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
icon
搜索文档
增长奇迹!亚盛医药半年暴涨100%,耐立克销量飙升93%
新浪财经· 2025-08-26 04: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2.34亿元,同比下降71.6%,主要因2024年同期存在海外许可里程碑付款形成高基数 [2] - 核心产品耐立克销售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93%,主要受益于医保全覆盖后的市场放量 [1][2] - 现金与银行存款16.61亿元,同比增长31.7%,主要得益于年初赴美IPO融资约9.7亿元 [2] 核心产品商业化进展 - 耐立克是中国首个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已获批适应症全部纳入医保,支付标准17.45万元/年,报销比例50%-70% [3] - 产品覆盖782家DTP药房和医院,同比增长17%,其中医院数量从201家增至295家,增幅47% [3] - 第二款产品利生妥(Bcl-2抑制剂)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是中国首个国产原创Bcl-2抑制剂 [4] - 利生妥获批后15天内即在30多个城市、40余家医院实现首批处方 [6] 研发管线布局 - 9项注册III期临床研究推进中,其中3项获美国FDA许可 [7] - 耐立克全球III期研究覆盖CML、Ph+ALL、SDH缺陷型GIST等领域 [7] - 奥雷巴替尼于2025年3月获CDE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Ph+ALL一线治疗 [7] - 利生妥全球III期研究(GLORA-4)获FDA和EMA同意开展,针对中高危MDS患者 [7][8] 商业化战略 - 采用自主销售与合作授权混合模式,国内自建团队重点优化院线渗透 [9] - 管线布局覆盖Bcl-2、IAP抑制剂(APG-1387)、MDM2抑制剂(APG-115)等多靶点 [10] - 全球MDM2抑制剂市场预计2030年超15亿美元,国内尚无同类产品上市 [10] - 对标艾伯维Venetoclax(2024年销售额18亿美元),需通过适应症拓展和联合疗法抢占市场 [11]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股价从年初至8月中旬累计上涨100.88%,盘中触及95.35港元创上市新高 [1] - 耐立克2024年全年销售额2.41亿元(同比+52%),2025年上半年增速显著提升至93% [2] - 利生妥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中高危MDS的Bcl-2抑制剂 [8]
亚盛医药-B(06855.HK):耐立克放量迅速 利生妥再加码差异化布局
格隆汇· 2025-08-25 03:50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收入2.34亿元同比-71.6%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元业绩符合预期[1] - 耐立克收入2.17亿元同比+93%新适应症进入医保推动商业化增长[1] - 利沙妥克拉国内获批上市成为中国首个CLL/SLL领域Bcl-2抑制剂[1] - 利生妥全球III期临床GLORA-4获FDA和EMA批准用于中高危MDS治疗[2] - 维持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亏损10.9亿港币/3.04亿港币[2] - 上调目标价19.3%至105港币基于DCF模型和GLORA-4进展[2]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2.34亿元同比-71.6%主要因去年同期授权收入基数较高[1] - 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元符合预期[1] -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收入2.17亿元同比+93%受益于新适应症进入医保[1] 产品商业化 - 耐立克新适应症(TKI耐药/不耐受CML-CP)进入医保推动收入高速增长[1] - 利沙妥克拉7月10日国内获批用于CLL/SLL治疗为国内首个Bcl-2抑制剂[1] - 利沙妥克拉潜在商业化空间较大有望成为新业绩增长点[1] 研发进展 - 利生妥联合阿扎胞苷一线治疗中高危MDS的全球III期临床GLORA-4获FDA和EMA批准[2] - 利生妥为国际唯一推进中高危MDS注册III期临床的Bcl-2抑制剂[2] - 利生妥联合疗法在初治MDS患者中ORR达75%且安全性良好[2] - 后续重点关注奥雷巴替尼FDA注册临床POLARIS-2及武田选择权行使[2] - 关注奥雷巴替尼Ph+ ALL注册临床及利生妥美国CLL/SLL/MDS注册临床进展[2] 业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亏损10.9亿港币[2] - 维持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亏损3.04亿港币[2] - 基于DCF模型上调目标价19.3%至105港币[2] - 当前股价存在15.8%上行空间[2]
中金:维持亚盛医药-B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10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5 02:50
财务表现与预测 - 维持2025年及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不变 [1] - 1H25收入2.34亿元 符合预期 [1] - 上调目标价19.3%至105港币 离当前股价有15.8%上行空间 [1] 核心产品商业化进展 - 耐立克1H25收入2.17亿元 同比增长93% 主要得益于新适应症进入医保 [2] - 利沙妥克拉7月10日国内获批上市 成为中国首个用于CLL/SLL的Bcl-2抑制剂 [2] - 利沙妥克拉有望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新动力 [2] 研发里程碑与临床进展 - GLORA-4全球III期临床获FDA和EMA批准 将开展全球多中心研究 [3] - 利沙妥克拉是国际唯一推进中高危MDS注册III期临床的Bcl-2抑制剂 [3] - 利沙妥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初治MDS的ORR达75% 安全性良好 [3] 未来重点关注方向 - 奥雷巴替尼FDA注册临床POLARIS-2进展及武田选择权行使 [4] - 奥雷巴替尼Ph+ALL注册临床进展 [4] - 利沙妥克拉美国CLL/SLL注册临床GLORA及MDS研究GLORA-4进展 [4]
