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

搜索文档
集采失标又陷质量危机,康恩贝年销3.5亿元核心化药被暂停采购,转型路再遇挫折
华夏时报· 2025-09-18 12:24
核心事件 - 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因性状不符合规定被国家药监局通告并暂停采购资格 [2][3] - 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于2025年9月9日发布通知正式暂停该产品采购资格 [4] 产品影响 -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是公司重点产品 2022年销售收入近3亿元 2023年同比增长超16%至约3.5亿元 占总营收超5% [2] - 该产品是医保乙类品种 临床需求刚性 为金华康恩贝呼吸系统用药板块支柱产品 [2] - 金华康恩贝2024年前三季度原料药及制剂业务收入5.3亿元 呼吸系统用药占比超三成约2.1亿元 [4] - 销售中断将形成营收真空 且可能被竞品抢占上海等重点市场份额 [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3.58亿元 归母净利润3.54亿元 呈现双降 [5] - 2023年营收67.33亿元同比增长12.20% 2024年微降至65.15亿元同比下滑3.23%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22亿元同比增长5.21% 但扣非净利润下降6.77% [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降幅扩大至7.48%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弱化 [5] - 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63.79%降至2025年上半年53.73% 净利率从15.29%降至10.77% [7] - 2025年上半年特色化学药业务收入11.98亿元同比下降11.22% 其中化学药制剂收入8.37亿元同比下降14.65% [6] 战略转型 - 公司正处于中药大健康转型关键期 传统中药板块2024年全品类收入下降 [2] - 肠炎宁系列从销售巅峰回落 2023年肠炎宁系列近13亿元 [9] - 2023年依靠17个过亿品种实现增长 合计营收46.19亿元占比68.6% [9] - 一体两翼战略(中药材饮片+特色健康消费品)2025年上半年合计收入9.04亿元 对总营收贡献不足三成 [10] - 2021年以40亿元估值转让珍视明42%股权获得16.8亿元投入中药研发 [10]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达3.26亿元同比增长4.35% 实现五年连增 [10] - 研发强度从2023年近5%降至2025年上半年3.75% 低于行业头部水平 [10]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6日公司市值113.84亿元 在中药板块排名第23位 较2023年行业地位明显下滑 [8] - 2024年资产负债率约29.07% 较2023年34.6%有所优化 [10] - 2024年分红比例达60.76% 通过高比例分红与股份回购维持市场信心 [10] 行业影响 - 2025年上半年中药行业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反映转型策略落地短板 [11] - 品牌信誉受损将影响医疗机构与消费者信任 医生处方习惯一旦改变将需要较长时间重建信任 [11] - 药品召回、整改等额外支出可能影响现金流 并进一步波及研发投入 [10]
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因产品不合规被暂停采购
齐鲁晚报· 2025-09-15 03:29
核心事件 - 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暂停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采购资格 [1] - 暂停依据为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国家药监局关于28批次不符合规定药品的通告(2025年第30号)》 [1] 公司背景 - 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为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公司(600572)控股的专业化学制药企业 [1] - 公司在特色化学原料药和冻干、缓控释制剂领域具有国内领先优势 [1] - 公司前身为1958年4月成立的浙江金华制药厂,1996年9月转制为康恩贝集团成员企业 [1] - 2007年通过康恩贝制药股份公司实现间接上市,2020年4月浙江省国资委成为实际控股人 [1] 企业资质 - 公司是浙江省重点医药骨干企业和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 - 公司组织架构中包含专门的质量管控部门 [3]
康恩贝一款重点产品因抽检不合格被暂停采购资格
贝壳财经· 2025-09-11 07:00
监管处罚事件 - 金华康恩贝生产的1批次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因性状不符合规定被国家药监局通报[1] - 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据此暂停该产品采购资格[1] - 涉及其他16家企业的27批次药品同样不符合规定[4] 公司财务影响 - 金华康恩贝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59亿元,占康恩贝总营收25.58%[1] - 金华康恩贝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393.65万元,占康恩贝归母净利润15.25%[1] -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2023年销售收入约3.5亿元,占康恩贝总营收超5%[2] - 该产品2023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16%[2] 产品市场表现 -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为呼吸慢病基础治疗用药,纳入康恩贝大品牌大品种工程重点产品[2] - 2019年销售收入1.79亿元,占公司营收2.64%[2] - 2020年1-9月销售收入1.12亿元,占公司营收2.47%[2] - 2022年销售收入近3亿元[2] 业务经营状况 - 康恩贝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33.15亿元,同比下降2.68%[2] - 特色化学药业务收入11.98亿元,同比下降11.22%[2] - 化学药制剂收入8.37亿元,同比下降14.65%[2] - 收入下降主因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未中标第十批集采及部分产品集采降价[2] 公司应对情况 - 截至发稿时康恩贝未对不符合规定具体情况、应对措施及业绩影响等问题作出回应[3]
