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烟台苹果
icon
搜索文档
从田间到云端,山东新农人搭电商快车创丰收
齐鲁晚报· 2025-09-22 08:4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如意 从手中的稻穗到屏幕前的订单,从田间的瓜果到云端的热销,丰收,正在被直播电商重新定义。9月11日,《2025丰收节抖音电商农产品消费白皮书》发 布,平台累计销售农特产品102亿单,平均每天有2448万单农特产包裹发往全国各地,来自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五地消费者最喜欢购买农特产 品。 坐拥165万粉丝 她是数字时代新农人 "一穗金黄一岁秋,汗珠滴落换丰收。"8月末,山东临沂,粒粒饱满的成熟谷穗低垂,短视频中的"沂蒙二姐"吕玉霞正站在自家田间,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吕玉霞是山东临沂的一位普通农人。在短视频中,她以土为纸,以山水为墨,书写自己眼中的田园和农人精神。 "过去,我的世界很小。掰香椿,挖土豆,摘蜜桃……"这样的日子,吕玉霞一过就是几十年,后来,因为孩子的鼓励,她把自己的生活感悟发到抖音平台 上,用自己的方式,分享她实实在在的"泥土人生"。 在做短视频之前,吕玉霞从未想过,庄稼人的日子也能被点赞。就这样,她的生活从土地到云端,一部小小的手机,成为了她连接世界的新工具。"网友们 留言,这么好的产品,为什么不推荐呢?"一句话,醍醐灌顶。 当吕玉霞第一次在直播间卖出邻家大爷的香椿、 ...
第三届“烟台好礼”授牌仪式举办,47款产品获殊荣
齐鲁晚报网· 2025-08-22 11:41
活动概况 - 第三届"烟台好礼"征集活动授牌仪式于8月22日举行 由烟台市委宣传部指导 市场监督管理局 商务局 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共同主办 消费者协会承办[1] - 活动历时4个月 共94家企业参与 征集213件产品 最终20款产品获"烟台好礼"称号 27款产品获"烟台好礼"甄选产品称号[4] - 获奖产品包括味美达美御海厨海肠鲜 绿杰清纯苹果醋 金星毛笔 烟台焖子 晓清年即食小海鲜等[4] 活动意义与特点 - 活动以挖掘城市特色 传承地域文化 赋能产业发展为初心 已成为展现烟台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3] - 本届活动优化评审机制 拓宽征集范围 参选产品涵盖农海产品精深加工 特色食品 工艺美术品 文创产品 日用消费品等多个领域[3] - 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品质更加优良 设计更具创意 文化内涵更加深厚[3] 产业影响 - 活动推动烟台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10] - 独特"烟台好礼"标识为企业产品销售注入强劲动能[10] - 2025年5月"烟台好礼"朝阳街品鉴中心正式启动运营 以文旅融合方式对产品进行全方位展示和销售[10]
山东乡村振兴“片区化”:跨村联片,激活乡村
中国发展网· 2025-07-21 09:09
乡村振兴片区化模式核心观点 - 山东省通过片区化模式整合资源破解村庄小、散、碎的发展困境 实现产业协同和规模效应 [1][2] - 片区化采用"四破四立"方法论:破行政壁垒立联合党委 破资源碎片立规模发展 破产业同质立产业链分工 破运营短板立品牌运营 [2] - 形成"连合融富共"五大实施路径:基础设施联通 资源合作 产业融合 共同富裕 协同治理 [3] - 通过土地改革 政策基金 数字平台三大制度创新提供支撑保障 [5] 片区化实施成效 - 山亭区岩马湖片区整合15个村后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 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 [2] - 烟台苹果产业片区通过分工协同实现品牌溢价率超30% [2] - 成武县九女集镇整合11个村闲置宅基地建乡村车间 实现平均每村增收超20万元 [3] - 菏泽曹县大集镇32个村电商产业片区2023年交易额破80亿元 [3] - 平原县通过土地流转模式使农民每亩年收益从800元跃升至2000元 [5] 资源整合与产业分工 - 岩马湖片区规划东岸休闲渔业 西岸特色林果 北岸民宿集群的差异化产业带 [2] - 烟台苹果产业片区实现专业分工:有机种植村 冷藏物流村 电商直播村 [2] - 淄博岜山片区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中医药文旅综合体 村民分红占利润30% [3] - 临沂兰陵县数字化平台整合各村资源 使匹配效率提升70% [5] 制度创新与保障机制 - 省级设立100亿元乡村振兴基金对片区重点项目倾斜 [5] - 推行"飞地经济"试点允许建设用地指标跨村调剂 [5] - 潍坊寒亭区"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吸引200余家企业带资入片区 [5] - 枣庄市创新"强村公司"模式由经济强村牵头通过项目分红反哺弱村 [6] 运营管理模式 - 德州委托国企按市场化机制管理公共资产 政府以购买服务方式支持 [6] - 山亭区设立跨村"和好茶"议事厅实现协同治理 [3] - 省层面明确"宜大则大 宜小则小"原则支持发展微片区 [6]
烟台|有了“金刚钻”,外需也刚性
大众日报· 2025-07-18 00:46
