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赤芍
icon
搜索文档
探访兴安林下经济:药丰果蓝松子香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3:58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 大兴安岭地区林下经济产值达52.3亿元 同比增长50.7% [6] - 绿色有机认证面积达291万亩 绿色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企业81家 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数量346个 [6] - 40款林下经济产品入选"九珍十八品"名单 [6] 印象北极食品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 2020年8月投产运营 已通过有机产品认证、英国零售商认证、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2] - 今年前5个月实现工业总产值784.7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940.3万元 利润64.3万元 [2] - 预计今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30万元 利润140万元 [2] - 目前每天收松塔四五十吨 预计能收到9月末 [2] 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 泽康琳合作社总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 基地流转土地超过1万亩 [4] - 种植六大类36个品种中药材 成功带动2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 [4] - 今年赤芍种子预计采收50多吨 经济效益约200万元 [4] 蓝莓种植经济效益 - 清风庄蓝莓基地40亩 年产约3万斤 [4][6] - 蓝莓批发价每斤18元左右 每亩收入比过去提高两三倍 [6] - 引进国外品种 不喷农药不放化肥 种完5年后可一直结果 [6] 产品加工与销售 - 偃松子需要晾晒烘干后破壳成偃松仁 发往大连、青岛、梅河口等地 [1] - 偃松子3年才成熟一次 相比普通松子价格较高更为珍稀 [2] - 生产车间将晾干蘑菇装袋发往全国各地 [5]
国家药监局关于28批次不符合规定药品的通告(2025年第30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7 14:04
药品质量监管行动 - 国家药监局通告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涉及17家生产企业[1][3] - 12家药品检验机构参与检验工作 覆盖化学药和中药饮片等多个品类[3][4] -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要求相关企业暂停销售并召回问题产品[5] 化学药品不合格情况 - 澳美制药厂5批次夫西地酸乳膏不符合粒度标准 批号包括6241087/6241629/6241635/6241641/6241720[3][6] - 万特制药(海南)2批次氯雷他定糖浆有关物质不合格 批号为20230305/20231237[3][7] - 陕西西岳制药2批次托西酸舒他西林胶囊溶出度不达标 批号2404801/2406801[3][7] - 浙江金华康恩贝1批次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性状异常 批号PL2409001A[3][7] 中成药不合格情况 - 西藏神猴药业2批次二十五味珊瑚丸重量差异不合格 批号20230701/20240301[3][7] - 湖北民康制药2批次七厘散含量测定不达标 批号230302/240501[3][7] - 湖北瑞华制药4批次清气化痰丸装量差异异常 批号包括240727/241006/24122501[4][7]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 - 3家企业生产的红参片鉴别不合格 包括安国市安兴中药饮片批号230601 河北康盛华药业批号202412001 河北悦康志德药业批号426220601[4][8] - 辽宁龙参健康药业1批次红参片农药残留和总还原糖超标 批号240201[4][8] - 四川金可药业和四川益祥康药业2批次赤芍性状异常 批号分别为240701/240501[4][8] - 江苏和生堂药业1批次龙胆杂质超标 批号241101[4][8] - 江西信健药业1批次野菊花含量测定不合格 批号2302044[4][8] - 四川盛世锦荣药业1批次栀子水分超标 批号241102[4][8] 检验标准与机构 - 检验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 部分产品采用注册标准或补充检验方法[6][7][8] - 主要检验机构包括江苏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吉林省药品检验研究院 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等12家省级检验单位[3][4][7][8]
国家药监局通告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3:28
