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恒指收跌185点,两日累跌385点
国都香港· 2025-09-24 04:26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6159点 下跌185点或0.7% 守住26000点关口[3] - 国企指数下跌80点或0.86%至9290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90点或1.45%至6167点[3] - 大市成交额2945.61亿港元 录得北水净流出40.69亿港元[3] - 88只蓝筹股中有67只下跌 石药集团跌4.7%至9.47港元 中国生物制药跌4.5%至8.14港元[4] - 药明康德跌3.3%至109.7港元 比亚迪再跌3.1%至106.3港元[4] - 新东方逆市上涨1.9%至40.64港元 中信股份反弹1.5%至11.5港元[4] 绿色金融发展 - 中国银行协助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发行40亿元人民币离岸地方政府债券[7] - 债券包括2年期15亿元普通债券利率1.61% 5年期10亿元大湾区主题可持续发展债券利率1.8% 10年期15亿元社会责任债券利率2.08%[7] - 订单簿峰值规模达186.7亿元人民币 订单倍数高达4.7倍[7] - 港交所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深圳绿色交易所及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 推动大湾区碳市场有序联动发展[8] 行业监管动态 - 全国上半年网上零售额7.43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5%[9] - 市场监管总局指出直播电商领域存在虚假营销和假冒伪劣两类突出问题[9] - 工信部计划开辟人形机械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讯息等新赛道 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10] 公司重大事项 - 花样年控股获得84%现有票据债权人及74%现有债务工具债权人支持重组协议[12] - 邮储银行宣布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以优化管理架构并降低运营成本[13] - 华润置地首席财务官郭世清辞任 由赵伟接任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及董事会秘书等职务[14] - 九方智投控股通过子公司认购EXIO Group股份 布局虚拟资产交易业务[15]
香港40亿+澳门10亿 深圳今年已发行50亿离岸人民币地方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7:57
9月22日,深圳市政府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2025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这是深圳市连续第5 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券在香港簿记发行、登记托管并挂牌上市,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 通。 据深圳市财政局介绍,本次发行债券规模为40亿元人民币,发行期限为2/5/10年期,发行利率逐年下 降。 其中,2年期发行规模15亿元,定价利率为1.61%;5年期(大湾区主题可持续发展债券)发行规模10亿 元,定价利率为1.80%,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清洁交通、水治理等项目;10年期(社会责任债券)发行 规模15亿元,定价利率为2.08%,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医疗卫生、教育、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等项 目。 "本次发行充分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受到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广泛关注,簿记定价获得投资人踊跃认 购,吸引来自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账户下单认购,簿记定价峰值订单倍数高达4.7倍。"深圳市财政局 介绍称。 除此次赴港发债外,今年9月9日,深圳市政府还首次在澳门成功发行1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据介绍,本次发行1只应对气候变化主题绿色债券10亿元人民币,发行期限为3年期,定价利率为 1.74%;募集资金投向清洁交通等项目 ...
中国银行连续五年牵头协助深圳市人民政府 赴香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8:55
债券发行概况 - 中国银行作为牵头全球协调人及独家绿色、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结构顾问 协助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发行40亿元人民币离岸地方政府债券 [2] - 债券包含三个期限品种:2年期15亿元票息1.61% 5年期10亿元票息1.80% 10年期15亿元票息2.08% [2] - 发行获得市场热烈响应 订单簿峰值达186.7亿元 最终认购倍数4.7倍 [2] 创新亮点与资金用途 - 首次引入大湾区主题可持续发展债券品种 募集资金重点投向清洁交通和水治理领域 [2] - 发行体现金融创新与社会责任结合 对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联动及债券市场融合具有战略意义 [2] 机构参与与战略定位 - 中国银行连续五年深度参与该债券发行 除全球协调人外还担任绿色顾问角色 专业能力获发行人高度认可 [3] - 公司将持续发挥全球化与综合化优势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协同发展 [3]
中国银行连续五年牵头协助深圳市人民政府赴香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5:00
