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渊号盾构机

搜索文档
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江底开工
苏州日报· 2025-08-12 01:17
项目概况 - 海太长江隧道于8月11日正式开始盾构掘进 [1] - 隧道全长9327米 是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1] - 项目由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建设 中交隧道局负责施工 [1] 工程特点 - 工程具有"长 大 高 深"四大特点 [1] - 最高水压达0 75兆帕 施工难度极大 [1] - 穿越长江及两岸大堤时沉降控制要求极为严格 [1] - 江中地质勘探覆盖区域有限 存在较多不可控未知区域 [1] 技术突破 - 中交天和专门研制"沧渊号"盾构机应对工程挑战 [1] - 研发团队对刀盘刀具 主驱动 推进 同步注浆等九大系统进行创新攻关 [1] - "沧渊号"盾构机于3月26日在常熟基地下线 [1] - 设备通过分块拆解 水陆联运方式运抵南通海门施工现场 [1] - 经过66天现场组装调试后正式投入使用 [1] 行业意义 - "沧渊号"是我国装备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 [1] - 该项目标志着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全面开启穿江作业 [1]
我国直径最大泥水平衡盾构机“沧渊号”始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2 00:53
项目进展 - 海太长江隧道A4标项目左线盾构机始发 项目进入掘进施工阶段 [1] - 隧道线路全长39.07公里 连接南通市海门区与苏州市太仓市 [1] 技术突破 - 中国自主研制直径最大泥水平衡盾构机"沧渊号"投入使用 开挖直径达16.66米 [1] - 盾构机整机总长176米 总重量超过5650吨 [1] - 创新集成三大核心技术:数字大脑智慧化管控系统、智刃铁齿高效掘进技术、全球首创智慧心脏主动防护系统 [1] 战略意义 - 项目属于《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重点推动建设项目 [1] - 建成后可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交通流量 提升过江交通支撑能力 [1] - 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 提升交通服务水平 [1]
“沧渊号”盾构机正式始发
科技日报· 2025-08-11 23:57
行业突破 - 我国自主研制的直径最大泥水平衡盾构机"沧渊号"正式始发 标志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进入掘进施工阶段 [1] - "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 66米 整机总长176米 总重量超过5650吨 是目前国内自主研制直径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 [1] 技术亮点 - 针对超长距离 超大直径 超高水压 超大埋深等工程特点 创新集成三大核心技术 [1] - 通过"数字大脑"实现智慧化管控 采用"智刃铁齿"技术突破高效掘进瓶颈 [1] - 搭载全球首创的"智慧心脏"主动防护系统 确保施工安全高效 [1] 行业地位 - "沧渊号"代表我国在高端隧道施工装备领域取得新突破 [1]
直径最大,高端装备上新!“沧渊号”始发!
人民日报· 2025-08-11 10:19
项目进展 - 中交隧道局承建的海太长江隧道A4标项目左线"沧渊号"盾构机于8月11日始发 标志项目进入掘进施工阶段 [1] 工程规模 - 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 线路全长39.07公里 连接南通市海门区与苏州市太仓市 [1] - "沧渊号"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6.66米 整机总长176米 总重量超过5650吨 [1] 技术突破 - "沧渊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直径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 体现高端隧道施工装备领域新突破 [1] - 盾构机创新集成三大核心技术:通过"数字大脑"实现智慧化管控 采用"智刃铁齿"技术突破高效掘进瓶颈 搭载全球首创"智慧心脏"主动防护系统 [1] - 多元创新技术协同应用为超长距离 超大直径 超高水压 超大埋深等复杂工况提供动态安全保障 [1] 战略意义 - 项目被纳入《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重点推动建设项目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 [1] - 建成后可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流量 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 提升过江交通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1] - 项目将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 [1]
双线掘进!海太长江隧道左线今天盾构机始发
央视新闻· 2025-08-11 09:08
项目工程进展 - 海太长江隧道进入双线掘进阶段 左线"沧渊号"盾构机正式始发[2] - 右线隧道已于2023年4月9日启动穿江作业 当前掘进长度达1300米[4] - 左线盾构隧道段全长9327米 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2] 技术装备参数 - "沧渊号"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6.66米 为我国自主研制直径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4] - 设备整机总长176米 总重量超过5650吨[4] - 工程线路全长39.07公里 横跨长江入海口咽喉要道[2][4] 战略定位与影响 - 项目隶属《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重点建设项目[4] - 被列为江苏省"十四五"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4] - 项目建成后将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实施[4]
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刀盘下井,海太长江隧道建设加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4 09:10
5月11日,随着履带吊缓缓下沉,重达482吨、相当100头非洲象总重量的刀盘与机身精准对接,海 太长江隧道左线盾构机刀盘顺利吊装下井,标志着国产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重大部件基 本组装完成,并将进入整机调试阶段,标志着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建设已迈出关键一步。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北起南通市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线路全长39.07 公里,其中:盾构隧道长9327米,最高水压达0.75兆帕,最大埋深约75米,具有"长、大、高、深"特 点,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将常压换刀功能的软土刀盘与梯度分布合金刀具相结合,构成"超硬龙齿矩 阵",能在石英砂含量约65%的地层中实现长距离掘进,大大减少掘进过程中的停机换刀时间,掘进效 率大幅提升。 海太长江隧道是我国《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重点工程,也是江苏"十四 五"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计划于2028年基本建成。建成后,可以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流量,对 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提升过江交通支 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 ...