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金融服务

搜索文档
民生银行:践行小微融资协调机制 支持西藏农业企业提质增效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09:02
公司业务与融资需求 - 某农机公司为西藏自治区农机销售与售后服务领域龙头企业 当地市场份额占比达60% 员工超100人 业务覆盖农机销售 维修及乡村振兴配套服务[1] - 企业2024年底因扩大经营及流动资金周转提出融资需求 受限于企业经营情况及财务管理情况需定制化解决方案[1] 银行服务与融资方案 - 民生银行拉萨分行通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了解需求后组建联合敏捷小组深入调研 量身定制"小微贷款+综合金融"方案[2] - 银行开通绿色通道对农耕贷款事项优先受理 优先审批 优先放款 成功为企业提供综合授信1000余万元[2] 行业支持与战略意义 - 企业业务对西藏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 银行行动旨在全力保障全区农耕备耕资金需求[1][2] - 民生银行拉萨分行将持续通过协调机制深化此类融资模式 支持全区农业企业提质增效 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2]
PingPong与东盟大型银行CIMB签署备忘录,共拓东南亚支付市场
经济观察网· 2025-09-22 06:46
该项服务将率先在马来西亚推出,并逐步拓展至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和柬埔寨等其他国家。今 后,东盟国家内的企业都将获得这一创新打造的近实时跨境支付解决方案、综合金融服务和专业支持, 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加速业务扩张,并在国际市场中捕获新的增长机遇。 通过本次合作,一方面,CIMB可借助PingPong的全球支付服务网络,为其企业用户提供超过20个币种 的本地账户,不仅能免除高昂的跨境交易手续费,还能自由管理全球资金、高效完成货币兑换,并向全 球买家、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实现顺畅无缝的收付款;另一方面,PingPong平台上的企业用户可获得由 CIMB提供的定制化供应链融资服务方案、卡支付解决方案及收单服务。 经济观察网9月22日,PingPong宣布近日已与东盟大型银行联昌国际银行(简称"CIMB")正式签署谅解备 忘录(MoU),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整合CIMB的银行基础设施和PingPong的全球支付服务网 络,双方将实现深度嵌入和双向赋能,为企业提供更快捷、安全、高效的跨境支付体验,共同推动东盟 数字商业发展的未来。这是继上半年获得马来西亚MSB支付牌照以来,全球支付平台PingPong继续深 入布局东 ...
十一度蝉联保险业第一名
深圳商报· 2025-09-19 05:17
品牌价值表现 - 公司以296.4亿美元品牌价值位列最具价值中国品牌第9位 [2] - 品牌价值同比增长44.5% 十一度蝉联中国保险行业品牌价值第一 [2] - 品牌价值提升源于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深化及数字化转型 [2] 客户规模与经营指标 - 个人客户数近2.47亿 相当于每6个中国人中有1位客户 [3] - 客均持有合同2.94个 较2024年6月末增长0.3% [3] - 2025年上半年客均营运利润247.32元 同比增长0.6% [3] 战略与服务模式 - 构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体系 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 [2] - 通过"一个客户、多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提供三省服务体验 [3] - 综合金融"三数"指标呈现均衡增长态势 [3]
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榜揭晓 中国平安蝉联保险业第一
新京报· 2025-09-17 03:23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公司以296.4亿美元品牌价值位列2025年最具价值中国品牌第9位 同比增长44.5% [1] - 公司连续11年蝉联中国保险行业品牌价值第一 [1] - 公司品牌价值提升得益于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及数字化转型 [1] 综合金融业务表现 - 个人客户数达2.47亿 覆盖约1/6中国人口 [2] - 客均持有合同2.94个 较2024年6月末增长0.3% [2] - 2025年上半年客均营运利润247.32元 同比增长0.6% [2] 科技应用与数字化转型 - 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次 [2] - AI坐席服务量约8.82亿次 覆盖80%客服总量 [2] - 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占比94% 保单复效效率提升18% [2]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 - 累计投入10.80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3] - 绿色投资规模1,444.82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2,517.46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绿色保险原保费收入358.36亿元 [3]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 提供乡村产业帮扶资金328.09亿元 [3] - MSCI ESG评级提升至AA级 位列亚太区保险行业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集团运营碳排放19.5万吨 同比减少11% [3] 未来战略方向 - 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 [1][3] - 通过AI技术突破传统金融服务时空限制 [3] - 以服务差异化构建核心竞争力 [3]
“中国平安·高校人才峰会暨2026校园招聘启动会”在京举办
新华网· 2025-09-13 02:01