中金:维持亚盛医药-B(06855)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10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2:50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亚盛医药-B 2025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不变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19.3%至105港币 离当前股价有15.8%上行空间 [1] - 公司1H25收入2.34亿元 符合预期 [1]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2.34亿元 主要由于去年同期产生授权收入 [1] -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1H25收入2.17亿元 同比增长93% [2] 产品商业化进展 - 耐立克新适应症进入医保推动上半年商业化收入高速增长 [2] - 利沙妥克拉(利生妥)7月10日在国内获批上市 用于既往接受一种系统治疗的CLL/SLL患者 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用于CLL/SLL的Bcl-2抑制剂 [2] - 利沙妥克拉潜在商业化空间较大 有望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新动力 [2] 研发进展 - 利生妥联合阿扎胞苷一线治疗中高危MDS的全球III期注册临床GLORA-4获得美国FDA和欧洲EMA批准 将全球多国多中心同步入驻 [3] - 利生妥是国际唯一正推进中高危MDS注册III期临床的Bcl-2抑制剂 [3] - 利生妥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初治MDS的ORR达到75% 安全性良好 [3] - MDS患者人群广泛 一线治疗存在较大未满足需求 [3] 后续研发重点 - 奥雷巴替尼FDA注册临床POLARIS-2进展情况 及武田潜在的选择权行使 [4] - 奥雷巴替尼Ph+ ALL注册临床进展 [4] - 利生妥美国CLL/SLL注册临床GLORA MDS注册临床GLORA-4研究进展 [4]
亚盛核心产品销售额猛增93%,医保加持下创新药商业化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4:08
核心财务表现 - 核心产品耐立克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3%至人民币2.17亿元 [1][3] - 现金和银行存款余额为16.6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1.7% [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4820万元 同比增长53.7%至1.38亿元 [7] 核心产品商业化进展 - 耐立克所有已获批适应症均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3] - 耐立克医保支付标准为17.45万元/年 报销比例50%至70% [4] - 耐立克准入DTP药房和医院达782家 较2024年增长17% [3] - 准入医院数量由201家增至295家 同比增长47% [3] - 利生妥于7月10日获NMPA批准 成为中国首个国产原创Bcl-2抑制剂 [4] 战略发展与资金状况 - 2025年1月美国首次公开发行带来9.7亿元人民币净收益 [1] - 现金规模达30亿元 双产品商业化团队收入持续增长 [2] - 2024年6月与武田达成海外全球合作 缓解现金流问题 [8] - 预计2027年实现收支平衡 利生妥有望纳入医保并在美国上市 [7] 产品竞争优势 - 耐立克是国内首个获批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 [3] - 两款产品在全球第二个取得相关进展 临床数据具差异化优势 [4] - 产品高度降低创新药研发风险 具备全球竞争力 [4] - 避免同质化竞争 全球排名第二且临床数据领先 [5][6]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创新药商业化进入专业化运营时代 [6] - 海外授权业务获得国际认可 现金收益可观 [8][9] - 医保支持真创新产品 包括简易续约规则优化和罕见病药物单独定价 [9] - 企业需平衡国内市场需求与海外市场拓展时机 [9]
亚盛医药-B中报观:年内股价翻倍上市新高不断刷新,双“十亿美元分子”打开估值天花板
智通财经· 2025-08-21 01:40
