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购物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购物出问题去哪投诉最快? 不同渠道的效率对比解析
新浪财经· 2025-09-28 06:27
很多消费者在维权时最常吐槽的一句话是:"投诉了,怎么还是没人管?" 其实问题并不是没有渠道, 而在于不同渠道的处理机制和效率差别很大。有的能快速触达商家,当天就有反馈;有的需要经过部门 流转,周期更长;也有的以公开透明为特点,让人至少"看得见进度"。理解这些差别,才能在问题出现 时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平台内申诉:交易闭环里的最快方式 电商购物、外卖订单、出行订票等场景,平台内申诉依旧是第一选择。淘宝、京东、美团等平台都会在 订单详情中设置"售后""申诉"入口。根据平台公开规则,大部分纠纷能在3-7天内得到处理。优势是速 度快,处理都在交易闭环里完成;不足是规则固定,涉及虚假宣传、合同履行等复杂问题时,效率就会 明显下降。 各地消费者协会(www.cca.org.cn)主要承担调解职能,尤其常见于培训服务、预付卡、售后争议等问 题。效率取决于双方配合程度,一般比平台和第三方稍慢,但调解结果往往容易被接受。 12345:跨部门的统一入口 12345 政府服务热线以"总客服"定位,覆盖消费、物业、环境、公共服务等广泛领域。它适合跨领域问 题,比如消费纠纷涉及物业、城管、教育部门等,可以通过 12345 转交。但若是 ...
媒体报道 | 对于互联网平台竞争,不是叫停而是规范
搜狐财经· 2025-08-23 15:20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背景与目的 - 三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 旨在规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 包括价格标示和促销活动 [1] - 文件注重事前引导 要求平台自觉规范行为 并非针对特定事件如"外卖大战" [3][6] - 规则旨在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防止补贴促销中的虚假宣传和不合理限制 [12][19] 外卖大战的本质与影响 - 2024年第二季度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大平台投入250亿元进行补贴战 推动即时零售市场日订单量从1亿增至2.5亿 [4][5] - 补贴战本质是争夺流量入口而非外卖市场份额 电商平台通过外卖功能为主App引流 [8][9] - 补贴集中于高频消费、低客单价的茶饮行业 旨在提升用户打开电商App频率 [9][10] 规则对补贴行为的规范要求 - 禁止平台虚假夸大宣传补贴金额 例如宣称"百亿补贴"需实际达到百亿规模 [13][14] - 要求平台公示补贴促销规则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6][32] - 禁止平台强迫商家分摊补贴成本 部分小微商家曾需承担70%-80%的补贴金额 [15][17] 平台与商家关系规范 - 规则保护平台内经营者自主定价权 禁止平台通过限制流量、屏蔽店铺等手段强迫商家参与补贴 [18][19] - 明确禁止平台因商家不参加补贴活动而施加不合理限制 如减少流量扶持 [17][18] - 部门可通过提醒、告诫和约谈等方式加强监管 增强规则约束力 [19] 平台经济作用与无序竞争风险 - 平台经济赋能实体经济 例如果桑新品在平台流量扶持下月销50万单 [22][24] - 互联网平台易因流量竞争陷入无序状态 集中在低技术门槛领域如外卖 [26][29] - 无序竞争导致小微商家面临两难选择 可能通过降低产品质量维持生存 [31][32] 规则对行业长期发展的影响 - 规则要求平台公开透明运营 促进竞争从无序向有序转变 [32][33] - 文件肯定平台经济在赋能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 [22][34] - 规范价格行为有助于构建公平竞争环境 支持平台经济长远发展 [34]
有人建议,取消外卖,关闭电商,恢复人间烟火气和市面繁荣,你同意吗?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0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实体商业面临客流减少困境 疫情后餐饮商铺客流量仅恢复至60%水平 部分门店外卖收入占比高达55% [1][13] - 消费需求收缩明显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仅3.5% 非必需品支出显著下降 [14] - 同质化竞争加剧 部分地区500米范围内出现12家奶茶店等高度重复业态 商家陷入价格战 [14] - 经营成本持续攀升 实体店平均房租占营收25% 较2019年上升8个百分点 利润率下降5个百分点 [15] 外卖与电商的经济影响 - 外卖行业用户规模达5.2亿 25-35岁用户占比超60% 成为平衡工作生活的刚需 [4] - 电商深度渗透各年龄层 60岁以上网购用户突破1亿 72%认为显著提升生活便利性 [6] - 价格优势显著 