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珍十
icon
搜索文档
290亿白酒大佬,亲身下场卖啤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6:46
公司战略举措 -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通过视频号发布44条视频并开展直播活动 推广新款啤酒产品"牛市" 售价达88元/375ml [2] - 公司实施三大核心措施应对需求下降:培育战略新品"大珍·珍酒"(定价888元/瓶) 巩固旗舰产品珍十五(终端价400元)和珍三十(终端价800元)市场渗透 开发宴席场景专属产品如"珍十"(定位500-600元价格带) [6][7][8][10][11][12] - 通过艺人姚安娜担任白酒"申遗大使"、"城市锦鲤"抽奖活动(奖品问界M9汽车)及跨界高端啤酒拓展客群 啤酒销售将依托现有商务客户网络 [13][14][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24亿-25.5亿元 同比下降约40% 净利润缩水至少23% [4] - 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吴向东个人身家290亿元 较前期减少50亿元 [2] - 珍酒李渡股价收报7.24港元 市值接近250亿港元 [17] 行业动态 - 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商务宴请及送礼场景消费减少导致需求下降 [4][5] - 主力产品珍十五(建议零售价899元)和珍三十(建议零售价1888元)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终端售价仅为建议价45%-50% [11] - 高端啤酒市场竞争激烈 百威亚太、雪花啤酒等龙头面临挑战 新玩家需突破巨头垄断 [17]
珍酒李渡(06979.HK)2025年中报预告点评:加速出清 大珍发力
格隆汇· 2025-08-06 19:19
业绩预告 - 2025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4-25 5亿元 同比下滑38 3%-41 9% [1] - 预计实现股东应占净利润5 7-5 8亿元 同比下滑23%-24% [1] - 预计实现Non-GAAP净利润6 1-6 2亿元 同比下滑39%-40% [1] 产品表现 - 珍三十因聚焦动销培育 控制发货力度及节奏 预计下降幅度高于公司整体 [1] - 珍十五主动减少市场供应量 强化费用投放 梳理渠道利润 预计下滑幅度略高于中枢 [1] - 珍十新品铺货预计贡献部分增量对冲业绩下滑影响 [1] - 李渡阶段性放松考核要求 保障区域市场健康 [1] - 湘窖与开口笑伴随调整 [1] 市场策略 - 公司放弃短期业绩目标 聚焦去库出清 持续为渠道纾压 稳定经销商体系 [1] - 6月推出战略性旗舰产品-大珍 定价888元 填补珍十五 珍三十之间价格空白 [2] - 利用万商创富联盟形式 明确持续分红机制 保障客户经营利润 [2] - 持续加大贵州 河南 山东等核心区域市场投入 [2] - 强化广东 湖南省份潜力区域扩张 [2] - 推出不同价格 场景专属产品 如宴席中档单品珍十等 [2] 长期优势 - 公司管理层经验丰厚 营销能力强 [3] - 销售团队人数众多 渠道管理精细度更高 [3] - 产品布局完善 千元价位珍三十 次高端珍十五核心发力 [3] - 底盘产品珍五 珍八 珍十老珍酒交替发力 [3] - 大珍弥补空白价格带 [3] 未来展望 - 下半年大珍发力核心异业团购客群贡献增量 [2] - 来年主品珍三十 珍十五有望轻装上阵 [4] - 调整2025-2027年EPS预测为0 34/0 35/0 39元 [4] - 维持目标价10港元 [4]
“牛市”牌啤酒,88元一瓶,吴向东这把玩高端局!珍酒李渡股价已率先“走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1:06
公司战略与新品发布 - 珍酒李渡董事会主席吴向东宣布推出高端啤酒新品"牛市",采用铝瓶包装,零售标价达88元/瓶,旨在推广"悦人悦己生活方式" [2] - 新品发布会定于8月8日下午3点25分通过直播形式举行,公司试图通过新消费方式切入啤酒领域 [2] - 吴向东早年通过金东投资集团持有黑龙江辛巴赫啤酒17.95%股权,该精酿啤酒品牌2024年产量达5000吨,销售额1.9亿元,2019-2024年产量年增长率近50% [3]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珍酒李渡股价因新品发布消息本周累计上涨近15%,今日单日大涨7.89%,盘中最高价7.58港元/股创二季度以来新高 [2][5] - 