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产品

搜索文档
2025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观察报告
2025-09-28 14:57
2025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观察报告 2025 CHINA ASSE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TREND REPORT 财联社x兴业研究 公司 2025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观察报告 编制机构介绍 摘要 财联社 财联社是由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持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的财经通 讯社和财经数据服务商,以"准确、快速、权威、专业"为新闻准则,为投资者提 供专业的投资资讯。 财联社通过数百名记者覆盖主要国家及国内 30 多个省市自治区,形成对国内上市 公司、发债企业、港美股及各省百强企业的全面覆盖和深度报道能力。 财联社凭借强大的原创内容生产力以及深度专业分析能力,为投资者提供 365 天 7*24小时不间断的电报,提供财经资讯、数据分析、专家咨询等全方位的财经信息 服务。 兴业研究 兴业研究2015年6月成立于上海,因推动银行转型、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而生, 以高质量研究赋能银行穿越周期,促进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智库建设。 兴业研究深耕 "战略研究、行业研究、市场研究 "三大研究领域,围绕宏观市场、绿色金 融、金融行业、外汇商品、固定收益、细分行业等领域开展专业研究,助力银行确定 ...
今年来基金经理十强都有谁?陆航、殷陶、王琛等领衔百亿!童驯、李佳佳等夺冠!
私募排排网· 2025-09-15 03:17
私募基金经理整体表现 - 截至8月底有业绩显示的私募基金经理共2831位管理5276只产品合计管理规模4654.68亿元今年来收益均值22.64%显著跑赢大盘 [2] - 硕士学历基金经理占比48.15%共1363位博士和博士后学历分别有221位和8位从业20年以上占比38.1%从业30年以上仅62人占比9.7% [2] - 10-20亿规模私募的基金经理收益表现领先333位基金经理管理630只产品收益均值24.99%百亿私募127位基金经理管理649只产品规模1243.57亿元收益均值24.78% [2] 不同规模私募基金经理收益表现 - 10-20亿规模私募基金经理收益均值最高达24.99%百亿私募收益均值24.78%5-10亿私募收益均值23.25%0-5亿私募收益均值22.46% [3] - 百亿私募基金经理数量127位管理规模1243.57亿元50-100亿私募基金经理125位管理规模542.15亿元20-50亿私募基金经理265位管理规模827.31亿元 [3] - 0-5亿规模私募基金经理数量最多达1560位管理产品2235只规模872.81亿元 [3] 百亿私募基金经理排名 - 百亿私募有业绩显示的基金经理64位股票策略占比48位多资产策略7位债券策略4位期货及衍生品策略3位 [5] - 复胜资产陆航以***%收益位居第一管理6只产品规模15.77亿元从业20年硕士学历 [8][9] - 稳博投资殷陶以***%收益位居第三管理7只产品规模3.78亿元博士学历从业12年计算机专业本硕博 [9][10] 50-100亿私募基金经理排名 - 同犇投资童驯以***%收益位居第一开思私募倪飞以***%收益位居第二管理4只产品规模12.37亿元从业20年专注港股研究 [12][14] - 国源信达两位基金经理李剑飞和史江辉上榜收益均值分别为***%和***%公司以价值与估值回归为核心投资理念 [14][15] 20-50亿私募基金经理排名 - 浩坤昇发资产李佳佳以***%收益夺冠管理4只产品规模2.80亿元硕士学历从业11年践行"养家心法"投资策略 [19][20] - 云起量化施恩和紫阁投资徐爽分别以***%收益位列第二和第三 [17][19] 10-20亿私募基金经理排名 - 量利私募何振权以***%收益夺冠管理3只产品规模1.47亿元硕士学历擅长把握新兴行业趋势 [23][24] - 榕树投资翟敬勇以***%收益位列第三从业29年硕士学历在品牌消费和新能源领域有深度研究 [23][25] 5-10亿私募基金经理排名 - 富延资本刘祥龙以***%收益夺冠管理8只产品规模9.05亿元从业18年秉承价值投资理念 [29] - 一久私募基金韩勇锋和中闽汇金王江明分别以***%收益位列第二和第三 [27][29] 0-5亿私募基金经理排名 - 沁昇基金姚勇以***%收益位居第一管理6只产品规模8967.39万元本科学历专注港股投资 [33][34] - 信成(北京)私募孙贵晨和森瑞投资林存分别以***%收益位列第二和第三 [31][33]