药品质量不符合规定事件 - 国家药监局通告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涉及17家企业生产的12种药品类型 [1] - 不符合规定项目包括粒度 有关物质 相对密度 溶出度 性状 重量差异 含量测定 鉴别 农药残留量 总还原糖 杂质 水分等12类质量指标 [1][2][3][4][5] 涉事企业及产品详情 - 澳美制药厂5批次夫西地酸乳膏粒度不符合规定 [1] - 万特制药(海南)2批次氯雷他定糖浆有关物质不符合规定 [1] - 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1批次磷酸钠盐口服溶液相对密度不符合规定 [1] - 陕西西岳制药2批次托西酸舒他西林胶囊溶出度不符合规定 [1] - 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1批次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性状不符合规定 [1] - 西藏神猴药业2批次二十五味珊瑚丸重量差异不符合规定 [1] - 湖北民康制药2批次七厘散含量测定不符合规定 [2] - 湖北瑞华制药4批次清气化痰丸装量差异不符合规定 [2] - 四川金可药业和四川益祥康药业2批次赤芍性状不符合规定 [2] - 安国市安兴中药饮片 河北康盛华药业 河北悦康志德药业3批次红参片鉴别不符合规定 辽宁龙参健康药业1批次红参片农药残留量和总还原糖不符合规定 [2] - 江苏和生堂药业1批次龙胆杂质不符合规定 [2] - 江西信健药业1批次野菊花含量测定不符合规定 [2] - 四川盛世锦荣药业1批次栀子水分不符合规定 [3] 监管措施及技术规范 -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要求相关企业采取暂停销售使用和召回措施 [3] - 国家药监局要求省级部门依据药品管理法立案调查涉嫌违法行为 [3] - 官方发布12类不符合规定项目的技术解读 包括粒度影响含量均一性 有关物质反映纯度 溶出度影响生物利用度等专业指标 [4][5]
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央视网· 2025-08-27 09:29
药品质量通告事件 - 国家药监局通告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涉及17家企业生产的多种药品 [1] - 不符合规定药品包括夫西地酸乳膏5批次 氯雷他定糖浆2批次 磷酸钠盐口服溶液1批次 托西酸舒他西林胶囊2批次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1批次 二十五味珊瑚丸2批次 [1] - 七厘散2批次 清气化痰丸4批次 赤芍2批次 红参(红参片)4批次 龙胆1批次 野菊花1批次 栀子1批次不符合规定 [2][3] 不符合规定项目类型 - 粒度项目不符合规定影响药物主成分含量均一性 [5] - 有关物质项目反映药品纯度指标 [5] - 相对密度项目不符合规定涉及密度比异常 [5] - 溶出度项目不符合影响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5] - 性状项目不符合反映质量特性问题 涉及种属偏差或工艺瑕疵 [5] - 重量差异和装量差异项目影响给药准确性 [5] - 含量测定项目不符合涉及有效成分含量问题 [5] - 鉴别项目不符合涉及特性区分手段失效 [5] 企业处理措施 -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相关企业采取暂停销售和召回措施 [3] - 对不符合规定原因开展调查并进行整改 [3] -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涉嫌违法行为立案调查 [3] 药品检验机构参与 - 12家药品检验机构参与检验包括江苏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吉林省药品检验研究院 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 [1] - 黑龙江省药品检验研究院 无锡市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参与检验 [1] - 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湖南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 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参与检验 [2][3]
国家药监局今天通告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央视新闻· 2025-08-27 09:18
核心事件概述 - 国家药监局通报17家企业生产的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涉及粒度、有关物质、相对密度、溶出度等12类检验项目 [1][2][3] -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要求相关企业采取暂停销售使用、召回等风险控制措施 并对涉嫌违法行为立案调查 [3] 不符合规定药品清单 - 澳美制药厂5批次夫西地酸乳膏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粒度 [1] - 万特制药(海南)有限公司2批次氯雷他定糖浆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有关物质 [1] - 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1批次磷酸钠盐口服溶液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相对密度 [1] - 陕西西岳制药有限公司2批次托西酸舒他西林胶囊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溶出度 [1] - 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批次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性状 [1] - 西藏神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批次二十五味珊瑚丸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重量差异 [1] - 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2批次七厘散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含量测定 [2] - 湖北瑞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4批次清气化痰丸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装量差异 [2] - 四川金可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四川益祥康药业有限公司2批次赤芍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性状 [2] - 安国市安兴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河北康盛华药业有限公司、河北悦康志德药业有限公司3批次红参(红参片)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鉴别 辽宁龙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1批次红参(红参片)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其他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与总还原糖 [2] - 江苏和生堂药业有限公司1批次龙胆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杂质 [2] - 江西信健药业有限公司1批次野菊花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含量测定 [2] - 四川盛世锦荣药业有限公司1批次栀子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水分 [3] 检验机构参与情况 - 江苏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等12家药品检验机构参与检验工作 包括吉林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黑龙江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 [1][2][3] 不符合规定项目技术解读 - 粒度不符合规定可能导致药物主成分含量不均一 [3] - 有关物质系反映药品纯度的有机杂质指标 [4] - 相对密度系物质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4] - 溶出度不符合规定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并降低生物利用度 [4] - 中药饮片性状不符合规定可能涉及种属偏差、炮制工艺瑕疵或储存不当 [4] - 重量差异与装量差异系保证准确给药的重要均匀性指标 [4] - 含量测定系通过化学、仪器或生物方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 [4] - 鉴别项目通过显微鉴别、光谱鉴别等方法区分药品特性 [4] - 其他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检查针对五氯硝基苯等农药 [4] - 总还原糖检查旨在识别中药材掺糖情况 [4] - 杂质检查反映中药饮片掺入或混入杂质状况 [4] - 水分指标异常与工艺、包装或储运环境因素相关 [4]
林下经济拓宽致富路
经济日报· 2025-08-07 22:48
核心观点 - 赤城县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以赤松茸等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1][2] 产业发展模式 - 三道川乡采用"赤松茸+有机椴木黑木耳"复合种植模式 实现林菌间作高效利用林地资源 [1] - 已完成300亩赤松茸和3000棵椴木黑木耳种植任务 依托河北大学专家团队技术支持 [1] - 与菌种企业签订回购协议 赤松茸保底收购价每斤4元至4.5元 亩均收益约1万元 [1] 产业规模与成效 - 全县林下经济产值达4793万元 从业人员3.3万人 [2] - 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2500亩 林下采摘利用林地30万亩 森林旅游覆盖36万亩 [2] - 2023年计划新增林下经济基地2000亩 持续拓展空间利用边界 [2] 品牌建设与渠道拓展 - 计划为黑木耳申请有机产品认证 打造本地特色品牌 [1] - 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提升产品附加值 [1] - 培育示范基地 在中药材种植 养殖 采摘和旅游等多领域发力 [2]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绿了山村 富了乡亲
央广网· 2025-08-07 12:02
产业发展模式 - 马鞍山村建立山葡萄专业合作社并引进酒企 形成种植+收购+加工的产业链条[5] - 当地酒庄投资3.5亿元建设度假酒店 开发集婚礼会议、亲子旅游、户外拓展于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5] - 利用林场资源建设100亩林下经济试验示范基地 种植木耳、赤芍等经济作物[6] 农业经济数据 - 单棵葡萄秧产量约10斤 亩产约3000斤 每亩销售收入约6000元[2] - 超过半数村民参与山葡萄种植 酒庄实行统一收购模式[5] - 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9年实现翻倍增长[8] 旅游资源开发 - 打造花海观光点与民宿一条街 形成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强村的发展路径[8] - 旅游旺季村民通过销售土特产、根雕等商品获得额外收入[8] - 林场与赤峰市林研所合作新建百余亩示范基地 提供体验式采摘场景[6] 基础设施改善 - 村内道路拓宽 民宿设施升级改造[5] - 村民收入增长带动住房装修更新及电动代步车添置[5]
潍坊安丘:“桃药共生”结硕果 富民产业悄然兴
齐鲁晚报网· 2025-07-16 15:28
