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主权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新刊速读 | 首笔中国绿色主权债券:财政金融协同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性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9-29 13:12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云祉婷,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气候金融项目主管 2025年2月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以下简称绿色主权债券框架),并于同 年4月在伦敦发行首笔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这一举措既是绿色金融体系深化的阶段性成果,也是财政 金融协同发力的制度创新。如何评估其在全球绿色金融格局中的意义?能否成为绿色债券的国际定价基 准与国内市场标杆?这些问题不仅是本文研究的起点,也构成学术探讨的关键线索。 一、全球绿色主权债券的兴起与经验 自2016年波兰首笔绿色主权债券问世以来,主权政府逐步成为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的重要发行主体。法 国、德国、英国等通过持续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已形成覆盖短、中、长期的绿色收益率曲线。尤其是德 国"孪生债券"的设计,直接验证了绿色溢价(Greenium)的存在,表明资本市场愿意为可持续属性支付 额外成本。这一现象体现了投资者偏好与政策导向之间的互动,为绿色金融市场的定价提供了新依据, 也为增强绿色债券的流动性提供了新思路。 同时,绿色主权债券因其严格的监测、报告和认证要求,成为市场透明度与信息披露的标杆。法国设立 独立评估委员会,定期发布环境效益评估报告;德国、英国等亦要 ...
中金公司2025中期报告速读
新浪财经· 2025-08-29 13:21
业绩表现 - 营收128.3亿元,同比增长44% [5] - 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94% [6] - 净资产收益率4.2% [7] - 总资产规模6998亿元 [9] - 归母净资产1188亿元 [10] 市场地位与业务优势 - 服务中资企业全球IPO融资规模约111亿美元,排名第一 [11] - 港股IPO保荐项目数量和承销规模均排名第一 [11] - 持有型不动产ABS管理规模市场排名第一 [11] - 并购业务已公告交易总额约328亿美元 [11] - QFII业务市占率连续22年排名全市场首位 [12] - 私募股权管理规模4898亿元,持续排名券商私募子公司第一 [12] 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 - 集团管理资产规模逾1.65万亿元 [12] - 产品保有规模突破4000亿元,其中买方投顾产品保有规模超1000亿元 [12] - 上半年围绕科技创新设立超10支基金,向科创企业直接投资超70笔 [15] - 投资A轮及A轮前企业笔数占比近30% [19] - 上半年在大健康领域完成近20笔投资 [19] 绿色金融与创新业务 - 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首次发行境外绿色主权债券 [17] - 境内绿色及其他ESG债券承销规模排名行业第二 [18] - 协助中国农业银行完成历史上最大规模"三农"专项债券 [19] - 助力招商银行完成市场首单数字金融主题金融债 [19] - 重点推动数字员工、投顾助手、AI财富顾问三大智能体群建设 [19][20] 国际化与跨境业务 - 中金公司阿联酋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分公司正式开业 [22] - 覆盖境外央行及主权类机构超90家 [22] - 上半年合计引入外资规模约1300亿元 [22] - 持续领跑港股资本市场交易 [22] - 重点深耕新兴市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客群 [22] 研究与社会责任 - 发布《具身智能:AI下一站》深度报告、出版《建设金融强国人书:科技金融》 [17] - 个人养老金资产保有规模超3000万元 [19] - 在2025年一季度社保基金服务综合考评中荣获第一 [19] - 带动会宁县新增种植面积近千亩,亩产增值超过50% [24] - 通过"中金双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引入北京等地优质教育资源 [26] 绿色发展与公益实践 - 助力2025中关村论坛"双碳战略与绿色金融"平行论坛实现碳中和 [28] - 启动"全民森呼吸,首都花园城市共建"公益行动 [29] - 持续开展"墨脱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社区保护示范项目" [29] - 在多地开展"中金公益生态碳中和林"项目 [31] - 员工志愿者注册人数超3000人,服务时长超3600小时 [36]
宗良 马高欢:外资增持视角下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机遇与实践
新浪财经· 2025-08-14 23:26
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进展 - 债券市场开放深度增加 2002年实施QFII制度后逐步放宽资本流动限制 2024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77.8万亿元 日均成交1.5万亿元 中资境外债发行规模超1000亿美元 [3] - 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持续攀升 截至2025年4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84.9万亿元 其中国债35.6万亿元 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4.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2700亿元 覆盖70多国1160余家机构 [4][5] - 绿色主权债成为新突破口 2024年绿色信贷余额36.6万亿元 绿色债券存量2.1万亿元 2025年首次发行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 [8] 市场互联互通深化 - 投资者参与范围扩大 2010年起逐步放宽境外机构投资范围 投资品种持续增加 [8] - 基础设施完善 登记托管结算系统持续优化 2024年优化跨市场转托管机制 全球通债券通互换通等制度推进 [8][9] 国际化新机遇 - 经济稳健增长支撑 2023-2025年GDP增速保持5%左右 2024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30% 按购买力平价经济规模达美国1.5倍 [10] - 金融高水平开放释放潜力 人民币国际化加快 2024年成为全球第三大国际债券计价货币 [11][14] - 美元资产风险凸显优势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美元波动 人民币债券稳定性吸引国际资金 [14] 国际经验借鉴 - 制度体系立体化 完备法律体系与严谨监管架构 严格信息披露与健全风险管理 [16] - 多层次运行机制 机构投资者占比超90% 货币基金保险养老金对冲基金分层配置 [17] - 高度国际化市场化 境外投资者广泛参与 跨境交易便捷 衍生品丰富 [18] 高质量发展政策建议 - 完善交易机制 建立统一基础设施 引入做市商制度 推广电子交易平台 [21][22] - 强化国债功能 优化期限结构 建立常态化买卖机制 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 [23] - 拓宽资金渠道 放宽年金保险投资限制 提升个人投资者参与度 引导私募基金入市 [24]