公司股价表现 - 亚盛医药-B(06855)盘中股价触及95.35港元,刷新上市以来新高 [1] - 年初至今股价涨幅高达100.88% [1] - 股价走势被视为本轮港股创新药牛市的具象化体现 [3] 行业驱动因素 - 本轮港股创新药行情核心驱动因素为企业本身,"硬核创新—全球化变现—业绩验证"成为关键逻辑 [3] - 与2015-2021年政策驱动不同,本轮更看重企业自身能力 [3] 核心产品表现 -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2025年中报实现销售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约93% [4] - 耐立克所有适应症均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4] - 与武田制药达成总价达13亿美元的BD交易 [4] - 公司总货币资金存量超30亿元 [4] 新产品进展 - 利沙托克拉片(利生妥)7月10日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款国产BCL-2抑制剂 [4] - 获批仅15天便在全国多地开出首批处方单 [4] - 在CLL/SLL患者中具备单药和联合治疗的BIC潜力 [5] - 在维奈克拉临床失败的适应症上显示良好治疗效果 [5] 研发投入与管线 - 上半年研发投入达5.29亿元 [7] - 拥有478项授权专利,其中342项为海外授权 [7] - 耐立克第三次获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7] - 利沙托克拉联合阿扎胞苷的全球注册III期临床研究获FDA和EMA同意开展 [8] 市场潜力 - 2024年全球血液恶性肿瘤治疗药物市场规模达400亿美元 [6] - 2024-2029年CAGR增长达6% [6] - 维奈克拉2024年销售额达25.83亿美元,同比增长12.66% [6] - 利沙托克拉未来有望实现超20亿美元销售额 [6] 公司管理 - 7月8日宣布两位资深高管加入 [9] - 拟先旧后新方式配售2200万股,募资约15.09亿港元 [9] - 75%募资用于商业化工作及全球临床开发 [9] 行业环境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有望吸引更多资本流入医药创新领域 [10] - 国内创新药政策更新释放支付体系优化信号 [10] - 多家机构重申"跑赢行业"或"增持"评级 [10]
亚盛医药-B(06855.HK)发布中期业绩 收益2.34亿元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在中国的产品销售同比大幅增长93%
金融界· 2025-08-20 23:48
财务业绩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益为人民币2.34亿元 [1] -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在中国的产品销售额达人民币2.1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13亿元增加人民币1.05亿元或93% [1]
亚盛医药-B发布中期业绩 收益2.34亿元 耐立克 (奥雷巴替尼)在中国的产品销售同比大幅增长93%
智通财经· 2025-08-20 23:29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益为人民币2.34亿元 [1] - 核心产品耐立克(奥雷巴替尼)在中国的销售额达人民币2.17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13亿元增长93% 增加人民币1.05亿元 [1] - 研发开支增加人民币8450万元或19.0%至人民币5.29亿元 主要由于全球临床试验相关外部研发开支增加 [1] 产品管线与市场前景 - 核心产品奥雷巴替尼(耐立克)针对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2] - 利沙托克拉(利生妥)针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多发性骨髓瘤(MM) [2] -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相关血液系统疾病市场规模到2035年将超过1600亿美元 [2] 研发能力与知识产权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累计拥有478项授权专利 其中报告期内新增逾20项新专利 [2] - 342项授权专利在海外授权 [2] - 全球临床试验推进导致研发开支显著增加 [1] 战略合作 - 与信达生物存在合作及授权协议 [3] - 与阿斯利康 默沙东及辉瑞等订立临床合作协议 [3] - 与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 梅奥医学中心 MD安德森癌症中心 国家癌症研究所和密歇根大学等研究机构达成研发合作 [3]
亚盛医药-B(06855)发布中期业绩 收益2.34亿元 耐立克® (奥雷巴替尼)在中国的产品销售同比大幅增长9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23:28
财务业绩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取得收益人民币2.34亿元 [1] - 核心产品耐立克(奥雷巴替尼)在中国的销售额同比增长93% 从2024年同期的1.13亿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2.17亿元 [1]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19.0% 增加人民币8450万元至5.29亿元 主要由于全球临床试验相关外部研发开支增加 [1] 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奥雷巴替尼针对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2] - 利沙托克拉适应症覆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多发性骨髓瘤(MM) [2] - 相关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市场规模预计到2035年将超过1600亿美元 [2] 知识产权布局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累计拥有478项授权专利 其中报告期内新增逾20项新专利 [2] - 海外授权专利达342项 覆盖全球主要市场 [2] 战略合作 - 与信达生物建立合作及授权协议 [3] - 与阿斯利康 默沙东及辉瑞等跨国药企订立临床合作协议 [3] - 与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 梅奥医学中心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顶级研究机构达成研发合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