招聘规模与范围 - 面向全球高校毕业生招聘8大类超4000个岗位 覆盖全国310个城市[1] - 提供超2000个实习岗位 全面覆盖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5] - 通过县域支公司和乡村网点开发基层服务岗位 包括西藏新疆海南等地区[6] 战略方向与业务表现 - 聚焦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 服务超2.4亿客户[3] - 2024年总营收达1.14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1266亿元[3] - 近十年年均纳税超千亿元 总资产突破13万亿元 市值突破1万亿元[3] 人才培养体系 - 为校招生提供导师带教 体系化培训 多条线轮岗等培养方案[6] - 设计多样化晋升通道 提供复合型成长机会[6] - 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覆盖员工超10万人 比例近38%[7] 技术创新应用 - 实现全流程AI招聘 包括AI人岗匹配 AI面试 AI谈薪 智能问答[1] - 招聘流程最短仅需13天 较原30天流程压缩超50%[1][8] - AI面试通过面部表情 语速语调 逻辑结构等多维度评估学生能力[9] 薪酬福利体系 - 提供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 综合福利保障计划 企业年金[7] - 包含节日福利 年度体检 考证补贴 内购产品 员工关怀计划[7] - 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薪酬绩效原则 建立长期激励机制[7] 招聘活动形式 - 组织5大专场直播包括人才观 反向面试 简历诊断 就业观辩论[9] - 在56座城市高校举办宣讲会与招聘活动[9] - 活动现场举行求职开放麦活动 6位学子中4位获直通终面资格[4] 品牌合作与传播 - 联合媒体推出职场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金融季》[4] - 活动在六大平台同步直播 累计观看量近300万[2] - 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及14所在京高校代表参与[2]
国联民生承销保荐:文化融合铸根基,勤毅笃行筑新篇
中国经济网· 2025-09-11 06:32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整合华英证券与民生证券投行业务优势 确立"产业投行、科技投行、财富投行"新战略方向 构建特色企业文化体系 [1] - 文化融合推动业务成效显著 2025年上半年IPO承销家数和承销金额均排名市场第七 申报IPO数量跻身行业前五 新三板挂牌家数排名第二 [2] - 以合规筑基、专业赋能、区域深耕为核心竞争力 通过投保联动与行业组建设培育差异化优势 服务国家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3][4][6] 文化融合与战略定位 - 融合华英证券"风清气正"文化底色与民生证券"民生在勤"精神特质 形成"合规筑基、专业赋能、协同共赢"文化体系 [1] - 文化融合推动2025年上半年IPO承销家数和金额双第七 IPO申报数量行业前五 新三板挂牌家数第二 [2] - 战略定位聚焦"精品投行、特色投行" 行为规范强调"勤耕不辍、服务至上" [2] 合规风控体系 - 构建"华英合规根基+民生服务基因"模式 融合事前防范、事中管控、事后追责与三道防线有机服务理念 [3] - 将第二、三道防线职能升级为与第一道防线并肩控风险、同促发展的主动服务角色 [3] - 通过内控标准化模块搭建 严守项目质量底线并提供业务发展安全垫 [3] 专业化能力建设 - 从"投资+投行"模式升级为"投保联动+行业组"战术 打破资源壁垒构建内部资本+社会资本服务体系 [4] - 组建覆盖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12个前沿领域的行业组 持续优化分组并设立专项组拥抱新质生产力 [4] - 通过专业培训+项目实战推动团队从通用型服务向行业专家型服务转型 [4] 区域与行业布局 - 以无锡为根据地 布局北京、上海、深圳及长三角、珠三角产业核心城市 加强西南、西安、合肥等科创高地覆盖 [6] - 深入研究各地优势产业布局 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6] - 紧抓"并购六条"政策红利发力并购重组 新设国际业务部拓展跨境服务 [6] 文化落地与品牌建设 - 构建党建引领、制度支撑、文化赋能体系 将党建要求纳入公司章程 设立党员示范岗与先锋队 [7] - 融合华英证券"德才兼备"选人标准与民生证券"能者上、优者进"激励机制 [7] - 凭借文化业务协同优势斩获新财富最佳股权承销投行、最佳IPO投行、最佳再融资投行、科技与智能制造产业最佳投行多项大奖 [7] 未来发展方向 - 以勤奋为魂、专业为魄 持续夯实产业投行、科技投行、财富投行三大支柱 [8] - 深化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道路 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业务竞争力 [8]
中企“出海”面临多重挑战 外资银行如何扮演“超级连接器”角色?|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9-10 10:00
中国企业出海金融服务需求 - 企业出海最关心海外市场汇付和外汇风险管理问题[1] - 企业对当地法律法规、市场环境、财务与货币政策普遍缺乏了解[1] 外资银行支持作用 - 金融机构可提供业务咨询、融资支持、策略分析、风险评估和管理等服务[1] - 针对结算、融资、资金流管理与风险防范等核心痛点提供综合金融服务[1] - 支持企业打造更安全、更灵活、更具抗风险能力的跨境供应链体系[1] 渣打银行具体案例 - 支持中伟股份摩洛哥合营公司COBCO筹组10年期2.2亿美元买方信贷银团[2] - 融资项目吸引中国、欧洲、非洲等地共计7家银行参与[2] - 该项目是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首次在非洲大陆落地[2] 渣打中国市场战略 - 中国市场是渣打集团最重要的战略性市场之一和网络收入最大贡献者[2] - 2022年宣布到2024年底对中国市场相关业务投资3亿美元[2] - 投资涉及数字化、营业网点、人才、风险管控和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2] 渣打全球网络优势 - 全球网络布局与一带一路市场重合度超过75%[3] - 在40个一带一路市场设有经营网点,其中20多个市场深耕超过100年[3] - 是唯一一家在东盟十国都有网点覆盖的国际银行[3] 项目参与规模 - 过去五年累计参与支持超过720个一带一路相关项目,总金额超过1300亿美元[3] - 2024年参与支持超过200个中资企业出海项目[3] - 项目覆盖清洁能源、电动汽车、TMT、基建、物流、医疗、消费、制造业等领域[3]
