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保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渠道的过去和未来(一):银保渠道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业年度保费
13个精算师· 2025-06-10 06:33
中国银保渠道发展历程 - 银保业务从1996年开始起步,比个险代理人体系引进中国晚四年 [6] - 2004年前为起步阶段,2001年银保总保费仅47亿占寿险总保费2%,2002年快速增至388亿占17% [7][8] - 2005-2012年为正常增长阶段,银保总保费从952亿增至3897亿,期交保费从30亿增至385亿 [8] - 2013-2016年为投资驱动阶段,受非标投资放开和A股牛市推动,趸交保费增长超200% [11][12] - 2017-2019年为去短期化阶段,监管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要求不超过银保新单保费50% [12] - 2020-2023年为增额终身寿阶段,定价利率降至3.5%,长期期交占比从60%升至95% [13][14] - 2024年起进入"报行合一"新阶段,手续费标准化,三年交9%、五年交14%、十年交18% [20][21] 银保市场格局变化 - 2022年初将银保公司分为"银保七雄"和"八大金刚"两组,15家公司银保保费占比超90% [1][16] - 2015-2019年银保七雄市场份额50%左右,加上八大金刚达60-72% [16] - 2020-2024年老七家市场份额从10.9%升至24.8%,银行系从15.1%升至18.1% [47][48] - 2024年一季度老七家期交保费增长29%,银行系下降21%,非银外资增长26% [25] - 期交市场集中度提高,前10名份额从2019年62%降至2024年50%后回升至54% [25][28] 产品结构演变 - 早期以五年趸交产品为主,2008年分红险占比超80% [8][9] - 2014年后转向万能险,2020年起增额终身寿占比达90%以上 [10][14] - 长期期交占比从2019年60%升至2023年95%,2024年短期交产品重现占10% [14][18][19] - 银行系公司长期期交占比从2020年44%升至2021年91%,转型最成功 [15] - 2025年部分公司转向分红险,但四大行因历史教训意愿不强 [26] 财务与监管影响 - "报行合一"后银保新业务价值率大幅提升,太平人寿从5.9%升至20.8% [23] - 新华、太平、人保寿险银保新业务价值分别增长517%、219%、134% [30] - 监管要求销售费用不超过附加费用倍数从8倍降至1.5倍 [16][17] - 定价利率从2023年3.5%降至2024年3.0%,分红险降至2.5% [17][23] - 老七家个险新业务价值占比普遍下降,新华从97%降至64% [30][35]
瑞泰人寿连续两年业绩亏损 内控管理混乱 多项投资风控流程形同虚设
搜狐财经· 2025-04-24 02:47
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承压 财务表现呈现多重隐忧 内部治理混乱 多项投资决策流程形同虚设 面临系统性风险 [1] - 公司保费增长动能不足 业务结构失衡 渠道集中度高 新业务价值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公司财务数据恶化 2024年亏损1.88亿元同比增亏17.35% 成本收入比高达110% [3] - 公司内部治理失效 公司章程与监管要求存在差距 未及时设立独立董事和监事会 [4][5] - 公司重大投资决策缺乏透明 海航债券投资1.96亿元触发风险未及时处置 未对经营层追责 [6][7] - 公司内部采购存在价格虚高问题 家具采购合同溢价达市场价格两倍 [12] - 公司人事管理存在缺陷 多名高管离职发生劳动争议 因非法聘用外籍人士被处罚 [13] - 公司存在非正常退保涉嫌虚假销售 2018年至2022年累计收到罚单10张被罚38万元 [14] - 保险行业处于深度转型期 中小险企面临利率下行 竞争加剧环境下的生存难题 [15] 财务表现 - 2024年亏损1.88亿元 同比增亏17.35% 已连续两年净亏损 2023年净利润亏损1.42亿元 [1] - 总资产规模125.25亿元 负债总额116.81亿元 所有者权益仅8.44亿元 资本实力薄弱 [1] - 2024年总营业收入16.75亿元 已赚保费12.15亿元同比增长17.22% 总营业成本18.40亿元 成本收入比高达110% [3] - 净资产收益率-25.93% 总资产收益率-1.67% 投资收益率4.85% 综合投资收益率11.52% [3] - 海航债余额1.55亿元 已计提1.08亿元减值准备 华鑫信托投资2亿元尚有1340万元转让价款未收回 [7] 业务经营 - 2024年规模保费收入20.23亿元 同比微增0.8% 远低于人身险市场13.27%的增长水平 [2] - 原保险保费收入16.03亿元 新单保费3.58亿元实现35.67%高增长 续期保费同比下降6.61% [2] - 银邮渠道保费占比74.66% 渠道集中度风险未化解 过度依赖银行网点分销导致渠道费用居高不下 [2] - 个险渠道发展滞后 业务布局"重量轻质" 银保产品利差损风险加剧 新业务价值率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公司治理 - 公司章程与监管机构《保险公司章程指引》存在差距 未及时有效推进章程修订 [4] - 未推动设立独立董事和监事会 薪酬委员会主任委员与监管规定不一致 [5] - 无经理工作细则 违反公司章程规定 [5] - 重大投资决策仅向董事会汇报未提交审议 海航债券投资1.96亿元触发风险未及时有效处置 [6] - 投资损失未对经营层进行责任认定 未在经营层绩效考核中体现 [7] 内部管理 - 家具采购存在价格虚高 同等规格材质桌椅市场价格600多元 合同溢价两倍之多 [12] - 多名高管离任后发生劳动争议 公司败诉支付金额136.34万元 [13] - 薪酬管理存在漏洞 未明确扣减薪酬的标准比例和金额 缺少争议处理相关规定 [13] - 因非法聘用外籍人士被行政处罚 2021年8月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处罚 [13] - 存在非正常退保涉嫌虚假销售 2022年12月内部员工投保110万元后在犹豫期内退保 [14] 行业环境 - 保险行业处于深度转型期 面临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期 利率下行期 行业转型期三期叠加的关键窗口 [15] - 中小险企面临利率下行 竞争加剧环境下的生存难题 需实现根本性变革避免风险出清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