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Z9 GT

搜索文档
IAA2025观察:中欧新能源博弈,全球格局重塑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0 14:5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 核心观点 - 中国车企以"产品+渠道+产业链"全链条模式加速欧洲市场扩张 通过低于3万欧元的紧凑车型和PHEV优先渗透南欧与东欧市场 中长期有望从市场存在感过渡到主流份额 [2][4][7][9] - 欧洲车企聚焦降本增效与技术追赶 通过新电池技术削减成本40–50% 并强化本地生产以应对竞争压力 [3][8] - 行业竞争焦点从单点性能转向体系化能力 中国在电池安全、快充、电驱热管理一体化及高算力平台等领域具备全球领先优势 [4][9] 中国车企欧洲布局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2025年内启动生产 土耳其工厂计划2026年建成 欧洲门店目标2025年底达1000家 2026年底扩展至2000家 [2][7] - 小鹏汽车设立慕尼黑研发中心 首次展示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 强化AI+出行生态叙事 [2][7] - 零跑汽车在欧洲首发Lafa5车型 B10以约3万欧元定价覆盖入门级市场 [2][7] - 广汽Aion V以3.6万欧元定价切入家庭用户市场 配套荷兰零件中心及本地化产能计划 [2][7] 供应链协同出海 - 宁德时代展示神行Pro(NP3.0)电池 国轩、中创新航、亿纬等三电供应商集体参展 [2][7] - 智能驾驶与传感厂商地平线、黑芝麻、禾赛悉数亮相 形成全产业链协同优势 [2][7] 欧洲车企应对策略 - 宝马推出新世代iX3车型 新电池技术可降本40–50% 目标2026年电动车利润率接近燃油车水平 [3][8] - 奔驰发布纯电GLC 配备39英寸贯穿屏与MBUX系统 坚持"价值优先"战略避免价格战 [3][8] - 大众展示ID.Polo与ID.Cross概念车 奥迪Concept C塑造高端形象 考虑在美国建厂应对贸易壁垒 [3][8] - 雷诺通过低成本电池实现40%降本 Stellantis呼吁回归1.5万欧元级小车并寻求政策支持 [3][8] 行业趋势总结 - 中国车企欧洲本土化进程加速 门店、工厂、研发中心与渠道网络全面铺开 [4][9] - 欧洲市场呈现PHEV与入门纯电并行的务实格局 定价低于3万欧元的车型成为渗透关键 [4][9] - 短期挑战包括关税、合规、本地售后及品牌认知度 长期需依赖品牌塑造与渠道深耕 [4][9]
比亚迪(002594):郑州赛车场深度试驾点评:行稳致远,技术与豪华筑牢高端化基础
中泰证券· 2025-08-04 08:59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维持比亚迪"买入"评级,目标价105.8元对应2025年18.5倍PE [3] - 2025年预测营收9056.7亿元(同比+16.5%),归母净利润522.3亿元(同比+29.8%)[3][5] - 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5.73/7.08/8.84元,对应PE 18.5/14.9/12.0倍 [3] 核心业务亮点 - 高端品牌矩阵表现强劲:7月腾势/方程豹/仰望销量分别为11375/14180/339辆,腾势1H25销量同比+33.98% [4] - 郑州赛车场投资50亿元打造全地形测试场,验证高端车型技术实力 [4][8] - "易三方"技术实现后轮±10°转向,腾势N9最小转弯半径4.65m,Z9 GT百零制动32.6米 [5][9][16] 财务预测 - 2025年毛利率预计提升至20.6%,净利率5.8%,ROE 21% [3][21] - 经营性现金流2025年预计1102.5亿元,资本支出-15.5亿元 [21][23] - 资产负债率将从2024年74.6%降至2027年69.4% [21] 技术优势 - 仰望U8搭载"易四方"平台,四电机独立驱动实现880kW功率和1280N·m扭矩 [13] - 云辇-A系统实现双腔空悬预瞄功能,腾势N9离地间隙达222mm [9] - 仰望U8具备IP68防水和应急浮水功能,水中行驶速度3km/h [13]
乘用车专题:复盘丰田高端化,对比亚迪有何启示
