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产业

搜索文档
浙江衢州常山县:油茶科技助丰收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4 03:31
浙江常山依托中国林科院的科技力量,构建起涵盖种苗智能化培育、高效轻简机械化管理、绿色加工等全链条的油茶科研服务体系,助力油茶产业做大 做强 9月22日,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东案乡朝阳村油茶林,金黄的、鲜红色的不同品种油茶果实颗粒饱满,挂满枝头。 "感谢'油博士'的指导,今年挂果数量比去年多,质量也好。"茶农郑华龙笑着告诉记者,"这80亩油茶即将迎来丰收,依照市场行情每亩能有5000元以上 的收入!" 科技添助力,油茶产业兴。常山素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常山锚定"富民增收"的目标,以科技赋能、机械强林为重要抓手,依托中国林业 科学研究院的科创力量,构建起涵盖油茶种苗智能化培育、油茶高效轻简机械化管理、茶油绿色加工等全链条的科研服务体系,不断释放产业潜能。2024 年,常山县油茶种植面积达29万亩,综合产值突破17亿元,规模与效益均居浙江省第一。 田间地头,油博士展身手 郑华龙所说的"油博士"工作站,是常山县林业水利局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以下简称"亚林所")等科研机构于2019年联合成立的科技服务综 合平台,现有博士7名,着力解决当前油茶产业发展种苗培育、栽培管理、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中出现的各 ...
湖南省油茶林面积、茶油产量、年总产值均居全国首位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17:42
行业规模与地位 - 湖南油茶林面积达2371万亩 年产茶油44万吨 年总产值934亿元 均居全国首位 [1] - 湖南以平均每年新造50万亩 低产林改造90万亩速度推进资源培育 [1] - 油茶产业对维护国家粮油安全 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1] 产业链结构 - 茶油经营主体超过5000家 包括134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 1140家其他加工企业及3957家小作坊 [1] - 年加工能力达60余万吨 除茶油外还开发出化妆品 保健品 茶枯粉等衍生产品 [1] - 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 [1] 区域产业集聚 - 攸县拥有52万亩油茶林 2024年末茶油产量超1.9万吨 产良种苗2亿株以上 [2] - 当地形成5家省级油茶企业 121个百亩以上种植大户 28个专业合作社及177家加工作坊的产业集群 [2] - 油茶总产值逾23亿元 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2] 科技与创新方向 - 第二届油茶节以"科技赋能油茶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 [1] - 活动将重点呈现全智能生产线及"林文旅"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应用 [2] - 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学者企业家参与 展示油茶机械与现代化生产工艺 [2]
微视频丨青山作答 绿水回响
新华社· 2025-08-15 04:12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成效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 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提升绿色低碳产业经济比重[2] - 浙江丽水青田县油茶产业年产值突破9亿元 林业总产值达73.8亿元 通过林业改革将30.67万亩油茶林资源转化为共富动能[4] - 宁夏实施矿山关停与生态修复 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系统治理 实现从"靠山吃山"到"护山养山"的生态转型[6] 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模式 - 浙江金华武义县坛头村通过生态修复与闲置资源盘活 发展湿地特色文旅产业[7] -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可协同共生 中国绿色发展成就为全球提供清洁美丽未来解决方案[9]
(活力中国调研行)一枚“油茶果”看侨乡青田新变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8-10 12:37
行业规模与地位 - 青田县油茶种植面积达30.67万亩 居浙江省首位 被称为"浙南油库" [3] - 共富工坊首年收购全县60%油茶果 山茶油产量12万斤 实现产值近1000万元 [4] 生产模式创新 - 采用"国企+强村公司+合作社+私企"联建联营机制 改变传统生产方式 [3] - 通过统一脱壳、粉碎、榨油、包装、销售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4] - 应用冷榨技术提升油品品质 使产品价格获得提高 [4] 农户增收机制 - 以高于市场价0.15-0.3元/斤价格收购油茶果 累计收购280万斤 [4] - 带动百余名农户人均增收1.2万元 销售金额中约80%归农户所得 [4] - 通过"保底收购+利润分成"模式确保农户利益最大化 [4] 产业链拓展 - 开发山茶油手工皂并获得浙江省职业技能开发认证 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 [6] - 与浙江省农科院共同申请山茶油化妆品基础油加工技术专利 [6] - 实现山茶花资源定向收购 并研发油茶果壳与兔粪发酵技术生产有机肥 [6] 海外市场推广 - 依托38.1万名海外华侨分布于146个国家的优势进行全球推广 [6] - 通过华侨超市渠道上架和随身携带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6] - 重点推动"侨二代""侨三代"年轻群体参与产品推广 [6]
江西油茶产值今年有望冲刺千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9 22:26
行业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江西山茶油列入第一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1] - 江西省出台《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江西省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系列政策措施 [1] -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 将其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优势产业和畅通"两山"转化通道的重要抓手 [1] 产业发展现状 - 江西省油茶林面积达1683万亩 占全国油茶林面积的22.4% [2] - 高产油茶林面积808.85万亩 油茶林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达56个 [2] - 2024年江西油茶产值达715亿元 居全国第二位 [2] - 根据规划 2025年油茶产业产值有望冲刺千亿元 [2] 品牌体系建设 - 江西省林业局指导企业成立江西山茶油发展中心 申报注册"江西山茶油"商标 [1] - 打造以"江西山茶油"公用品牌为引领 集区域特色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于一体的品牌体系 [1] - 持续在全产业链打造、企业协同创新、政策制度集成等方面精准发力 [1] 产业发展战略 - 围绕油茶种植、加工和销售三端同向发力 支持油茶产业做大做强 [1] - 着力扩大油茶生产规模 扎实做好油茶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1] - 江西省是全国油茶中心产区 油茶产业是其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林业产业 [1]
