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游戏《黑神话:悟空》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潜力有多大
经济日报· 2025-09-12 22:03
服务贸易总体表现 - 2024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024年上半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9万亿元人民币再创同期历史纪录 [1] - 服务贸易呈现增速加快、竞争力增强、外贸占比持续提升的特点 旅游服务已超越运输服务成为规模最大领域 [1] - 服务贸易逆差主要体现为旅行项下 过去一年全面放宽过境免签政策带动旅游服务快速增长 [1] 细分领域表现 - 数字文化内容及平台出海表现亮眼 游戏成为文化服务出口重要类别 如《黑神话:悟空》2024年首发后登顶多平台销量榜首 [2] - 国产影视通过Netflix、Disney+、YouTube等海外流媒体平台出海成绩优异 [2] - 2024年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总额15025.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 其中出口增长7.8% 进口增长3.6% [2] 未来发展潜力 - 预计未来5-10年服务贸易保持较高增速 2035年总额有望达2.7万亿美元 占外贸比重约20%接近全球平均水平 [2] - 经济转型推动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从传统旅游影视游戏转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为主的新结构 [2] - 服务贸易将成为重要主导性产业 但在服务要素集聚、技术外溢和标准提升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3] 政策支持方向 - 2024年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推出自贸试验区版和全国版负面清单 [3] - 将通过"缩单缩表"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 推进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3] - 深化多双边区域合作 发挥服贸会平台作用 建设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园区 北美东盟及"一带一路"地区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3]
风口再临 中部“顶流”如何变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6:08
文旅产业表现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登顶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榜 带动山西景点热度提升 [1] - 游戏《黑神话:悟空》2023年带火山西古建景点 游客量暴增300% [1] - 2024年山西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1.01亿人次 同比增长16.9% 经营收入54亿元 增长11.3% [3] - 2024年上半年重点监测景区接待5736.2万人次 增长18.6% 门票收入15.7亿元 增长14.9% 经营收入39.2亿元 增长21.1% [1][3] - 山西拥有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421处为古建筑 数量全国第一 [3] 经济转型挑战 - 2024年上半年山西GDP增速3.8% 较去年同期1.9%有所提升 但低于全国3.5%平均水平 在31省份中排名靠后 [1] - 山西生产全国超25%煤炭 其中50%需外运 承担国家能源安全重任 [2] - 省政府提出"十四五"转型目标 但承认经济回升基础不牢 新兴产业规模不足 仍过度依赖煤炭产业 [2] - 高铁建设滞后 里程居全国中下游 是中部唯一未突破2000公里省份 且无时速350公里线路 需至2027年雄忻高铁开通才改善 [6][10]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装机达6189.45万千瓦 占发电装机50.37% 2024年绿电外送交易量76.6亿千瓦时 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13] - 算力产业快速发展 大同被纳入"环首都算力走廊" 吸引秦淮、京东等企业设立数据中心 [13] - 计划到2025年建成超4个智算中心 算力规模超9000PFLOPS 数据中心用电量将达62亿千瓦时 [13] - 召开首届品牌促进大会 发布46家企业品牌价值评价 包括汾酒、太原重工等 推动企业品牌建设 [11]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推进文物保护与周边环境整治 实施39处国宝级文物及27处"悟空行"打卡地建设工程 [4] - 太绥高铁启动可研批复流程 聊邯长高铁纳入国铁集团2025年储备开工项目 [10] - 地形条件制约发展 山地丘陵占比80% 增加高铁建设难度与成本 [10]
“出海”如何更出彩(人文茶座)
人民日报· 2025-06-08 01:08
