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票据贴现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出台88条金融举措支持南沙建设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13 08:38
金融支持举措 - 提出88条具体举措推动南沙建设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1] - 部署七个方面任务包括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及保障措施 [1][2][3]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并增加票据融资支持 [1] - 结合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升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1] - 推动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并探索认股权贷款等股债混合融资模式 [1] 社会民生金融服务 - 扩展港澳代理见证开户业务至南沙区营业网点 [2] - 探索港澳居民线上开立和激活信用卡 [2] - 深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并在南沙逐步扩大应用 [2] 特色金融服务发展 - 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究电力期货及探索新能源期货品种 [2]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及可持续债券 [2] - 支持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与金融场景融合的数据算力中心 [2]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提升自由贸易账户系统整体功能 [2] - 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 [2] - 推动银行机构代理开展跨境保险售后服务 [2] 跨境金融创新 - 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2] - 引入境外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及风投创投机构在南沙设立主体 [2] - 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 [2] 金融监管机制 - 加强中央与地方监管协同 [3] - 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 [3] - 完善南沙自贸区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 [3] 政策保障措施 - 支持出台住房、人才及教育政策吸引国际高层次金融人才入驻 [3] - 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 [3]
“南沙金融30条”施工图出炉 88项举措推动政策加快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0:49
政策背景与实施方案 - 广州市政府联合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四部门公布《实施方案》,细化"南沙金融30条"的88条具体举措,涵盖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特色金融服务、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五大方面 [1] - "南沙金融30条"是国家继2014年"南沙金改15条"、2022年"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后给予南沙的第三项金融专项政策 [1] - 广州南沙将举行专项政策宣讲暨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大会,全面解读政策机遇 [2] 政策三大核心亮点 - 突出"立足湾区":聚焦创业创新,提出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加强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推动"险资入穗"等举措 [3] - 突出"协同港澳":推动金融服务便利化、现代化、数字化,包括跨境支付优化、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大至消费、旅游、医疗等场景 [5][6] - 突出"面向世界":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如构建数字资产跨境规则体系、支持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 [4][8] 重点产业支持措施 - 数字产业:推动数据交易所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数据金融产品,研究香港与南沙数字资产跨境互认规则 [4] - 高端制造与海洋产业: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支持高端制造、数字产业、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3] - 青年创业:完善港澳青年创业政策扶持体系,提供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 [4] 跨境金融与市场互联互通 - 跨境支付:扩展港澳代理见证开户业务至南沙网点,优化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5][6] - 跨境信用融资:鼓励南沙与港澳银行合作利用企业征信信息,试点银行内部数据跨境流通 [6] -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探索粤港澳大湾区资金结算政策,构建跨境保险、股权投资便利化制度 [7] 特色金融发展 - 绿色金融:创新低碳服务,发展数字金融、航运金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资管中心 [7] - 国际金融合作:争取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引入境外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等机构 [8] - 金融开放试点:支持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 [8] 南沙金融业现状 - 2024年南沙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8%,落地2000亿元广州产投创投母基金,形成超百项金融创新成果 [7] - 集聚广期所等重大平台,稳居全国飞机租赁产业第三极 [7]
广州:鼓励国内保险机构在南沙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推动“险资入穗”
新华财经· 2025-08-12 08:01
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 稳步推动南沙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并增加票据融资支持 [1] - 结合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升级并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1] - 鼓励国内保险机构在南沙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推动"险资入穗" [1] - 支持保险机构通过债券、股票、未上市股权等方式投资科创企业 [1] 支持数字产业发展 - 加强对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数字服务机构的招商引资力度并培育本土优质数字服务机构 [2] - 鼓励数字产业企业与南沙金融机构合作拓展金融场景融合应用 [2] - 支持在南沙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应用的数据算力中心、研发认证中心、测评中心及监管平台 [2] - 推动数据交易所完善数据流通交易综合性服务并与金融机构、征信机构合作创新数据金融产品 [2] - 与香港获许可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加强合作对接并研究构建两地互认的数字资产跨境规则体系 [2] 支持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 支持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并强化对南沙重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海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 [2] - 增加海上保险供给并推动保险公司创新传统海上保险产品服务 [2] - 按市场化原则开发海洋牧场保险等海洋新兴产业保险产品 [2] 支持青年创新创业 - 鼓励南沙商业银行提升服务便利化并为港澳创业青年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2]
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加快建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24
