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泊妥珠单抗

搜索文档
ADC药物迎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广阔
华福证券· 2025-08-25 08:06
核心观点 - ADC药物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临床需求增长及完整产业链形成,全球及中国市场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662亿美元,中国市场达66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0.3%和72.8%,上中游企业将显著受益[2][9][26][27] 政策环境与医保覆盖 - 国家密集出台ADC药物专项政策,包括《"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和多项CDE技术指导原则,推动研发标准化和产业化[9][10][12] - 2024年医保目录新增5款ADC药物,涵盖乳腺癌、宫颈癌等高发癌种,其中国产药物维迪西妥单抗以最短准入时长(约1/3平均值)率先纳入,进口品种德曲妥珠单抗通过主动降价约22%谈判成功[11][15]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2023年突破104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662亿美元,2023-2030年CAGR为30.3%[2][19] - 中国市场2022年规模为8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突破660亿元人民币,2022-2030年CAGR达72.8%,成为全球核心增长极[2][23][26] 临床需求与产品表现 - 乳腺癌、淋巴瘤等核心适应症全球年新增病例超240万,ADC药物凭借"抗体靶向+毒素杀伤"特性替代传统化疗趋势明确[2][16] - 明星产品Enhertu® 2024年销售额达37.5亿美元,同比增长58.1%,连续两年蝉联全球销售额榜首,罗氏旗下Kadcyla®和Polivy®合计销售额超37亿美元[2][22] 产业链发展 - 中国已形成完整ADC产业链,覆盖上中下游:上游为原材料与设备供应商,中游为研发生产主体(含CRO/CDMO),下游为流通与终端医疗[27] - 上中游企业受益最为显著,恒瑞医药、科伦博泰等国内企业研发项目加速推进,逐步改写国际竞争格局[2][11]
自费创新药械“进院”再迎利好,国家医保局发文完善“特例单议”
第一财经· 2025-08-15 13:08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特例单议机制 - 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将特例单议机制独立成章,旨在减少医疗机构使用高价创新药械的顾虑 [1] - 特例单议作为兜底补偿机制,可在医院因使用创新药械产生高倍率费用病例(超过支付标准3倍)时对医疗服务提供方予以合理补偿 [2] - 特例单议病例数量原则上不超过统筹地区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 [4] 商保创新药目录与政策衔接 - 特例单议机制将结合国家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有关政策要求,业界认为其或与商保创新药目录相衔接 [1][3] - 商保创新药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 [5] - 对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药品实施"三除外"支持政策,包括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经审核评议程序后支付 [6] 地方创新药械支持政策 - 上海、海南、浙江等地已推出地方性创新药械支持性目录清单,海南明确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和集采监测范围 [8] - 广州开发区对医疗机构采购创新药械提供资金支持:每新增1个创新药品最高资助20万元,年采购金额达500万元最高按10%给予资助,每家医疗机构每年最高资助500万元,年资金支持总额最高2000万元 [9][10] - 浙江公布第一批创新医药技术医保支付激励名单,涵盖5种创新医疗服务项目和25种创新药品,包括维泊妥珠单抗和依库珠单抗注射液等 [11] 创新激励机制与支付标准调整 - 上海暂对新技术应用的高倍率病例不设控制比例,全部按实支付,相较于国家5%的控制比例更为宽松 [11] - 上海在DRG病组点数调整方案中,对超出支付标准30%且30%为新技术应用的病例,调高30%的病例点数,通过倾斜支付策略提高新技术应用病例的支付标准 [12] - 国家医保局将完善DRG/DIP病种权重、费率、调整系数等核心要素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使病种付费标准更体现医疗资源消耗 [12] 特例单议的实际挑战与解决方案 - 部分地区因医保基金运营压力可能尚未用足特例单议额度,自费创新药械的卫生经济学评估难点也增加了申报不确定性 [2] - 商保创新药目录可为地方在落地特例单议政策时提供重要借鉴,尤其在评估申报病例时依据目录内药品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5][6] - 惠民保特药目录内创新药多由院外药房配药,商保创新药目录内生物制剂需"进院"支持政策,特例单议可能成为重要落地抓手 [7]
特瑞思CD20-ADC获突破性疗法,DLBCL末线mOS或超预期,关注珍宝岛
华福证券· 2025-06-29 11: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瑞思CD20 - ADC获突破性疗法,DLBCL末线mOS或超预期,建议关注珍宝岛 [2] - 创新药BD仍为产业趋势,看重中长期回报更合理;创新药支付体系有望扩充,利好新药商业化放量;中期建议关注创新主线和业绩好的标的,中长期坚持创新 + 复苏 + 政策三大主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建议关注医药组合上周表现 - 上周周度建议关注组合算数平均后跑赢医药指数1.7个点,跑赢大盘指数1.3个点 [13] - 上周月度建议关注组合算术平均后跑赢药指数0.4个点,跑输大盘指数0.1个点 [14] DLBCL:关注NHL恶性肿瘤的ADC靶向治疗方案 - DLBCL是常见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占NHL约30% - 40%,进展快需快速干预;R - CHOP方案广泛应用但仍有近40%患者无法治愈;2020年NHL全球/中国存量患者256.9/51.4万人,DLBCL亚型全球/中国95.4/21.1万人;2022年我国淋巴瘤新发病例8.52万人,DLBCL年新发约3万例 [17] - 百亿级DLBCL治疗市场可期,2024 - 2028年全球DLBCL治疗剂市场规模将增长22.4亿美元,CAGR达8.09%;中国DLBCL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58亿元增至2024年186亿元,CAGR为26.2%,2030年将达369亿元,CAGR为12.1% [21] 现阶段R - CHOP仍为一线标准治疗方案,未来多元治疗可期 - 19世纪80年代前CHOP方案治愈率30% - 35%,1997年利妥昔单抗问世,现阶段R - CHOP是一线标准方案,约1/3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或复发;分子分型使DLBCL进入靶向治疗时代,新药研发有突破 [24] - 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肿瘤免疫治疗各有优劣 [27] - 《2025 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对初治和复发/难治DLBCL分层治疗有更新 [29] - 国内已有13款抗体类药物获批DLBCL适应症,2023年利妥昔单抗市场规模54亿元,复宏汉霖跃居第一;维泊妥珠单抗突破DLBCL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天花板,2023年全球销售额21.6亿美元,国内1.55亿元,2024年纳入医保目录 [31][37] ADC赛道已显优解,可关注CD20靶点的TRS005药物 - TRS005是抗CD20 - MMAE ADC药物,已纳入CDE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CDE同意以关键单臂II期临床试验支持其附条件批准上市 [40] - 2024 ASCO公布TRS005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b期扩展组数据,1.8mg/kg剂量组疗效信号明显,ORR、DCR、mPFS分别为59.4%、87.5%和7.26月,mOS未达到;TRS005安全性特征与其他药物相似,治疗DLBCL效果有潜力优于已上市产品,建议关注特瑞思(珍宝岛参股子公司) [41][46] 医药板块周行情回顾及热点跟踪(2025.6.23 - 2025.6.27) A股医药板块本周行情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5%,跑输沪深300指数0.5pct,排名第24位;2025年初至今上涨7.0%,跑赢沪深300指数7.3pct,排名第12位 [49] - 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子板块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54] - 截至2025年6月27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为27.23,环比上升0.41;相对同花顺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估值溢价率为23.74%,环比降低1.22pct,仍处较低水平 [56] - 本周中信医药板块合计成交额4123.9亿元,占A股整体成交额5.5%,较上周期下降16.3%;2025年初至今合计成交额94219.4亿元,占A股整体成交额5.8% [62] - 本周中信医药板块473支个股中395支上涨,涨幅前五为神州细胞、浩欧博、华人健康、迈威生物、南模生物 [63] - 本周医药生物行业21家公司发生大宗交易,成交总金额16.0亿元,前五为上海莱士、新和成、美年健康、科兴制药、千红制药 [69] 下周医药板块新股事件及已上市新股行情跟踪 - 本周佰泽医疗、药捷安康 - B两支港股新股上市,下周泰德医药、拨康视云 - B两支港股新股将上市 [70] 港股医药本周行情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2.9%,跑输恒生指数0.4pct;2025年初至今上涨46.7%,跑赢恒生指数25.7pct [73]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212支个股中120支上涨,涨幅前五为精优药业、正大企业国际、雍禾医疗、福森药业、天元医疗 [74]
医药生物:特瑞思CD20-ADC获突破性疗法 DLBCL末线MOS或超预期 关注珍宝岛
新浪财经· 2025-06-29 10:36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5%,跑输沪深300指数0.5pct,在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排名第24位 [1] - 2025年初至今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7.0%,跑赢沪深300指数7.3pct,在中信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2位 [1] - 本周涨幅前五个股:神州细胞(+30.5%)、浩欧博(+27.1%)、华人健康(+26.0%)、迈威生物(+17.4%)、南模生物(+16.5%) [1] DLBCL治疗市场专题 - DLBCL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属于急危重症 [2] - 一线治疗早期CHOP方案治愈率30-35%,R-CHOP方案仍有近40%患者无法治愈 [2] - 维泊妥珠单抗作为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ADC药物,突破DLBCL一线治疗方案天花板 [2] - 特瑞思(珍宝岛参股)CD20靶点TRS005药物获CDE突破性疗法认定,Ib期数据显示1.8mg/kg剂量组ORR达59.4%,DCR达87.5%,mPFS为7.26月 [2] 市场复盘与投资思考 - 本周医药AH股跑输大盘0.5pct,资金流向非银和科技板块导致医药成交量占比回落 [3] - 创新药支付体系有望扩充,国家医保局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 [3] - 中期投资建议:1)创新主线关注龙头及存在BD/数据读出催化的创新药;2)抓Q2业绩超预期标的 [3] - 中长期坚持创新+复苏+政策三大主线 [3] 推荐关注组合 - 本周组合: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云顶新耀、东阳光长江药业、珍宝岛 [4] - 七月组合: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康弘药业、康哲药业、东阳光长江药业、泰恩康、力诺药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