失实[1] 资金占用手法 - 实控人组织公司以支付工程设备款名义转出资金经中间账户周转后流入其个人控制账户[2] - 占资规模从2020年7811万元增至2023年1.51亿元分别占当期净资产5.64%6.35%10.43%10.24%[2] - 交易未履行审议程序也未在2020-2022年报及2023年半年报中披露[2] 业绩持续下滑 - 2020年净利润1.08亿元2021年降至9649万元2022年腰斩至4897万元2023年首度亏损895万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1.47亿元[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暴跌65.10%至6977万元亏损扩大至985万元[3] - 毛利率从2020年72.41%骤降至2024年42.23%五年间下降30个百分点[3] 业务转型 - 2024年9月剥离医药零售业务聚焦中药研发与灵芝孢子粉大健康产品[4] - 明星产品银黄滴丸获2024零售终端感冒药榜首但未能扭转业绩下行[4] 投资者索赔 - 2021年3月31日至2024年12月27日期间买入股票并在2024年12月28日后仍持有或卖出亏损的投资者可依法主张赔偿[5] - 截至2025年6月末股价报17.04元市盈率-62.59倍总市值萎缩至24.7亿元[5]
维康药业及相关责任人被罚超1400万元 公司近年业绩持续恶化,实控人刘忠良:困难是暂时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9 13:46
行政处罚及资金占用 - 维康药业因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不准确、不完整被浙江证监局行政处罚,罚款总额超过1400万元,其中公司被罚500万元,实控人刘忠良被罚700万元 [1] - 2018年至2023年期间,刘忠良通过工程款支付方式占用公司资金累计1.42亿元(5629.13万元+8539.85万元),资金主要用于朋友新药研发、对外投资及亲属资金拆借 [2][3] - 资金占用期末余额从2020年的7811.88万元(占净资产5.64%)增至2023年6月的1.51亿元(占净资产10.24%),截至2024年底已全部归还本金及利息 [3] 公司治理变动 - 刘忠良自2015年3月至2024年5月担任董事长,2024年5月卸任后由其子刘洋接任董事长职务,刘忠良目前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1] - 除刘忠良外,公司前总经理卢卫芳、时任总经理孔晓霞、财务总监王静等6名高管被列为信息披露违法直接责任人员 [4]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从9649.54万元降至-1.47亿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同比扩大140.50%至-985.47万元 [6] - 毛利率从2020年的72.41%降至2023年的50.39%,2024年医药制造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18.96个百分点至42.23% [7] - 业绩恶化主因包括集采政策冲击、产品调出医保目录、销售折扣增加及新产业园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的成本上升 [6][7] 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已处置医药商业零售连锁业务,未来将聚焦中医药产品研发生产,实控人称"困难是暂时的",预计2-3年后新药批文将带来新发展 [6][7] - 处方药销售占比下降及大健康产业园折旧成本未有效分摊是毛利率下滑的重要原因 [7]
维康药业核心产品技术获奖,中医药创新再进一步
中国基金报· 2025-06-11 11:35
维康药业专利获奖与技术创新 - 公司凭借专利"一种缓释耐高温的滴丸基质及包含该基质的银黄滴丸"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项目,标志着其中药现代化技术获国家级认可[4] - 该专利技术载体银黄滴丸采用金银花与黄芩提取物科学配伍,在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及上呼吸道感染治疗领域具有显著优势[2] - 银黄滴丸已完成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上焦实热证)的Ⅱ期临床试验,正与CDE沟通Ⅲ期临床试验,有望拓展应用场景[2] 银黄滴丸市场表现与科研支撑 - 银黄滴丸2025年入选"10万+药房门店明星产品"榜单,2024年登顶"中国医药·品牌榜"零售终端成人感冒用药榜首,并入选浙江省先进技术创新成果[2] - 公司建立了包括省级企业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在内的多层次科研平台,并聘任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担任首席科学家[2] - 公司已构建覆盖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软胶囊剂、丸剂(滴丸)的多剂型生产体系,主要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益母草软胶囊等中成药及西药[1] 第二增长曲线布局 - 公司利用龙泉"中华灵芝第一乡"产地优势,构建"三无"质量壁垒,其灵芝孢子粉产品通过低温物理超微破壁技术实现98%破壁率[3] - 渠道端采用"线上+线下"模式,配合灵芝孢子油、灵芝饮片等储备产品,为业务增长打开新空间[3] - 财通证券高层近期赴公司调研,双方拟在资本运作、产业升级等领域深化合作,有望进一步发掘资本市场价值[3] 行业地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展现出中药现代化企业的创新实力,通过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持续引领成长[3] - 在中医药产业升级背景下,兼具科研底蕴和市场敏锐度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3]
维康药业:银黄滴丸再获殊荣 灵芝孢子粉构建第二成长曲线
中国基金报· 2025-05-29 10:15
公司荣誉与产品认可 - 维康药业荣获"2025鸿鼎榜单VIP合作企业"称号,明星产品银黄滴丸入选"10万+药房门店明星产品"榜单[1] - 银黄滴丸由金银花和黄芩提取物科学配伍而成,适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治疗[1] - 2024年银黄滴丸斩获"中国医药品牌榜"零售终端成人感冒用药榜首,核心专利技术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 - 银黄滴丸项目入选浙江省先进(未来)技术创新成果,三重权威认证验证公司技术创新优势[1] 核心产品研发进展 - 银黄滴丸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上焦实热证)的Ⅱ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正与CDE沟通Ⅲ期临床试验[1] - 公司正围绕银黄滴丸进行二次研究开发,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1] 第二增长引擎布局 - 维康药业以灵芝孢子粉(破壁)为核心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利用浙江龙泉产地优势构建"三无"质量壁垒[4] - 采用低温物理超微破壁技术实现98%高破壁率,提升有效成分生物利用度[4] - 未来计划拓展灵芝孢子油、灵芝饮片等高附加值产品,深度挖掘灵芝系列市场潜力[4] 渠道与营销策略 - 采用"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线上优化电商平台矩阵,线下拓展药店及保健品专柜渠道[4] - 结合创新营销模式强化品牌建设,为产品销售注入持续动能[4] - 银黄滴丸销售渠道广泛覆盖连锁药店、网上药店、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及电商平台[4] 未来发展展望 - 在中药大健康产业持续发展背景下,公司有望通过研发创新、技术升级和渠道优化提升竞争力[5] - 随着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产品商业化加速,公司将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增强盈利增长驱动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