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碰一下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首台“碰一下”鸿蒙智慧收银机:美宜佳、华为云、支付宝打造
搜狐财经· 2025-09-23 07:58
IT之家 9 月 23 日消息,支付宝今日宣布,为加速门店智能化转型,美宜佳与华为云、支付宝在上海正式签署联创合作协议,三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共同 打造智慧零售标杆解决方案。 未来,三方将分阶段推动智能设备升级、账号体系互通与会员运营优化,并持续探索支付、广告等多场景的智能化创新,打造可规模化复制和推广的智慧 门店样板,助推行业数字化提速。 IT之家注:"碰一下"是支付宝于 2024 年推出的交互方式。用户无需打开 App,手机解锁后轻碰设备或贴纸,即可快速完成支付或获取相关服务。自去年 6 月 7 日首笔"碰一下"支付诞生以来,"碰一下"已累计服务超 2 亿用户。 作为合作的重要成果,美宜佳率先推出首台搭载"碰一下"交互技术的鸿蒙智慧收银机,并计划陆续在全国多家门店投入使用。 顾客只需解锁手机,轻碰设备,即可快速完成支付,并享受优惠券自动抵扣、积分同步到账。 根据上述合作协议,美宜佳将依托全国超 40000 家门店网络,借助华为鸿蒙系统及生态技术支持,以及支付宝在数字经营与支付领域的成熟能力 —— 包 括"碰一下"等交互技术,重点推进全店智能运营体系建设,实现消费者体验与门店运营效率的双重提升。 ...
推进“双飞轮”战略,支付宝两个经营主体公司更名
国际金融报· 2025-09-21 08:09
公司主体更名 - 支付宝支付牌照主体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1] - 支付宝App经营主体公司更名为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1] - 更名是支付宝双飞轮战略推进下的公司治理升级 不影响客户服务和体验 [1] 战略布局 - 蚂蚁集团集中推进AI First 支付宝双飞轮和加速全球化三大战略 [1] - 成立数字支付事业群和支付宝事业群 支付宝双飞轮组织阵型确定 [1] - 支付科技公司专注支付科技创新 数字服务公司致力于AI时代产品技术研发和开放 [2] 业务进展 - 碰一下支付在不到一年半时间实现2亿用户突破 [2] - 支付宝推出国内AI付服务 面向AI时代为智能体提供支付服务 [2] - 支付宝新增AI入口探一下和智能语音搜索入口 连接1万多种服务 [2] 健康业务发展 - 蚂蚁医疗健康业务推出独立AI健康应用AQ 累计服务用户超1.4亿 [3] - AQ近6成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地域 环比增速超60.1%位列全行业第一 [3] - 蚂蚁集团计划在未来5年内让人人都拥有AI健康管家 [3] 行业影响 - 支付宝双飞轮战略加速演进 支付科技和数字互联两个飞轮齐头并进 [3] - 更名使支付科技+数字互联战略更清晰 公司进入新的增长快车道 [1][3]
支付宝最新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9-19 09:03
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官网信息显示,支付宝支付牌照主体公司——"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 限公司"更名获批,新主体名字是"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据了解,支付宝App的经营主体公司——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将更名为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去年以来,"支付宝双飞轮"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3月,蚂蚁集团加快改革步伐,公布了新的组织变动, 集中推进蚂蚁"AI First"(人工智能优先)、"支付宝双飞轮"和"加速全球化"三大战略;12月,成立了数字 支付事业群和支付宝事业群两大事业群,"支付宝双飞轮"组织阵型确定,向蚂蚁集团新任CEO韩歆毅汇 报。 至此,支付宝旗下两家经营主体顺利完成更名,支付科技+数字互联双飞轮战略更清晰。支付宝方面表 示,公司主体更名是支付宝双飞轮战略持续推进下的公司治理升级,不影响客户服务和体验,"支付 宝"品牌和支付宝App名字保持不变。 而另一个飞轮——数字服务也动作不断。最近,支付宝在"扫一扫"的基础上,新增了全新AI入口"探一 下";支付宝首页下拉新增了智能语音搜索入口,一句话连接支付宝10000多种服务;出行、政务、就业 等相关业务相继发布AI助手工 ...