国家药监局关于28批次不符合规定药品的通告(2025年第30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7 14:04
药品质量监管行动 - 国家药监局通告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涉及17家生产企业[1][3] - 12家药品检验机构参与检验工作 覆盖化学药和中药饮片等多个品类[3][4] -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要求相关企业暂停销售并召回问题产品[5] 化学药品不合格情况 - 澳美制药厂5批次夫西地酸乳膏不符合粒度标准 批号包括6241087/6241629/6241635/6241641/6241720[3][6] - 万特制药(海南)2批次氯雷他定糖浆有关物质不合格 批号为20230305/20231237[3][7] - 陕西西岳制药2批次托西酸舒他西林胶囊溶出度不达标 批号2404801/2406801[3][7] - 浙江金华康恩贝1批次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性状异常 批号PL2409001A[3][7] 中成药不合格情况 - 西藏神猴药业2批次二十五味珊瑚丸重量差异不合格 批号20230701/20240301[3][7] - 湖北民康制药2批次七厘散含量测定不达标 批号230302/240501[3][7] - 湖北瑞华制药4批次清气化痰丸装量差异异常 批号包括240727/241006/24122501[4][7]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 - 3家企业生产的红参片鉴别不合格 包括安国市安兴中药饮片批号230601 河北康盛华药业批号202412001 河北悦康志德药业批号426220601[4][8] - 辽宁龙参健康药业1批次红参片农药残留和总还原糖超标 批号240201[4][8] - 四川金可药业和四川益祥康药业2批次赤芍性状异常 批号分别为240701/240501[4][8] - 江苏和生堂药业1批次龙胆杂质超标 批号241101[4][8] - 江西信健药业1批次野菊花含量测定不合格 批号2302044[4][8] - 四川盛世锦荣药业1批次栀子水分超标 批号241102[4][8] 检验标准与机构 - 检验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 部分产品采用注册标准或补充检验方法[6][7][8] - 主要检验机构包括江苏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吉林省药品检验研究院 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等12家省级检验单位[3][4][7][8]
国家药监局通告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3:28
药品质量不符合规定事件 - 国家药监局通告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涉及17家企业生产的12种药品类型 [1] - 不符合规定项目包括粒度 有关物质 相对密度 溶出度 性状 重量差异 含量测定 鉴别 农药残留量 总还原糖 杂质 水分等12类质量指标 [1][2][3][4][5] 涉事企业及产品详情 - 澳美制药厂5批次夫西地酸乳膏粒度不符合规定 [1] - 万特制药(海南)2批次氯雷他定糖浆有关物质不符合规定 [1] - 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1批次磷酸钠盐口服溶液相对密度不符合规定 [1] - 陕西西岳制药2批次托西酸舒他西林胶囊溶出度不符合规定 [1] - 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1批次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性状不符合规定 [1] - 西藏神猴药业2批次二十五味珊瑚丸重量差异不符合规定 [1] - 湖北民康制药2批次七厘散含量测定不符合规定 [2] - 湖北瑞华制药4批次清气化痰丸装量差异不符合规定 [2] - 四川金可药业和四川益祥康药业2批次赤芍性状不符合规定 [2] - 安国市安兴中药饮片 河北康盛华药业 河北悦康志德药业3批次红参片鉴别不符合规定 辽宁龙参健康药业1批次红参片农药残留量和总还原糖不符合规定 [2] - 江苏和生堂药业1批次龙胆杂质不符合规定 [2] - 江西信健药业1批次野菊花含量测定不符合规定 [2] - 四川盛世锦荣药业1批次栀子水分不符合规定 [3] 监管措施及技术规范 -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要求相关企业采取暂停销售使用和召回措施 [3] - 国家药监局要求省级部门依据药品管理法立案调查涉嫌违法行为 [3] - 官方发布12类不符合规定项目的技术解读 包括粒度影响含量均一性 有关物质反映纯度 溶出度影响生物利用度等专业指标 [4][5]
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央视网· 2025-08-27 09:29
药品质量通告事件 - 国家药监局通告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涉及17家企业生产的多种药品 [1] - 不符合规定药品包括夫西地酸乳膏5批次 氯雷他定糖浆2批次 磷酸钠盐口服溶液1批次 托西酸舒他西林胶囊2批次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1批次 二十五味珊瑚丸2批次 [1] - 七厘散2批次 清气化痰丸4批次 赤芍2批次 红参(红参片)4批次 龙胆1批次 野菊花1批次 栀子1批次不符合规定 [2][3] 不符合规定项目类型 - 粒度项目不符合规定影响药物主成分含量均一性 [5] - 有关物质项目反映药品纯度指标 [5] - 相对密度项目不符合规定涉及密度比异常 [5] - 溶出度项目不符合影响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5] - 性状项目不符合反映质量特性问题 涉及种属偏差或工艺瑕疵 [5] - 重量差异和装量差异项目影响给药准确性 [5] - 含量测定项目不符合涉及有效成分含量问题 [5] - 鉴别项目不符合涉及特性区分手段失效 [5] 企业处理措施 -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相关企业采取暂停销售和召回措施 [3] - 对不符合规定原因开展调查并进行整改 [3] -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涉嫌违法行为立案调查 [3] 药品检验机构参与 - 12家药品检验机构参与检验包括江苏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吉林省药品检验研究院 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 [1] - 黑龙江省药品检验研究院 无锡市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参与检验 [1] - 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湖南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 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参与检验 [2][3]
国家药监局今天通告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央视新闻· 2025-08-27 09:18
核心事件概述 - 国家药监局通报17家企业生产的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涉及粒度、有关物质、相对密度、溶出度等12类检验项目 [1][2][3] -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要求相关企业采取暂停销售使用、召回等风险控制措施 并对涉嫌违法行为立案调查 [3] 不符合规定药品清单 - 澳美制药厂5批次夫西地酸乳膏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粒度 [1] - 万特制药(海南)有限公司2批次氯雷他定糖浆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有关物质 [1] - 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1批次磷酸钠盐口服溶液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相对密度 [1] - 陕西西岳制药有限公司2批次托西酸舒他西林胶囊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溶出度 [1] - 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批次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性状 [1] - 西藏神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批次二十五味珊瑚丸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重量差异 [1] - 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2批次七厘散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含量测定 [2] - 湖北瑞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4批次清气化痰丸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装量差异 [2] - 四川金可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四川益祥康药业有限公司2批次赤芍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性状 [2] - 安国市安兴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河北康盛华药业有限公司、河北悦康志德药业有限公司3批次红参(红参片)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鉴别 辽宁龙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1批次红参(红参片)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其他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与总还原糖 [2] - 江苏和生堂药业有限公司1批次龙胆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杂质 [2] - 江西信健药业有限公司1批次野菊花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含量测定 [2] - 四川盛世锦荣药业有限公司1批次栀子不符合规定 项目为水分 [3] 检验机构参与情况 - 江苏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等12家药品检验机构参与检验工作 包括吉林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黑龙江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 [1][2][3] 不符合规定项目技术解读 - 粒度不符合规定可能导致药物主成分含量不均一 [3] - 有关物质系反映药品纯度的有机杂质指标 [4] - 相对密度系物质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4] - 溶出度不符合规定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并降低生物利用度 [4] - 中药饮片性状不符合规定可能涉及种属偏差、炮制工艺瑕疵或储存不当 [4] - 重量差异与装量差异系保证准确给药的重要均匀性指标 [4] - 含量测定系通过化学、仪器或生物方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 [4] - 鉴别项目通过显微鉴别、光谱鉴别等方法区分药品特性 [4] - 其他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检查针对五氯硝基苯等农药 [4] - 总还原糖检查旨在识别中药材掺糖情况 [4] - 杂质检查反映中药饮片掺入或混入杂质状况 [4] - 水分指标异常与工艺、包装或储运环境因素相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