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名信用卡

搜索文档
迎战“十一”黄金周 金融助力服务消费升温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18:31
国庆旅游市场预订高峰 - 国庆假期出游高峰预计从9月27日持续至10月12日 机票、酒店、景区门票等核心产品预订量大幅超越去年同期 [1] - 各地开展文旅消费活动并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 [3] - 美食游、文物游、考古游、博物馆游、工业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3] 金融机构布局与措施 - 交通银行结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配套开展营销活动 上线"国补贷"专项产品 消费贷款咨询量和申请量显著增加 家用汽车、家居家装等场景类贷款上升明显 [3] - 招商银行信用卡基于"游、购、逛"三大场景推出营销活动 提供爆款酒店优惠券、机票专属优惠、境外旅行三重补贴以及66元购100元消费券 [4] - 中国银行建议拓展场景金融 聚焦以旧换新、汽车家居、文化旅游等关键消费场景 创新个性化消费贷、联名信用卡等产品 [5] 服务消费政策支持 -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 [7]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支持 [7] - 政策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涵盖文化旅游、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健康医疗等多个板块 [8] 服务消费发展现状与潜力 - 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 前7个月新增贷款比去年全年多630亿元 [9] - 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升级成为服务消费比重提升的重要基础 新服务消费持续涌现创造新的消费场景 [7] - 服务零售额及人均教育休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快速增长 市场亮点纷呈 多元化的消费增长点得到激活 [8] 银行服务消费支持建议 - 加强场景生态共建 联合电商平台、线下商圈、服务机构打造共生生态 覆盖从预订到售后的全流程 [9] - 基于大数据构建多维度信用评估模型 将消费行为、社交数据等纳入授信维度 破解新市民和县域居民融资可得性偏低问题 [9] - 加大对餐饮、文旅等传统服务消费支持 重点布局数字医疗、在线文娱、绿色服务等新型领域 通过供应链金融模式为中小服务商户提供无抵押信贷支持 [9]
邮储银行北京石景山直属支行行长卫伟:多维度助力老字号破圈 激活新型消费潜力
北京商报· 2025-09-14 11:02
老字号消费力沙龙活动 - 活动聚焦老字号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创新实现品牌年轻化时尚化国际化并引领国潮消费新风尚 [1] - 活动由北京市商务局指导北京商报社北京老字号协会主办深蓝媒体智库作为智库平台 [1] - 圆桌对话环节探讨借力文商旅融合实现老字号破圈 [1] 邮储银行助力老字号发展举措 - 线上通过数字化运营在APP植入邮商街小程序汇聚全国优质老字号品牌提供宣传平台和便捷购买渠道 [2] - 线下推动优质企业双向合作借鉴内购会模式促进企业间产品与业务沟通 [2] - 打造100多家网点中包含数十个特色网点如相声主题网点咖啡主题网点和红娘银行并与嘻哈包袱铺肯德基等合作植入品牌 [2] 老字号跨界融合挑战与建议 - 金融服务方面将打通融资链条探索以商标和知识产权抵押放贷并依托老字号声誉背书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3] - 宣传服务方面利用众多网点作为宣传阵地为老字号开展现场宣传并计划推出集合老字号品牌的联名信用卡 [3] - 欢迎老字号企业为银行权益赋能并期待合作打造老字号特色网点深化双方合作推动跨界融合发展 [3]
2025服贸会|邮储银行北京石景山直属支行行长卫伟:多维度助力老字号破圈 激活新型消费潜力
北京商报· 2025-09-14 10:51
行业背景与活动概况 - 老字号在消费新格局中成为打造创新消费场景和挖掘消费潜能的重要力量 [1] - 2025寻找老字号消费力沙龙于服贸会期间举办 聚焦老字号品牌年轻化 时尚化 国际化发展 [1] - 活动由北京市商务局指导 北京商报社和北京老字号协会联合主办 [1] 老字号破圈发展策略 - 邮储银行通过线上线下双向赋能老字号 线上数字化运营植入"邮商街"小程序汇聚全国优质品牌 [3] - 线下推动企业双向合作 借鉴内购会模式促进业务沟通 并打造特色银行网点提供场景融合 [3] - 北京地区拥有100多家网点 其中数十个特色网点融入企业品牌如相声主题 咖啡主题等 [3] 金融服务支持方案 - 邮储银行将打通融资链条 探索以商标和知识产权抵押放贷模式 [4] - 依托老字号声誉背书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保障资金周转 [4] - 利用网点作为宣传阵地 计划推出老字号联名信用卡并提供消费优惠 [4] 跨界合作深化举措 - 银行欢迎老字号企业为银行权益赋能 期待合作打造特色网点 [4] - 已与嘻哈包袱铺 肯德基等品牌合作植入 提供跨界融合场景范例 [3] - 通过特色网点开展相声学堂 咖啡服务 沙龙活动等多元化场景运营 [3]
打破航空零售八大认知误区 | 2025麦肯锡全球航空业报告
麦肯锡· 2025-09-03 06:26