天风证券· 2025-07-25 04: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丰田通过精准定位、技术投入和差异化营销实现高端化转型,若比亚迪能复制其路径,出海有望凭技术创新抢占欧洲二线豪华市场,国内以设计与性价比突围BBA和新势力品牌,未来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3][4] 丰田高端化历程复盘 布局 - 日本本土品牌形象固化,高端化受阻,丰田抓住石油危机机遇,利用低贸易壁垒和经济型豪华车需求缺口,设立雷克萨斯品牌进入北美市场 [2] - 面对贸易限制,丰田以高端化、高附加值产品定位避开限制,后期从整车出口转向对外投资,降低成本巩固海外市场地位 [2][9] 研发 - 组建国际化团队,投入10亿美元研发LS 400,生产450辆原型车,近千次发动机设计,超170万英里测试,实现快速与静谧性能融合,严格控制重量避免“油老虎税” [2][16][17] 营销 - 高脚杯广告树立雷克萨斯高端品牌形象,快速提升影响力,成为快速舒适高性价比汽车标杆 [2] 销量 - 上市两年赶超宝马、奔驰成为当时北美进口豪车销量冠军 [2] 售后 - 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刹车故障等问题,持续提升驾驶体验,不断改进产品 [2][33] 对于比亚迪高端化的启示 国外策略 - 高端化车型亮相海外,腾势在米兰首发后计划两年内覆盖数十国,构建超1000家服务网点,展示技术实力和品牌魅力 [3][40] - 多样化布局,腾势Z9GT切入轿跑市场,解决欧洲市场痛点;腾势B5瞄准SUV市场;腾势D9顺应MPV电动化趋势 [3][41] 欧洲市场 - 消费者偏好中小型SUV,大型SUV销售困难,MPV电动化趋势明显,复杂路况应对与安全保障技术亟待提升 [47] 腾势Z9GT - 动力性能强劲,续航能力优越,外观与内饰设计符合豪华定位,安全性能突出,价格有优势 [48][50] 腾势D9 - 智驾配置优越,科技感领先,是豪华MPV性价比之选,提供舒适商务驾驶体验 [51] 腾势B5 - 续航能力优,油电混动能耗低,智驾系统领先,价格优势明显 [53] 国内市场 - 顺应“去技术化+颜值+空间”消费趋势,主推方程豹钛7、仰望U8L、腾势N8L,开启国内品牌高端化进程 [3] 方程豹钛7 - 硬派外观搭配高性能智驾,城市通勤与越野兼顾,性价比高,高配版预计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 [61] 仰望U8L - 全尺寸行政级豪华,通过性与实用性兼具,智驾功能领先竞品 [63] 腾势N8L - 采用腾势家族最新设计语言,空间表现优秀,动力性能突出 [65]
比亚迪(002594):全球视野看电车之二:再看比亚迪欧洲,车型与渠道共振全面起势
长江证券· 2025-07-22 2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0][1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出海持续发力,海外渠道与车型矩阵进一步完善,打开增长新空间,欧洲市场表现亮眼 [4][7] - 技术与规模构建超越行业竞争力,智能化、出海与高端发力迈向新巅峰,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4][10] 分组1:比亚迪加速海外布局,欧洲市场表现亮眼 - 比亚迪乘用车出口量从2022年开始快速增长,2025年出海销量持续超预期,2024年全年出口销量40.8万辆,同比增长67.9%;2025年1 - 5月,出口量达35.7万辆,同比增长102.5% [7][19] - 2025年比亚迪加速混动车型出海,导出宋PLUS DM - i等混动车型,2025年1 - 5月海外混动车型销量达16.2万辆,同比提升345.6%,占比提升45.5% [22] - 2025年1 - 5月,宋PLUS DM出口占比31%,海鸥占比13%,海狮07占比11%,出口车型多元化;高端品牌腾势出海销量显著提升 [23][28] - 欧洲、拉美、东南亚是比亚迪当前最大的海外市场,销量占比合计超九成,2025年1 - 5月欧洲销量为69451辆,占比达40.2% [7][30][33] - 比亚迪车型海外定价约为国内定价两倍,出海有望增厚公司盈利能力 [35] 分组2:欧洲市场:新能源市场纯电为主,中大车型居多 需求:新能源需求回升,纯电需求主导新能源市场 - 欧洲轻型车2024年销量规模恢复至1646万辆,2025年1 - 