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混合动力重卡
icon
搜索文档
混动重卡连续8个月暴涨!远程占比超7成霸榜 福田连跳 长城领涨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28 02:37
2025年8月份,我国新能源重卡市场继续保持高位,整体销量接近1.8万辆。 今年以来,新能源重卡市场最重要的"存在"自然是占比最大的纯电动重卡。不过,即便 是"存在感"比纯电动重卡弱了许多,2025年燃料电池重卡和混合动力重卡也有各自的看点 和亮点。 请看第一商用车网的分析报道。 氢能重卡遭遇"5连降",混动重卡同比增长145%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掌握的最新数据,2025年8月份,国内新能源重卡共计销售1.78万辆 (注:本文数据来源为交强险实销口径,不含出口和军车,下同),同比增长182%,其中 纯电动、燃料电池和混动动力(包括柴油混合动力、甲醇混合动力和天然气混合动力,下 同)车型分别销售1.75万辆、162辆和76辆,环比分别增长7%、-31%和-12%,同比分 别增长208%、-72%和145%,燃料电池重卡连续五个月遭遇同比下降,混合动力重卡同 比虽实现增长,但同比增速低于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增速,继续跑输新能源重卡市场"大 盘"。 截止到8月份,2025年混合动力重卡市场共有远程、三一、长征、福田、东风、解放、创 维、北奔、重汽、大运和宇通等11家企业实现销售,其中远程连续8个月斩获月榜冠军。 202 ...
三一四连冠 庆铃升前二 重汽累计份额近四成 8月氢能重卡风云榜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26 03:39
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新能源重卡整体销量达1.78万辆 同比增长182% [1][4] - 纯电动车型销量1.75万辆 环比增长7% 同比增长208% [4] - 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车型合计占比仅1.34% 纯电动车型占比达97.94% [6] 燃料电池重卡细分市场 - 8月燃料电池重卡销量162辆 环比下降31% 同比下降72% 遭遇连续五个月同比下降 [4][7] - 1-8月燃料电池重卡累计销量1702辆 同比下降34% 累计降幅较前7月扩大12个百分点 [12] - 三一集团8月销售136辆蝉联月榜第一 庆铃以20辆位列第二 [7] - 重汽1-8月累计销售592辆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34.78% 三一累计472辆位列第二 市场份额27.73% [14] 混合动力重卡细分市场 - 8月混合动力重卡销量76辆 环比下降12% 但同比增长145% [4] - 1-8月混合动力重卡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比仅0.56% [6] 企业竞争格局 - 燃料电池重卡市场共有17家企业参与 仅11家企业销量达两位数 [12] - 三一、长征、庆铃和创维1-8月累计销量同比分别暴涨284%、367%、450%和1200% [12] - 部分企业出现两位数下滑 销量前十中下滑最严重的企业同比下降92% [12] - 陕汽、远程和东风分列累计销量3-5位 销量分别为141辆、113辆和103辆 [14] 市场动态特征 - 燃料电池重卡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 头部企业增长强劲而部分企业大幅下滑 [12] - 2025年已诞生4位月榜冠军 三一集团5-8月连续四个月摘冠但累计销量未居第一 [11][14] - 燃料电池重卡市场走势难以预测 累计销量呈现降-增-增-降-降-降-降-降的波动格局 [14]
混动重卡连续7个月暴涨!远程73%市占率封神 长城/东风等崛起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29 07:39