支付宝,突传大消息!“双飞轮”战略加速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5:57
9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披露行政许可决定信息显示,同意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 司变更名称为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这正是支付宝支付持牌主体公司。 另外,券商中国记者获悉,作为支付宝App经营主体的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更名为支付 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至此,支付宝旗下两家经营主体完成更名,"支付科技+数字互联"双飞轮战略更清晰。支付宝方面表 示,公司主体更名是支付宝双飞轮战略持续推进下的公司治理升级,不影响客户服务和体验,"支付 宝"品牌和支付宝App名字保持不变。 "本次变更是蚂蚁集团基于'支付宝双飞轮'战略推进的公司治理升级。"支付宝方面指出,作为蚂蚁集团 旗下支付业务的唯一经营主体,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围绕"碰一下"和"AI支付"等支付科技创 新,为客户带来更好的支付服务;作为支付宝App的经营主体,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将致力于在AI时代加大产品技术研发和开放,助力中国服务业数智化升级。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此次支付宝同时更名两个经营主体,是"支 付宝双飞轮"战略的加速演进,支付科技和数字互联两个飞轮齐头并进, ...
支付宝,突传大消息!“双飞轮”战略加速推进
券商中国· 2025-09-19 03:41
9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披露行政许可决定信息显示,同意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名称为支付 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这正是支付宝支付持牌主体公司。 另外,券商中国记者获悉,作为支付宝App经营主体的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更名为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 术有限公司。 | | | | | 1.同意支付宝(中国 | | | --- | --- | --- | --- | --- | --- | | | | | | 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变更 | | | 支付宝(中国) |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 | | 名称为"支付宝支付科 | | | | 上海银许准予决字 | | | 技有限公司": | 中国人民银行 | | 网络技术有限公 | | 市分行准予行政许 | 长期 | | | | | [ 2025 ] 13号 | | | 2.同意支付宝(中国 | 上海市分行 | | בן | | 可决定书 | | | | | | | | | 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变更 | | | | | | | 朱林为副总经理(技术 | | | | | | | 负责人) 0 | | (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政许可决定信息公示表) 至此,支付宝 ...
支付宝两个经营主体公司更名 APP名字不变
凤凰网财经· 2025-09-19 02:37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此次支付宝同时更名两个经营主体,是"支 付宝双飞轮"战略的加速演进,支付科技和数字互联两个飞轮齐头并进,支付宝进入新的增长快车道。 至此,支付宝旗下两家经营主体顺利完成更名。支付宝方面表示,公司主体更名是支付宝双飞轮战略持 续推进下的公司治理升级,不影响客户服务和体验,"支付宝"品牌和支付宝App名字保持不变。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外滩大会上,支付宝公布了"双飞轮"战略相关业务的最新进展:"碰一下"在不到一年 半的时间里实现了2亿用户的突破,造就了一个用户服务和商家经营的新入口;"AI支付"也正在取得先 机优势,9月11日,支付宝宣布推出国内"AI付"服务,面向AI时代为智能体提供支付服务。 9月19日,上海人行官网信息显示,支付宝支付牌照主体公司——"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 司"更名获批,新主体名字是"支付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据了解,支付宝App的经营主体公司——支 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将更名为支付宝(杭州)数字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去年以来,"支付宝双飞轮"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3月,蚂蚁集团加快改革步伐,公布了新的组织变 动,集中推进蚂蚁"A ...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创新互联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8:18