5月约684万辆,同比略有下滑;2025年1 - 5月新能源需求回升,新能源渗透率为20.41%,同比上升4.47pct,纯电需求主导 [38][39] - 欧洲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差异较大,主流市场在20% - 50%之间,德国、英国、法国市场规模显著高于其他国家 [43] 车型:与油车消费偏好不同,中型与中大型新能源需求更多 - 中型、中大型级别的新能源渗透率大幅领先于紧凑型、小型车市场,2025Q1欧洲市场SUV - A、SUV - D、SUV - E、D、E新能源渗透率领先 [48] - 主流市场、潜力市场与欧洲整体特征相近,成熟市场新能源发展水平高;中型车市场特斯拉Model Y细分市场市占率大幅领先 [51] 分组3:比亚迪加速欧洲拓展,主要市场市占率持续提升 品牌建设与渠道为基,多市场布局,持续提升竞争力 - 车型逐渐丰富,从纯电拓展至插混,出口与本地化并行,2025年1 - 5月比亚迪在欧洲新能源轻型车销量为69437辆,同比增长408.5% [9][66][67] - 比亚迪车型基本覆盖欧洲轻型车主流级别,品类从纯电车拓展至混动车型,起售价集中在2.83 - 5.31万欧价格带,竞争力明显 [9][80] - 2023年下半年起比亚迪深化对欧洲布局,快速布局经销商网络,计划2025年底在德国扩展至120家,在欧洲扩展至500家;参与知名赛事直播提升品牌知名度 [9][88][91] - 比亚迪在匈牙利和土耳其建设乘用车工厂,产能分别为30万辆和15万辆,2026年计划投产,规避关税风险 [92] 车型与渠道共振,比亚迪欧洲市占率持续提升 - 欧洲轻型车市场以本土车系为主,新能源市场大众品牌居首,比亚迪市占率排第七,销量6.9万辆,市占率5.0%;Seal U排名第二,销量4.7万辆,市占率3.4% [93][97] - 纯电市场大众居首,比亚迪份额翻倍增长;混动市场宝马居首,比亚迪份额快速增长,Seal U成为欧洲最畅销混动车型 [99][104] - 比亚迪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市占率显著提升,土耳其、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市场提升较快 [109] 分组4: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520、653、75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0][120]
王传福:比亚迪是我的生命,要实现年产销1000万辆的里程碑
经济观察报· 2025-06-06 09:20
公司战略与短板改进 - 公司承认在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将重点改进情绪价值传递,坚持不拉踩竞争对手的工程师文化[2] - 智能驾驶以安全为核心目标,未来3-5年通过传感器优化和算法升级降低事故率,研发团队达5000人[2] - 计划投入1000亿元用于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研发,采取渐进式路线从低速场景推进自动驾驶[2] 海外市场与高端化布局 - 5月海外销量达9万辆,海外市场对盈利贡献显著提升,高端品牌腾势和仰望表现超预期[3] - 腾势Z9 GT下半年搭载三电机技术平台发布,直接对标宝马5系、奥迪A8等豪华车型[3] - 海外品牌形象优于国内,公司将高端化视为必须打赢的战略战役[3] 技术路线与产业判断 - 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窗口期仅剩3-5年,行业进入"快鱼吃慢鱼"淘汰赛阶段[3] - 通过垂直整合与规模化降成本,布局固态电池、磷酸铁锂储能等技术[3] - 认为600公里续航后消费者更关注价格与安全性而非单纯追求里程[3] 经营数据与产能规划 - 当前未交付订单约60万辆,交货周期需5-6个月[3] - 提出年产销1000万辆的长期目标,计划将中国新能源技术推广至全球[3] 企业愿景与文化 - 董事长王传福将比亚迪视为生命,提出打造"未来丰田"的愿景[3] - 强调通过技术突破实现全球化发展,展现领跑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决心[4]
比亚迪闪耀戛纳国际电影节,诠释中国汽车品牌全球魅力
长沙晚报· 2025-05-19 02:19