同款商品实体店售价较电商平台高30% 成为家庭节省开支重要渠道 [7] - 创造庞大就业生态 直接从业人员7000万 关联岗位超1.5亿 占全国就业人口10% [8][9] 实体商业转型路径 - 82%餐饮企业依赖外卖维持运营 40%企业外卖收入占比超总营收30% [13] - 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 65%实体店通过电商拓展客源 线上订单平均提升25%销售额 [13] - 差异化经营案例涌现 南京老门东商户形成特色错位竞争 避免同质化内卷 [17] - 体验经济成为突破口 实体店转型烹饪课堂/定制服务等场景化消费模式 [17] 政策与创新解决方案 - 地方政府推出租金减免计划 上海提供3-6个月房租补贴缓解经营压力 [16] - 创新用工模式试点 杭州推行"共享员工"机制降低人力成本 [16] - 税收优惠措施落地 广州对小微企业实施增值税减免 [16] - 平台赋能实体商业 外卖平台开发到店自提优惠 电商平台协助线下体验转化 [17] 消费行为变迁 - 白领群体时间成本敏感 外出就餐耗时1小时vs外卖5分钟下单 价格差达15元 [3][6] - 特殊群体依赖度提升 独居老人/医护人员等通过外卖解决基本生活需求 [6] - 县域经济受益电商 云南山区野生菌销售年收入翻三倍 带动农村增收 [9] - 新就业形态涌现 残疾人士通过直播电商实现创业并带动5户家庭增收 [9]
美团、淘宝、饿了么、京东,集体声明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04:48
外卖平台集体规范促销补贴 - 美团、淘宝、饿了么、京东等平台于8月1日发布声明,承诺规范促销行为,限制非理性补贴活动,包括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1][3] - 美团提出五大承诺:禁止低价倾销、公示补贴信息、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确保补贴公平性、构建多方共赢生态[3] - 淘宝和饿了么提出四项措施:合理规划补贴、抵制恶性竞争、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商家反馈体系[4] - 京东承诺规范补贴行为、抵制恶性竞争、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互利共赢[4] 行业背景与监管动态 -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美团、饿了么、京东,要求平台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规,规范促销行为[12] - 约谈后平台营销收缩,但零元购、1分购等变相补贴仍存在,商家需承担70%补贴成本[12] - 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价格战导致平台和商家利润困境[12] 立秋营销节点与行业影响 - 8月7日立秋为外卖行业重要营销节点,"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自2020年起成为常设促销周期[6][10] - 淘宝闪购于7月31日宣布邀请金晨作为活动代言人,为第七位明星代言人[6] - 行业分析认为平台集体发声旨在提前强调反内卷政策,立秋活动将成为观察实际举措的关键窗口[10] 平台高管与媒体评论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称单量泡沫泛滥,呼吁行业恢复理性竞争[6] -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价格战无赢家,创新才是未来发展方向[12] - 新华每日电讯批评外卖价格战为"存量博弈",未创造消费增量[12]
电商西进,拼多多让珠峰脚下的生活也“潮”起来
搜狐财经· 2025-07-26 20:32
电商西进战略 - 拼多多通过"电商西进"行动消除西部地区物流鸿沟 采用中转集运模式将商品先运至西安 成都等中转站再统一发往西部 显著降低物流成本 [1] - 2024年9月公司进一步免除发往偏远地区的第二段物流费用 使更多商家和消费者受益 [1] - 未来三年将投入超1000亿元人民币实施"千亿扶持"计划 重点支持"电商西进"项目 持续提供低成本广覆盖物流服务 [5] 西部消费市场变化 - 西藏年轻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内地商品需求显著增长 如上海特色食品烤麸 动漫游戏周边等 填补当地市场空白 [1][3] - 电商促进西部特色农业发展 如林芝民宿经营者通过平台采购种子开垦菜地实现自给自足 [3] - 西藏消费者网购品类从生活必需品扩展到花卉种植等精神消费领域 如上海移民在高原成功培育上千种花卉 [3] 物流模式创新 - 中转集运模式使拼多多实现西藏地区包邮服务 突破传统物流成本限制 [1] - 物流网络优化使偏远地区邮费下降 如拉萨动漫周边产品配送成本降低 [3] 社会文化影响 - 电商平台成为西部年轻人社交新渠道 促进跨地域文化交流与精神共鸣 [5] - 网购行为改变西部消费习惯 如藏族少女将电商购入玩偶用于旅游打卡 形成新型消费场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