中国文化出海表现 - 舞剧《咏春》在俄罗斯演出时一票难求,谢幕掌声长达20分钟,已在全球49座城市演出超200场 [1] - 中国少年在法国巴黎世界街舞决赛中将醉拳、太极拳融入表演,进入四强创中国选手最佳成绩 [1] -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约1/5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 [1] - 婺剧在奥地利维也纳演出获得经久不息的掌声,通过《三岔口》《抬花轿》等节目实现跨文化共鸣 [4] 文化创新与融合 - 将舞蹈与武术相结合的文化创新能产生"破圈"效应,赢得更广泛认可 [1] - 敦煌莫高窟VR项目实现窟内"自由行走",游戏《黑神话:悟空》用3D扫描技术再现中国古建 [4] - 李子柒视频展现的道法自然、舞剧《孔子》的理想坚守、《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等传统元素引发国际共鸣 [2] 文化传播策略 - 需要深入认识中华文化主体性和优长,挖掘跨越时空的传统文化价值 [1] - 应研究各国文化与习俗以增进理解,如婺剧演出中融入当地语言音乐并即兴互动 [3][4] - 可尝试跨界融合与新媒介技术,主动进入年轻人聚集场域,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 [4] 文化价值认同 - 东方美学与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在国际上产生共鸣 [2] - "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传递的"和合共生"理念具有时代价值 [2] - 传统基因与现代语境交融,东方价值与世界人民期盼同频共振 [2]
以文博会为媒 中外文化产业“双向奔赴”
证券时报· 2025-05-23 18:26
国内文化企业出海表现 - 蓝色光标2024年收入超过600亿元,其中海外业务收入480亿元,占比约80%,公司通过文博会展示出海资源和能力[1] - 蓝色光标推出以VR为载体的文旅出海产品,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时长15分钟左右,已在海外多次巡展并广受欢迎[1] - 泡泡玛特2018年成立海外事业中心,初期采用B2C模式,2022年转向DTC战略,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超500家线下门店,业务覆盖近百个国家和地区[2] - 泡泡玛特认为全球消费者对审美、文化、潮流和美好故事的追求具有共通性[2] 外国客商参与文博会情况 - 文博会10号馆展区汇集印度、韩国、越南、土耳其、伊朗、埃及等多个国家的展馆,展示具有异域风情的文化产品[2] - 韩国展区带来银器产品如茶杯、茶具及手工艺品[3] - 埃及展区的复刻展品吸引大量客商驻足,成为网红展区[3] - 印度展区以"印度市集"形式呈现细密画、家居、饮食等元素[3] 行业专家观点 - 国内优秀文化产品通过国际化、市场化渠道在全球传播,吸引海外受众关注中国故事和中华文化,为中外交流奠定基础[3] - 推动文化产品出海需持续优化迭代,加强数字文化产品如游戏、影视、动漫等领域的创新和营销能力,应对跨国文娱巨头挑战[4]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5月22日开幕 现场展示12万件文化展品
广州日报· 2025-05-15 01:51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现场展示12万件文化产品 举办近200场交易活动 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2] - 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覆盖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 305家海外展商参与[5] - 设立8大线下展馆(3个综合馆+5个专业馆) 全市设52个分会场 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2][5] 科技创新与AI应用 - 新设人工智能展区 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 包括"常青顶流"和"破圈新秀"企业[6] - 通过AI全应用场景呈现、科技演出及共创互动方式突出AI创新亮点[6] - 首次开发"AI会展助手——文小博" 通过AI技术重构交易服务体系实现精准供需对接[9] 交易促进措施 - 特别策划22项促交易措施 通过场景、通路、服务三方面升级实现全链赋能[8] - 开辟新品首发、项目路演、供采对接多元交易场域 招商会和发布会实现倍增扩容[8] - 联合电商平台推出"文博会消费季" 提供全域流量支持和出海服务[8] 国际化与新品发布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合作机构及展品品类创历史之最 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7] - 全馆举办超120场新品发布会 包括合翼航空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模型等重磅项目[6] - 吸引60余家首次参展企业 包括埃及Konouz及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等国际机构[6] 文化IP与产业生态 - 游戏《黑神话:悟空》、电影《哪吒2》等现象级文化IP持续破圈出海[3] - 数字创意、微短剧、生成式AI应用等新兴文化业态加速布局[3] - "文创中国"主展区从1300平方米扩至3000平方米 汇聚100余家机构及知名IP[6] 联动效应与平台建设 - 与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世界无人机大会形成"三展联动"资源共享[2][5] - 着力打造七大超级平台 包括超级交易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及出海贸易平台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