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多元醇

搜索文档
隆华新材全资子公司 计划增资扩股引进投资者
证券时报· 2025-09-22 18:04
增资扩股交易 - 全资子公司隆华高材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淄博隆福 淄博隆致及薛玉霞等42名投资者 每认缴1元注册资本应缴付投资金额1.20元[1] - 新增注册资本3.13亿元 增资款总计3.76亿元[1] - 增资后公司直接持股比例65.69% 仍为控股子公司且控制权不受影响[1][2] - 淄博隆福合伙人系公司及隆华高材员工 无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参与[1] 战略发展动机 - 增资基于尼龙66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 为项目加速落地提供支撑[2] - 提高核心骨干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实现人才吸引与保留[2] - 分散公司投资风险 实现与投资者机遇风险共担[2] 产能扩张计划 - 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9.6亿元用于聚醚产能扩展[2] - 端氨基聚醚现有产能4万吨/年 募投后总产能将提升至14万吨/年[3] - 具体扩产包括:技改项目扩产6万吨至10万吨/年 二期项目新增4万吨/年产能[3] - 同步建设年产20万吨环保型聚醚系列产品项目 生产硬泡聚醚及组合聚醚[2][3] 业务定位 -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环保型新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2] - 核心产品线包括聚醚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及端氨基聚醚系列[2] - 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2]
隆华新材全资子公司拟增资扩股引进投资者 增资金额3.76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2:59
公司融资与股权结构 - 全资子公司隆华高材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42名投资者 包括淄博隆福 淄博隆致及薛玉霞等[1] - 增资价格为每认缴1元注册资本缴付人民币1.20元 新增注册资本3.13亿元 增资款总计3.76亿元[1] - 增资后公司直接持股比例降至65.69% 但仍保持控股地位且不影响控制权[1] 增资目的与战略意义 - 增资基于尼龙66项目建设实际需要 为项目加速落地提供支撑[2] - 提高核心骨干员工工作积极性 吸引和留住人才[2] - 分散公司投资风险 实现与投资者机遇风险共担[2] 业务发展与产能规划 - 公司专注于聚醚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 端氨基聚醚产品系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 - 现有端氨基聚醚产能4万吨/年已达瓶颈 通过可转债募资9.6亿元用于扩产[2][3] - 扩产后端氨基聚醚总产能将提升至14万吨/年 包括技改项目扩产6万吨及二期项目4万吨[3] - 同步建设年产20万吨环保型聚醚系列产品项目 主要生产硬泡聚醚及组合聚醚[3] 关联方与投资结构 - 淄博隆福合伙人为公司及隆华高材员工 不含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1] - 淄博隆福与公司在产权 业务 资产 债权债务等方面不存在关联关系[1]
聚氨酯产业在淄博延链成群
齐鲁晚报网· 2025-08-26 11:58
行业地位与历史 - 淄博是国内最早引进聚氨酯原材料生产技术的地区 产业发展早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3] - 淄博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火炬淄博高新区聚氨酯特色产业基地 淄博聚氨酯产业集群入围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3] - 产业链条完备 形成从各类聚醚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到聚氨酯组合料 聚氨酯预聚体 热塑性弹性体 再到下游管道保温材料 夹心板材 塑胶跑道工程施工服务等完整产业链[3] 企业实力与规模 - 涌现出以中化东大 一诺威 隆华新材为代表的诸多领军企业[3] - 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3] - 2025年上半年全市24家聚氨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3] 企业领导作用 - 中化东大作为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多元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领导国内同行业发展[3] - 一诺威聚氨酯作为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铺装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领导国内同行业发展[3] 未来发展策略 - 以扩大优势 下延 上补为总体思路实施五大工程[4] - 重点实施特色集群布局打造工程 产业链条拓宽延伸工程 重点项目推进引领工程 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产业链品牌建设工程[4] - 目标发展成为产业集中 优势突出 特色鲜明 产品高端 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聚氨酯产业基地[4]
长华化学: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鉴证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31 16:38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902,537,500元,发行3,505万股,每股发行价格25.75元,扣除承销费用后实际到账金额为人民币851,450,471.70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际可使用募集资金为人民币825,059,369.81元,期末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184,345,219.18元 [3] - 募集资金存储于多家银行账户,包括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初始存放金额合计人民币851,450,471.70元 [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已用于募投项目的金额为人民币651,633,283.81元,获得理财收益人民币8,014,635.06元,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后净额为人民币2,749,367.79元 [3] - 公司于2023年使用自有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人民币121,347,500元,其中营销网络建设投入1,347,500元,偿还银行贷款120,000,000元,后续已用募集资金置换 [8] - 暂时闲置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最高额度不超过人民币50,000万元和33,000万元,投资于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或存款类产品 [9][10] 募投项目变更情况 - 2024年4月变更原募投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为"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一期)",使用募集资金4,382.24万元及超募资金29,913.54万元,总投资34,295.78万元 [4] - 2024年4月将"扩建18万吨/年聚合物多元醇项目"节余资金1,820万元用于"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一期)" [5][6] - 2025年6月增加"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主体及地点,新增全资子公司长华连云港为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增加江苏省连云港市 [7] 募投项目经济效益 - "扩建18万吨/年聚合物多元醇项目"2023年实现收入1,999.65万元,2025年1-6月实现收入39,572.17万元,累计实现收入172,652.80万元 [12][14] - 该项目2023年实现收益1,999.65万元,2025年1-6月实现收益1,341.41万元,累计实现收益4,849.62万元 [12][14] - "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一期)"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未产生经济效益 [14] 项目投资规划 - "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分两阶段建设,一阶段投资331,377万元建设8万吨/年二氧化碳聚醚装置等,二阶段投资254,872万元建设98万吨/年二氧化碳聚醚装置等,总投资586,249万元 [4] - 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募集资金及银行借款,建设期为2024年至2029年 [4] -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已投入503.84万元,剩余募集资金1,496.16万元,增加实施主体以优化资金结构和提升管理效率 [7]
长华化学: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31 16:38
前次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3,505万股,每股发行价格25.75元,募集资金总额为902,537,500元,扣除券商承销费用后实际到账募集资金金额为851,450,471.70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际可使用募集资金为825,059,369.81元,已用于募投项目的金额为651,633,283.81元,募集资金期末余额为184,345,219.18元 [1] - 募集资金存储于多家银行账户,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初始存放金额合计851,450,471.70元,截止日余额合计184,345,219.18元 [1] 前次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 公司变更原募投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为"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一期)",使用全部募集资金4,382.24万元及剩余超募资金29,913.54万元,共计34,295.78万元投资新项目 [2][3] - "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一阶段建设8万吨/年二氧化碳聚醚装置、30万吨/年聚醚多元醇装置等,二阶段建设98万吨/年二氧化碳聚醚装置等,项目合计预计总投资586,249万元 [4] - 公司超募募投项目"扩建18万吨/年聚合物多元醇项目"结余资金1,820万元用途变更为"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一期)" [5] - 公司原募投项目"信息系统建设"增加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由公司增加为公司和全资子公司长华化学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实施地点相应增加 [6] - 公司以自有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121,347,500元,其中营销网络建设1,347,500元,偿还银行贷款120,000,000元 [7] - 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理财收益8,014,635.06元,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净额2,749,367.79元,共计10,764,002.85元 [7] 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情况 - "扩建18万吨/年聚合物多元醇项目"2023年度实现收入39,572.17万元、收益1,999.65万元,2025年1-6月实现收入39,572.17万元、收益1,341.41万元,累计实现收入172,652.80万元、收益4,849.62万元 [8] - "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一期)"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不适用效益计算 [8] - 研发中心项目、营销网络建设、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有助于提高公司研发能力、扩大销售规模、改善资产负债率和增强经营能力 [7]
长华化学: 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7-31 16:3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长华化学,股票代码301518,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4,017.8204万元,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苏省张家港市扬子江国际化工园北京路20号 [1][14] - 公司主营业务为特种聚醚、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及化工产品的购销和进出口业务 [12]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并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 [33] 本次发行方案概要 - 公司拟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3,000万元 [23]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 [2][19]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80% [3][21] - 发行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且对应募集资金金额不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的20% [3][22] - 本次发行尚需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1][25]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二氧化碳聚醚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额为74,294.85万元 [26][35] - 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待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 [23][26] - 项目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书、项目备案证、节能审查意见和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 [37] 项目背景与目的 - 项目顺应全球"双碳"战略和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符合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 [12][13] - 二氧化碳聚醚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具有高性能、碳中和与可循环特性 [16][17] - 项目将推动公司产品结构升级,应对行业同质化竞争,增强客户粘性和品牌价值 [17][28] - 项目达产后预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2.81%,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税后)为6.09年 [37] 市场前景与需求 - 2020-2024年聚醚产品总需求量从318万吨增长至418.5万吨,近五年平均增长率为6.38% [16]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汽车总销量的40.9%,带动汽车行业聚醚消耗量上升 [29] - 欧盟新版《报废车辆法规》要求新车再生塑料含量在六年内至少达到20%,推动低碳聚氨酯产品需求 [30] - 2024年弹性体聚醚消费量达48万吨,同比增长9.09%,新能源和风电领域需求增长显著 [30] 技术研发实力 - 公司已获得6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 [33][34] - 公司与英国Econic公司合作开发二氧化碳聚醚催化剂技术,共同拥有技术成果 [34] - 公司通过GB/T 35770-2022/180/ISO 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具备高标准合规管理能力 [35] 客户资源与市场开拓 - 公司与巴斯夫、科思创等国际化工巨头建立稳定供货关系 [32] - 在汽车行业与知名汽车配套商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软体家具和鞋服领域与多家知名品牌供货商合作 [32] - 公司通过参加国际国内行业展会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业务渠道 [32] 财务状况影响 - 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将增加,财务结构更趋合理 [38][41] - 短期内可能导致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摊薄,但长期将提升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38][4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将增加,有助于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 [42]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顾仁发、张秀芬、顾倩、顾磊家族,合计控制公司59.92%的股份 [24] - 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实际控制人仍将保持控股地位 [24][40] - 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之间的业务关系、管理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42]
长华化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
2023-08-01 12:36
上市信息 - 公司股票于2023年8月3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简称“长华化学”,代码“301518”[3][38] - 发行后总股本14,017.8204万股,流通股3,324.3470万股,占比23.72%[9] - 发行价25.75元/股,对应2022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摊薄市盈率44.47倍[11]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华东区域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1.86%、54.99%和55.56%[19]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0.05%、7.62%和8.27%[27] - 2021 - 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8,552.40万元和8,115.76万元[42]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业收入107,072.60 - 118,343.46万元,同比变动 - 9.60%至 - 0.09%[102][103] - 2023年1 - 6月预计净利润4,041.03 - 4,466.40万元,同比变动 - 14.26%至 - 5.24%[102] 客户与市场 - 报告期内公司退出客户数量分别为235家、248家及326家[31] - 国内聚醚行业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或对公司经营不利[16] 股权结构 - 长顺集团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公司59.28%的股份,为控股股东[47] - 顾仁发、张秀芬、顾倩、顾磊合计控制公司79.07%表决权[52] 募集资金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90,253.75万元[90] - 发行费用总额7,747.81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82,505.94万元[93][94] 未来展望 - 公司承诺巩固提升现有产品生产销售,推进募投项目,规范管理募集资金,完善公司治理和利润分配制度[151][152][15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