金融支持政策 - 五部门联合发布30条金融支持举措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 [1] - 政策覆盖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社会民生服务、特色金融发展、市场互联互通、跨境金融创新及监管机制完善 [1] - 目标为强化南沙在大湾区"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1]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并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1] - 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金融融合的数据算力中心及监管平台 [1] 社会民生金融服务 - 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范围并探索信用卡视频面签 [2] - 支持粤港澳征信机构跨境合作及推进征信产品互认 [2] 特色金融发展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并深化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2] - 支持生成式AI大模型开发与金融应用 包括智能信贷、投资研发及风控服务 [2]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鼓励利用自由贸易账户等为境外机构提供国际结算、资金交易等综合金融服务 [2] - 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并探索期货国际合作新模式 [2] 跨境金融创新 - 积极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及风投创投等多元化投资机构 [2] - 支持港澳投资者申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2] 金融监管机制 - 加强中央与地方监管协同并严格执行中央统一金融管理规则 [3] - 构建适应南沙建设的金融监管创新机制以确保风险防控与改革创新匹配 [3] 配套保障措施 - 支持出台住房、人才及教育政策并运用金融手段支持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 [3] - 为境内外金融专业人士提供出入境便利等发展条件 [3]
金融活水润南沙 创新引擎助腾飞——银行业多维度赋能广州南沙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5 15:15
政策支持与金融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提出30条重点举措,涵盖创新创业金融服务、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及金融监管机制完善[1] - 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重点支持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1] 银行业信贷支持与案例 - 广发银行向南沙投放信贷余额达94亿元,参与产业升级及重点项目建设,包括为飞机租赁公司提供10亿元授信以推动航空产业发展[2] -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科技贷款余额超2700亿元,服务超1.8万家企业,例如为蘑菇物联提供1000万元中期贷款支持其工业节能技术研发[2][3] 跨境金融服务与民生领域 - 中国银行完善港澳居民便利化措施,包括自助开户、跨境薪酬购付汇、粤港澳联营律所跨境结算,并推出"湾区社保通"服务港澳居民社保需求[4] - 广发银行为南沙居民提供跨境理财服务,服务超2万名社保客户,并支持港澳居民"一站式"社保卡办理[4] 人才支持与区域发展 - 广发银行参与南沙"百企千人"实习计划,为港澳青年提供岗位,并成为南沙人才卡发卡银行,为高端人才提供综合金融服务[5] - 银行业通过信贷支持、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助力南沙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5]
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南沙金融30条”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5-13 11:41
政策背景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南沙金融30条")[1] - 政策旨在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将其建设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4] 政策总体要求 - 坚持"立足湾区 协同港澳 面向世界"的战略定位[4] - 通过30条重点举措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 发展特色金融服务 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 完善金融监管机制[4] - 汇丰高管认为该政策是大湾区在金融互联互通 规则衔接及跨境业务创新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4]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 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5] - 鼓励银行业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5] - 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科创企业[5] - 香港可发挥内地企业离岸融资中心作用 为区内企业创新转型引入国际资本[5] 社会民生金融服务 - 推动跨境支付服务便利化 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范围 探索信用卡视频面签试点[5] - 推动跨境信用融资便利化 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开展跨境合作 推进征信产品互认[5] - 允许在南沙和港澳均有分支机构的银行开展内部数据跨境流动试点[5]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探索适宜粤港澳大湾区的资金结算政策[6] - 构建便利内外联动的期现货市场交易规则 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6] - 构建便利跨境保险业务和股权投资业务的制度安排 支持南沙开展跨境股权投资便利化试点[6] - 政策将赋能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 为国际银行创造新业务空间[6]
利好!央行等五部门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5-13 09:06
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提出30条重点举措,涵盖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特色金融服务等 [1] - 支持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新模式 [1] - 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科创企业 [1] 高端制造业与科技创新 - 支持南沙符合条件的制造企业、科创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科创票据,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 [1] - 推动符合条件的重点制造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挂牌融资 [1] 海洋产业与未来产业 -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强化对重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海企业的金融服务 [2] - 支持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展海上保险 [2] 青年创新创业 - 支持港澳居民及入驻南沙青年创业平台的企业同等享受当地创业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等扶持政策 [2] - 进一步便利港澳创业青年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支持金融机构吸纳港澳居民就业、实习 [2] 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2] - 加强企业碳账户、碳核算能力机制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基于碳账户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2] - 依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与金融领域应用,开展智能信贷、智能投资研发等智能化金融服务 [3] 跨境资管与产业布局 -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鼓励跨国公司在南沙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 [4] - 南沙聚焦7大战略性产业,依托6大产业园区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包括巩固汽车产业集群、布局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4] - 推动"园区聚势"精准落地,如万顷沙集成电路产业园打造"设计-制造-封装"一体化生态,大岗先进制造园区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 [4]
