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太长江隧道
icon
搜索文档
海门区:红色引擎驱动大交通建设
新华日报· 2025-09-22 14:55
9月2日,地下30余米深处,中铁十四局"江海号"盾构机刀盘缓缓破岩,顺利穿越新通海沙围堤,海太长 江隧道正式迈入长江水域段掘进的核心攻坚期。这条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的关键突破,与不远处 北沿江高铁海门段最后一榀700余吨预制箱梁精准落墩的喜讯交相辉映。两大工程的节点告捷,正是海 门以"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第一线"理念推动立体交通新格局建设的生动实践。 筑牢组织根基,让战斗堡垒在工地扎根。海门创新推行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劳务、监管"五方进 入"党建模式,将党组织建在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等重点项目上,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发 展联促,为交通工程建设注入红色动能。坚持组织同步建立、人员同步配备、制度同步制定、工作同步 推进的"四同步"原则,精心选拔政治过硬、经验丰富的党支部书记,细化党建工作清单、班子工作职责 及年度学习计划,构建起责任明晰、运转高效的党建工作体系。"党旗飘扬在工地"系列活动常态化开 展,"项目课堂"将党的政策理论与优秀微党课送到施工一线,累计覆盖党员500余人次。 激活先锋动能,让党员身影在一线闪光。以"亮身份、当先锋、树形象"活动为抓手,通过佩戴党员徽章 上岗、责任区挂牌、先锋岗 ...
水陆空齐头并进,江苏“超级工程”彰显速度
经济观察网· 2025-09-18 05:57
经济观察网据央视新闻消息,江苏省近年来加快推进水陆空基础设施建设,多个标志性"超级工程"展现 了江苏速度。在长江泰州和常州段,常泰长江大桥自2019年开建,预计2025年完工,将大幅缩短两地通 行时间。另外,张靖皋长江大桥和海太长江隧道也在建设中,后者是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这些 工程为沿江两岸群众出行提供便利,推动了跨江城市群的融合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目前江苏已建成20 条过江通道,多个项目正在推进中,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我国直径最大泥水平衡盾构机“沧渊号”始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2 00:53
项目进展 - 海太长江隧道A4标项目左线盾构机始发 项目进入掘进施工阶段 [1] - 隧道线路全长39.07公里 连接南通市海门区与苏州市太仓市 [1] 技术突破 - 中国自主研制直径最大泥水平衡盾构机"沧渊号"投入使用 开挖直径达16.66米 [1] - 盾构机整机总长176米 总重量超过5650吨 [1] - 创新集成三大核心技术:数字大脑智慧化管控系统、智刃铁齿高效掘进技术、全球首创智慧心脏主动防护系统 [1] 战略意义 - 项目属于《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重点推动建设项目 [1] - 建成后可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交通流量 提升过江交通支撑能力 [1] - 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 提升交通服务水平 [1]
直径最大,高端装备上新!“沧渊号”始发!
人民日报· 2025-08-11 10:19
项目进展 - 中交隧道局承建的海太长江隧道A4标项目左线"沧渊号"盾构机于8月11日始发 标志项目进入掘进施工阶段 [1] 工程规模 - 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 线路全长39.07公里 连接南通市海门区与苏州市太仓市 [1] - "沧渊号"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6.66米 整机总长176米 总重量超过5650吨 [1] 技术突破 - "沧渊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直径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 体现高端隧道施工装备领域新突破 [1] - 盾构机创新集成三大核心技术:通过"数字大脑"实现智慧化管控 采用"智刃铁齿"技术突破高效掘进瓶颈 搭载全球首创"智慧心脏"主动防护系统 [1] - 多元创新技术协同应用为超长距离 超大直径 超高水压 超大埋深等复杂工况提供动态安全保障 [1] 战略意义 - 项目被纳入《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重点推动建设项目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 [1] - 建成后可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流量 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 提升过江交通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1] - 项目将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 [1]
双线掘进!海太长江隧道左线今天盾构机始发
央视新闻· 2025-08-11 09:08
项目工程进展 - 海太长江隧道进入双线掘进阶段 左线"沧渊号"盾构机正式始发[2] - 右线隧道已于2023年4月9日启动穿江作业 当前掘进长度达1300米[4] - 左线盾构隧道段全长9327米 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2] 技术装备参数 - "沧渊号"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6.66米 为我国自主研制直径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4] - 设备整机总长176米 总重量超过5650吨[4] - 工程线路全长39.07公里 横跨长江入海口咽喉要道[2][4] 战略定位与影响 - 项目隶属《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重点建设项目[4] - 被列为江苏省"十四五"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4] - 项目建成后将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实施[4]
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刀盘下井,海太长江隧道建设加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4 09:10
5月11日,随着履带吊缓缓下沉,重达482吨、相当100头非洲象总重量的刀盘与机身精准对接,海 太长江隧道左线盾构机刀盘顺利吊装下井,标志着国产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重大部件基 本组装完成,并将进入整机调试阶段,标志着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建设已迈出关键一步。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北起南通市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线路全长39.07 公里,其中:盾构隧道长9327米,最高水压达0.75兆帕,最大埋深约75米,具有"长、大、高、深"特 点,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将常压换刀功能的软土刀盘与梯度分布合金刀具相结合,构成"超硬龙齿矩 阵",能在石英砂含量约65%的地层中实现长距离掘进,大大减少掘进过程中的停机换刀时间,掘进效 率大幅提升。 海太长江隧道是我国《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重点工程,也是江苏"十四 五"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计划于2028年基本建成。建成后,可以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流量,对 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提升过江交通支 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 ...