发行概况 - 中国银行作为牵头全球协调人及独家绿色、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结构顾问 成功协助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发行40亿元人民币离岸地方政府债券 [1] - 债券发行包括2年期15亿元票息1.61%、5年期10亿元票息1.80%和10年期15亿元票息2.08%三个品种 [1] - 订单簿峰值达186.7亿元 最终认购倍数达4.7倍 显示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及深圳发展前景的强烈信心 [1] 创新亮点 - 首次引入大湾区主题可持续发展债券品种 募集资金重点投向清洁交通和水治理领域 [1] - 发行体现金融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前瞻性布局 对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联动及债券市场融合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1] 历史参与 - 中国银行连续五年牵头负责深圳市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承销发行工作 [1] - 除担任全球协调人外 还在绿色债券发行中担任绿色顾问 专业能力与服务效率获发行人高度认可 [2] 战略定位 - 公司持续探索跨境金融创新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彰显全球化优势与综合化特色 [1][2] - 未来将持续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协同发展 为深港经济繁荣和社会民生进步提供金融支持 [2]
香港40亿+澳门10亿,深圳今年已发行50亿离岸人民币地方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2:18
据深圳市财政局介绍,此次赴澳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也受到投资人踊跃认购,簿记峰值达到 66.2亿元人民币,认购倍数达6.62倍,创下人民币债券在澳门发行订单倍数历史新高,同时,市场订单 超过发行规模的50%。 记者了解到,中国银行作为独家全球协调人协助深圳市人民政府首次在澳门发行绿色离岸人民币地方政 府债券,并担任绿色结构顾问。据悉,这也是中国银行连续第五年协助深圳市政府在离岸市场发行地方 政府债券。 加上本次发行数额,深圳市政府2025年共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50亿元。目前,深圳市已经连续 五年赴香港,并在今年首次赴澳门发行离岸债,所筹资金将惠及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除深圳外,记者注意到今年多地持续赴港澳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如在8月26日,广东省政府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这是广东省连续第五年在澳门实施地方政 府债券的本地簿记发行、登记托管及上市交易;9月12日,海南省2025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在香 港完成簿记定价并发行,发行规模50亿元人民币。 9月22日,深圳市政府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2025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这是深圳 ...
深圳在香港发行4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1:39
据了解,本次发行充分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受到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广泛关注,簿记定价获得投资人踊 跃认购,吸引来自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账户下单认购,簿记定价峰值订单倍数高达4.7倍。 9月9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在澳门成功发行1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加上本次发行数额,深圳市 政府2025年共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50亿元。 9月22日,深圳市政府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2025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这是深圳市连续第5 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券在香港簿记发行、登记托管并挂牌上市,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 通。 据悉,本次发行债券规模为40亿元人民币,发行期限为2/5/10年期,发行利率逐年下降。其中,2年期 发行规模15亿元,定价利率为1.61%;5年期(大湾区主题可持续发展债券)发行规模10亿元,定价利率为 1.80%,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清洁交通、水治理等项目;10年期(社会责任债券)发行规模15亿元,定价 利率为2.08%,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医疗卫生、教育、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等项目。 ...
二季度两项绿色金融指标居世界前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1:26
绿色金融发展规模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2] - 同期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 两项指标居全球前列[2] - 碳减排支持工具撬动1.38万亿元精准投放 体现金融体系深度支持"双碳"战略的系统性布局[2] 碳市场交易动态 - 2025年9月8日至12日全国碳市场最高价66.14元/吨 最低价61.95元/吨 收盘价较前周下跌6.21%[3] - 当周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5,328,085吨 总成交额332,611,468.69元[3] - 2025年初至9月12日累计成交量79,106,595吨 累计成交额5,668,220,975.40元[3] - 开市以来累计成交量709,375,259吨 累计成交额48,700,948,078.91元[3] 地方政府绿色债券发行 - 深圳市政府9月9日在澳门首发10亿元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 期限3年 利率1.74%[3] - 募集资金将投向清洁交通等项目 簿记峰值达66.2亿元 认购倍数6.62倍创澳门市场纪录[3] - 市场订单超发行规模50% 反映国际投资者对深圳经济实力和信用水平的高度认可[3][4] 可持续金融标准建设 - 香港金管局9月8日就《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名录》第2A阶段原型展开公众咨询[5] - 分类目录提供绿色和可持续活动的明确定义 促进资金融通并防范"漂绿"风险[6] - 第2A阶段新增制造业和信息通信科技业 引入"转型"元素和"适应气候变化"环境目标[6]
国际资本市场看海南机遇几多?