业内认为"牛市"啤酒直接瞄准商务礼品和高端自饮场景,避免与传统啤酒巨头在中低端市场正面竞争 [5] 白酒业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业总收入24-25.5亿元,同比下滑38.3%-41.9%,股东应占净利润5.7-5.8亿元,同比下滑23%-24% [4] - 业绩下滑主要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导致商务宴请和送礼场景减少影响,公司主动调整发展节奏并为市场纾困 [5] - 分产品策略:珍三十聚焦动销培育控制发货,珍十五减少供应并强化费用投放,珍十新品铺货对冲部分下滑,李渡放松区域考核要求 [4] 行业趋势与竞争动态 - 白酒行业为迎合年轻消费趋势加速创新,五粮液、洋河股份等头部企业布局低度化及果味、茶味产品线 [2] - 酒鬼酒与胖东来合作推出"自由爱"联名产品,探索新零售渠道合作模式 [2] - 公司2025年6月推出新战略性旗舰产品,并将绝大部分预算开支向"大珍"系列倾斜以强化渠道推力 [5]
白酒消费场景减少,珍酒李渡发半年盈利预警,股价反涨近8%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11:01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营收约24亿元至25.5亿元,同比下降约38.3%至41.9% [1] - 股东应占溢利预计下降23%至24% [1] - 业绩预警公告发布次日,公司股价低开6.76港元/股后持续走高,盘中一度触及7.58港元/股涨幅达10.82%,收盘录得7.38港元/股涨幅近8% [1] 业绩下滑原因 - 白酒消费场景减少是主要因素,尤其是商务宴请、社交宴请和送礼等场景大幅减少 [4] - 高端、次高端产品终端流通受阻,对应产品或出现动销难的情况 [4] 公司应对策略 - 推出战略性旗舰单品光瓶酒"大珍",预计下半年带来可观销售贡献 [4] - 巩固现有产品竞争地位,加大旗舰产品在核心区域市场的渗透率,加速渠道周转和稳定经销渠道价格体系 [4] - 开拓新消费场景,推出中端和次高端价位产品,以及针对寿宴、婚宴用的市场产品 [4] 券商观点 - 上半年公司聚焦库存,珍十、十五和三十在市场被控货,李渡阶段性放松考核要求 [5] - 在需求承压和政策扰动下,公司放弃短期业绩目标,聚焦去库出清,稳定经销商体系 [5] - 公司或存在强化价格体系管控,加速渠道库存周转,聚焦细分宴席场景等情况 [5] - 归母净利润降幅与收入降幅几乎一致,反映公司主动实施战略性节奏调控 [5]
珍酒李渡(06979):加速出清,大珍发力
华创证券· 2025-08-06 06:4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10港元 [1] - 当前股价6.84港元,潜在涨幅46.2% [5][6] 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 - 预计营业总收入24-25.5亿元,同比下滑38.3%-41.9% [1] - 股东应占净利润5.7-5.8亿元,同比下滑23%-24% [1] - Non-GAAP净利润6.1-6.2亿元,同比下滑39%-40% [1] 财务预测与关键指标 收入与利润 - 2025E营业收入50.32亿元(同比-28.8%),2026E回升至50.40亿元(+0.16%) [4] - 2025E Non-GAAP归母净利润11.51亿元(同比-31.31%),2027E增至13.12亿元(+11.2%) [4] - 毛利率从2024年58.6%提升至2025E 61.5%,2027E达64.3% [9] 估值指标 - 2025E市盈率18倍,市净率1倍 [4] - 每股收益2025E 0.34元,2027E增长至0.39元 [4] 经营策略与产品动态 渠道调整 - 主动控制珍三十、珍十五发货节奏,聚焦渠道动销与利润梳理 [8] - 李渡放松区域考核,湘窖与开口笑同步调整 [8] 新品布局 - 6月推出战略性产品"大珍"(定价888元),填补价格带空白 [8] - 通过万商创富联盟机制保障经销商分红,重点开发异业团购客群 [8] - 珍十新品铺货贡献增量,宴席场景专属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8] 长期竞争优势 - 管理层具备多周期经验,民营体制灵活性强 [8] - 销售团队规模及渠道精细化管理能力行业领先 [8] - 产品矩阵覆盖千元(珍三十)、次高端(珍十五)及大众价格带 [8] - 贵州、河南、山东为核心市场,广东、湖南为潜力扩张区域 [8]
珍酒李渡(06979.HK):立足长远 前瞻布局
格隆汇· 2025-06-24 10:38