中路股份: 十一届十三次董事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1:17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15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所有6名董事均出席[1] - 会议由董事长陈闪主持 董事会秘书朱智及财务负责人龚平列席[1] 半年度报告审议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表决结果为6票同意[1][2] - 半年度报告财务信息经十一届九次审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2] 委托理财授权 - 批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2] - 授权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 资金可滚动使用[2] - 理财产品类型包括银行、券商、信托及公私募基金等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品种[2] 资产减值准备 - 董事会同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35.34万元 认为此举符合企业会计准则[3] - 计提基于谨慎性原则 旨在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资产价值[3] 制度修订 - 修订《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工作细则》 该议案经十一届董事会第五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3] - 修订《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以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要求[4] - 修订《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4] - 修订《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 该议案经十一届九次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4] - 修订《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 进一步规范审计机构选聘流程[4][5] 战略投资 - 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对北京馥蕾科技有限公司增资 增资后持有6.25%股权[5] - 标的公司为MAAP中国区总代理 专注于高端订制自行车及骑行服饰领域[5] - 投资目的为巩固传统主业竞争力 构建完整骑行生态系统[5]
中路股份: 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1:17
投资基本情况 - 投资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1] - 投资种类包括银行理财、券商理财、信托理财及公募/私募基金产品 [1] - 资金来源为自有闲置资金 [1][2] - 投资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有效 [2] 投资目的与方式 - 提高自有资金使用效率且不影响日常运营资金周转 [2] - 通过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进行委托理财 [2] - 资金在额度期限内可滚动使用 [2]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行使投资决策权并签署法律文件 [2] 审议程序 - 2025年8月15日第十一届十三次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 [2] - 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1][2] 投资风险控制 - 主要风险包括市场波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财政政策风险等系统性风险 [3][4] - 选择实力强的合法金融机构作为受托方 [4] - 金融财务部将跟踪产品投向并评估风险 [4] - 审计部门定期审计资金使用情况 [4] 投资影响 - 不影响公司日常资金周转及主营业务发展 [4] - 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增加资金收益 [4] - 会计处理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并以年度审计为准 [4]
百亿私募换血!微观博易、蒙玺投资、千衍投资晋级,合远、一村等出局
新浪证券· 2025-07-24 11:11