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力,广州南沙迎“金融30条”
第一财经· 2025-05-13 06:53
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提出30条重点举措 [1] - 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 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探索"贷款+外部直投"业务新模式 [1] - 支持高端制造业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科创票据 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 推动重点制造企业境内外上市 [1] 产业支持方向 -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海洋产业 商业航天 全域无人产业支持力度 强化海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金融服务 [2] - 支持港澳创业青年享受当地创业贷款贴息 担保费补贴等政策 便利港澳青年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2]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 发展新能源期货品种 支持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债券 [2] 数字金融发展 - 依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与金融应用 开展智能信贷 智能投资研发等智能化金融服务 [3] - 建立数字金融发展研究智库 支持数字金融项目跨境合作 [3] -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 鼓励跨国公司设立资金管理中心 [3] 产业布局规划 - 广州南沙聚焦7大战略性产业 依托6大产业园区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 [3] - 巩固汽车产业优势 推动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布局人工智能 智能网联等前沿领域 [3] - 万顷沙集成电路产业园打造"设计-制造-封装"一体化生态 大岗园区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 [4]
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 加大金融支持广州南沙建设力度
中国证券报· 2025-05-12 20:44
总体要求 - 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支撑作用,将南沙建设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1] - 提出30条重点举措,涵盖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特色金融服务、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金融监管机制等方面 [1] 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科创企业 [2] - 支持高端制造产业发展,引导政府基金聚焦南沙重点产业及关键共性技术清单,鼓励金融机构接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支持制造企业、科创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科创票据,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 [2] - 支持数字产业发展,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应用的数据算力中心、研发认证中心、测评中心及监管平台,支持广州数据交易所完善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与香港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加强合作 [2] 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 -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研究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风投创投等多元化投资机构,支持港澳投资者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3] - 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允许结算银行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办理人民币资本金入账结算业务,无需开立专用存款账户 [3] - 境外机构在南沙区银行开立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资金可转存为定期存款或购买大额存单 [3] 下一步计划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推动《意见》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强化金融对广州南沙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助力金融高水平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南沙再迎重磅支持 “南沙金融30条”来了
广州日报· 2025-05-12 19:14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南沙金融30条",通过7个维度30条措施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1][2] 7个维度30条措施 - 加快广州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南沙方案》的战略部署,聚焦金融互联互通、规则衔接及跨境业务创新 [2] - 措施涵盖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等7个维度 [2] 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新模式 [3] - 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科创企业,重点支持高端制造业、数字产业、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 [3] - 加大对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展海上保险 [3] 发展特色金融服务 - 发展服务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航运金融业务,引导航运企业国际海运费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加快航运保险发展并研发创新型产品 [4] -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取得公募基金资质,大力发展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 [4] - 创新发展国际租赁和保理业务,支持境内机构使用自有外汇收入支付境内经营性租赁外币租金,取消船舶和飞机境外融资资本金限制 [4][5] 推进互联互通及扩大对外开放 - 构建便利内外联动的期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支持南沙建设商品期货交割中心 [6] - 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适合南沙区居民的商业保险年金、跨境车辆保险等跨境保险产品,积极研究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6] 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 - 推动跨境支付服务便利化,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试点开展信用卡视频面签,支持银行与非银行支付机构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 [7] - 推动跨境信用融资便利化,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开展跨境合作,允许南沙和港澳地区均有分支机构的银行开展内部数据跨境流动试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