农业创新模式 - 金冢子镇创新推出"林下种植中草药"立体经济模式,实现"一林双收",每亩地年增收3000元,200亩桃园林下种草药一年可多赚40万元 [1] - 采用"桃树+中草药"复合种植模式,桃树与芍药根系形成共生系统,使桃子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 [1] - 该模式显著提升土地综合效益,为传统桃园注入新活力,成为安丘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实践的典范 [1] 经营合作机制 - 采用"党支部+家庭农场+农户"模式,收益按村集体20%、农场20%、农户60%比例分配 [2] - 盛青禾家庭农场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农户负责日常管护,已带动2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 [2] - 利用各村"四旁"闲置土地发展特色种植,种植面积达200余亩,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为村集体增收 [2] 产业多元化发展 - 培育豆丹产业特色项目,计划年内新增养殖面积300亩以上,明年扩大至1000亩以上 [2] - 构建"统一标准、资源共享、联合营销"运营模式,与山东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建立技术合作 [2] - 着力培育生态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立足"大健康"定位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 [2] 现代农业转型 - 通过土地集约化、产业融合化、经营品牌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3] - 以新型经营主体为示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 [3] - 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成为展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3]
千里沙海织新绿
辽宁日报· 2025-06-17 01:04
科尔沁沙地治理成效 - 辽宁彰武县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从荒漠变为绿茵溪流的旅游打卡地,景区下方130米均为沙层[3] - 科尔沁沙地南部边缘深入辽宁西北部,70余年治理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转变[5] - 2023年辽宁启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已完成992万亩综合治理任务(8年总任务的40%),流动/半固定沙地全部消灭[5] 生态修复技术突破 - 康平县采用多树种混交模式(樟子松/油松/赤松/杨/柳等100余万株)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8] - 北票市创新"DJS造林法"(可降解塑料袋+杯苗)使树木成活率达90%[10] - 凌源市通过大营养杯覆膜技术修复6万株油松退化林,林下荆条长势良好[10] 绿色产业发展 - 阜新县打造610亩"生态+林下药材"示范基地,桔梗/黄芩亩产收入超1.5万元[12] - 彰武县推进10万亩中草药种植项目,包含万亩仿野生种植区/两个千亩药园/百村庭院种植[13] - 昌图县"樟嫁红"嫁接技术使红松经济收益达6000元/亩(单树结塔30-40个,收益100元/棵)[13] 区域协同治理 - 辽宁千里阻沙带延伸1044公里,串联8个县市,平均宽度从11公里拓宽至31公里[6][11] - 沈阳/锦州/阜新/铁岭与内蒙古通辽建立联防联治机制,实现技术共享与项目联合申报[11] - 朝阳市建平县城市绿化率从15.2%提升至40.84%,投入1.5亿元建设绿地公园与湿地[16] 农业生态改良 - 昌图县通过锁沙林带/农田林网建设,粮食总产量从受风沙威胁增至稳定50亿斤以上[17] - "方田林网"模式(农田四周植树)使辽北粮仓平均亩产从72公斤显著提升[17]
向沙地要“产值”——辽宁科尔沁沙地兴绿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6-04 01:55
行业发展规划 - 彰武县发布林下经济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重点发展林业和林下经济 构建林药林苗林花林菜林菌林草林下养蚕等多种类融合发展模式 实现林下种植养殖和康养文旅全产业链发展[2] - 辽宁省针对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累计投入省以上资金24亿元 完成综合治理任务992万亩 积极探索绿富同兴[2] 林下经济模式创新 - 采用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引导村民移栽耐旱中药材 预计带动当地村民12户 盛果期后每亩收益达1.9万元/年[1] - 铁岭市昌图县付家机械林场通过樟子松嫁接红松 每株树年收入达140元 每亩嫁接40株可收入5600元/年 红松采伐后较樟子松木材增加收益50%以上[2] 具体项目实施 - 阜新县林业和草原局规划610亩实验林 发展油松嫁接红松果材为主导 筛选桔梗黄芩作为林下种植品种 通过科学化管理兼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5] - 国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林场实施油松嫁接红松技术 选择健壮油松枝条嫁接红松苗[3] 生态治理成效 - 彰武县土地沙化面积占比曾达96% 通过70多年治沙造林和发展林下经济向沙地要产值[1] - 付家机械林场累计完成造林12.5万余亩 守护周边7个镇(场)137.3万亩耕地 成为防沙治沙前沿阵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