烟台食品产业海外市场表现 - 烟台食品产业拥有"中国食品名城""中国预制菜第一市"等多项国家级称号,产品在日韩、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1] - 具体产品表现:冷冻蔬菜占据日韩超市C位,可雅白兰地入驻巴黎米其林餐厅,莱阳梨膏成为东南亚网红饮品,苹果通过欧盟GAP认证,海参制品符合美国FDA标准 [1] - 2024年烟台市出口食品农产品163.7万吨(同比+20%),货值256.6亿元(同比+11.8%) [4] 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 - 喜旺集团检测中心瘦肉精检测精度达0.1微克/千克,2013-2022年间先后获得加拿大肉食品评比第一名、SQF认证、日本市场准入、格莱德国际食品大奖等成就 [2] - 龙大食品集团连续12年位居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企业榜首,年出口量10万余吨,30年未发生官方通报事件 [2] - 大成食品通过全产业链技术升级研发花生系列产品,对日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3] 行业成功关键因素 - 企业坚持"匠心精神",将产品当艺术品打磨,如喜旺集团按北美最高标准建厂并通过SQF认证 [2] - 创新驱动发展:大成食品通过花生全产业链创新打开国际市场,龙大集团30余年专注预制菜研发与标准制定 [3] - 主动适应外需波动:企业通过品牌建设、敏捷反应将产品转化为国外市场刚性需求 [3] 产业集群与产品布局 - 龙大集团已形成蔬菜制品、肉类食品等6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规模化产业集群 [3] - 产品结构多元化:涵盖冷冻蔬菜、酒类、梨膏、苹果、海参、肉制品、花生制品等细分品类 [1][3]
山东城市观察 | 驾驭品牌之力,山东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新浪财经· 2025-05-10 01:37
山东品牌崛起战略 - 海尔智家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跻身千亿品牌行列,潍柴动力柴油机热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1] -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产品远销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烟台苹果出口额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1][5] - 2024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接近12万亿元,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1] 技术创新与标准突破 - 2024第三批"好品山东"品牌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3项、国家标准247项、行业标准163项[2] - 潍柴动力四次刷新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山东天岳碳化硅衬底技术打破国外垄断[2] - 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制定6项国际标准,服务企业超88万家[5] 政策支持体系 - 山东省出台《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明确品牌国际化路径,《关于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细化培育机制[2] - "省长质量奖"对获奖企业最高奖励500万元,形成"财政激励+标准引领+动态管理"政策闭环[2] - 青岛市出台全国首部《品牌建设促进条例》,将品牌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3] 产业转型升级案例 - 淄博工陶新材料将传统陶瓷技术转化为航天耐高温部件,临沂蒙阴蜜桃通过电商营销品牌价值提升30%[3] - 玉凤祥草编包通过国际认证远销欧美,出口额三年增长超200%[3] - 金乡大蒜出口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加工出口份额占全国70%[5] 品牌国际化战略 - 山东临工在巴西、印度设立海外制造基地,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货值超6亿元[6] - 临工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2%,在南非推出适应矿区作业的"金刚"系列[6] - 海尔智家品牌在欧洲市场风靡,青岛啤酒博物馆成为外国游客必访的"中国品牌体验馆"[7] 农业品牌化成果 - 构建"省级公用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立体矩阵,"产自临沂""泰好品"等区域公共品牌崛起[5] - 章丘大葱实施"双标认证"提高产品溢价,烟台苹果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全产业链追溯[5] - 蒙山龙雾茶业以"茶文旅融合"拓展业态,品牌价值持续提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