2025年7月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表现 - 7月新能源重卡整体销量达1.66万辆 同比增长152% [1] - 纯电动车型销量1.63万辆 同比增长176% 环比下降7% [1] - 燃料电池车型销量236辆 同比下降64% 环比下降21% [1] - 混合动力车型销量86辆 同比增长139% 环比持平 [1] 混合动力重卡市场地位与技术特点 - 1-7月混合动力重卡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比仅0.59% 纯电动占比达97.8% [3] - 混合动力重卡通过燃油+电动双模式实现续航突破1000公里 填补纯电续航短板 [4] - 纯电重卡续航普遍300-500公里 难以满足中长途干线物流需求 [4] 混合动力重卡企业竞争格局 - 7月混合动力重卡市场有5家企业实现销售 远程以54辆蝉联月榜销冠 [6] - 长征销售16辆排名第二 福田、东风和三一排名3-5位 [6] - 1-7月累计11家企业实现销售 远程连续7个月获得月榜冠军 [7] - 远程累计销量破百辆 市场份额73.45% 较去年同期提升37.53个百分点 [9] - 三一累计销售52辆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9.20% [9] - 长征和福田分别销售40辆和37辆 市场份额7.08%和6.55% [9] 混合动力重卡市场增长趋势 - 1-7月混合动力重卡累计销售565辆 同比增长174% [10] - 累计销量增幅较前6月缩窄8个百分点 略低于新能源重卡整体增速179% [10] - 远程、长征和福田同比分别增长461%、400%和236% [10] - 东风、创维、重汽、大运和宇通实现净增长 [10]
三一蝉联销冠 陕汽/重汽激战前二!7月氢能重卡风云榜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28 03:35
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新能源重卡销量达1.66万辆 同比增长152% [1][4] - 纯电动重卡销量1.63万辆 占比97.8% 同比增长176% [4][6] - 燃料电池重卡销量236辆 同比下降64% 混合动力重卡销量86辆 同比增长139% [4] 燃料电池重卡细分市场 - 1-7月燃料电池重卡累计销量1540辆 同比下降22% [14] - 市场集中度较高 前两名企业(中国重汽和三一集团)合计市场份额达60.26% [14][17] - 三一集团7月销售103辆 蝉联月销量冠军 实现"3连冠" [10][12] - 中国重汽1-7月累计销量592辆 市场份额38.44% 去年同期为零销量 [14][17] - 企业表现分化显著 三一/长征/创维/庆铃同比增幅达265%/2233%/1200%/200% 而宇通同比下降92% [14] 混合动力重卡细分市场 - 7月混合动力重卡销量86辆 同比增长139% 但增速低于新能源重卡整体水平 [4] - 1-7月混合动力重卡市场份额仅0.59% 与燃料电池重卡合计占比2.2% [6] 竞争格局与市场动态 - 燃料电池重卡市场现有16家企业参与 较去年全年23家减少7家 [14] - 月销量冠军更替频繁 年内已有4家企业获得月冠 三一近期保持领先但累计销量非第一 [12][18] - 燃料电池重卡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 市场走势呈现降-增-增-降-降-降-降波动 [18]
如何推动重卡低碳转型?混合动力与低碳燃料迭代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03:11
重型卡车行业低碳转型 - 全球运输业约22%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重卡 中国重卡占汽车总量3.1%却贡献近40%行业碳排放 [1] - 重卡低碳化路径呈现多元化趋势 主要发展方向包括纯电驱动 混合动力和低碳燃料应用 [1] - 混合动力技术成为重卡节能 减碳和增效的"黄金方案" 推广可形成国家 行业和用户多赢局面 [12] 混合动力技术优势 - 串并联混动重卡在标准工况下油耗33.79升/100公里 比传统柴油车节省15%燃油 [2] - 实际山区道路混合动力车型节能优势达20% 0-8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比柴油重卡缩短50% [2] - 百万公里使用总成本比柴油重卡低27万元(每公里节省0.27元) 可减少163吨二氧化碳排放 [3] 混合动力技术构型比较 - 串联式混动低速能效高但高速能耗偏高 并联式动力性优但油耗控制困难 [3] - 串并联构型TCO最低 百万公里成本约698万元 比并联和串联分别低2万元和6万元 [4] - 不同运输场景需匹配最优技术方案 实际道路工况下并联混动油耗35.48升/100公里表现更优 [4] 燃料类型经济性分析 - LNG和甲醇重卡TCO处于最低位 2024年LNG重卡销量比2022年增加377.7% [6] - 纯电重卡TCO低于柴油重卡但受电池重量影响运载能力下降 [6] - 氢气重卡TCO最高且波动幅度最大达5.7% 需价格降至21元/kg才能超越柴油混动经济性 [6] 碳排放全景分析 - 纯电重卡能源周期碳排放比柴油低26.5% 甲醇重卡运行阶段碳排放最高 [7] - 煤制甲醇和煤制氢气导致总碳排放增加 分别是柴油的4倍和2.6倍 [8] - 绿色氢气和甲醇可减少85%以上碳排放 使用工业废气生产甲醇可降低23%总排放 [8] 政策支持与市场推动 - 碳排放交易机制下重卡百万公里运行的碳排放权接近10万元 将改变企业决策机制 [10] - 免除高速通行费政策使氢气混动重卡TCO比柴油重卡低近200万元 [11] - 山东 四川等省份出台氢能重卡补贴政策 推动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 [11] 行业转型路径建议 - 短中期技术路线:长途运输采用柴油混合动力 补能方便场景使用纯电和LNG [9] - 需提升天然气和甲醇发动机热效率 推动绿色氢气和甲醇规模化应用 [12] - 政府可通过补贴 税收优化等措施推动行业迈向"技术多元 场景适配"的碳中和未来 [12]
专论 || 韩志玉:重卡低碳转型:混合动力与低碳燃料迭代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2 01:10
重卡行业碳排放现状 - 全球运输业约22%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重卡 中国重卡仅占汽车总量3.1%却贡献近40%的行业碳排放 [2] - 重卡低碳化路径呈现多元化趋势 主要发展方向包括纯电驱动、混合动力和低碳燃料应用 [2] 混合动力技术优势 - 串并联混动重卡在标准工况下油耗降低6.1升/100公里 比传统柴油车节省约15%燃油 实际山区道路节能优势达20% [3] - 混合动力重卡0-8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比柴油重卡缩短近50% 显著提升爬坡能力和机动性 [3] - 混动重卡百万公里使用总成本比柴油重卡低27万元(每公里节省0.27元) 减少163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2000余棵树) [4] 混合动力构型技术对比 - 柴油混动重卡主要有串联式、并联式和串并联式三种构型 [4] - 串并联混动在标准工况下油耗最低(33.79升/100公里) 比并联和串联分别低0.78升和1.87升 [5] - 串并联构型TCO最低 百万公里成本约698万元 比并联和串联分别低2万元和6万元 [5] 替代燃料能耗比较 - LNG和甲醇重卡能耗约400万度电 比柴油重卡高出15% 纯电重卡能效最高(仅为柴油动力37%) [6] - 混合动力技术可降低各类燃料能源消耗14%-20% 显示广泛适用性 [6] 替代燃料经济性分析 - 基于当前能源价格 LNG和甲醇重卡TCO处于最低位 优于柴油和纯电重卡 [6] - LNG重卡2024年销量比2022年增加377.7% 主要得益于良好经济性 [6] - 纯电重卡受电池重量影响运载能力下降 削弱经济效益 [7] - 能源价格波动15%时 LNG重卡成本波动最小(3.3%) 氢气重卡波动最大(5.7%) [7]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 能源周期碳排放占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绝大部分 [8] - 纯电重卡能源周期碳排放比柴油低26.5% [9] - 煤制甲醇重卡总碳排放是柴油的4倍 煤制氢气重卡碳排放是柴油的2.6倍 [10] - 绿色甲醇可使重卡比柴油车总碳排放降低23% 绿色燃料可减少8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 [10] 政策支持措施 - 碳排放交易机制可将减排量转化为经济效益 百万公里碳排放权价值近10万元 [12] - 免除高速通行费政策使氢气混动重卡TCO比柴油重卡低近200万元 [12] 行业发展路径 - 短中期减碳技术路线应为长途运输采用柴油混合动力 补能方便场景使用纯电和LNG 推广工业废气生产甲醇 [11] - 重卡转型是混合动力化与燃料低碳化双螺旋迭代演进 需依据运输场景和补能便利性选择动力类型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