核心观点 - 移动支付行业正迈入以AI技术驱动的新一轮创新周期 通过硬件升级和场景拓展降低支付门槛 激活增量市场并形成飞轮效应[1] - 公司通过"碰一下""看一下""AI支付"等创新方案布局NFC设备、智能眼镜和AI智能体等新兴入口 推动支付体验自然化与生态协同发展[2][3] - 跨境支付服务成为战略重点 已实现7大国际银行卡品牌和12个国家地区31个电子钱包的入境支付覆盖 并配套推出退税等增值服务[3] 支付创新周期演进 - 2004年PC普及期:网络支付通过担保支付和快捷支付降低交易信任门槛 推动电商产业繁荣[2] - 2011年智能机普及期:条码支付与刷脸支付简化移动支付流程 使中国移动支付覆盖率升至86%位居全球第一[2] - 2024年AI硬件爆发期:NFC手机/智能座舱/智能眼镜驱动"碰一下""看一下""AI支付"创新 适配老年人/视障人群等特殊需求[2][3] 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 - "碰一下"支付基于NFC技术 近4个月新增1亿用户达总量超2亿 实现手机触碰收款设备即完成支付[2] - "看一下"支付支持智能眼镜设备 通过语音确认金额解决双手不便场景的支付需求[3] - AI支付体系包含支付MCP服务、AI打赏服务和AI付方案 满足智能体服务等新场景支付需求[3] 生态建设与安全保障 - 形成硬件供应链-智能终端-服务商-商家的完整生态链 通过多维技术保障支付安全[3] - 采用7*24小时金融级智能风控、新设备可信认证和多模态核身技术 维持"敢付敢赔"责任兜底承诺[3] 跨境支付布局 - 入境服务推出"外卡内绑""外包内用"双方案 覆盖7大国际银行卡品牌及12个国家地区31个电子钱包[3] - 出境服务集成扫码支付、打车、购票、共享单车及闸机开通等全方位生活场景[4]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AI时代中国移动支付正迈入新一轮创新周期
新浪科技· 2025-09-16 07:2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移动支付正迈入以AI技术驱动的新一轮创新周期 特征包括硬件创新 用户场景拓展和支付体验简化 [1][2] - 科技发展 守正创新和监管赋能是支付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1] - 创新支付通过降低使用门槛和激活增量市场 形成自我强化的飞轮循环效应 [1] - 支付宝呈现三个明显创新周期:2004年PC互联网期 2011年移动互联网期和2024年AI硬件生态期 [1][2] 支付创新周期演进 - 2004年PC普及期:网络支付通过担保支付和快捷支付降低交易信任门槛 推动电商产业繁荣 [1] - 2011年移动互联网期:智能手机与3G网络普及促使条码支付和刷脸支付出现 使中国移动支付覆盖率达86%位居世界第一 [1] - 2024年AI硬件生态期:NFC手机 智能座舱 智能眼镜和AI智能体成熟 推动"碰一下""看一下""AI支付"等新形态出现 [2] 新一代支付技术特征 - "碰一下"支付基于NFC技术 手机触碰收款设备即可完成支付 最近4个月新增1亿用户 总用户超2亿 [2] - "看一下"支付针对智能眼镜设备 通过视觉识别和语音确认完成支付 解决双手不便场景的需求 [2] - "AI支付"包含支付MCP服务 AI打赏服务和AI付等方案 满足AI工具和智能体服务的新支付场景 [2] 行业生态影响 - 新支付方式显著降低老年人 视障人群和入境外国游客的使用门槛 [2] - 形成从硬件供应链 智能终端 服务商到商家的完整生态链 生态伙伴通过相互启发持续迭代改进 [2] - 支付体验趋向自然人机交互模式 呈现"手机可碰 眼镜与汽车可看 智能体可说"的融合特征 [2]
支付宝“AI付”来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12:36
用户增长与产品表现 - "碰一下"用户规模突破2亿 新增1亿用户耗时缩短至4个月 较此前321天破1亿的速度提升一倍[1][3] - 近1亿用户使用至少2项"碰一下"服务 覆盖超1000个细分场景包括点餐、取快递、外卖及电梯红包互动等[3] - 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设备加入生态 十大智能硬件厂商联合发起"碰一下应用生态联盟"[3] 技术创新与产品布局 - 推出国内首个"AI付"服务 面向AI时代为智能体提供支付 率先在瑞幸咖啡AI点单助手"Lucky AI"上线[1][3] - 用户可通过语音交互完成下单支付 支持瑞幸支付宝小程序及App端操作[3] 行业趋势与市场展望 - 预计未来5年内自然交互支付占比超50% 智能设备支付将增长10倍[4] - AI支付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 受AI产业爆发及智能终端普及驱动[4]
分众传媒(002027)中报点评:互联网客户强势复苏 “碰一下”与新潮并购开启新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9-03 08: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1.12亿元,同比增长2.43% [1] - 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增长6.87%,扣非归母净利润24.65亿元,同比增长12.17% [1] - 单二季度营收32.54亿元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15.30亿元同比增长5.2%,扣非归母净利润14.76亿元同比增长17.9% [1] 主营业务结构 - 楼宇媒体收入56.32亿元,同比增长2.30%,占总收入主体部分 [2] - 日用消费品行业贡献收入34.01亿元,占比55.6%,保持第一大客户行业地位 [2] - 互联网行业广告投放额达9.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8.82%,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2] - 娱乐及休闲、通讯行业楼宇媒体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8.84%和76.84% [2] 媒体资源规模 - 电梯电视媒体设备达128.7万台,较2024年末增长5.5% [2] - 电梯海报媒体设备168.5万个,较2024年末下降9.7% [2] - 境外电梯电视媒体15.4万台,电梯海报媒体2.6万个 [3] - 韩国、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已实现盈利 [3] 战略发展举措 - 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新潮传媒,其运营约74万部电梯智能屏 [2] - 收购完成后将增强上游物业议价能力,优化成本结构 [2] - 联合支付宝推出"碰一下"互动广告模式,打通品牌曝光到消费转化链路 [3] - 新模式有望带来收入增量,推动向品效合一营销服务平台升级 [3] 股东回报政策 - 2025年8月实施2024年度分红33.22亿元 [3] - 拟派发2025年半年度现金红利14.44亿元,对应中报分红率58.6% [3] - 持续保持高比例现金分红政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