搜狐财经· 2025-09-15 00:44
海南自贸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 - 海南省在香港成功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峰值订单规模近230亿元 认购倍数达4.6倍 体现国际资本市场对海南自贸港信用实力和发展前景的认可和信心 [3] - 发行期限包括3年期可持续发展债券、5年期蓝色债券和10年期航天主题债券 其中10年期航天主题债券为中国地方政府首单航天主题债券 发行规模10亿元 [4][8]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海洋保护、民生保障以及航天领域相关重点科研和基础设施项目 [4] 全岛封关运作影响 - 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 标志着海南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高水平开放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将进入更全面开放的快速道并释放更丰厚的政策红利 [4] - 封关运作带来制度创新、跨境金融、产业发展等领域重大发展机遇 国际投资者关注度持续提升 重点关注税收政策新变化和金融领域扩大开放新举措 [7] - 封关运作使海南赴港发债获得更多关注和支持 投资者对自贸港新机遇深度了解 [4] 重点产业发展与投资机遇 -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四大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 "五向图强"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做好离岛免税、医疗、教育"三篇消费文章" [11] - 航天产业和深海科技等高科技领域发展扎实推进 向世界展示巨大发展潜力 境外投资者实地参观文昌国际航天城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后表示"震撼" [9][10] - 境外发债募集资金已投向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水系工程、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医工转化平台、文昌国际航天城路网基础设施等项目 有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11] 投资环境与金融创新 - 海南省政府是首个在香港发债的内地省级政府 严格遵循国际资本市场规则 全流程与国际标准接轨 提升地方政府债券国际认可度 [12] - 创新采用EF账户(海南自贸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进行债券资金交收 成功实现跨"一线"自由结算 为全岛封关运作后跨境资金管理探索更多使用场景 [13] - 债券被香港金融管理局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资格抵押品名单 且债券利息及处置收入免征香港利得税 提升对投资者吸引力 [15] 国际资本市场反应 - 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金融机构积极参加债券路演 吸引欧洲、亚洲等地区多元投资机构参与 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券商、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等 [3][8] - 国际投资者积极评价海南产业发展和金融创新 中东投资机构期待封关后通过互动促成更多外资项目落地 [10] - 通过境外发债持续引导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价值发现 扩大海南自贸港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8][13]
(经济观察)四度赴港发债 琼港合作助推海南自贸港金融创新开放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08:19
海南自贸港金融开放与创新 - 海南省在香港成功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期限包括3年、5年和10年 募集资金投向海洋保护、民生保障及航天领域相关重点科研和基础设施项目 其中包括中国地方政府首单航天主题债券 [1] - 本次发债吸引欧洲、亚洲地区商业银行、基金、券商和资产管理公司等参与 峰值订单近230亿元 体现国际资本市场对海南自贸港信用实力及发展前景的认可 [1] - 海南自贸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自2024年5月上线以来 已开立330余个账户 覆盖19个国家和地区企业主体 业务量达1200余亿元 与48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资金往来 [2] 跨境金融合作与政策推进 - 琼港金融合作持续深化 2024年3月两地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将金融列为五大重点领域之一 6月落地"跨境支付通"业务 支持琼港两地人民币与港币跨境汇款实现"资金秒到账" [3] - 海南省涉外收支规模2024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扩大至全省全域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首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已落地 [2]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4年12月18日启动 预计在制度创新、跨境金融、产业发展等领域迎来重大机遇 国际投资者关注度持续提升 [3] 资金流动与制度创新 - 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是海南自贸港制度设计核心内容 通过构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扩大金融业开放、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等措施有序推进与境外资金自由流动 [2] - 海南自贸港通过EF账户提升资金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 为国际资本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渠道 同时为国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可复制制度经验 [1][2][3]
(经济观察)四度赴港发债 琼港合作助推海南自贸港金融创新开放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08:18
债券发行情况 - 海南省在香港成功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期限包括3年 5年和10年 募集资金投向海洋保护 民生保障及航天领域相关重点科研和基础设施项目 其中包括中国地方政府首单航天主题债券[1] - 本次债券发行吸引欧洲 亚洲地区商业银行 基金 券商和资产管理公司等参与 峰值订单近230亿元[1] - 海南自2022年以来已四度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1] 资金账户与跨境流动 - 本次债券发行使用海南自贸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进行资金交收 EF账户自2024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开立330余个账户 业务量达1200余亿元 与48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资金往来[2] - 海南省涉外收支规模2024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扩大至海南省全域[2] - 海南自贸港积极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 首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落地[2] 琼港金融合作 - 海南省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024年3月签署合作备忘录 将金融列为两地深化合作的五大领域之一[3] - 海南6家试点银行2024年6月落地"跨境支付通"业务 支持通过手机号码或银行账户发起琼港两地人民币与港币跨境汇款 实现资金秒到账[3] - 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本次发债是琼港深化金融合作的又一成功范例 期待在更广泛金融领域深化合作[1][3] 自贸港发展前景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4年12月18日启动 预计在制度创新 跨境金融 产业发展等领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3] - 海南省计划继续深化与国际资本市场对接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策略 为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3] - 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被定位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重要实践 吸引国际资本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重要渠道 以及推动金融领域创新开放的重要探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