中国平安跻身中国最佳品牌前三、位列中国金融行业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9-02 07:56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公司以1758.5亿元品牌价值位列2025年中国最佳品牌排行榜第3位 金融行业第1位 保险行业连续12年第1位 [1] - 品牌价值同比增长5% 上榜品牌总价值达34278.02亿元 [1] - 公司凭借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模式及AI技术应用 展现品牌发展韧性与创新动力 [1] 客户规模与业务结构 - 个人客户数达2.47亿 较年初增长1.8% [2] - 持有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26.6% 整体客户留存率97.8% [2] - 服务5年及以上客户占比73.8% 留存率94.6% [2] 医疗养老生态布局 - 内外部医生团队规模约5万人 合作医院近3.7万家 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覆盖 [2] - 合作健康管理机构近10.6万家 合作药店达24万家(覆盖率36%) 较年初新增4800家 [2] - 通过保险+医疗+科技协同 提供到线/到店/到家/到企四类服务模式 [2] 科技能力与数字化应用 - 数据库覆盖30万亿字节数据 关联2.47亿个人客户 [3] - 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调用量8.18亿次 应用场景超650个 [3] - AI座席服务量8.82亿次 覆盖80%客服总量 寿险秒级核保占比94% [3] - AI辅助保单复效效率提升18% [3] 社会责任与绿色金融 - 累计投入10.8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 [3] - 绿色投资规模1444.82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2517.46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绿色保险保费收入358.36亿元 乡村产业帮扶资金328.09亿元 [3] - 集团运营碳排放19.5万吨 同比下降11% [3] - MSCI ESG评级AA级 位列亚太区保险行业第一 [3] 战略方向与定位 - 以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 结合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 [4] - 通过三省服务工程(省心/省时/省钱)构建服务差异化竞争力 [4] - 致力于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支持金融强国建设 [4]
华林证券:公司始终坚守“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根本、以科技为驱动”的科技转型升级战略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1:11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坚守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根本、以科技为驱动的科技转型升级战略 [1] - 公司致力于打造新一代年轻化智能化的科技金融公司 [1] 技术投入与布局 - 公司持续投入AI技术构建线上化、数智化、智能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品牌 [1] - 全资子公司海豚科技作为战略落地关键载体深度扎根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 [1] - 基于前沿技术判断将行业知识积累深度学习和挖掘 [1] 专利与场景应用 - 通过专利矩阵强化技术优势围绕智能投研、量化交易等场景形成核心专利 [1] - 持续推动全链路数字化升级为数字化运营与智能化服务注入动能 [1]
中信股份半年报:总资产超12万亿,金融子公司利润全面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2:41
整体业绩表现 - 总资产规模达12.5万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底增长3.5% [1][3] - 营业收入368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6% [1][4] - 净利润5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5% [1][4] - 归母净利润312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2.8% [1][4] 财务指标变化 - 税前利润760.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9% [4] - 基本每股收益1.07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2.8% [4] - 业务资本开支104.43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22.9% [4] - 总负债11.03万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底增长3.6% [3][4] 股价与股东回报 - 股价收报10.78港元/股 总市值约3136亿港元 较年初上涨21% [3] - 中期股息每股0.2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3% [1][4][6] - 分红总额58.18亿元人民币 2024年实际分红率达27.5% [6] 金融业务表现 - 综合金融服务收入1397.75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末增长2.0% [5] - 金融资产投资账面价值37149.56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末增长5.0% [5] - 金融资产投资占总资产比重29.7% 较上年末上升0.4个百分点 [5] -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2.2% [5] - 其他收入同比增长5.4% [5]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3% [5] 风险管理与合规 - 制定2025年度综合金融板块集中度限额管理方案 [6] - 金融板块监管处罚次数同比下降30% 金额同比下降80% [6] - 加强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业务风险管控 [6] 资本结构 - 普通股股东权益7646.8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底增长0.9% [4] - 每股普通股股东权益26.29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9% [4] - 标普信用评级A-/稳定 穆迪信用评级A3/稳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