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发旅游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涌现 消费增长潜能持续释放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19:28
◎记者 陈芳 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服务零售额增长 5.1%,市场销售呈现持续扩大态势。 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经贸展会,调研线上线下,实探文旅热、体育热等消费热点,感受到消费增 长的动力澎湃。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情绪消费"的出现,是需求升级的结果,当物质条 件日益丰富时,人们从关注基本生活需求逐步转向个性化、品质化、多元化需求。 "国补直降""国补厂补苏宁补""爆款低至五折",福建厦门某万达广场的苏宁易购门店四周贴满了红色宣 传海报,十分醒目。店员介绍:"现在冰箱、洗衣机等国补优惠叠加厂家补贴,价格便宜不少,还有咖 啡券、衣物护理券和落地扇礼品券等,吸引不少消费者前来购买。" 创新融合显活力 新消费蓬勃发展 进入扫描仓仅0.3秒,200多张360度的照片即刻完成,一周后就能得到一个真人手办。在浙江杭州"第二 人生"消费级3D打印工作室里,不仅可以做形象玩偶,还可以打印任何喜欢的潮玩、做数字人。 "我们是通过AI算法合成模型,3D打印,经修模后就立马呈现了,这些新事物很受年轻人喜欢。"第二 人生负责人陈雨欣对上海证券报记者 ...
银发经济:未来十年确定性万亿赛道(附参考资料下载)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06
银发市场的现状与潜力 -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2亿,占全球老年人口近1/4,规模相当于全球第五大人口国总量 [1] - 老龄化速度超快,从7%到14%仅用22年,远快于法国126年和日本24年 [5] - 2024年老龄化率达15.6%,预计2032年突破20%,2048年超30% [9] - 21世纪下半叶老年人口将长期稳定在4亿以上,形成持续稳定的超级老龄社会 [13] - 2024年银发经济规模达8.3万亿元,2030年预计突破20万亿元,2050年消费潜力或达106万亿元 [17] - 供给缺口显著,每千名老人仅拥有不足35张床位,医养结合机构覆盖率不足20%,养老护理员缺口超500万 [17] - 政策红利明确,国务院推进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10大产业园区加速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等地 [17] 银发经济成为企业必争之地的原因 - 银发族将成为未来10年最大增量消费群体,"60后"新老年群体人均消费支出为传统老年群体的2倍以上 [17] - 需求从"生存型"转向"享受型",文旅、抗衰老、智能设备等新需求爆发 [19] - 传统市场内卷加剧,银发经济渗透率不足15%,70%细分赛道仍为蓝海 [22] - 政策赋能包括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税费减免、用地保障等降低进入门槛 [22] 掘金银发经济的策略 - 核心目标为"职场老兵"(55-65岁)与"退休新秀"(60-70岁),二者贡献超60%老年消费 [23] - 避免覆盖全龄层,优先切入高支付意愿领域如旅居养老、抗衰医美 [30] - 消费逻辑转变,60后追求"活得值"而非"活下去",乐意为品质支付溢价 [31] - 2023年银发旅游人次11.6亿,高端康养旅居产品复购率超40% [37] - 智慧健康管理如AI慢病监测、精神消费如老年教育需求激增 [37] 银发族消费趋势洞察 - 态度从"集体主义"到"个体觉醒" [40] - 社交从"封闭"到"多元生活拓展" [45] - 审美从"传统"到"时尚无年龄" [48] - 健康从"被动"到"主动" [51] - 科技从"焦虑"到"拥抱",对数字化服务熟识度快速增长 [52] - 消费观从"谨慎花钱"到"积极享受生活" [57] - 消费需求从"生存型"到"享受型" [60] 银发族数字化适应程度 - 餐厅扫码点单/买单使用率24% [53] - 线上点外卖/买生鲜使用率23% [53] - 用导航/地图软件规划路线使用率19% [53] - 手机打车使用率19% [53] - 线上预订机票/火车票使用率19% [53] - 线上预约医院看病使用率16% [53] - 用拍照/修图软件使用率15% [53] - 40%银发族购买过AI电子产品且使用体验比非AI产品更好 [56] 银发营销策略与误区 - 避免过度强化"老年标签",忽视"逆龄心态" [63] - 强调"老年专属"的产品滞销率高达50%,而传递"无龄感"时尚可拉动销量增长30% [63] - 弱化悲情叙事,聚焦"价值实现"而非"弱势关怀",老年大学课程报名人数年增120% [63] - 避免过度聚焦弱势营销和恐吓营销,银发族自认不是弱势群体且不服老 [74] - 营销策略应从弱者营销转向放大"正面价值",传递"再成长与发光"价值观 [76] - 避免营销场景单一化刻板化,银发族活跃在旅行、健身、学习、社交聚会等多元化场景中 [79] - 品牌需重构营销认知,从"老人"转向"生活探险家",采用视觉年轻化设计 [86] 未来银发经济黄金机会产业 - 机会品类聚焦在大健康、大文娱、大快消三大领域 [90] - 大健康产业包括银发营养保健食品、休闲活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 [92][94][98] - 服装日化行业中,银发族对服装需求不仅局限于功能性还包括审美升级,推动市场规模扩大 [102] - 银发个护美妆市场渗透率仅19.4%,潜力巨大 [106] - 大文娱产业中,银发旅游占据全国旅游者近40%份额 [109] - 中老年群体偏好2000-4000元旅游产品,注重行程差异化和服务质量 [113] - 超过80%中老年人参与或计划参与兴趣学习,表现出积极态度 [117] 银发经济未来趋势 - 产业融合加速,医养康养文旅跨界如"候鸟式养老"平台整合气候、医疗、消费数据 [122] - 技术驱动升级,AI+物联网重塑养老如智能机器人降低40%人力成本 [122] - 政策持续加码,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扩围、个人养老金账户扩容释放支付能力 [122] - 国家大力支持银发大健康、大文娱、大快消产业发展 [122]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康湾”!青岛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齐鲁晚报网· 2025-08-08 13:25
核心观点 - 青岛市政府计划在2025-2027年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康湾" 目标包括健康居住突破 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培育10个产业特色园区 打造30个高品质健康社区 建设100个医康养综合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1] 健康居住新生态 - 通过优化提升 按需改建 规划新建等方式鼓励发展康养地产 加快代表性康养地产项目建设 [2] - 支持既有商业 商务办公建筑转型为高端康复医疗公寓 旅居康养公寓 [2] - 鼓励盘活闲置农房开发度假民宿 旅居小院 新建养老机构提供多层次养老养护服务 [2] - 推进医疗机构向医养结合机构转型 城乡空置公共服务场所作为养老设施使用 [2] 健康服务新业态 - 引进高端康复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 支持二级及以上医院开设康复科并设置病房 基层医疗机构增设康复床位 [2] - 依托山海资源 非遗文化发展温泉康养 海岛康养 疗愈康养 森林康养 中医康养等旅居康养服务 [2] - 加快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建设高水平国医馆和国医阁 [2] 健康产业发展新动能 - 聚焦"10+1"创新型产业体系 支持高校 科研院所与康复康养企业产学研对接 在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 [2] - 加快培育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和康复康养细分领域特色园区 [2] 健康消费新热点 - 推广健康体检新产品 鼓励中医药老字号布局中式养生馆 支持新中式养生产品和运动康复产业发展 [3] - 开通老年旅游专线 丰富银发旅游产品供给 争取养老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3] - 加大保健食品研发力度 开发海洋特色健康食品 抢占健康食品新赛道 [3] 城市健康新品质 - 制定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 创新连锁化 托管式 大物业运营模式 [3] - 完善医疗卫生 文化设施 体育活动等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全龄友好空间建设 [3] 综合保障新能级 - 支持康复大学在医养健康 科技助残领域创新突破 培养重点领域青年人才和团队 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3] - 支持康复大学附属医院建设 加快名医名师工作室建设 培养实践型 技能型人才 [3] - 争取资金支持康复康养领域重点项目 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发展 [3] - 加大"中国康湾"品牌全球宣传 办好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等展会 搭建国际交互展示平台 [3] 实施机制 - 成立推进"中国康湾"建设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小组 建立"4个1"工作机制(1个行动计划 1套政策工具包 1张项目清单 1张招商引资清单) [4] - 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新起点 高标准推进 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 推动项目落地 产业发展 消费场景培育和城市品牌建设 [4]
辽宁:扩大银发产业规模 让银发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07:17