驻英大使郑泽光呼吁中英双方应聚焦合作、排除干扰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3 04:12
中国经济表现 - 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并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2] - 中国经济总量预计增加35万亿人民币 [2] - 单位GDP能耗过去四年累计降低11.6% [2]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 [2] - 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 [2] - 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人民币 [2] 中国科技创新 - 中国取得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统 [2] - 中国开发出赋能千行百业的AI大模型 [2] - 中国研制出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机器人 [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 - 绿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 - 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迅猛发展 [2] - 中国政府今年4月在伦交所成功发行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 [2] 中英经贸合作 - 中英年贸易额连续多年突破1100亿英镑 [2] - 中英双向投资存量超过1300亿英镑 [2] - 中英绿色金融合作进展迅速 [2] 中英教育合作 - 教育合作成为双边关系推动力 [2] - 中国是英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 [2] - 在英中国留学人员总数超过20万人 [2]
绿色金融周报(第180期)丨中国财政部在伦敦成功发行60亿元绿色主权债券;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4.97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7 12:19
文章核心观点 绿色金融周报关注绿色金融领域前沿动态和市场趋势,为相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近期重点关注中国绿色主权债券发行、非洲可持续论坛及全国碳市场行情,还介绍了农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情况 [1] 重点关注 - 中国财政部在伦敦成功发行60亿元绿色主权债券,含3年期和5年期各30亿元,发行利率分别为1.88%和1.93%,创境外人民币国债发行新低,总申购金额达415.8亿元,是发行金额6.9倍,亚太地区投资者占比83.5%,绿色可持续类投资者占22%,债券将在港交所和伦交所上市 [6] - 4月3日上午中国财政部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举行发行仪式,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称此次发行标志中英绿色金融合作深化,对提振国际投资者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有积极意义 [6] - 21碳中和课题组认为此次发行具有里程碑意义,对稳定市场预期、推动跨境金融合作有战略意义,是中英绿色金融合作重要突破和人民币国际化积极信号 [6] - 3月27 - 28日“非洲可持续论坛”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聚焦可持续金融政策框架与分类目录建设等六大议题 [7] - CASI主席马骏指出非洲绿色发展独特优势并提出四项发展路径,与会专家强调建立统一分类标准等的重要性,呼吁国际社会支持非洲气候适应能力建设 [7] - 南非财政部官员表示建立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是评估投资项目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前提,绿色和低碳转型等金融工具在气候行动中意义重大,应注重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与弱势群体的支持作用 [7] - 21碳中和课题组认为该论坛聚焦非洲可持续金融发展,搭建国际协作平台推动相关建设,整合资源提出务实路径,助力区域低碳转型 [8] - 4月3日上海环交所发布上周全国碳市场行情,最高价86.25元/吨,最低价85.40元/吨,收盘价较上周五下跌0.85% [9][10] - 上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71,100吨,成交额14,275,439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563,489吨,成交额118,816,318元 [11] -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734,589吨,总成交额133,091,757元 [12] - 2025年1月1日至4月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7,188,179吨,成交额616,293,893.07元 [13] - 截至2025年4月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37,456,843吨,累计成交额43,649,020,996.58元 [14] 绿金实践 - 4月2日中国农业银行发布报告,截至2024年末全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4.97万亿元,同比增长22.9%,重点支持美丽中国建设等领域 [14] - 截至2024年末全行县域贷款余额9.85万亿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大重点地区金融支持力度,出台服务农业农村绿色转型工作方案,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14] - 21碳中和课题组认为农业银行2024年绿色贷款在大基数上超20%增长,且聚焦主责主业,支持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绿色发展投入大量资源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