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上半年亏损超7亿 “智驾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业绩掉队
中国经营报· 2025-09-11 13:5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40.38% [4][6] - 净利润为-7.62亿元,同比下滑169.01%,而2024年同期净利润为11.05亿元 [2][4] - 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50.00%下降至24.79%,核心业务辅助驾驶产品毛利率从47.2%降至20.9% [7][8] 业务发展 - 辅助驾驶芯片A1000系列在吉利银河E8、星耀8、东风奕派007等车型实现量产出货 [5] - 智能影像解决方案业务营收0.16亿元,占比6.3%,毛利率82.4% [8] - 研发开支6.181亿元,同比下降10.1%,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244% [9] 行业背景 - 2025年1-5月L2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达61.98%,相关车型销量超500万辆 [3] - L2++及以上渗透率超过20%,相关车型销量接近170万辆 [3] - 同行地平线2025年上半年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 [6] 战略扩张 - 2025年8月进军轨道交通主动安全领域,获得数千万美元订单 [10] - 与云深处科技合作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涵盖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场景 [10][11] - 通过参投等资本运作形式拓展机器人多场景应用 [11] 盈利压力因素 - 股份薪酬开支不低于2亿元影响净利润 [5]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收益减少19.32亿元 [6] - 行业价格竞争及规模不经济导致单位固定成本摊销高 [8]
黑芝麻智能(02533):信息更新报告:2025H1亏损收窄,出海、机器人领域带来高成长性
开源证券· 2025-09-02 09:48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4] 核心观点 - 2025H1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40.4%,但低于彭博一致预期的4.20亿元 [5] - 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41.6%,主要受益于量产车型增多和商用车领域渗透率提升 [5] - 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25.1% [5] - 公司通过出海和机器人领域布局获得高成长性,已有三款车型实现出海,预计2026年放量 [5] - 在机器人领域已部署智能化割草机、轮式机器人、无人小车等应用,其中无人小车产品已实现部署 [5] 财务表现 - 2025H1经调整净利润不及预期 [5] - 下调2025年收入预测至7.65亿元(前值7.92亿元),上调2026-2027年收入预测至12.93亿元和20.27亿元(前值12.53亿元和19.42亿元) [4]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21亿元、-11.55亿元和-8.30亿元(前值-11.95亿元、-8.62亿元和-4.53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S为14.0倍、8.3倍和5.3倍 [4] - 2023年营业收入3.12亿元,2024年4.74亿元,预计2025年7.65亿元(同比增长61.3%),2026年12.93亿元(同比增长69.0%),2027年20.27亿元(同比增长56.8%) [7] - 2023年毛利率24.7%,2024年提升至41.1%,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34.7%、32.1%和33.4% [7] 业务进展 - A1000系列芯片在乘用车领域新增国内及海外多家客户定点,基于A1000方案的车型已在海外销售 [5] - C1200系列芯片在智能车领域开发海外车型,并推进机器人小脑方案用于运动控制,已与头部足式机器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5] - A2000系列芯片在智能车领域开发VLA方案,在机器人领域开发机器人大脑方案用于感知和计算 [5] - 公司在乘用车领域获得吉利银河E8、星耀8等多款车型量产出货支持 [4] - 商用车领域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渗透率提高,客户数量增多 [4]
黑芝麻智能(2533.HK):25H1辅助驾驶项目持续落地 创新布局机器人解决方案
格隆汇· 2025-08-31 10:47
财务表现 - 25H1公司实现收入2.53亿元 同比增长40.4% 主要系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销量增加 [1] - 25H1毛利润0.63亿元 同比下降30.4% 毛利率24.8% 同比下降25.2个百分点 主要系硬件组件和人力成本增加 [1] - 25H1经营亏损7.71亿元 经调整净亏损5.49亿元 较24H1的6.02亿元略有收窄 [1] 辅助驾驶业务 - 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2.37亿元 同比增长41.6% 受益于量产车型放量及商用车渗透率提升 [2] - A1000系列芯片实现规模化量产 应用于吉利银河E8等重点车型 并新增多项项目定点 [2] - C1200系列芯片完成多城市测试验证 即将实现多客户量产部署 新推安全智能底座架构正进行主机厂验证 [2] - A2000系列芯片方案可支持城市NOA全场景应用 目前进行开发验证 目标年内与头部车企达成量产合作 [2] 新兴业务拓展 - 基于C1200芯片开发机器人"小脑"方案 A2000芯片打造具身智能"大脑"方案 已与头部足式机器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2] - L4级无人物流系统在港口等封闭场景持续出货 丰富商业化落地场景 [2] - 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收入0.16亿元 同比增长25.1% AI智能眼镜等新型终端方案实现商业化落地 [3] 技术研发进展 - 持续优化BEV及E2E算法 提升感知精度与泛化能力 [3] - 优化"九韶"NPU工具链 统一训练推理与硬件输出精度 开发高效NPU架构增强对大模型支持 [3]
当黑芝麻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财经网· 2025-04-28 05:32
文章核心观点 行业正处于周期切换中,判断辅助驾驶芯片企业不能只看“定点数量”“爆款车型”,而应关注车企选芯片时看重的“可控、可靠、可演进”等本质因素;黑芝麻智能在技术、合作、服务等方面展现优势,通过高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有望穿越行业周期 [1][2][9] 行业现状 - 汽车辅助驾驶芯片成为大众化投资,行业处于周期切换,L2渗透趋于稳定,L3量产计划或受影响 [1][8] - 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L2级辅助驾驶(不含NOA)交付866.72万辆,同比增长25.33%,搭载率升至41.04% [8] - 2024年高阶自动辅助导航驾驶(NOA)细分市场前装标配交付197.47万辆,同比增长162.31%,搭载率升至8.62%,新能源车型搭载交付183.96万辆,占比超90% [8] - 市场对辅助驾驶芯片需求从尝鲜进入普及阶段,比拼深度协同功力 [9] 车企选择芯片标准 - 车企倾向选择“可控、可靠、可演进”的芯片平台,看重算力、能效比、系统适配、算法灵活性和长期服务能力 [2] - 辅助驾驶芯片需满足软硬耦合不封闭、多域融合能力、可持续OTA能力三大演进方向 [5] - 主机厂选芯片不再只看性能和价格,还看是否适配现有架构、是否愿意深度协同、对接流程是否成熟 [5] 黑芝麻智能情况 技术合作成果 - 2025上海国际车展首日推出新一代芯片平台、跨域融合方案及多项全球合作,展示辅助驾驶、舱驾融合与安全计算领域成果 [3] - 联合东风汽车、均联智行宣布基于武当C1296芯片的首个国产单芯片中央计算平台量产启动,计划2025年量产,搭载于东风多款新车型 [3] - 与英特尔合作打造“英特尔&黑芝麻智能舱驾融合平台”,集成车载标准功能,满足不同车型需求,缓解车企平台迭代和开发投入矛盾 [4] 企业能力优势 - 交付周期短、工程能力扎实,开发阶段提供灵活算法接口与定制化支持,产品共创模式受主机厂青睐 [6] 财报数据情况 - 2024年全年营收4.74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51.8%;净利润首次转正达3.13亿元,扭转此前三年累计亏损9.97亿元态势;融资活动现金净额15.52亿元 [7] - 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从2021年的0.34亿元跃增至2024年的4.38亿元,得益于向头部汽车OEM及一级供应商销售增加、产品线拓展和政策推动 [7] - 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收入2024年录得363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7]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3.4亿元,占全年收入近70%,虽短期影响业绩,但长远有望提升竞争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