银发经济政策规划 - 辽宁省计划到2027年培育建立4个以上银发经济产业园区,乡镇(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70%,每年新建和改造养老机构不少于50家 [1] - 目标打造一批银发经济重点产业、品牌企业、重大项目,使其成为拉动消费的新经济增长点 [1] - 到2029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包括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助餐机构 [1]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发展"辽养到家"品牌,提供上门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多元化服务 [1] - 优化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探索公办养老机构改制为国有养老服务企业 [2] - 完善公办养老机构委托运营机制,支持相关企业发展壮大为养老产业集团 [2] 产业培育与主体发展 - 鼓励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资质,打造银发产业领域知名企业 [2] - 支持建立银发经济产业园区,集聚老年用品生产制造、科技研发、贸易集散等产业集群 [2] - 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国内外银发经济产业对接与宣传推广 [2] 品牌化与标准化建设 - 遴选培育"辽宁优品"银发经济品牌,办好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博览会 [3] - 到2027年计划新增养老服务地方标准不少于25项、团体标准不少于30项 [3] - 利用实验室平台开展质量测评、验证、认证工作,发挥行业协会标准化作用 [3] 创新消费与科技应用 - 建设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发展"直播+电商"新兴消费模式 [3] - 推动人工智能向涉老领域延伸,研发智能护理机器人、养老服务机器人 [4] - 开发基于神经调控、多模态行为监测技术的智慧养老产品,打造智慧化养老新业态 [4] 金融与旅游服务拓展 - 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具有养老属性的储蓄、理财、保险、信托等产品 [4] - 支持保险机构发展人寿、健康、长期护理、旅游等业务 [4] - 开发银发旅游列车、怀旧游、青春游等主题产品,落实老年人旅居养老优惠政策 [4]
“五一”假期银发消费迎来明显增长 假日经济再添新动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10:34
银发消费成为"五一"假期热点 - 多个旅游平台数据显示"银发族"相关订单明显增长,为假日经济增添新动力 [1] - 租租车报告显示60岁以上出境自驾游客同比增长6.5%,国内自驾老年游客增长27% [1] - 老年自驾游客偏好文化游、风景游,平均用车时间8.92天,平均自驾里程1800公里 [1] "新银发"群体旅游特征 - 55-60岁用户酒店预订增幅达43%,在各年龄群中增幅最高 [2] - "新银发"群体更看重出游质量和情绪价值,喜欢节假日与亲友同游 [2] - 偏好自由行和含徒步、户外、亲近自然的路线,不愿被当作老年人对待 [2]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达7.1万亿元,占GDP的6% [2][3] - 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12.3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1.8% [3] - 2035年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占GDP的10% [2] 直播平台布局银发经济 - 美腕推出"所有爸妈的幸福家"直播间,开播4小时吸引超174万次观看 [3] - 直播间已进行"适老化"改造,合作品牌超200个 [3] - 将聚焦节礼、美衣美时尚、美食美生活等主题策划内容 [3] 政策支持银发经济发展 - 2024年1月出台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 [4] - 3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发展银发旅游等产业 [4] - 厦门、湖南等地出台措施促进银发消费和旅游产品开发 [4]
让旅行的脚步慢下来(市场万花筒)
人民日报· 2025-03-25 22:01
旅居行业市场特征 - 旅居市场热度持续走高 从传统观光旅游转向深度生活体验 重构游客与目的地关系[1] - 20至40岁旅居者占比约60% 80后90后成为出行主力占比超70%[2] - 旅居者平均出行时长1-3个月占比63.8% 呈现明显季节性特征[2] - 一二线城市新青年主导旅居新风向 北京天津等城市出发地占比近80%[2] - 避寒避暑滨海度假为热门选择 13%旅居者优选乡村目的地[2] 市场规模与需求 - 云南去年旅居人数达389万人 平均旅居天数达80天[1] - 旅居产业涵盖吃住行游全方面 正推动旅游业态全新演变[1] - 市场需求从打卡式旅游转向沉浸式旅居 体现消费需求变化[2] - 乡村生活成为重要旅游体验场 强调文化体验与生活方式融入[2]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国务院提出鼓励开发气候资源 丰富避寒避暑旅居等特色产品[3] - 文旅部与气象局联合推出26个避寒康养好去处 包括西双版纳[3] - 云南计划建设不少于3000个重点旅居村 发展康养研学文体养老新业态[3] - 海南针对60岁以上人群推出银发旅游产品 探索冬南夏北旅居养老模式[3] - 广西增强旅居养老承载能力 建设适老定居型社区和旅居服务综合体[3] 行业战略定位 - 文旅部将旅居新业态视为培育支柱产业重要着力点[3] - 行业需紧跟旅游需求新趋势 加快推动旅居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3] - 通过增加高品质产品服务 释放文旅消费更强活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