私募行业格局重塑 - 2025年6月单月新备案私募基金达1540只,存续规模首次突破20.26万亿元,创历史峰值 [1]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1131只,规模299.83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新备案147只,规模92.63亿元;创业投资基金新备案262只,规模108.11亿元 [8] - 政策端支持险资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新华人寿、中国人寿等机构追加200亿认购鸿鹄私募产品 [8] 量化私募崛起 - 新晋百亿量化机构包括微观博易私募(管理规模约60亿元)、蒙玺投资、千衍投资等 [2] - 量化私募近三年收益中位数28.74%,主观私募近三年收益均值34.86% [4] - 头部量化机构技术壁垒:天演资本构建独特因子库,蒙玺投资布局AI赋能策略研发,微观博易深耕毫秒级交易系统 [5] 主观策略面临挑战 - 合远私募、一村投资(现更名"上海承壹私募")等10家机构跌出百亿阵营 [3] - 主观策略机构尝试转型,如景林资产聚焦企业自由现金流,淡水泉投资采用"全球化运营+内需重估+新兴科技"三角模型 [6] - 震荡市中个股波动加剧、小市值风格占优的环境更利于量化策略 [4] 行业发展趋势 - 策略生命周期缩短,中小机构年研发投入门槛逐步抬升 [9] - 混合策略成新方向,6家"主观+量化"双轨机构跻身业绩前十 [9] - 全球化配置需求上升,东方港湾重仓英伟达等美股科技龙头表现突出 [9] - 量化机构持续技术迭代收割市场波动红利,主观机构需重构平衡 [9]
偏离主业!又一家私募被监管处罚
券商中国· 2025-07-19 07:48
私募机构偏离主业被罚事件 - 海南琢之堂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因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相冲突或无关的业务被海南证监局责令改正 [2][3] - 该公司2022年、2023年主要营收为财务顾问收入,为标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并按比例收取费用 [4] - 此前中基协已因产品未备案、兼营无关业务等问题对该公司公开谴责并暂停产品备案12个月 [4] 私募行业偏离主业现象 - 深圳证监局通报部分私募机构从事销售伪金交所产品、卖课、算命、为券商引流开户等无关业务 [2][5] - 股权类私募销售伪金交所产品并收取150余万元咨询顾问费 [5] - 证券类私募通过自媒体销售投资课程及推荐客户获取返佣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6] - 部分机构办公场所混同关联公司,开展易经算命、知识付费等无关活动 [6] 监管措施与行业背景 - 深圳证监局将持续加强检查力度,督导私募机构聚焦主业并完善合规机制 [6]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小私募通过非主业业务谋求利润,易踩风控红线 [5]
痛心!知名私募研究总监离世,年仅48岁
中国基金报· 2025-07-15 06:59
李大刚职业生涯 - 李大刚于2021年11月加入于翼资产担任基金经理后升任研究总监[4] - 此前在申万菱信基金工作10年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等职管理公募产品[4] - 早期职业生涯始于2004年曾在中信建投证券、安信证券担任分析师[4] 于翼资产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核心团队平均从业超10年[8] - 2020年曾跻身百亿私募行列后因投研人员流失规模萎缩至10-20亿元[8] - 当前运作23只私募产品投资策略涵盖股票多头和宏观对冲[8] 李大刚市场观点 - 近期分析指出市场呈现"跷跷板效应"建议布局中报业绩亮眼板块[5] - 认为海外关税谈判临近尾声将带来宏观环境稳定性提升[5] 公司动态 - 于翼资产发布讣告确认李大刚7月12日因病逝世享年48岁[2] - 公司高度评价其专业贡献称将协助家属处理后事[4]
基小律观点 | 从申请案例看上市公司设立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路径与合规要点
搜狐财经· 2025-06-12 23:46
上市公司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的核心观点 - 上市公司通过CVC基金在一级市场进行股权投资,旨在挖掘产业链优质标的并拓展产业投资路径,但因其"公募+私募"双重募资特性被监管视为"类金融"业务并受到严格限制[1] - 2023年5月《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实施后,上市公司关联私募管理人新增16家,形成全资设立、控股型、参股型、实控人设立四条主要路径[2][3][4][5] - 监管对控股/全资模式审查严格(2024年9月后无新增案例),参股模式可行性更高(10家案例占比62.5%)[3][5][6] 上市公司设立私募管理人的路径分析 全资设立模式 - 润达医疗通过孙公司浙江杭润私募(持股65%)完成登记,但2024年9月后该模式无新增获批案例[3] 控股型模式(持股≥50%) - 典型案例包括海信家电持股50%的青岛亿洋、杭州解百持股75%的杭州商旅私募,监管重点关注业务隔离与关联交易披露(需满足30万元/300万元信披门槛)[3][8][9] 参股型模式 - 10家案例中包括宁德时代参股的厦门薄泉私募、中微公司参股的上海智微私募,上市公司作为财务投资人需证明无隐性控制关系[4][5][10] 实控人设立模式 - 实际控制人设立时需向中基协披露上市公司关联关系,若涉及上市公司投资管理人产品需履行关联交易程序(如阿尔特参股的成都风帆创新私募)[11] 监管合规要点 中基协监管要求 - 控股型管理人需满足:1)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良好 2)建立业务隔离制度 3)实缴资本≥1000万元[7] - 参股型管理人需防范通过员工兼职、复杂股权架构规避关联方认定[10] 交易所监管重点 - 关联交易:与关联自然人交易超30万元或与法人交易超300万元且占净资产0.5%需披露[9] - 信息披露:出资设立管理人需按《股票上市规则》测算交易指标[8] 业务模式风险防范 - 重点防范三类风险:1)利用上市公司内幕信息交易 2)通过关联交易利益输送 3)从业人员"老鼠仓"行为[12] - 需建立跨机构防火墙制度,衔接《公平交易制度》与上市公司内控体系[13] 行业监管趋势 - 监管政策呈现差异化:限制控股型模式(2023年底多家上市公司终止私募基金计划),支持参股型服务产业投资[3][14] - 未来将平衡产业投资需求与金融风险防控,要求上市公司强化"实质重于形式"的信息披露[14]
中信证券:中国权益资产正迎来年度级别牛市!茅台基金,参投这家AI公司;内控及管理不到位,光大证券领罚单… | 私募透视镜
搜狐财经· 2025-05-29 12:18
中信证券资本市场论坛观点 - 全球产业格局深刻重塑 美元体系根基松动 全球资产"再平衡"趋势延续 [1] - 2025年"十五五"规划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领域包括6G 具身智能和人工智能 [1] - 预计未来产业政策包括创设国家级引导基金 落地债市科技板 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支出 [1] 中国权益资产市场展望 - 中国权益资产正迎来年度级别牛市 2025年四季度起全球主要经济体政策周期同步 [2] - A股和港股将迎指数牛市 风格从中小票题材轮动转向核心资产趋势性行情 [2] - 配置建议聚焦三大趋势:中国自主科技能力提升 欧洲能源基建储备增强 中国社会保障完善激发内需 [2] 私募基金分红情况 - 2024年私募分红产品920只 占比23.36% 钧富投资以17只分红产品居首 [3] - 百亿私募分红产品59只 占比13.75% 衍复投资(12只) 天演资本(7只)表现突出 [3] 人工智能产业融资动态 - 面壁智能完成数亿元融资 投资方包括茅台基金 洪泰基金 国中资本 [4] - 公司端侧大模型MiniCPM系列下载量突破1000万 覆盖全模态 多模态 基座三个层面 [4] - 2023年4月至今累计完成四轮融资 总金额达数亿元 [4] 智能交通企业融资进展 - 坦途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由追创创投领投 [5] - 资金将用于核心零部件研发 新品市场布局(酷玩车 高尔夫球包车)及全球化战略推进 [5] 金融机构动态 - 泰康资产旗下私募完成备案 首期投资规模120亿元 由泰康人寿定向认购 [6] - 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获受理 募资用途包括信息技术投入15亿元 另类投资10亿元 [7][10] - 光大证券丽水营业部因违规营销被出具警示函 涉及非营销人员下达任务等问题 [11] 私募行业资讯服务 - "私募透视镜"栏目推出 聚焦私募投资策略 人事变动及运营状况 提供深度资讯服务 [12]
相聚资本举办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
新浪基金· 2025-05-20 09:04
投资者保护理念 -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保护工作,将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和认同感作为核心责任,强调在日常运营中夯实合规根基[1] - 通过集中学习研讨活动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计划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强化全链条投资者保护措施[1] 适当性义务实践 - 学习活动引用影视案例解析"双录"、"代签字"等实操问题,强调适当性制度是保护投资者的核心,需贯穿基金销售全过程[3] - 严格审核投资者资质,禁止向非合规投资者推介私募产品,并通过风险告知书、承诺函等形式履行告知说明义务[3] 行业合规问题与改进 - 指出当前存在告知说明工作形式化现象,根源在于管理人对适当性义务的漠视和片面追求销售目标[4] - 学习监管通报案例后提出五项合规警示:强化适当性管理、规范信披、合规投资运作、及时办理重大变更、加强内控与风险管理[4] 监管趋势与公司承诺 - 最高法、最高检与证监会协同打击私募犯罪,典型案例警示行业需坚守合法合规底线[5] - 公司成立10年,承诺在行业转型期提升合规性,将内控完善作为头部私募的标配[5] - 未来计划构建全流程合规体系,建立长效学习机制防范业务源头风险[5] 服务能力建设方向 - 公司将持续优化投教内容与创新服务形式,从投研、合规、销售等维度提升能力,践行以投资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