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搜索文档
隆华新材全资子公司拟增资扩股引进投资者 增资金额3.76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2:59
公司融资与股权结构 - 全资子公司隆华高材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42名投资者 包括淄博隆福 淄博隆致及薛玉霞等[1] - 增资价格为每认缴1元注册资本缴付人民币1.20元 新增注册资本3.13亿元 增资款总计3.76亿元[1] - 增资后公司直接持股比例降至65.69% 但仍保持控股地位且不影响控制权[1] 增资目的与战略意义 - 增资基于尼龙66项目建设实际需要 为项目加速落地提供支撑[2] - 提高核心骨干员工工作积极性 吸引和留住人才[2] - 分散公司投资风险 实现与投资者机遇风险共担[2] 业务发展与产能规划 - 公司专注于聚醚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 端氨基聚醚产品系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 - 现有端氨基聚醚产能4万吨/年已达瓶颈 通过可转债募资9.6亿元用于扩产[2][3] - 扩产后端氨基聚醚总产能将提升至14万吨/年 包括技改项目扩产6万吨及二期项目4万吨[3] - 同步建设年产20万吨环保型聚醚系列产品项目 主要生产硬泡聚醚及组合聚醚[3] 关联方与投资结构 - 淄博隆福合伙人为公司及隆华高材员工 不含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1] - 淄博隆福与公司在产权 业务 资产 债权债务等方面不存在关联关系[1]
通合科技: 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摊薄即期回报、采取填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8:13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并分析了其对即期回报摊薄的影响 同时提出了填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 [1][2] 发行摊薄即期回报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 假设2025年度和2026年度净利润较2024年持平 增长10%或下降10%三种情景 [4] - 在全部转股情形下 2026年12月31日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13元(持平) 0.16元(增长10%)或0.11元(下降10%) [5][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全部转股且净利润持平时为1.65% 增长10%时为1.99% 下降10%时为1.34% [5][6] - 本次转股数量为1,574.74万股 转股完成后总股本将增至19,048.55万股 [3]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技术发展方向 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8] - 项目实施将有助于公司巩固和发挥固有优势 加快技术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提高盈利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8]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现有业务的关系 - 公司深耕电源行业二十余年 在供配电设备领域积累了大量技术资源 [9] - 募投项目的HVDC供配电方案与现有充电模块技术同源 具有高度技术兼容性 [10] - HVDC产品已开始部分对外销售 实现从产品研发到订单收入的落地 [10] 公司在人员、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储备 - 公司技术研发人员共544人 占员工总人数的31.03% [11] - HVDC整机系统产品已在国内头部运营商及互联网企业实现规模化应用 [10] - 公司在HVDC模块领域已形成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工艺体系 实现全生命周期覆盖 [11] - 电源模块产品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防护性、宽恒功率等性能优势 [11] 公司采取的填补回报措施 - 持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为公司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2] - 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水平 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 [12] - 加强募集资金专项管理 保障资金依法合规使用 [13] - 强化投资者回报理念 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 [14] 相关主体承诺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向其他单位输送利益 [15]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 [15] - 相关承诺已通过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二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二会议审议 [16]
海优新材跌5.45% 2021年上市2募资共21.6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31 08:29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今日收盘报45.78元,跌幅5.45% [1] - 公司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发行价格为69.94元/股 [1] IPO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月22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2101万股 [1] - IPO募集资金总额14.69亿元,净额13.47亿元,较原计划多7.47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6亿元,用于年产1.7亿平米高分子特种膜技术改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IPO发行费用1.23亿元,其中承销保荐费1.04亿元 [1] 可转债发行 - 2022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694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6.94亿元 [2] - 扣除发行费用260.28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6.91亿元 [2] - 发行获得证监会批复(证监许可[2022]1014号) [2] 募资总额 - 公司IPO及可转债发行合计募资21.63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