航空辅营收入发展趋势 - 航空业辅营收入占比从2010年约5%攀升至2024年15%左右 [2] - 辅营业务利润率高于基础票价且价格敏感度较低 [2] - 常旅客计划成为航司价值支柱 尤其美国航司通过联名信用卡获得可观收益 [2] 航空零售转型核心挑战 - 全球旅游业2024年总预订量达2019年115% [3] - 航司面临部门壁垒和技术系统陈旧等结构性掣肘 [3] - 超过450亿美元潜在客户价值有待释放 [8] 旅客偏好与支付意愿分析 - 33%旅客将价格列为订票首要考量 但流程便捷(20%)和品牌信任(20%)同样重要 [5] - 旅客支付意愿权重: 价格34% 行李额度16% 选座权10% 退改灵活性9% [6] - 日本旅客价格重视度42% 中国旅客仅28% 年轻客群更看重Wi-Fi和退改灵活性 [7][8] 个性化服务实践洞察 - 70%旅客重视实时行程提醒 65%重视行前定制服务 [11] - 仅不到25%旅客经常使用AI工具规划行程 [14] - 年长旅客(65-74岁)对实时行程提醒需求达37% [11] 旅行套餐市场需求 - 46%旅客对机票打包套餐持积极态度 仅22%倾向逐项预订 [15] - 酒店是最受欢迎打包选项(60%) 其次为旅行保险(50%)和观光活动(43%) [15] - 18-24岁旅客70%经常选择套餐 75岁以上群体仅19% [16] 零售技术升级策略 - 先进零售技术可带来10%-20%收入跃升 [17] - 头部航司数据资源配置是落后者的3.5倍 [17] - 83%消费者认为产品图像对网购决策非常重要 [18] 渠道分布格局演变 - 直销渠道销售额占比从2016年34%升至2024年49% [20] - 但直销渠道预订量仅占33% 高端旅客更偏好直销 [20] - 非传统平台在全球航班预订中占比达7% [25] 旅客核心痛点识别 - 39%旅客难以找到最优价格 36%不满隐藏费用 [27] - 46%旅客最不满航班准点率 36%关注座椅舒适度 [31] - 年轻旅客25%认为订票流程冗长 年长旅客仅15% [31] 旅客决策行为特征 - 77%旅客会浏览多个订票渠道 [33] - 旅客预订前平均浏览141个旅行相关页面 [33] - 超过25%旅客会在订票前花费三小时以上进行研究 [33] 营销渠道影响力分析 - 18-34岁旅客中45%将社交平台作为旅行灵感首要来源 [35] - 但各年龄层整体更依赖搜索引擎(41%)和在线旅游平台(41%) [39] - 65岁以上旅客51%从航司官网获取旅行灵感 [39]
银行信用卡业务去向何方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9
联名信用卡市场调整 - 多家主要银行在2023年相继停发或调整部分联名信用卡产品 包括邮储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招商银行 浦发银行 中信银行 光大银行等 [1][2] - 联名信用卡停发反映银行信用卡业务从低质量"拉新"向高质量"留存"转变 联名卡获客作用下降 [2] - 银行对联名信用卡发展思路趋向深思熟虑 更注重提升信用卡业务核心竞争力 [1][2] 信用卡行业战略转型 - 信用卡行业整体进入战略重构期 从拓客思维转向以价值贡献驱动 [2][3] - 2022年7月信用卡新规要求睡眠信用卡占比不得超过20% 促使银行强化睡眠卡动态监测管理 [3] - 新规实施后银行信用卡业务多项调整落地 包括联名卡停发和权益变动等 [3] 银行经营策略转变 - 银行信用卡业务从增量发展向存量经营转型 投入重金获客的策略已不适应新阶段 [4] - 多家银行将信用卡业务纳入属地客户综合金融业务板块 推动从"发卡获客"到"精耕存量"的转变 [5] - 商业银行零售融合发展思路普及 信用卡与储蓄 理财 贷款等业务融合串联以提升高端客群综合金融服务质量 [5] 业务发展方向调整 - 通过"垂直化深化"与"生态化拓展"并行格局发展信用卡业务 满足精准消费场景需求 [4] - 信用卡作为财富类高价值客户综合性服务平台 撬动资产增值和优化财务效率 [4] - 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求变 从关注数量转向关注质量 [4]
江苏设立一支百亿央企科创基金
来觅研究院· 2025-07-14 07: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7月11日国内外创投市场合计披露29起投融资事件,国内15家企业、国外14家企业参与,融资总额约92.39亿元,同时有多起募资、大额融资事件发生,还有多项政策发布[1] 各部分总结 募资事件 - 天津经开科创母基金扩募至3.8亿元,天津经开区将整合区属国有资本,打造国资市场化产业基金体系,构建基金群助力国资国企发展[1] - 中国诚通与江苏省政府签署协议,推动设立100亿元的诚通科创(江苏)基金,诚通科创(北京)基金拟落地江苏的2只子基金框架协议同步签约,该基金将依托江苏产业基础引导资金流向创新源头,与北京的100亿元创投母基金形成协同效应[2][3] 大额融资 - 影目科技完成超1.5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普华资本等,资金用于产品研发等,巩固其在AI+AR终端领域优势,产品应用于多消费场景[4] - 时驾科技完成近1亿元A轮融资,由星源资本等领投,资金用于智能制造中心建设及技术研发,跃升为国产智能悬架赛道标杆企业[5] - BILT完成2.5亿美元C轮融资,由G.I.D.等领投,资金加速其在公寓等领域业务扩张,是联名信用卡提供商[6] 政策聚焦 - 北京发布全国首个面向科学智能的专项地方政策,提出到2027年建成科学基础大模型等发展目标[7] - 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启动,首次增加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为创新药进入市场提供“双保险”[8] - 上交所发布指引,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符合特定情形的科技型企业可申请预先审阅发行上市申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