一季度全省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创新高
新华日报· 2025-05-06 23:18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 一季度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4.3亿元,同比增长5.8%,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4.5%,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1] 跨江工程集群建设 - 常泰长江大桥一季度完成投资1.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0%,预计年内基本建成,主塔涂装采用数字化监控系统确保精度 [2] - 张靖皋长江大桥一季度累计完成投资7.34亿元,主塔制造接近尾声,主跨2300米为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 [3] - 江阴靖江长江隧道盾构掘进已完成,一季度完成投资2.23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7.4% [3] - 海太长江隧道右线盾构施工完成81环推进工作,左线盾构机拼装完成40% [3]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 长深高速公路连云港至淮安段扩建工程一季度完成投资超10亿元,预计上半年全线路基土方及主线桥梁安装基本完成 [4] - 沪武高速公路太仓至常州段扩建工程年度投资完成率超20%,采用半幅施工分段导改方案 [4][5] - 锡宜扩建项目东半幅沥青摊铺与西半幅桥梁施工同步推进,年度投资完成率超20% [4][5] - 扬溧高速改扩建项目启动全封闭施工,丹徒枢纽M匝道1号桥首跨钢箱梁顶推到位 [5] 铁路建设进展 - 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实物工作量完成超60%,崇启公铁长江大桥4号主塔突破百米高度 [6][7] - 宁淮城际铁路实物工作量完成过半,跨滁河矮塔斜拉桥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 [7] - 通苏嘉甬高铁江苏段完成实体工程量35.4%,苏州东隧道盾构机累计掘进超5000米 [7]
工程建设假期“不打烊” “穿江作业”正在进行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3 02:21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 - 项目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区域,连接南通海门与苏州太仓,隧道全长11.185公里,其中盾构隧道段长9315米,为目前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1] - 工程采用"江海号"盾构机,直径达16.64米(约五层楼高),搭载多项国内外领先技术,目前以每天10米速度推进,已累计掘进200米 [1] - 盾构机刀盘装有274把刀具,配备智能监测设备可实时传输刀盘运作数据,保障作业安全性和效率 [2] - 隧道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建成后过江仅需10分钟,从海门到上海市中心仅需半小时 [2] - 隧道创新设计国内首创救援车专用通道,分为烟道层、行车道、逃生通道等多层结构,预计2028年建成 [2] 昌江航道提升工程 - 工程位于江西景德镇,为水运"十四五"规划Ⅲ级航道,起点鄱阳县姚公渡,终点景德镇吕蒙大桥,预计2028年底完工 [3] - 丽阳枢纽一期围堰已完成,船闸基础全面完工,正在进行船闸和泄水闸主体施工 [4] - 工程采用44个水平位移监测点进行围堰安全监控,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确保施工安全 [4] - 运用数字模型信息技术实现工程数字化管理,累计节约投资超1亿元,优化工期3个月 [4] - 现场部署22路4K高清摄像头构建智能防控体系,实现"预警-广播干预-人员追溯"全流程安全管理 [4] - 工程建成后年货运通过能力将达1500万吨,将为江西及周边区域水运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