公司品牌与产品展示 - 公司及旗下豪华品牌腾势亮相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展示中国智造创新实力与高端魅力 [1] - 腾势Z9 GT以"Elegance in motion"设计理念进行静态展示 成为国际影星及行业精英关注焦点 [3] - 比亚迪宋PLUS DM-i承担国际嘉宾接送任务 凭借DM-i超级混动技术提供高效节能出行及静谧驾乘体验 [3] 产品技术特性 - 腾势Z9 GT展现东方美学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视觉冲击力 诠释豪华GT车型未来风范 [3] - 宋PLUS DM-i混动技术完美契合电影节高端氛围 赢得众多电影节嘉宾青睐 [3] - 公司纯电动轿车与豪华SUV组成车队亮相戛纳街头 展示新能源汽车多元化与领先技术 [5] 全球化战略实施 - 戛纳亮相强化公司全球高端形象 成为出海战略生动实践 [5] -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领先品牌 正加速欧洲/东南亚/拉美/中东等国际化布局 [5] - 通过高端化/智能化/全球化品牌形象 持续扩大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影响力 [5]
比亚迪要有 20 万工程师,因为低端、高端、海外都得靠智能
晚点LatePost· 2024-06-07 12:03
核心观点 - 比亚迪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实现销量快速增长,2023年销量达3024万辆,连续两年位居全球新能源车企第一 [4] - 公司正面临来自吉利、长城、长安等竞争对手的挑战,需通过经销商体系优化、智能驾驶研发和海外扩张等多维度应对市场竞争 [5][6][7][8][11] - 高端品牌建设和智能化技术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计划投入1000亿元用于智能驾驶研发 [7][8][10] 销量与产品策略 - 2022年销量1877万辆,2023年增长至3024万辆,同比增长61% [4] - 2024年2-3月推出12款"荣耀版"车型,价格低至798万元,5月发布第五代DM技术,首搭车型起售价998万元 [4] - 产品布局聚焦15-16万元主流市场,同时布局仰望(100万元以上)、腾势、方程豹等高端品牌 [7] - 插电混动和纯电车型销量各占50%,定位分别为家庭第一部车和第二部车 [11] 经销商体系 - 经销商数量达3000多家,较2021年增长超3倍 [6] - 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单个投资人平均开店数从11家提升至4-5家,最大投资人经营50-60家4S店 [6] - 建立"铁军训练营"培训体系,推行"进店一瓶水"等标准化服务规范 [6] - 部分经销商受价格战影响盈利下滑,公司将通过产品力提升和规模效应改善经销商盈利能力 [6] 技术研发 - 智能驾驶领域已投入4000多名研发人员,计划总投资1000亿元 [8] - 重点布局算法、芯片和产业链,目标达到与"三电"技术同等的行业领先水平 [8] - 工程师团队规模约10万人,计划10年内扩至20万人 [8] - 将AI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替代部分产线工人(现有60万蓝领工人),降低人力成本(月工资支出约100亿元) [10] 海外扩张 - 已在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地建厂,国内建厂周期缩短至12个月(行业平均24个月) [11] - 未来资本开支将保持两位数增长,重点投向海外市场 [11] - 通过插电混动和纯电技术组合推动全球化,获多国政要关注 [11] 保险业务 - 2023年5月全资收购易安财险,成为首家拥有保险资质的中国车企 [12] - 新能源车险业务目前亏损,主因电池等部件维修需整体更换 [12] - 计划通过可拆件设计降低赔付成本,利用3000家4S店销售渠道减少营销费用 [12] 高端品牌规划 - 仰望U8已量产,U9、U7即将推出 [7] - 腾势Z9 GT将于7-8月上市,定位对标宝马5系/奔驰E级,搭载三电机技术平台 [7] - 高端化路径强调技术创新而非营销,用最新新能源科技打造品牌形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