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卡车(Cybertruck)

搜索文档
从造车迈向“造人”,特斯拉下一个十年大计出炉
36氪· 2025-09-30 01:21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公布宏图第四篇,核心战略从汽车制造转向人工智能驱动,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富足",将人工智能作为底层技术,人形机器人和Robotaxi作为物理实体执行任务,现有汽车和储能业务整合为AI应用场景[23][28] - 公司推出史无前例的CEO薪酬激励计划,为期10年,全部实现后收益可达1万亿美元,旨在激励领导层将公司市值推向新高度,计划设置12个市值目标(从2万亿美元起每阶增加5000万美元)、4个营运目标和6个盈利目标[12][14][16] - 公司明确不再将造车作为主要侧重点,平价紧凑型车Model 2/Q和纯电商用厢式车项目已取消,未来车型集合仅限于S3XY系列、Cybertruck和Cybercab[6][8][22] 汽车业务现状 - Cybertruck交付量截至6月末仅4.6万辆,售价从原4万美元几乎翻倍,产能受制于4680电池干法电极工艺良品率低等瓶颈[1][3] - 纯电卡车Semi Truck因电芯问题延宕,错过市场窗口,沦为形象工程[5] - 2025年上半年全球交付量达72万辆,累计交付量已超800万辆,但全球多个市场销量出现下滑,业务进入平台期[36] 人工智能与新技术布局 - 公司人工智能业务立足两个半基本点:Cybercab(Robotaxi)、人形通用机器人Optimus,以及现有汽车平台的FSD服务算半个[23] - AI算力资源快速增长,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等效约6.75万张英伟达H100算力卡,一年前仅约1万张,需求主要来自FSD、Cybercab和Optimus项目训练[32][33] - Dojo超算项目已流产,团队解散,负责人离职,公司转向整合资源发展后续芯片[30] 营运与盈利目标 - 薪酬激励计划中营运目标包括交付2000万辆汽车、FSD活跃订阅用户达1000万、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100万辆Robotaxi投入商业运营[16][18] - 盈利目标设置6个EBITDA节点,从500亿美元开始,依次为800亿、1300亿、2100亿、3000亿和4000亿美元[16] - 2000万辆汽车交付目标折算每年不到120万辆,基于现有累计超800万辆的基础,被视为较低门槛,凸显业务重心转向AI[36] 中国市场与产能策略 - 公司未来不再大规模扩张全球整车产能,但汽车业务仍为核心现金流来源,中国市场重要性增强,上海临港超级工厂成为业务核心[37][39] - 中国团队主导Model Y L和廉价版Model Y等新车型设计与研发,Model Y L定位国内六座车市场,但未举办发布会[33][36][39] - 公司将更多产能和研发能力置于中国,以把握自身命运[40]
新泉股份20250625
2025-06-26 14:09
纪要涉及的公司 新泉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与预期**: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受一次性因素影响,净利润 2.1 亿元,全年收入指引维持 170 亿元以上,扣除一季度剩余三个季度预计收入 140 亿元,后续季度净利率预计回升至 8%以上,全年净利润至少 14 亿元[2][4] - **长期增长驱动**:由“双螺旋”驱动,一是国内主业稳定增长基础上拓展海外市场,伴随特斯拉等客户拓展海外业务将高增长;二是拓展座椅和外饰件等新业务带来成长空间[2][5][6] - **特斯拉改款车型影响**:特斯拉改款车型(Model Y/3 减配版)将显著提升海外业务收入和份额,单车价值量预计翻倍,Model 3 减配版单车价值量预计达 1500 美元,加速海外业务放量[2][7] - **海外工厂运营**:墨西哥工厂单月产值接近 3500 万美元,净利率持续兑现 10%预期;斯洛伐克工厂单月产值 800 - 900 万欧元,预计 2025 年三季度净利率超墨西哥工厂,海外业务整体经营水平预计保持在 