安徽财政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28 00:49
新兴产业支持 - 安徽省财政厅2025年下达老区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2025年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8.1%,占全省比重达9.3% [1] - 拨付制造强省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8078万元,用于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1] - 安庆市入选2025年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预计可获得中央财政资金5亿元 [1] 农业农村发展 - 2025年安徽省财政下达省以上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9亿元,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 - 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及农村户厕改革 [1] - 下达省以上财政资金1.2亿元支持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 [1] 生态环保建设 - 2025年安徽省财政统筹省级以上财政资金4.74亿元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节能降碳、水污染治理等工作 [1] - 截至2024年底老区PM2.5平均浓度为31.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6.9% [1] - 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3.2%,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 文化旅游发展 - 2025年省财政统筹资金1.1亿元支持老区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及"送戏进万村"等文化惠民活动 [2] - 安排1025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六安市、安庆市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2] - 老区已推出"千里跃进 将军故乡——红色征程线"等主题旅游线路,建成国家级、省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3条 [2]
八桂油茶香:产业蝶变正当时
广西日报· 2025-06-09 02:04
油茶产业产量增长 - 2024年油茶鲜果总产量达275.3万吨,同比增长44.56% [2] - 茶籽产量66.63万吨,茶油产量17.6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6.65% [2] - 全区油茶鲜果总产量同比增长34% [4] 种植规模与产值 - 油茶种植面积突破1050万亩,综合产值约630亿元 [2] - 2024年油茶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6% [8] - 带动150万农民参与产业 [2] 低产林改造成效 - 2024年完成低产林改造45万亩,占国家计划任务的100.5% [4] - 改造林分平均鲜果产量364.08公斤/亩,较2022年增产11.61% [3] - 46.91%的改造林分亩产超333公斤 [3] 良种技术应用 - 良种种源改造林分鲜果产量达520.82公斤/亩,是非良种林分的1.9倍 [3] - 香花油茶嫁接成活率提高至96%,较传统技术提升15%以上 [6] - 岑软系列良种林连续三年亩产超400公斤,平均达437.89公斤/亩 [6] 科技创新与效率提升 - 香花油茶品种亩产鲜果448公斤,出油率较传统品种高3个百分点 [5] - 机械化设备应用使除草效率大幅提升,50亩林地作业时间从15天缩短至3天 [6] - 2018-2021年良种林提前2-3年挂果,平均亩产210.21公斤 [5] 复合经营模式 - "油茶+肉桂"模式使每亩综合产值达6.99万元,较纯油茶林增收6000元 [7] - 岑溪软枝油茶种子园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7] - 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和保价收购 [8] 产业体系发展 - 培育油茶良种苗木1.8亿株,完成新造林88万亩 [4] - 全区拥有年产能1000吨以上加工企业约30家 [8] - 认定国家级、自治区级龙头企业约10家,规模以上企业6家 [8]
“赣南茶油”连续八年跻身中国地理标志品牌百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6 22:15
品牌价值提升 - "赣南茶油"在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中位列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第55名,较去年上升8位 [1] - 该品牌自2016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来,已连续八年稳居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阵营 [1] - 品牌价值大幅提升得益于赣州市践行"两山"理念,通过多维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 品牌建设举措 - 赣州市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发力+文化赋能"的品牌建设体系 [1] - 在国家级媒体投放公益广告及品牌专刊,举办首届江西油茶文化节 [1] - 创新开展"一对一"重点城市推广,组织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举办推介会 [1] - 形成线上线下立体传播矩阵 [1] 产业发展现状 - 赣州市油茶林总面积突破330万亩,建成全国规模领先的油茶种植基地 [1] - 培育68家油茶加工注册企业,其中13家深耕茶油精深加工,4家为规模以上企业 [1] - 2024年全市茶油年产量达5.16万吨,带动油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60亿元 [1]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深化"赣南茶油"地理标志运用,通过标准化生产、科技研发、三产融合等举措 [2] - 目标将油茶产业打造为乡村振兴的支柱型生态产业 [2]
贵州省黎平县精心绘制“作战图”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5 23:41
招商工作机制 -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印发《2025年黎平县产业大招商工作方案》,加快草拟印发《黎平县产业大招商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1] - 科学细化招商任务,汇聚招商合力,有效促进项目签约,提升招引成效[1] - 截至目前,签约新引进重点招商项目5个,签约资金总额8.15亿元[1] 招商队伍建设 - 充分发挥县四家班子领导带头招商的示范引领作用,精心制定招商干部能力提升方案,配强招商队伍[1] - 重点围绕木材精深加工、茶叶、油茶产业精深加工,针对性地开展上门招商[1] - 开展"走出去"招商考察9次,拜访优强企业25家,"请进来"洽谈交流70次,对接企业79家,参加省州招商推介活动3次[1] 重点项目谋划 - 强化部门协同联动,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精心梳理拟招重点项目清单和目标企业清单[2] - 滚动更新招商引资项目库,不断提升对外推介项目质量[2] - 今年以来,谋划拟招商重点产业项目20个,均已上报纳入省州调度[2] 要素保障措施 - 强化统筹调度,压实部门招商工作责任,加快推进在谈项目考察对接进程[2] - 督促要素保障部门强化跟踪服务,加强要素保障,全力推动已签约项目提速提质提效[2] - 力争推动冻眠鲜食农特产品加工、年产10万吨生物质颗粒、年产2500吨白酒等项目实现早签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