行业格局与竞争策略 - 酱酒赛道分化加剧,中小产能加速出清,头部企业迎来份额集中机遇[1] - 公司依托"高端化+酱酒红利+ESG"战略巩固竞争优势,有望在周期底部实现份额提升与结构升级[1] - 酱酒长周期陈酿特性形成天然壁垒,公司优质基酒储备超10万吨,产能规模稳居贵州白酒企业第三[1] - 通过布局"珍十"宴席场景及50元高端啤酒拓展消费场景,新媒体触达新经济客群提升品牌差异化[1] - 传统渠道聚焦流通市场,新兴渠道侧重高端光瓶酒推广,24年新兴渠道销售收入双位数增长[1] 财务表现与运营效率 - 24年经营净现金流同比+116%至7.8亿元,自由现金流释放能力增强[2] - 每股派息0.21港元、分红率提升至39%,股东回报显著改善[2] - 核心单品珍十五、珍三十批价保持平稳,整体毛利率同比+0.6pct至58.6%[2] - 珍酒收入44.8亿元(-2%),李渡收入13.1亿元(+18%),量增25%驱动增长[2] - 销售费用率同比-0.3pct至22.8%,单经销商销售额+15%,人效与费用效率优化[2] 估值与市场定位 - 当前TTM市盈率14.8倍,显著低于A股酱酒龙头(20.2倍)及港股必需性消费板块均值(21倍)[3] - 作为港股唯一纯白酒标的,深港通扩容等机制催化下稀缺性价值凸显[3] - 2025年组织架构优化、产品矩阵拓展及渠道精细化管理有望驱动业绩改善与估值修复[3] 业绩预测与战略展望 - 24H2营收29.3亿元(同降16.5%),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降22.9%)[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16.6/19.2亿元,对应EPS 0.44/0.49/0.57元[4] - 酱酒产能稀缺性、ESG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民营机制活力支撑长期市场份额提升[4]
珍酒李渡(06979):跟踪报告:立足长远,前瞻布局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23 08: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8.8港元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酱酒赛道分化加剧,龙头企业集中度红利凸显,公司践行“高端化+酱酒红利+ESG”战略,依托三重核心壁垒巩固竞争优势,有望在周期底部实现份额提升与结构升级,长期受益于酱酒赛道红利 [3] - 现金流改善盈利质量提升,运营效率优化显韧性,核心单品批价平稳,整体毛利率提升,各品牌表现有差异,销售费用率下降,单经销商销售额增长 [4] -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逻辑下,公司作为港股唯一纯白酒标的,估值修复空间显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外资配置需求升温,2025年业绩改善有望驱动估值修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 2027年预计营收分别为70.67亿、72.17亿、78.70亿、87.86亿元,增速分别为1%、2%、9%、12%;净利润分别为13.24亿、14.97亿、16.59亿、19.22亿元,增速分别为 - 43%、13%、11%、16% [2] - 2024 - 2027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58.6%、58.8%、59.0%、59.6%;ROE分别为9.5%、10.1%、10.6%、11.3%;P/E分别为16、14、13、11 [2] 核心壁垒 - 产能护城河:作为“贵州三大酱香”之一,优质基酒储备超10万吨,产能规模居贵州白酒企业第三,酱酒长周期陈酿特性形成天然壁垒,保障高端产品供给 [3] - 品牌差异化:布局“珍十”宴席场景及50元高端啤酒拓展消费场景,通过新媒体触达新经济客群,李渡“考古+酿造+文旅”IP提升品牌调性 [3] - 渠道双轨协同:传统渠道聚焦流通市场,新兴渠道侧重高端光瓶酒推广,2024年新兴渠道销售收入双位数增长 [3] 品牌表现 - 珍酒收入44.8亿元( - 2%),核心单品保持正增长 [4] - 李渡收入13.1亿元(+18%),量增25%驱动收入增长,省外市场扩张成效显著 [4] - 湘窖、开口笑收入下滑但均价分别提升10%/24%,结构优化导向明确 [4]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亿、16.6亿、19.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4、0.49、0.57元 [6] - 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8.8港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