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豆浆粉
icon
搜索文档
维维股份旗下维维东北食品饮料因逃税被罚
齐鲁晚报· 2025-09-21 23:02
公司违规处罚 - 维维东北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因逃避缴纳税款被国家税务总局绥化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罚款6.451282万元[1] 公司背景信息 - 维维东北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 由维维股份全资控股[3] - 公司是维维在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生产基地 集食品饮料生产、粮食收储、精深加工、贸易于一体 设计年产豆奶粉或豆浆粉15000吨[3] - 母公司维维股份成立于1994年 2000年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0300) 是一家以生态农业、大粮食、大食品为主的跨地区跨行业大型企业集团[6] - 维维股份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6]
“期货之翼”助力产业腾飞
期货日报网· 2025-08-03 16:37
黑龙江大豆产业概况 - 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7%和45%,贡献国产大豆近半壁江山[2] - 黑龙江大豆以高油脂、高蛋白、非转基因品质著称,拥有"海伦大豆""黑河大豆"等区域公用品牌[2] - 绥化市形成165万吨大豆加工规模,2024年实际加工25.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8亿元[2] 产业链延伸与加工升级 - 黑龙江推动大豆产业由"原字号"输出向精深加工跃升,打造大豆、玉米、水稻加工产业集群[3] - 龙头企业产品线已延伸至大豆分离蛋白、膳食纤维、豆浆粉等高附加值产品[3] - 维维豆奶连续十几年市场占有率及销量全国第一,被称为"豆奶大王"[3] 期货工具应用 - 维维集团2014年开始参与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锁定原料成本[5] - 2024年通过期货信号判断价格低位,提前采购数万吨大豆,成本从4800元/吨降至4000元/吨[6][7] - 大商所在黑龙江设置14家交割库,便利企业参与期货市场[8] 产业协同发展 - 地方政府实施"稳粮扩豆"战略,通过补贴政策提升种植面积[9] - 行业协会开展期货知识培训,推动"保险+期货"项目覆盖7.25万户次,赔付2.16亿元[7][9] - 企业持续进行技术改造与智能化升级,开发高端新品[10] 产业融合发展 - 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引导种植与经营决策,风险管理功能为企业提供"稳定器"[10] - "保险+期货"模式为种植户织就"防护网","银期保"项目提供全流程保障[7][10] - 黑龙江大豆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协同共进[10][11]
财经深一度丨看期货如何助力黑龙江大豆产业稳健发展
新华社· 2025-08-01 10:30
在维维东北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里,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金黄的黑龙江大豆经过层层加工,变身为豆浆粉、豆奶粉等产品, 畅销全国。车间外,企业管理者正密切关注着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行情,为下一季的原料采购制定策略。 这一幕,正是黑龙江大豆产业在延链成群进程中,深度融合期货市场功能助力产业企业稳健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中国大豆看龙江"。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47%、45%。 然而,产业规模壮大的同时,市场波动如影随形。近年来,大豆价格起伏加剧,如何锁定成本、保障利润,成为大豆加工企业生存发展的重 要命题。 "目前豆奶行业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企业多、产品多,市场购买力下降,企业面临较大压力。"维维东北公司总经理吴向阳坦言,同时, 大豆占豆奶产品成本的比例超过40%,企业原料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面对挑战,该公司积极拥抱期货工具,助力企业锁定成本、指导采购、调整库存、管控风险。 2024年,当期货市场预示大豆价格可能处于近几年低位时,维维东北公司在总公司指导下,果断提前集中采购了数万吨大豆,并通过套期保 值操作锁定成本。 "此外,我们还灵活运用基差点价方式,与贸 ...
财经深一度|看期货如何助力黑龙江大豆产业稳健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01 08:56
黑龙江大豆产业规模 - 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47% 产量占全国45% [1] 行业竞争态势 - 豆奶行业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 市场购买力下降 企业面临较大压力 [4] - 大豆原料占豆奶产品成本比例超过40% [4] 期货工具应用 - 企业运用期货工具锁定成本 指导采购 调整库存 管控风险 [5] - 通过套期保值操作锁定成本 采用基差点价方式与贸易商合作 [5] - 依据期货价格走势动态调整库存水平 [5] - 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已建立成熟套保体系 具备基差交易能力 [6] - 期货交割库布局便利期现结合业务 提升大宗粮食贸易流通枢纽地位 [10] 保险+期货模式 - 保险+期货试点累计开展41个大豆项目 覆盖18个县区 7.25万户次 [7] - 承保大豆现货量108.22万吨 累计赔付金额2.16亿元 [7] - 2023年创新推出"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 提供从种到卖全流程保障 [8] 期货市场功能 - 价格发现功能引导种植与经营决策 [10] - 风险管理功能为企业锁定成本利润提供稳定器 [10] - 有效化解农业生产看天吃饭和谷贱伤农困境 [10] - 平衡产业链各环节利益分配 形成风险转移收益共享的共赢格局 [10]
黑土地上的金融智慧——期货市场助力构建农业种植全链条风险保障体系
上海证券报· 2025-07-29 17:53
大豆玉米种植与期货工具应用 核心观点 - 大豆和玉米作为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其稳定供给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但价格波动成为困扰农户的关键因素 [4] - 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大豆期货及衍生品工具(如订单农业、套期保值、基差点价)正被广泛用于管理价格风险,覆盖种植、加工全产业链 [5] 种植成本与收益动态 - 地租成本从高位回落,育种技术进步提升单产,补贴政策持续完善,但价格波动仍显著影响农户积极性 [4] - 2023年玉米收购价从0.89元/斤跌至0.82元/斤,2024年进一步从0.79元/斤跌至0.73元/斤,部分农户出现亏损 [6] - 绥化地区玉米种植综合成本约0.75元/斤,价格下跌导致2024年改种现象普遍,预计种植面积下降 [6] 订单农业模式创新 - 源发粮食物流推出"惠民保价"项目:春播后锁定收购价(如2023年0.93元/斤),帮助农户姚玉柱增收20万元,种植面积从2000亩增至6000亩 [6][7] - 象屿农产采用"夏季一口价+增收宝"组合:农户支付权利金购买看涨期权,既保底价格又可分享上涨收益,2025年模式已定型 [7] 加工企业风险管理 - 维维东北食品年采购5万吨大豆(成本占比超40%),通过期货套保锁定原料成本(如2024年3900元/吨低位采购),并利用基差点价调整库存和采购节奏 [8][9][10] 综合性金融保障项目 - 大商所"银期保"项目整合期货公司、保险、银行、收粮企业: - 春播期提供收入保险+远期订单+低息贷款 - 秋收后按"期货价格+基差"结算粮款,并赋予6个月二次点价权 [11] - 嫩江市科洛合作社2024年投保6万亩大豆(自缴保费132.55万元),获赔256.14万元,2025年大豆玉米投保面积分别增至8万亩和3万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