10%以上[2][8] - **海外客户拓展**:在斯洛伐克规划二期工厂,面向大众、沃尔沃等客户,非特斯拉客户将持续贡献收入和利润弹性,支撑海外业务长期增长[2][9][10] - **海外座椅业务**:在海外积极部署座椅业务,Model Y 和 Model 3 减配版座椅背板业务总量高,赛博卡车后排座椅背板业务获订单,海外座椅业务进入加速放量阶段[11] - **国内座椅业务**:收购安徽瑞奇股权布局国内座椅业务,瑞奇子公司获奇瑞约六七个车型订单,目标获奇瑞至少三分之一市场份额,预计带来约 40 亿元收入,正积极拓展大众和吉利等客户,2025 年二季度并表,奇瑞项目三季度开始放量[2][12] - **营收规划与战略**:未来五年规划实现至少 100 亿元以上收入规模,提出“双百”战略,海外业务和座椅业务收入目标均达 100 亿元,旨在再造至少两个新泉股份[13] - **业绩预期**:预计 2025 年利润 14 亿元,2026 年约 18 亿元,2027 年可能达到 22.5 亿元以上[3][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估值情况**:近期估值回调至约 15 倍,受特斯拉全球销量压力影响,处于历史低位,截至 2025 年 6 月 24 日,公司市值对应 2025 年估值约为 15 至 16 倍[4][15] - **特斯拉排产修复**:特斯拉全球销量短期承压对公司海外业务影响相对有限,目前 Model Y 在国内市场排产已恢复至满产状态,Model 3 预计 2025 年 7 - 8 月陆续恢复满产[14]
刚刚,直线拉升!特朗普:“明早就买一辆特斯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1 14:32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特斯拉近期情况展开,指出其股价虽在3月11日有所上涨,但此前受负面事件影响持续下跌,面临品牌形象受损、销量下滑等困境,同时市场上对其股价走势存在多空分歧 [2][6][9] 分组1:3月11日美国股市及科技股表现 - 3月11日美国三大股指开盘小幅下跌,截至北京时间22:00,纳指涨0.44%,道指跌0.54%,标普500指数跌0.05% [1] - 热门科技股普涨,特斯拉股价一度直线拉升涨超6%,前一交易日单日下跌15.43%,创2020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2] - 英伟达涨3.08%、亚马逊涨2.66%、脸书涨2.42%、微软涨0.72%、谷歌涨0.13%,苹果跌2.11% [3] 分组2:特斯拉股价上涨消息面因素 - 当地时间10日深夜,特朗普表示“明天一早将购买一辆全新的特斯拉”以支持马斯克,马斯克回帖感谢 [4] 分组3:特斯拉面临的负面事件 - 美国社交网站视频显示数辆特斯拉“赛博卡车”被卷入烈火,北美多地爆发抗议特斯拉活动,打砸门店、破坏车辆、占领服务中心 [5] - 3月10日,马斯克控制的社交媒体X平台遭遇三次DDoS攻击,导致网站三次宕机 [6] 分组4:市场对特斯拉股价的“熊论”观点 - 今年2月24日,罗斯·格伯认为特斯拉在2025年将“至多跌去50%”,截至3月10日美股收盘,特斯拉今年以来已跌去44%以上,其认为马斯克“分心”企业经营之外事情太多 [9] - 投行摩根大通认为特斯拉股价要跌向135美元,Redburn Atlantic认为下一个调整目标价在160美元,即继续下跌30% [12] 分组5:特斯拉造车估值情况 - 截至北京时间3月11日22:00,特斯拉股价234.36美元/股,2024年财报显示每股收益仅为2.04美元,非GAAP收益仅为2.42美元,参照2024年收益计算市盈率高达100倍左右 [13][14] - 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总市值约2400亿美元,特斯拉估值即便大跌后也有7145亿元,近乎是前者的三倍,市盈率是丰田汽车的14倍 [15][16] 分组6:特斯拉车辆销量情况 - 3月10日乘联会数据显示,2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为30688辆,同比减少49%,环比下降51%,创两年新低 [17] - 在欧洲,特斯拉面临本地审美疲劳及马斯克多重身份对品牌“路人缘”打击导致的车辆销量下滑 [17] 分组7:市场对特斯拉股价的“牛论”观点 - 投行Wedbush分析师看好特斯拉能继续达到550美元,认为当前股价是对特斯拉投资信仰的考验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